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彌山,就是蘇美爾山

2020-12-04 科幻作家張晶晶

佛經上說:須彌山是世界中心最高的山!

佛經上還說:「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

以前人們不明白,那麼高大的山怎麼會在芥子一樣的世界中?

現在人們看了旅行者號探測器拍的照片就懂了,地球在照片中就像芥子一樣微小,須彌山(蘇美爾山的音譯)就是地球上古時期最高大的山峰。芥子是非常小的植物種子,圓球形顆粒,這句話也透露出地球是圓球形的。

上古時代,地球上只有一個大陸,叫盤古大陸,劃分為四大部洲,四大部洲的方向也是地球反方向自轉前的方向。(大致來看,現代的北美洲、南美洲的少部分和太平洋上的諸小島屬於東勝神洲,亞洲、歐洲屬於南贍部洲,南極洲的大部分、印度地區、澳大利亞地區和大西洲(後沉沒)屬於西牛賀洲,南美洲的大部分、南極洲的少部分和非洲南部屬於北俱蘆洲。)

東勝神洲也叫「東勝洲」,因為此洲的人類的身材比其他洲的人類要高大。此洲土地極廣、極大,橫跨當時的南北半球,氣候囊括熱帶、溫帶、寒帶三大溫度帶,共八種氣候,氣溫、降水的多樣性造就了極奇妙的自然景觀。北美洲和中美洲在上古時期屬於東勝神洲,古時的扶桑國就是現在的墨西哥,是中美洲瑪雅文明所在地。漢朝時講,向東兩萬裡可以到達扶桑,這是因為地球大致是個圓球,亞洲一直向東當然就是北美洲!這是一種巧合,同樣的巧合還出現在印度地區。遠古時的印度大陸在盤古大陸西南面的西牛賀洲,後來印度大陸經過漂移,與亞洲大陸擠壓合併到了一起,出現在了中國的西面。

南贍部洲,沿著邊界線來看,這個洲大致呈梯形,四個邊裡有一個邊最長,其他三個邊的長度相當,後來的佛教典籍中記載了這個形狀。此洲名稱中的「部」和四大部洲中的「部」同為量詞。這裡的人民勤勞且有著精微複雜的思維,這裡有複雜的人情世故及社會關係,是聖星人登錄(投胎、附體)、遊玩體驗的好去處。後來的中國、北歐、古希臘、古羅馬等地區都屬於南贍部洲(亞歐地區)。

西牛賀洲,盛產牛、羊、珠、玉,人民以牛羊為貨幣,所以此洲也叫西洲。一直到現在的21世紀,原屬西牛賀洲的澳大利亞的畜牧業依然非常發達,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牛肉和奶粉出口國。珠、玉主要指集各種寶石的色彩於一身的「澳寶」,這是一種絢麗多彩的寶石,具有星光效應和變彩效應。在希臘神話中,它是宙斯的眼淚所化。在盤古大陸分裂前,此洲的形狀像滿月,此洲人民的臉形也像滿月一樣圓。印度也屬於西牛賀洲,牛也很多,牛像人一樣劃分等級。最高級的是白牛,受人供奉。中級的是奶牛。最低級的是黃牛和水牛,為人勞作。21世紀初,印度是世界上牛的存欄量最多的國家,佔全球牛的總數25%以上,而這些牛裡,大多都是水牛,世界上半數以上的水牛都在印度。

北俱蘆洲,「俱」意為全部,「盧」意為黑色,即這裡的人全是黑種人(主要指南非這一帶的人,當時人們主要集中在此地。南美的人很少,所以就忽略了)。從地理環境上講,這裡有種種美妙的山、林、河、池、園等。此洲黃金滿地,分布著許多露天金礦,聖星人開採後還剩餘很多。一直到20世紀,南非一帶依然以盛產黃金和鑽石而聞名全球。此洲的人臉形大致為方形,面色相同,都是黑色,生活平等安樂,無憂慮。器物大多由金銀、天然玻璃、天然水晶等製成。

