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結構入門 橫折折鉤兩種寫法 分清寫法

2020-12-06 書法風

上一篇寫了關於書法結構的基本結構法則 密細疏粗 長細短粗,今天來說一下 橫折折鉤和橫撇折鉤的區別。主要還是兩個類似相同偏旁部首的區別,看似相同的部首但是用在不同字上的區別。

今天我們就來看著兩個偏旁部首的區別,看似相同或者類似的,但是在應用中則是不一樣的。第一個這個一般常見我們書法中左耳朵右耳朵的部首,比如「都」「陽」等

橫折折鉤的這個則一般不用於左耳右耳的部首,一般用於「扔」「乃」這樣的字,不用做和豎筆畫組成的左耳右耳,一般用戶豎撇結合的字。結合兩個兩個部首看看結合的字來描紅的部分,那麼我們寫字的時候就知道這個部分該如何處理了。首先來看看左右耳的部首方面的用法。

通過對比發現,兩個類似的部首,我們寫橫折折鉤中,多了一個撇折寫法,上面的字只需要兩筆就完成,但是下面是需要三個寫法的組成。看到著我們就知道每個偏旁的寫法,及應用的不同了。每天一點書法小知識。讓書法風和大家一起慢慢成長。

相關焦點

  • 硬筆書法中點、折、提、鉤的寫法
    二、折的寫法常見的折有橫折,豎折、撇折、斜折四種。折是複合筆畫,其中橫折由右尖橫和短豎組成,它的豎畫要向左帶有輕微的彎曲度。豎折由垂露豎和左尖橫組成,要寫的豎長橫短。斜折由斜撇和斜長點組成。斜折主要用在"女"字上,書寫時要保證這兩個筆畫的開合角度大於90度,而這兩個筆畫的長度則基本一致。但凡折畫到了轉折處都要果斷的去折筆,無需頓筆。在上兩種筆畫裡,點畫以圓為主、折畫以方取勝,這一圓一方剛好形成了對比。
  • 毛筆書法中偏旁部首的寫法:左耳旁與右耳旁
    2、左耳旁的彎鉤小,與橫折對齊; 右耳旁的彎鉤大,可略向右突出。3、左耳旁的豎是垂露豎;右耳旁的豎是懸針豎。在這裡要區分一下垂露豎和懸針豎的寫法:二、在結構上,左耳旁的漢字中,左邊窄右邊寬。那右耳旁的漢字左邊寬右邊窄。
  • 毛筆書法中偏旁部首的寫法:皿字底的寫法
    在結構方面,皿字底一般出現在字底。一、皿字底的寫法不容易掌握,要仔細查看其形態及各筆畫的書寫細節。具體分析如下:1、皿字底總體上來看,形體扁寬,總體方向略向右上斜。2、 四個豎畫間距均勻,上開下合。3、 盛:橫折鉤變為橫撇兩筆。「成」的左撇稍長,斜鉤最長。注意和其他兩個字不一樣,皿字底在盛字裡要寫得小一點,藏在「成」字裡。
  • 乾貨:硬筆書法,獨體字間架結構,10種典型類型,漂亮寫法詳解
    乾貨:硬筆書法,獨體字間架結構,10種典型類型,漂亮寫法詳解。獨體字,看起來簡單,寫起來很難,往往越是筆畫少的字,間架結構越是不好掌握。難怪有些書法家創作一幅作品,都願意用繁體字,或者用一些筆畫較多的字,覺得寫起來順手,也能找到感覺。但是,有很多時候需要用到筆畫少的字。
  • 書法┆ 收藏!歐體基本筆畫動態圖大全(附:歐楷的正確寫法)
    要點:歐體的鉤都不作回鋒鉤,除橫折鉤作頓筆鉤出以外,其餘的鉤畫都在前筆的基礎上轉鋒順勢鉤出,尤其是豎彎鉤,履端邊重按、邊鉤出,特徵顯著。 一、橫的寫法 橫畫是漢字中使用最多的筆畫,在字中起骨架、橫梁的作用。橫畫寫得好壞,直接影響字的結構和重心平衡。雖然強調橫平豎直,但橫畫多呈左低右高、微微向上傾斜之勢。
