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們接著來學習。轉眼之間這篇《陋室銘》已經接近尾聲了,到了下一周我們就完全結束。在此之後我想和大家一起學習元朝著名的書法家鮮于樞的《進學解》,這是一幅典型的行草書作品,充分反映了鮮于樞本人紮實的行草書功底,他學習唐朝的懷素,並且上溯魏晉,在元朝時期基本上可以算是排名第一的草書大家,連趙孟也公開承認自己比不上這一位摯友,這其中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鮮于樞本人是非常有特點的一位北方書家,他的性格大氣磅礴,所以特別適合書寫行草書,更因為他向懷素學習的非常徹底,因此他所寫的行草書頗具唐人法度,終成一代名師。
我之所以把他的這篇作品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學習,其主要原因在於他的字不會像前代的書法家那樣特殊的高深,不太容易掌握。這篇作品裡邊很多的字是結合了魏晉以及唐朝書法的特色,而且筆觸圓潤,由於懷素本人謹守古法,因此鮮于樞所寫的草書同樣是出規入矩,是我們學習的絕佳典範。原來我的公眾號基本上是以楷書為主,但是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的朋友已經在楷書方面投入了相當多的時間,所以我想適當的學習一些行書和行草書,或許算是更合適的做法。但這並不等於我就會放下楷書的學習,因為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從下周以後每個周三的公眾號我會推出一篇對古帖的楷書學習文章,充分了解和學習古代楷書名家的作品和特色,增加我們的見識,提高我們的眼力,歡迎大家到時閱讀。
關於「蜀」字,在楷書裡面我們可能會遇到對橫折鉤不同的處理形式,這個橫折鉤大致可以屬於一種獨有的形式,就是書法家有可能把它寫的不是很直,也不是很斜,它不同於一般的短的橫折鉤或者是長的橫折鉤,有自己獨特的規律,這個字的行書寫法同樣也充滿了不同的形態,有些人甚至把上面的「四」寫的非常的大,這的確是讓我們大跌眼鏡,因為一般說來,這個字應該是上收下放的字形,但是書法家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就是了解古帖的好處,只有學習古人才能夠開拓眼界繼承好的東西,所以我的公眾號一向是以這個為基本主題的,我覺得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學會漢字的精髓。
關於裡面「蟲」這個字的處理方式,在行書或者行草書之中就顯得容易的多得多,當我們寫楷書的時候,還會要注意把「蟲」字的點好好的藏起來,不要跑到橫折鉤的外面去,而在行書或者行草書裡面這種問題就不復存在了,因為我們有可能把它寫得很快,為了照顧整體的結構特點,這一部分就不會顯得特別的重要了。
「子」是常用字,我們必須要把它學明白,關於這個字,由於它下面的勾並非是直的,因此在書寫的時候我們通常會在左側做一點文章,或者把橫寫的略微長一點,或者把勾直接連到橫的左側,在重心上能夠達到一個平衡,有些書法家還刻意把延伸到右側的橫向下壓一下,這樣就避免了整個字向右側傾斜的感覺。也有一些書法家乾脆把這個字寫得向左下角俯衝用來化解左側比較空的形勢,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一個漢字就像一個人一樣,如何能夠寫好它,需要我們仔細觀察,合理安排,使這個字所有的筆畫和部首都停留在一個合理的位置上,當然這個位置並不是絕對的,有些時候我們需要在一個動態之中取得平衡,因此就不可能那麼較真,只要是在一定合理的範圍之內,筆畫是允許有變動的,因為每一個人都不一樣,你所寫的字也不可能一樣。
「雲」實際有兩種寫法,第一種是和氣候有關,因為裡面有水,因此這個字的上面有一個雨字頭,而另外一種則是表示說話的意思,和今天我們看到的寫法沒有任何區別,今天我們來說這個和氣候有關的「雲」字。
雨字頭在漢字裡很少有寫的比較窄的時候(零),在很多的情況下,他可能是一個天覆字的代表,會完全把下面的部首蓋住(雷),當然這並非是絕對的(雹、霆),因此我們要學會觀察,不拘泥於一種形式,當然,當我們書寫繁體字的「雲」這個字的時候,也傾向於把上面的雨字頭寫的比較寬,而把下面要寫的稍微窄一點,這個字依舊是一個天覆字,這種寫法可以使整個字看起來非常的緊緻,充滿力量,含勁待發,可以引申出很多其他的字的寫法(空、電)。
當我們寫這個字的行草書的時候,它的寫法會更加的簡潔,筆順連帶自然和諧,這實際非常有利於我們平時的書寫,也是行書相對於楷書最大的優勢所在,我們學習楷書是為了端正格式,而學習行書就是為了把字寫的快起來,所以二者都需要研究,當然行草書可能會給某些人的識別帶來一些困難,所以我們淺嘗輒止,不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在這方面。
(書聖王羲之的寫法)
(米芾是二王的繼承者,所以寫法類似)
最後我們來說一下「亭」這個字,這個字的寫法也是有很多種不同的形式,尤其當我們看到《蘭亭集序》裡面這個「亭」字的時候會發現它的形態的確是千變萬化,不一而足。當我們看到書聖的寫法的時候,會發現它刻意把上面的橫寫的比較長一點,當然這實際上還受一些隸書的影響,因為王羲之受鍾繇的影響,因此他的字也多多少少會保留一部分隸書的特色,魏晉書體大致都是如此,字形比較寬扁。但是後期的書法家基本上就會按照楷書的形式來書寫,因此我們會突出中間的平寶蓋,這時候它的寫法就基本趨向於和成熟之後的楷書一致了。
漢字的演化直接影響書法家的筆下的字,受時代背景所影響,魏晉時期的書法家寫字放縱飄逸,而唐朝時期的書法家則把字寫得規規矩矩,再往後歷朝歷代的書法家各有取捨,雖然有很多的書法家都算是二王的徒子徒孫,但是他們的字也呈現出千變萬化不同的姿態,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選擇學習的範本簡直是浩如煙海,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出發點不一樣,因此就可能有最適合自己所學習的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