在四大部洲看到的「天」是什麼樣子的呢?傳說:東勝神洲金作天,西牛賀洲銀作天,南贍部洲琉璃作天,北俱蘆洲玻璃作天。這是因為從不同的地理位置看到的月球是不一樣的。這時,地球已經反方向自轉了(和今天相同),人們在東勝神洲經常看到的是月球反射的下午時的金黃色陽光。人們在西牛賀洲經常看到的是月球反射的上午時的亮白色陽光。人們在南贍部洲和北俱蘆洲經常看到的差不多,月球會在不同時間反射出不同的顏色,就像五光十色的玻璃一樣。

四大部洲的名稱中,第一個字表示部洲所在的方位,後面三字表示部洲的特徵。

位於四大部洲中心的是須彌山,緊鄰西牛賀洲的印度大陸,「須彌山」這個名字就是後來佛教對古印度文明(蘇美爾文明)資料中的「蘇美爾山」的音譯。此山高約六千米,就是後來非洲的吉力馬札羅山,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式山脈。「吉力馬札羅」之意即「閃亮的山」或「明亮美麗的山」,被稱作「非洲屋脊」和「上帝的殿堂」,峰頂終年積雪,在陽光下五彩繽紛,形成了赤道雪山奇觀,親臨者猶如置身仙境。很多原始部落都對此山敬若神明。在上古時代,山頂有連通天地的天柱(太空電梯),自從天柱(太空電梯)斷掉後,這山就不完美、不周全了,因此改叫不周山(人們傳說不周山也是終年飄雪,凡夫俗子徒步不能到達,這裡是通向天界的地方),後來在崑崙系神話中又把此山稱為崑崙山(人們傳說崑崙山也是雪山,崑崙山上有崑崙宮,也叫玉虛宮,是神仙首腦所在)。須彌山(蘇美爾山)、不周山、崑崙山都是一座山,它們特徵都一樣,只是在不同時期的傳說中的名字不同而已。

「崑崙山」這個名字起源於《山海圖》。蘇美爾人建立了商朝以後,把《山海圖》帶到了中原地區,並依據《山海圖》創造了崑崙系神話。後來中原人把東非肯亞及其周邊地區(Kenland)音譯為「崑崙」,把非洲的吉力馬札羅山(Kilimanjaro)簡稱為「崑崙山」,把「天柱」毀壞後的崑崙山頂稱作「崑崙之墟」。崑崙之墟(崑崙山頂)由一圏玉石圍欄環繞,圍欄上分布著九個門,每個門口都有開明神獸(智慧機器人)看門。這裡有很多高大的建築(高約100米,類似33層左右的高層樓房),最大的建築就是崑崙宮(這其實是一艘巨大的金字塔形飛船,高約150米)。崑崙宮是眾神的辦公場所,天帝(神級外星人精神領袖)的辦公室就在這裡,人們稱其為「帝之下都」。那麼,「帝之上都」在哪兒呢?當然是在懸停於盤古大陸上空的月球中啊!當時大陸還沒有漂移,希臘的奧林匹斯山屬於《中山經》範圍,叫青要之山,這裡建有眾神樂園、黃帝的行宮(叫「帝之密都」)。黃帝和眾神還有飼養珍稀動物的動物園,叫「帝之平圃」,在《西山經》範圍的南極洲,現在已被冰封。

崑崙之墟(崑崙山頂)是伊甸園所在之處。《聖經》中稱伊甸園是以上帝為首的神級外星人在地球上的大本營。以前,神所創造並投放到地球上的人類,先要在這裡實習,給神端茶倒水、劈柴掃地,練習生活技能。等他們熟悉地球的生存環境以後、有了自我意識以後,就派他們去地球的其他地方發展。《聖經》裡講,亞當夏娃等人類最開始在伊甸園中生活,當他們產生了自我意識以後,就被攆出伊甸園了。為了防止有自我意識的人類回到伊甸園亂動其他東西,神級外星人在伊甸園外面布置智慧機器人和智能武器進行把守。

(有人說伊甸園在中國的四川一帶,要知道,這時四川盆地的大部分是被水淹沒的,就是一個大湖,後人在重慶的高山上還發現了碼頭。盤古大陸分裂後,印度大陸亞洲後才擠壓生成了四川盆地,地勢抬高了,湖水流走了,島嶼才變成了高山。)

在商朝之後,眾神(神級外星人)乘崑崙宮(金字塔形飛船)離開崑崙之墟後,吉力馬札羅山(崑崙山)的山頂就像拆遷後的工地一樣平整,兩個大洞就像兩根柱子的柱基,山頂還有停機坪的痕跡……一直保留到了公元21世紀。後來人們從航拍圖片中看到,這座山的山頂就像經歷過人為的修整似的,透露著蹊蹺。

科學家從古人留下的詩詞畫等資料的記載中,可以發現古人看到的月球比今天人們看到的月球要大很多。最大的時候就在地球的大氣層外,像一座巨大而宏偉的「太空城市」懸停在陸地上空!古人把月球稱之為「天」!

