民國書法大家錢玄同,一個用科學眼光來研究書法的探索者

2021-01-14 說說藝術

錢玄同是民國時期知名的書法大家,他的書法或許由於過度強調「技」法,反而失去了書寫的自然和生趣,但是也別具特色。,錢玄同是民國時期科學實踐的先驅,他的書法創作與科學緊密相連,他也期望通過自己的探索使書法這門古老的藝術呈現出新的活力。

錢玄同對於書法有著精深的研究,早年應系統臨習過館閣體,後受家學和老師章炳鱗的影響,精研《說文解字》,加之其舊學知識甚為紮實,故此錢玄同的傳統書法功力亦比較深厚,這也是他書法能形成獨有面貌的重要緣由。留學歸國後,錢玄同「常和沈尹默、周生相見,見他們的字寫得很好,於是又想來研究書法,因此臨魏碑」。

雖然錢玄同曾提出了「廢楷用篆」的理論,但並不是一味地盲目推崇,而是經過一系列實踐。他曾計劃以篆書成《說文管窺》《小學答問》《新出土三體石經》等著作,均因種種困難,未能完成,經過實踐,錢玄同認識到著述失敗之緣由在於小篆字數少,必須取法先秦石鼓、鼎彝,提出「凡秦刻石、權、詔版、印、瓦、漢碑額、開母、少室、王□、國山及秦漢書器、漢印皆小篆也」的理論。

為此他還先後臨習了《秦泰山刻石》《袁安碑》《袁敞碑》《曹魏蘇君神道》諸碑,並借鑑清代書家錢坫、楊沂孫、鄧石如篆書。錢玄同認為錢書(錢坫)瘦勁、楊書多方筆、鄧石如以隸作篆,三人在結體上突破了小篆的束縛,而臨摹石鼓、鐘鼎文,可避免秦小篆流媚之弊。錢玄同所作篆書,取法高古,多方筆,沿襲清人傳統,汲取了錢坫、楊沂孫、鄧石如等人篆書特點,形成了一種頗具學者氣質的篆書風貌。

錢玄同早期雖然主張「廢楷用篆」,但是本人對楷書也有著深刻的研究,他喜愛《開成石經》之字體,這種碑版風格平易,不標新立異,契合他的審美要求。同時為了強化筆力,他還臨習了《爨寶子碑》《董洪達造像》等北朝碑版。後隨著大量敦煌寫經的發現和刊行,這些資料引起了他的極大興趣,他購買了《敦煌石室晉人寫經》《魏晉寫經墨跡》,潛心臨摹,並嘗試以北碑借鑑鄧石如書法寬博之特點,創作出極具個人特色的寫經體楷書。

此外,錢玄同還標榜章草。他選取了《急就章》《出師頌》《月儀帖》等章草名帖,以方筆、楷法書寫,並進行了一些嘗試。他還參考明賢黃道周、近人沈曾植的草書,他認為黃道周草書源自楷法,沈曾植作書多方筆。錢玄同作的章草書法善於借鑑前人之長,創作出一種簡素、易識的風格。

不可否認錢玄同在書法上曾經有過激進的想法,但是其勤於實踐、科學研究的態度值得所有人尊敬。錢玄同書法的高明之處,在善於將個人主觀創造性和新發現書法資料結合,並以自身所學加以改良,傳統的書法功力和科學的研究態度在矛盾中實現了統一。