  • 學會這幾種偏旁部首的寫法,很多字都能寫好!
    注意單人旁在字中的佔位,左右結構的字大概佔三分之一。再說提手旁的寫法!提手旁是由短橫、豎鉤、提組成!豎鉤與短橫的中間靠右相交,提與豎鉤大致中間位置相交。需要注意的是提的末端不能超過短橫的末端!提手旁分解圖示,注意畫紅線的地方!
  • 詳解筆畫寫法技巧
    基本筆畫是字的最小單位,筆畫寫法技巧不掌握好,想寫好字將無從談起。 1、斜鉤 斜鉤經常作為一個字的主筆,要筆畫舒展。弧度較小,要做到直中有彎,向上出鉤。
  • 趙孟寫《陋室銘》,橫折鉤屬於一種獨有的形式,讓我們大跌眼鏡
    這篇作品裡邊很多的字是結合了魏晉以及唐朝書法的特色,而且筆觸圓潤,由於懷素本人謹守古法,因此鮮于樞所寫的草書同樣是出規入矩,是我們學習的絕佳典範。原來我的公眾號基本上是以楷書為主,但是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的朋友已經在楷書方面投入了相當多的時間,所以我想適當的學習一些行書和行草書,或許算是更合適的做法。
  • 草書的我字寫法有什麼來歷?正確寫法是那個字
    我直接告訴大家答案,「我」字草書的寫法,是從章草的結構中演化而來,而筆法完全今草化了。章草又是從隸書演化而來,所以「我」字直接演化於章草的結構。《奉酬約之見招》中的「我」字的寫法,這個字的寫法就是典型的章草結構,筆法又完全都是今草的筆法。
  • 四字第二筆是橫折還是橫折鉤 小學語文考倒家長
    知名大學畢業的學霸間的爭論還在繼續,杭州多個小學老師的意見卻比較統一:不用說的,就是「橫折鉤」。懵圈和爭論來自於一個字的筆順筆畫——「四」字第二筆,到底是「橫折」還是「橫折鉤」?,他考了128分。題目:「旦」字的第二筆和「舊」字的第三筆是「乛(橫折)」還是「?(橫折鉤)」——很負責地告訴你,這是一道杭州拱墅區某小學一年級的語文題,是小學一年級!信手拈來,媽媽選了兩字均為「乛」;爸爸看到,認為兩字應當都是「?」。夫妻兩人爭執不下,去翻女兒的語文書,他們看到書上「白」字第三筆、「明」字第二筆、「四」字第二筆均為「?」;而「口」字、「中」第二筆均為「乛」。
  • 偏旁部首的寫法:左偏旁
    5.反犬旁書寫要領:先寫短撇,切鋒入筆,再寫彎鉤;歐體的彎鉤上半部折筆明顯,接近90度角;在彎鉤中間偏上的部分再寫第三筆短撇,注意兩個撇畫的角度並不一致,第一撇略向左上,第二撇略向左下。反犬旁要寫得瘦窄,忌肥厚,以便為右半部分騰出位置。例如「猶」字。
  • 毛筆書法中行楷基本筆畫的寫法詳細圖解
    對於習慣了寫正楷的人來說,初寫行楷肯定不太適應,所以要掌握行楷基本筆畫的寫法,多加練習。行楷的書寫特點是連、變、省,其筆畫比正楷字的筆畫自由,用筆方法也有許多變化。下面我們逐一介紹行楷的基本筆畫。下面是行楷字點畫的主要寫法:2、 行楷的橫畫行楷字橫畫多數帶鉤,與前後筆畫呼應或者連接,有長短、精細、俯仰等變化,如果數橫並列,要有長短參差,筆勢也要有區別。橫畫在字中往往起平衡作用,因此書寫時要注意長短、角度和曲弧。
  • 筆順正確寫法,很全面!看看你家孩子有多少字筆順寫錯了……