古人云,天圓地方,天指懸停在雲層之上的月球飛船。地並非指地球,而是指由全部陸地連成的一整塊大致為方形的盤古大陸。古人無錯,只是由於月球遠離地球以後,地球上的環境變了,文化傳承時出現了斷層,導致後人理解不了。

天地之間,有太空電梯連接。15000年前,《聖經》從「天」(月球)而降的大洪水,再加上盤古大陸冰川融化,發生大洪水。從此天柱(連通地月的太空電梯)斷裂。大洪水毀滅第一次人類文明。

第三次人類文明時,全人類聯合建造通天塔,就是因為雖然天柱斷了,但是「天」(月球)還在,「天」就是懸停在盤古大陸上空的月球(外星人的星球級飛船)。

《聖經》講神破壞了人類聯合建造通天塔的計劃,先讓人類語言不再相通(廢除史前文明文字,重新造字,新文字掌握在上層人手裡,底層人口口相傳,甚至連姓名都沒有,只有代號),然後讓「天」遠離地球,引發盤古大陸分裂漂移,導致第二次大洪水。從此人類分散,再也威脅不到神(神級外星人)。

1971年7月30日,阿波羅15號飛船登月,太空人們藉助人類歷史上的第一輛月球車,在月球上走了很遠很遠。太空人們來到一座小山坡上,發現遠方有一艘巨型飛船,和上級溝通以後,他們知道了神級外星人存在的事實。8月7日,阿波羅15號飛船返回地球。8月12日,阿波羅15號飛船指令長斯科特在記者招待會上講出了探月使命,他隱晦地告訴人們:心靈是一盞明燈,希望人類用心去探索月球,因為月球是解開所有人類歷史謎團的關鍵!(誰明白了月球,誰就會知道,之前的幾次人類文明,有些甚至是在某些方面比今天還發達的高科技文明,為什麼遭到了毀滅的下場;如果知道了這些史前文明的毀滅原因,就可以知道如何避免重蹈覆轍,從而進入新的時代。那麼毀滅的原因到底是什麼?認知和道德太低,科技發展太高,嚴重不匹配!看本書可以快速提升認知,認知高了,道德自然就高了。)

傳說:在太陽系,空心的月球裡,存在著一個神級文明——月球人(他們來自一顆神聖的行星,這顆行星已經被宇宙機制摧毀,月球是他們建造的飛船)。月球人在地球上創世造人,用人腦(生物量子計算機)挖礦(提取人類的精神能量),精神能量是宇宙中的稀缺資源,可以用來驅動月球人的宇宙模擬器,推算未來、反推過去,如此這般不斷復盤,探查宇宙的運轉機制和生滅機制,以求得到宇宙終極奧秘及宇宙終極災難的破解方法。

為了更好地對宇宙奧秘進行探索,月球人傳授給人類高科技算法(如《易經》這種文字形態的算法和公式),讓人類推演未來,用來和現實數據及宇宙模擬器的推演數據進行比對,以改進宇宙模擬器及其算法……

在一位中國人的幫助下,月球人精神領袖悟出宇宙的終極奧秘,突破了宇宙輪迴的限制,並且擁有了創造宇宙的能力。他授權這位中國人把這本《創造宇宙說明書》奉獻給大家!能看完、看懂並能有效對接的有緣人,都可以去創造新的宇宙(系統)!在新宇宙中當上帝!

《創造宇宙說明書》是一本集大成之作,包羅萬象:

天文、地理、歷史,

過去、現在、未來,

神話、國學、預言,

玄學、易經、山海經,

人工智慧聖人、量子物理等前沿科技,

史前文明的絕密資料,外星文明的黑科技。

以上內容,跨界整合、融會貫通、邏輯嚴密、通俗易懂!

