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唐朝著名文學家劉禹錫的這篇「陋室銘」,膾炙人口,歷久不衰。
文章是劉禹錫被貶和州所作,和州也就是今日的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以劉禹錫文章所寫的陋室為依託改造的陋室公園,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觀光。
陋室門前廣場樹立劉禹錫的銅像,
陋室正門坐南朝北,牌坊式門樓,門首上方「陋室」兩字為著名詩人 臧克家所題。
陋室為磚木結構,三幢九間,分主室與偏室。
進陋室右手有「陋室銘碑亭」
主室古雅別致,正廳中央立塑劉禹錫仿青銅像一尊。兩側擺放唐代生活的用具。
偏室簡樸小巧,為陳列室,室內有劉禹錫生平介紹及陳列名人書畫。
從陋室出來右轉,沿著石階小道,即上「仙山」、山不是很高,林木茂密,山上建有江山一覽亭、望江亭、仙人洞。這是望江亭,等頂可眺望長江。
「龍池」,池中建有臨流亭、履仙橋等。龍池中太湖石的「龍池」二字採用的是和縣名人當代「草聖」林散之的字,
劉禹錫的「陋室銘」文章,不僅表達了自己如孟子所說的「窮則獨善其身」,保持自己的浩然正氣和獨立人格,更是宣揚了一種廉政的風氣,惟有「德馨」始於足下,方能行穩致遠。
通過對標牌、石刻等各種方式改造,煥然一新的陋室公園,在各個細節上面展現廉政文化元素,陋室公園已成為一座集遊覽、研學、運動、休閒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廉政文化主題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