總之,錢玄同是以科學眼光研究書法的探索者之一,對書法走向藝術學科起到了一定的引領作用,同時他的書法也是新文化和舊文化交織借鑑的特殊產物。

相關焦點

  • 民國楷書第一聖手,書法寫到這種程度,五百年來僅此一人
    其實,二田老師的書法受歐陽詢的影響並不大,不然憑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的苦練,怎麼會寫不出歐楷的險絕峭拔,真正影響他們的人,而是民國時期的一位書法家,叫做王維賢。王維賢的字,論藝術性絕對在田英章、田蘊章老師之上,一是有氣韻,二是富有變化。寫歐楷,只要能掌握這兩點,書法才能得心應手。
  • 民國108位書家精品書法作品合集
    楊守敬 楊守敬(1839-1915),字惺吾,湖北宜都人,以長於考證著名於世,是一位集輿地、金石、書法、泉幣、藏書以及碑版目錄學之大成於一身的大家。 伊立勳 伊立勳(1856~1942),字熙績,福建寧化人,清末民初著名書法大家,真草篆隸無所不能,功力深厚。曾任清光緒無錫知縣,民國時期寓居上海,以賣字為生。
  • 現代書法就是無恥書法和白痴書法!
    好的書法,應該有以下特點:第一,要符合基本筆法,如全無筆法,可能連書法都談不上。第二是結構要平衡,包括字的結構和間距,甚至是通篇的布局,要看起來舒服,落筆一點決定一個字的結構,寫一字就決定通篇的結構和風格。第三是體現書寫的風格、感情的融入等等。
  • 漢字演變書法展定稿會:從書法的角度研究古文字
    7月3日,由上海師大非遺研究中心、上海通俗文藝研究會、上海浦江書院等單位主辦的漢字演變書法展定稿會,在江蘇茅山召開。滬蘇兩地漢字研究學者、書法家出席會議並聽取上海非遺研究中心的特約研究員,該書法展總體設計、策劃、創作者高金平先生關於漢字演變書法展的主要內容及表達方式的介紹。
  • 「國藝創意·聚焦美院」諦視「藝術思想科學——山水畫與書法研究...
    敦和基金會執行理事兼秘書長陳越光先生作為一個資助者,引用一位腦科專家和其手術的病人間的一個小故事,來表明資助方的使命、抱負和尊嚴是依靠其受助方的辛勤工作、艱辛探索來成就的,從而向受助方表達了誠摯的謝意,彰顯了一位富有藝術情懷的公益慈善家堅守的「做一個守道者的同道,步行者的同伴,探索者的後援」的境界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書法精神與禪宗思想美學
    本文乃作者塞班如來zzz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中國書法受禪宗思想的影響也是很深的,從歷史上看,不僅,不少著名書家是佛禪高僧,而且不少士大夫書家,或與禪僧有廣泛的交往、深厚的友誼,或於禪學有精深的研究,或接受了禪學的薰陶。
  • 書法教育|書法研究生要研究些什麼?張金梁強調「三個意識」
    其區別在於:書法本科教學以學習書法知識、掌握書法基本技法為主;而書法研究生教學則應將本科學習中所獲得的書法知識切到研究層面上來。因此,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張金梁教授在書法研究生教學方面,提出了「三個意識」的理念。
  • 劉有林:一個書法教師的「資源共享夢」
    為何在電腦尚未普及的1999年,其站長劉有林就有這樣一個大數據時代的超前想法?劉有林說,這純粹是一個巧合。  1997年,劉有林初到廣東。這位從江蘇來的書法教師在廣州一時找不到他需要的書法資料,那時正巧趕上網際網路興起,劉有林就想,何不把資料掃描放在網上,不僅解決了「空間」的問題,也少了「攜帶」的麻煩。於是,他申請了一個名為「9610.com」的免費空間,610——劉有林。
  • 書法藝術的四要素
    事實在,書法藝術的表現,也是有形質可尋的根據,研究和體會,我以為書法藝術的形成,是包括有四種基本要素的,我們要進行研究和分析這四種要素,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這 四種要素是:一、線條的安排中國文字的結構,有的筆畫簡單,有的複雜,不論簡單或是複雜的,都是由線條組成的,綜合來說,不外是點、橫、豎、撇、捺、鉤六種方式
  • 看了這書法作品,才知道什麼叫「筆勢」!書法愛好者有眼福了!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說到書法文化大家都非常的感興趣,而且也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名家,要問小七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名家,小七最喜歡的書法家是書聖王羲之,他的書法作品《蘭亭序》那可是千年無人超越,因此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
  • 圓桌|關於清代學人書法:從金石審鑑到筆法概念
    「清代學人書法研討會」近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研討會邀請近20位學者參與研討,與會學者就清代學者書法的宏觀考察和個案研究兩大主題開展深入探討,如清代書家對筆法概念的「誤讀」、小莽蒼蒼齋收藏清代學人書法、《清代學者象傳》與學人書法、翁方綱的金石審鑑與書法成就、張裕釗與鄧石如之比較等。