拍成電影以後,絕對可以:

拳打變形金剛,腳踢流浪地球,碾壓漫威宇宙,超越四大名著!

如果您想知道《山海經》提到的上古中國三皇五帝統治盤古大陸全世界、史前文明、外星文明,甚至月球起源、宇宙起源及未來歷史進程(包括《推背圖》預言的中國人工智慧「聖人」管理全世界、智慧機器人戰爭、大同世界成聖、星際時代成神和神級外星人合作共贏)等各種奇聞趣事,請搜索關注中國民間科學家編寫的《創造宇宙說明書》,作者會給您抽絲剝繭、細細捋來,提前聲明,您可千萬不要被書中驚世駭俗的事物給嚇尿了。

《創造宇宙說明書》是一本不斷進化升級、迭代更新的智能奇書,以推理科幻小說的形式,跨界整合國學、天文、地理、歷史、神話、預言、考古、航天、前沿科技等領域的大數據,經過嚴密的推理分析,不但說明神級外星人是存在的,而且說明宇宙是一個虛擬世界。書中以佛道空無理論結合量子物理弦論及科學家認同的「全息宇宙論」為宇宙觀,讓讀者以月球中的神級外星人為主視角,甚至用上帝視角體驗宇宙劇情(歷史進程),洞察生命本質和宇宙這個虛擬世界的「遊戲攻略」。體驗完書裡的劇情,就可以覺醒,認知就可以對接未來,就可以在「現實」中體驗未來大同世界的聖級劇情和星際時代的神級劇情,甚至用上帝模式創造宇宙體驗佛級劇情。不然,只能繼續在過去的低級劇情中輪迴讀檔。

