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 收藏!歐體基本筆畫動態圖大全(附:歐楷的正確寫法)

2020-12-02 搜狐網

原標題:書 法 ┆ 收藏!歐體基本筆畫動態圖大全(附:歐楷的正確寫法)

新朋友點藍字「安陽市教育局」免費訂閱我

1

要點:歐體的橫畫平穩有力,有時中段粗於兩端,得「中實」之趣,這是歐體獨特之處。

2

要點:歐體的豎畫除常見的懸針豎、垂露豎以外,還有上尖豎,即露鋒入筆,稍作轉筆後徑直豎下,這也是歐體的獨創。

3

要點:歐體的撇除常見的長撇、短撇、回鋒撇、蘭葉撇外,還有入筆強調停頓的屈頭撇。

4

要點:歐體的捺畫通常較直,也有少數呈微弧狀,至尾端頓筆前與頓筆後的過渡含蓄自然,一氣呵成。

5

要點:歐體的點結實有力,似方似圓。有些點畫作出鋒點,以順勢帶出下一個筆畫,顯得生動多姿。

6

要點:歐體的挑畫短促、果斷,不拖泥帶水,但又顯得沉穩、安祥。

7

要點:歐體的折畫即不作圓轉,也沒有過於外露的稜角,而是果斷而又含蓄。

8

要點:歐體的鉤都不作回鋒鉤,除橫折鉤作頓筆鉤出以外,其餘的鉤畫都在前筆的基礎上轉鋒順勢鉤出,尤其是豎彎鉤,履端邊重按、邊鉤出,特徵顯著。

不可否認,近年來人們對歐楷的喜愛有增長之勢,這是好事,但真正寫的好的人卻不多,有的不是寫的太死,就是寫的像歐、像柳、又像顏……,究其原因,還是歐楷的基本功不紮實,筆畫掌握不到位。因此,廣大的歐楷愛好者,不要急於拿著歐楷帖子就開始通臨,結果時間是花費了,離開帖子,又不會了。還不如先好好研究歐楷的基本筆畫,先過好筆畫關。

一、橫的寫法

橫畫是漢字中使用最多的筆畫,在字中起骨架、橫梁的作用。橫畫寫得好壞,直接影響字的結構和重心平衡。雖然強調橫平豎直,但橫畫多呈左低右高、微微向上傾斜之勢。

1、長橫

1、逆(向左逆鋒起筆)

2、切(向右下切筆)

3、擠(筆毫向左下擠筆轉鋒)

4、走(向右行筆,中間稍提鋒

5、擠(筆肚向右上擠筆轉鋒

6、收鋒(筆尖順勢向右下拖出

7、回(空中回鋒收勢)

2、中橫

1、逆(向左逆鋒起筆)

2、切(向右下切筆)

3、擠(筆毫向左下擠筆轉鋒)

4、走(向右行筆,無明顯粗細變化)

5、擠(筆肚向右上擠筆轉鋒

6、收鋒(筆尖順勢向右下拖出

7、回(空中回鋒收勢)

3、左尖橫

1、走(順鋒起筆,力量逐漸增大,向右中鋒行筆)

2、擠(行筆至末端筆毫向右上擠)

3、收(鋒)

4、回(鋒)

二、豎的寫法

豎與橫同樣為字的骨架,如同支柱。根據「橫平豎直」的原則,通常要求豎畫要直立。但是,過於垂直,就顯得呆板,而缺少力度。最好是直中求曲,曲中有直;既保持平穩,又強勁有力。豎又有垂露豎和懸針豎之別。

1、垂露豎

1、逆(鋒向左上起筆)

2、切鋒

3、擠(筆肚順勢向右上擠轉鋒

4、走(向下中鋒行筆,注意粗細變化)

5、擠(行筆至末端順勢向左擠筆轉鋒

6、收鋒(筆尖順勢拖出)

7、回鋒向上收筆

2、懸針豎

1、逆(鋒向左上起筆)

2、切鋒

3、擠(筆肚順勢向右上擠轉鋒

4、走(向下中鋒行筆,注意粗細變化)

