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學是有別於本科教學的。其區別在於:書法本科教學以學習書法知識、掌握書法基本技法為主;而書法研究生教學則應將本科學習中所獲得的書法知識切到研究層面上來。因此,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張金梁教授在書法研究生教學方面,提出了「三個意識」的理念。
1
問題意識
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應將本科所學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培養,即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發現問題的能力往往從比較開始,所謂「有比較才能有鑑別」。如書法史研究,只看一種書法史很難發現問題,若看過幾種便會自覺比較,對其中不同的論說進行思考,從而產生自己的看法,進而產生「問題意識」,再藉助於古今書法文獻解決所發現的問題,此便是學術研究了。經常如此,逐漸練成了一雙善於發現問題的「火眼金睛」。
《極簡中國書法史》 劉濤著 人民美術出版社
(點擊圖片購買)
「問題意識」的產生,是書法學術研究的前提,解決問題則是學者將知識作為工具來完成破譯問題「密碼」的過程。怎樣培養學生把握問題的關鍵,準確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點,選擇最合理的研究方法,這都是在教學中需要不斷完成的任務。
《中國書法理論體系 》 熊秉明著 人民美術出版社
(點擊圖片購買)
2
目標意識
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是從掌握知識到運用知識探討研究的轉型過程,也是不斷反省自我、逐步確定個體研究方向的過程。
在此過程中,教師起著高瞻遠矚、因材施教、多維訓練、特殊強化的重要作用。教師需儘快讀懂學生,將其知識結構、審美愛好、個性特點瞭然於心,然後幫助其選定書法學術研究或書體創作目標,以便在學校達到小成就,為他們走向社會、實現書法學術和創作上的自我價值做準備。
東漢 《熹平石經》拓片 故宮博物院藏
3
品位意識
在校書法研究生雖然坐擁書城,但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書籍讀不盡,藝術追求同樣無止境,學問不可能在學校做完,更重要的是為他們走出學校進行獨立研究打下基礎。這就需不斷加強、提高學術的「品位意識」,強化書法研究的規範性、學術性、前瞻性,讓他們向做真學問、好學問、大學問方面發展,始終充當學術研究前沿動態的參與者。
宋 黃庭堅《廉頗藺相如傳》(局部) 紙本
美國紐約約翰·克勞弗德藏
書法研究生的養成,要在教師的引領下有「洗心革面」後的新狀態、新追求,書法研究生教學要使學生不論修養還是研究,都要有質的飛躍。總之,提倡研究生教與學的「正能量」。
互動時間
對於研究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除了關注理論,更應關注切實可行的方法,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您是如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的學書經驗。
內容選自《書法教育》2019年第5期
作者:張金梁(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
《書法研究生教學中的「三個意識」》
融媒體主編:趙軍平、金萌萌
融媒體執行主編:張書雲
融媒體副主編:張舒、範雨萌
微信編輯/排版製作:張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