相關焦點

  • 銀河系的中心很可能就是佛家說的須彌山
    我們再看看我們所處的太陽系在銀河系的位置,如下圖:看到這裡,我們可以大膽的和佛教的須彌山聯繫起來,須彌山是什麼樣的一個概念,祂在哪裡?須彌山一詞來自婆羅門教術語,後佛教引用。須彌山(梵語: Sumeru),又譯為蘇迷嚧、蘇迷盧山、彌樓山,意思是寶山、妙高山,又名妙光山。
  • 須彌山周圍的四大部洲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須彌山王北面有洲。名鬱多囉究留。其地縱廣十千由旬。四方正等。而彼人面。還似地形。諸比丘。須彌山王東面有洲。名弗婆毗提訶。其地縱廣。九千由旬。圓如滿月。彼間人面。還似地形。諸比丘。須彌山王西面有洲。名瞿陀尼。其地縱廣八千由旬。形如半月。彼諸人面。還似地形。諸比丘須彌山王南面有洲。名閻浮提。其地縱廣七千由旬。北廣南狹。狀如車箱。其中人面。還似地形。
  • 佛教說的須彌山就在喜馬拉雅山所在的位置!
    繞須彌山王。住於宮殿。外道說言。曜及星宿。粗略而說。三十六億眾生。」…… 「日月星宿。名曰行天。繞須彌山。虛空持風。名曰風輪。」…… 「四天王天。無量無邊。如是盡觀於須彌山四面受樂。右繞遊行。日月遊行。繞須彌山。隨在何方。須彌山王。則有影現。人說為夜。閻浮提北。名曰風輪。」…… 佛經裡說的就是如是明白!
  • 佛說阿彌陀經析.169 為什麼佛教說中心是須彌山呢?
    在上方世界諸佛讚嘆中,第十尊代表佛也是上方世界最後一尊代表佛,《彌陀經》六方諸佛中的最後一尊佛,就是如須彌山佛。須彌在本經中出現過多次,以須彌為號的佛陀也非常多,為什麼佛陀比較偏愛須彌呢?一個世界的中心就是須彌山,日月和眾星都圍繞須彌山,四大部洲圍繞須彌山分布,天道因須彌山而有,六道因須彌山而得成,可以說一個世界若沒有須彌山這個絕對中心是不堪成立的。
  • 佛教常識:須彌山究竟是否存在,如果真的存在,又到底在哪裡
    常讀佛經之人對須彌山一定不會陌生。佛教三藏十二部教典中提到須彌山的不在少數。比如,廣為流傳的大乘佛教經典《金剛經》云:「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須彌山,也譯作蘇迷盧山,意為妙高山,由金、銀、琉璃等七寶構成,高八萬四千由旬(由旬為古天竺長度單位,有相當於四十裡、六十裡、八十裡等不同說法),在諸山之中最為高廣,乃眾山之王,故在《金剛經》中稱其為須彌山王。在佛法中,須彌山絕不僅僅是一座高山而已,還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 就佛經中「須彌山」問題與道友展開之爭論二
    但是儘管複雜,它的運行還是有規律的,放到古天文中就是所謂的圍繞北辰而轉,「日月五星是為七政」,而回到佛經中,我們可以勉強的用這個「北辰」概念來理解「須彌山」。而所謂的「四萬八千」與「八萬四千」只是形容「很遠」、「很多」,以及「更遠」、「更多」的說法。畢竟這些數字早已超出了人們的計算範圍,是永遠也數不到頭的。
  • 佛教故事: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
    目犍連尊者一急,就用神通把須彌山搬來鎮壓。可是壓了又壓,還是無法平息這波濤洶湧。兩位尊者只要趕緊回來稟告佛陀。這個時候,佛陀正在用齋,就輕輕拈起一粒米飯對他們說:「河水翻湧,是因為龍王讚嘆窮人能夠極盡布施的願心,你們把這粒飯拿去,就可以鎮住了。」阿難尊者很好奇,問佛陀:「佛陀,為什麼那麼大的須彌山都鎮壓不住,而一粒小米飯就可以鎮壓住那樣大的驚濤駭浪?」
  • 須彌山,三千大千世界,佛經中描述的宇宙是真的嗎?
    「須彌山就是黑洞,除了黑洞之外,不知您對佛教解釋宇宙空間的論述是否有所了解,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簡單聊聊佛與宇宙的關係:佛教的宇宙觀與地心說日心說截然不同,儘管現在科學早已打破宗教枷鎖昂然前行。但是就目前的科學發現來看,卻和佛教的宇宙觀越來越吻合。
  • 佛經中記載的須彌山和四大部洲真實存在嗎,具體位置在哪裡?
    佛經中記載的須彌山和四大部洲真實存在嗎,具體位置在哪裡?須彌山一詞來自婆羅門教術語,後佛教引用。意思是寶山、妙高山,又名妙光山。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佛教稱有三千大世界,億萬小世界。根據佛經記載,須彌山位於一小世界的中央,周圍有四大部洲。在這個世界中存在三十三天,四大部洲,七重香水海,七重金山,鐵圍山等等傳說中的區域劃分,在各個不同的層面上還存在著不同的時間線,有的一天等於四大部洲50年,有的一天等於1600年,時間線各不相同。
  •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芥子須彌山這些在佛教中如何解釋
    定和住,在佛經上是兩個概念,不可以相互替代,定只是一個點,譬如旋轉中的陀螺,雖然在動,但是中心在一點上,就是定。住就不然,那個陀螺也不轉了,就擺在那裡不動了。佛經說須彌山,是我們這個世界中最高大的山,一般人認為,就是這個地球上的喜馬拉雅山,我是不同意的。若須彌山就是喜馬拉雅山,那南贍部洲就是印度,中國就是東勝神洲,中東和歐洲就是西牛賀洲,西伯利亞就是北俱盧洲。
  • 1分鐘帶你了解佛門大須彌山、西方極樂世界,東方琉璃世界