5、擠(行筆至末端順勢擠筆

6、收鋒(筆尖順勢拖出)

7、回鋒(空中回鋒)

三、撇的寫法

撇畫一般處於一字或一部分的左側,它同捺畫相配合,不僅具有修飾作用,而且直接關係到字的重心和神態。撇畫要求寫得活潑舒展、出鋒勁健、風韻瀟灑、遒勁有力。

1、豎弧撇

法同懸針豎注意起筆角度、行筆方向、弧度

2、中撇

起筆同長撇,略粗

3、短撇

起筆同中撇,無行筆直接收筆即可

4、弧鉤撇

1、逆(自左上方逆鋒起筆)

2、切(同豎)

3、擠(同豎)

4、走

5、擠(筆肚順勢左擠)

6、收鋒

7、擠(末端處向左下擠筆後提筆蓄勢向左上出鉤

5、蘭葉撇

1、走(自上方向左下順鋒起筆,

2、擠(邊行筆邊按筆)

3、收鋒(至中部後邊行筆邊提筆至左下出鋒,力至筆端)

四、捺的寫法

捺畫一般處於一字或一部分的右側,同撇畫一樣,具有修飾作用,且直接關係到字的重心,氣勢和風度。

捺畫也是較活潑的筆畫,捺畫要「一波三折」、蹲鋒蓄勢,行筆要雄健有力。

1、直捺

1、逆(自左上角逆鋒起筆)

2、切(同橫劃)

3、擠(同橫劃)

4、走(先向右後轉鋒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

4、擠(筆肚向左下擠筆

5、收鋒(筆鋒順勢向右上拖出,最後鋒尖平出)

6、空中回鋒

2、平捺

1、逆(自左上角逆鋒起筆)

2、切(同橫劃)

3、擠(同橫劃)

4、走(先向右後轉鋒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

4、擠(筆肚向左下擠筆

5、收鋒(筆鋒順勢向右上拖出,最後鋒尖平出)

6、空中回鋒

3、反捺

1、走(自左上角順鋒起筆,起筆後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

2、擠(筆肚向右上擠

3、收(筆鋒順勢向右下拖出)

4,回(空中回或者實回都可)

五、點的寫法

點是八種基本筆畫中最小的基本筆畫,是字的眉目。一個字乃至通篇,都可以因為點的矯健和靈動而使上下左右顧盼如神。點畫雖小,卻包含著運筆的三個過程。它的延伸能變成別的筆畫。

1、上點

1、逆(鋒向左上起筆)

2、切鋒

3、擠(筆肚順勢向右上擠轉鋒

4、走(向下中鋒行筆,)

5、擠(行筆至末端筆肚向左輕擠轉鋒

6、收鋒(筆尖順勢拖出)

7、回鋒(空中回鋒)

2、左、右點

1、逆(逆鋒向左上角起筆)

2、切(同豎畫)

3、擠(筆肚向右上擠轉鋒)

4、收(順勢向右下拖出筆鋒)

5、回鋒(空中回)

3、挑點

逆起後順鋒向下擠然後順勢拖出,收筆與懸針豎類似

4、右向挑

1、逆(鋒向左起筆)

2、切(向右下切筆)

3、擠(向左下擠筆轉鋒)

4、走(向右偏上邊提邊行筆)

六、鉤的寫法

鉤畫猶如鳥之嘴,是附屬筆畫,一般和別的筆畫組合而成,由於其組合的筆畫不同,故出鉤的方向不一。寫好鉤畫,對提高字的力感和氣韻有著重要的作用。

1、豎鉤

垂露豎到最後提筆後再向下擠向左拖出筆尖

2、彎弧鉤

1、逆(自左上角逆鋒起筆)

2、切

3、擠

4、走

5、擠(筆肚子順勢向下擠出角

6、收(筆鋒順勢平向左拖出)

3、橫折鉤

1、橫折鉤是由橫和豎鉤組成

2、先逆鋒寫橫

3、橫的末端處提筆逆鋒切筆順勢接出豎畫,再轉筆蓄勢寫豎鉤

4、出鉤的方向指向起筆點

4、橫鉤

1、逆(向左逆鋒起筆)