    在此小編特邀跟誰學硬筆書法全國名師,教你如何快速正確的寫一手好字,雍偉老師有秘訣,2018年2月9日晚7點,將為你帶來免費公開課《兩節課掌握練字速成訣竅》,放寒假的小朋友,卸下工作的大朋友,這個假期趕緊為自己提分增值吧!
  • 分清書法的主筆和終筆,是掌握書法字形的關鍵
    書法中的主筆,是指在一個字當中最強、最實、最有力的筆畫,而且是能支撐全字的一種筆畫,在一個字當中起到骨架的作用。清代有個著名書法家馮武曾說過:「一筆是主,眾筆是臣」,一個字當中總有一個筆畫是主,與其他的筆畫是君臣的關係。而主筆具體說來,常常是大橫、大豎、大撇、大捺,還有橫折、豎折這些筆畫。主筆更多的是指大的筆畫,大的筆畫當中,在橫筆和豎筆當中看,橫筆作為主筆更多一些。
  • 硬筆隸書八大基本筆畫寫法
    硬筆隸書寫法和毛筆隸書基本相同,毛筆隸書講究明顯的粗細方圓變化,硬筆隸書講究線條瘦細勁挺。兩者側重點不同。然而,無論是硬筆還是毛筆隸書,但應仔細揣摩硬筆隸書字帖,包括《乙瑛碑》、《禮器碑》、《華山碑》、《史晨碑》、《曹全碑》、《張遷碑》,認真看隸書名帖,熟悉隸書筆畫、結構、字形。硬筆隸書重藝術性,而硬筆楷書和行楷重實用性。因此,在書寫隸書時,掌握隸書基本筆法後,應注重表達隸書的美感。
  • 硬筆書法-楷書之派生筆畫(複合筆畫):彎鉤、臥鉤和斜鉤
    筆畫對於書法相當於萬丈高樓的地基楷書又稱正書、真書。宋《宣和書譜》記載:「漢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隸字作楷書」,認為楷書是由古隸演變而成的。到了現代,楷書已經沒有了隸書的影子,自稱一體。現代認為,楷書的筆畫分基本筆畫和派生筆畫。派生筆畫也叫複合筆畫,每個派生筆畫都是有多個基本筆畫組成,書寫難度相對於基本筆畫有所提升。今天給大家介紹下派生筆畫中,和「鉤」有關的其中三個派生筆畫:「彎鉤」、「臥鉤」和「斜鉤」的書寫方法,供大家參考、討論!一.彎鉤
  • 45個筆畫、90個偏旁部首、4大結構類型,都在這篇文章裡
    書法的技巧基礎學習,主要是筆畫、偏旁部首、間架結構、章法等方面的內容。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在這幾個方面進行一一闡述,以便讀者對書法的技巧基礎方面有個較為全面的印象。6、折筆畫按照角度和形態等的不同,折筆畫一般常用的為:橫折、豎折、撇折、橫折折、豎折折、橫折折折等六種。7、提筆畫按照角度和形態等的不同,提筆畫一般常用的為:斜提、豎提、橫折豎提等三種。
  • 直接練行楷,可以,以偏旁部首草字頭、廠字旁為例,講解行楷寫法
    下面再講一下草字頭的變形寫法,因為是寫行楷,可以改變結構、筆順的。請看圖中右邊的圖解,上面的是改變筆順,先寫左豎,再寫橫,再寫右豎。下面的是改變形態。都可以的,有時候這麼寫反而更順手,更瀟灑。關於「行楷」練字法,想看全面完整的視頻講解示範的,請點擊下方的專欄查看:接下來,再講一講「廠字旁」的行楷寫法。行楷廠字旁最簡便寫法,快速而有氣勢,一筆就可以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