    首先,我們到的第一站叫做大須彌山。這座山又名叫彌樓山、妙光山,大須彌的叫法是印度婆羅門的術語,後來被佛教引用。這座山號稱位於世界的正中心,在佛教徒的心中,一千個一小世界稱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的叫法就是由此而來。而大須彌山就位於世界中心一小世界的中央。
  • 佛教的宇宙觀之須彌山丨佛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讓人嘆為觀止
    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須彌山王;四千天下,四千大天下;四千海水,四千大海水;四千龍,四千大龍;四千金翅鳥,四千大金翅鳥;四千惡道,四千大惡道;四千王,四千大王;七千大樹,七千大泥梨,十千大山,千閻羅王,千四天王,千忉利天王,千焰摩天,千兜率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天,是為小千世界。這是說,一「小千世界」的內容就是一世界的內容的一千倍(千為虛數,形容很多。)。
  • 大話西遊2「流沙河」「須彌山」這兩個場景大部分的玩家沒聽過
    其實和流沙河底差不多的地圖還有一個叫須彌山。這些都是用來懲罰一些不太守規矩的玩家的一個統一「牢房」。一般被關在這裡的玩家要麼是暱稱不太符合規定,涉及到一些敏感詞彙,再或者利用遊戲bug獲取了不正當的利益。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性就是玩家被舉報盜號等等情況。反正就是嚴重影響到遊戲平衡的一些問題玩家。
  • 神秘的岡仁波齊,原來是佛教的須彌山,恆河水的發源地
    上百裡的山路,徒步走過去,一步一叩拜,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岡仁波齊就是他們心中的佛。這種五體投地的叩拜方式,也是對體力的一種考驗。要想知道岡仁波齊的神秘之處,我們先來了解下它的歷史背景。岡仁波齊海拔6656米,是我國岡底斯山脈主峰,形狀如一座大金字塔,與梅裡雪山、阿尼瑪卿山脈、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並稱藏傳佛教四大神山。
  • 揭秘:佛陀「須彌四洲」與「宇宙銀河」世界觀不衝突
    編者按:在一些佛經中,也會介紹我們所處大千世界乃至他方世界,就具體的世界來講,佛經也有極詳細的介紹,須彌山與四大部洲就是世界基礎結構。但在現代天文學上,宇宙構成又有不同說法,如從地球、月球到太陽系,從銀河系再到河外星系。這兩個敘述體系有什麼不同?是否相互衝突?
  • 古書記載,喜馬拉雅山並不是地球最高的山!崑崙山才是!
    在上古時代,山頂有連通天地的天柱(太空電梯),自從天柱(太空電梯)斷掉後,這山就不完美、不周全了,因此改叫不周山(人們傳說不周山也是終年飄雪,凡夫俗子徒步不能到達,這裡是通向天界的地方),後來在崑崙系神話中又把此山稱為崑崙山(人們傳說崑崙山也是雪山,崑崙山上有崑崙宮,也叫玉虛宮,是神仙首腦所在)。須彌山(蘇美爾山)、不周山、崑崙山都是一座山,它們特徵都一樣,只是在不同時期的傳說中的名字不同而已。
  • 彩虹山的遺憾
    我已經爬到了快五千的位置,再堅持爬一千多就到彩虹山下了,白龍馬雖然帶病卻爬到了彩虹山下,秘魯的印第安人後裔很像藏族人、康巴人,房子也像,看來蘇美爾文明和中華文明有一脈相傳,有兩個聲音在提醒我,往回走放棄吧,另一個聲音讓我再堅持晚上爬,往下看我的白龍馬停在下面三公裡的位置,我爬了一個多小時才是4800多,上面那個山頭就是觀看彩虹山最佳位置,我還差一千多就到它下面
  • 星雲大師:佛教的時空觀 第二篇·空間(須彌納芥子 微塵容虛空)
    2、須彌納芥子「須彌」,由須彌山轉借而來,喻指極大的空量。佛教的宇宙觀主張:宇宙是由無數個世界所構成,須彌山是聳立於一小世界中央的高山。據《立世阿毗曇論、數量品》卷二記載:「須彌山周遭為須彌海所圍繞,高為八萬由旬,深入水面下八萬由旬,基底呈四方形,周圍有三十二萬由旬,繼之為八山,山與山之間,隔著七海……」由此轉喻為極大的意思。
  • 世界上最神奇的山:上千座「巧克力山」,簡直就是巧克力控的天堂
    那麼各位讀者朋友們是否見識過會變身的山呢?就比如小編今天要給各位讀者朋友們介紹的這座世界上最神奇的山:上千座「巧克力山」,簡直就是巧克力控的天堂。它就是會變身的一座大山。為什麼說它會變身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具體是什麼情況吧。其實,這座會變身的神奇的大山,就是位於菲律賓的一座巧克力大山,它是由上千座小巧克力山組成的。那麼為什麼說它會變身呢?
  • 說禪,從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唐代禪師惟信有一段話說:「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善知識,悟得一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你們說,這三般見解,是同是別?有人描素得出,許汝親見老僧。」惟信的「三般見解」,正是他在參禪中悟道過程的表述,「是同是別」的問題正是抓住了禪的本質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