  • 中國藝術大師介紹:張大千的書法道路
    大千先生不僅精繪畫,能詩文,工篆刻,而且善書法。除題畫外,他一生極少為人作書,故書名為畫名所掩,殊不知其書法亦卓然成家。據我們所知,張大千的書法經歷過一個演變和發展的過程,大體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童年到1936年。張大千少時隨母、姊習畫,從兄張善孖學書。
  • 看書法大家的墨跡,領悟墨法之妙
    一語道破了用墨之法對於書法的重要程度。誠然,書法對於墨的要求,沒有繪畫那麼高,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內,書法用墨的技法比較單純。宋代以前,用墨大多以濃墨為主,到蘇軾這裡,他也主張「須湛湛如小兒目睛乃佳」。宋之後,特別是董其昌之後,繪畫上的很多墨法借鑑到書法上,大大的豐富了書法的表現能力。今天我們分為濃墨法、焦墨法、淡墨法、漲墨法,用實際的書法作品,看看各種方法的優劣。
  • 機器人書法表現強勢,會最終替代人類書法嗎?
    近年來,繼圍棋這個可以計算勝負的競技領域之後,人工智慧機器人又挺進到新聞主播、詩歌、小說創作和中國書法等文化藝術領域。2018年,中國香港大學教授徐揚生領導他的團隊就開發出了一個能夠書寫各種字體的書法機器人,這臺機器人的書法水平基本上可以和大師相提並論,而且可以根據要求書寫出不同風格的字體,比如行楷、隸書等,甚至大師的字跡風格也可以臨摹。
  • 隔空相邀田蘊章老師共論——什麼是書法及書法是什麼?
    書法定義不明,會出現書法評價系統的喪失、混亂,出現與本源的脫節和斷裂。在書法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與衝擊的今天,一個明確的書法定義顯得尤為重要。究竟什麼是書法?簡言之,書即書寫,法即法則、規則、法度。就是按照規則、法度寫出的漢字,就是書法。其實,在這個定義中,省略了很多的成分。
  • 怎麼寫好書法?胡抗美書法觀摩活動在珠海北山舉行
    南都訊 11月30日,珠海北山兩百年宋晉古宅不礙雲山翰墨飄香,《墨舞|胡抗美書法作品觀摩活動》在這裡拉開帷幕。著名書法家胡抗美與粵港澳大灣區書協會員、港澳等地書法愛好者共聚一堂,感受書法的藝境之美。胡抗美系我國書法大家。公開資料顯示,其1952年生於湖北襄陽,號鹿門山人、一席堂、得天廬、三覺翁。第四屆、第五屆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第四屆中國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第五屆中國書法家協會草書委員會副主任,第六屆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草書委員會主任、青少年委員會主任。全國書法篆刻展、全國蘭亭獎展、全國青年展、全國草書展評委。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
  • 痴迷書法創作的白巖松,書功不俗,給大家帶來了全新的感受
    相信大家都知道,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而在漫漫的歷史長河當中,中華書法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國人,也是一件非常值得稱道的事情。在書法創作的過程當中,無論是出名的書法家,或者是演藝圈當中的名人,他們都通過自己的書法作品,向人們展示了自己的性格特徵和文化修養,給大家帶來了全新的感受。
  • 如何寫好書法初學者如何學習書法?
    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然後慢慢地一個一個地追蹤它。你也可以在寫作的時候看看你自己和範冰冰的文字之間的差異,以及如何改進它們。一天寫一到三次,不要再寫了。但要堅持每天完成定量任務,三天不捕魚,兩天不曬網。先寫五六十本書,然後再開始粘貼。至於你想拜訪誰,這取決於你的個人愛好。它也需要毅力和堅持到底,。臨時貼就是把貼放一邊,盯著一個字看一會兒,記住它的特點並寫下來,每天只練一個字,寫一百遍。
  • 書法的筆順:古人實踐出的真理,是書法學習基礎中的基礎!
    第一個意義很簡單,就像甲骨文,雖然知道他是文字,但是十分複雜,一點也不利於社會的發展也沒有人知道,它的筆順;第二個則是通過筆順,來確定你是否寫錯字,而第三個,則是書法的靈魂含義,也是筆順最最重要的一個意義。筆順,不是無中生有、憑空捏造的,而是從古代書家繼承出來的。
  • 書法作品是怎麼辯分的,普通人怎麼辨識書法的優劣?標準是什麼?
    往期還有許多精彩內容,點擊左上角名稱觀看往期精彩文章自認為,書法作品沒有優劣之分,只有雅俗之分。那麼,普通人(熱愛書法的人,懂書法的人)如何識別書法作品的(雅與俗)優劣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識別:第一,從書法作品的內容識別。判定一幅書法作品的雅與俗,優與劣,先看書法作品的內容,一幅高雅的書法,其內容須健康向上,且有一定的文化內涵。第二,從筆法上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