2、切(向右下切筆)

3、擠(筆毫向左下擠筆轉鋒)

4、走(向右行筆,中間稍提鋒

5、逆(橫到末端順勢向右上抬筆

6、切(順勢向右下切筆

7、擠(筆肚向右上擠筆轉鋒)

8、收鋒(筆尖順勢拖出)

5、豎鉤(向右)

豎畫與提筆的結合

豎到收筆處順勢逆筆寫出提畫

6、戈勾

1、逆(自左上角逆鋒起筆)

2、切(同豎畫)

3、擠(折鋒後向右下頓筆)

3、走轉鋒蓄勢向右下寫彎弧)

4、擠(末端處向右下擠筆轉鋒)

5、收鋒(蓄勢向上挑筆出鋒)

7、浮鵝鉤

1、逆(同豎)

2、切(同豎)

3、擠(同豎)

4、走(轉鋒蓄勢向下偏左中鋒行筆,轉筆寫彎弧

5、擠(筆肚順勢向右擠)

6、收(筆鋒順勢向上拖出)

8、豎彎鉤

1、逆(鋒向左上起筆)

2、切鋒

3、擠(筆肚順勢向右上擠轉鋒

4、走(向下中鋒行筆)

5、擠(筆肚向右上擠筆轉鋒

6、收鋒(筆尖順勢向右下拖出

7、回(空中回鋒收勢)

9、臥鉤

1、走(自左上方順鋒起筆,順勢向右下中鋒行筆,邊行邊按寫弧)

2、擠(順勢向下擠

3、收(筆鋒順勢向左上拖出)

七、折的寫法

折畫是由兩種基本筆畫組合而成,由於組合的成分和方式的不同,因而其寫法也不相同。折畫要寫得曲折剛勁,雄健有力。

1、橫折&豎折

2、橫折斜

1、橫折斜是由橫和斜組成

2、先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寫橫,

3、提筆、頓筆後,轉鋒蓄勢寫斜,力至筆端

3、長曲撇

1、將橫畫與長斜撇連在一起書寫

2、起筆寫橫

3、然後提筆逆做撇

4、撇折提

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

2、折鋒後向右下頓筆

3、轉鋒蓄勢向左下寫撇

4、提筆向下頓筆轉鋒後,挫筆蓄勢向右下寫提,力至筆端

5、右彎弧鉤

橫劃與戈勾相結合,橫劃至末端順勢提筆逆起接出戈勾。

6、曲反捺

1、曲反捺是由短斜撇和反捺連接而成

2、先逆鋒寫撇

3、撇收筆處順勢逆切擠筆後寫出反捺

4、角度應大於90度

7、橫折折撇

1、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寫橫

2、提筆輕頓,轉筆寫小撇,

3、再折鋒邊行邊按,後轉鋒寫撇

8、橫折撇彎鉤

1、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寫上挑橫

2、提筆、頓筆後,轉鋒蓄勢寫撇

3、提筆折鋒順勢寫彎鉤

來源:神秘俠客、中國西泠篆刻交流圈

安陽市教育局ID: anyangshijiaoyuju

這裡是安陽市教育局唯一官方微信。您有需要諮詢或反映的,歡迎留言。我們將給予及時回復!(關注我們即可留言↓↓↓)

方法:長按二維碼 → 識別二維碼 → 加關注

覺得不錯,請點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歐楷書法筆畫中筆畫應用,11個書寫案例,讓你了解筆畫搭配技巧
    我們說歐楷書法筆畫可以說重要的;不同的字筆畫的應用組成也不同的。每一個字的筆畫再不同寫法是不同的,應用搭配隨著應用發生。第一:橫豎撇捺的互相搭配的,需要注意的筆畫的長短曲直的不用應用。第二:筆畫互相搭配之外,還需要注意的每一個字的,主筆和次筆畫的搭配。
  • 毛筆書法中偏旁部首的寫法:皿字底的寫法
    一、皿字底的寫法不容易掌握,要仔細查看其形態及各筆畫的書寫細節。具體分析如下:1、皿字底總體上來看,形體扁寬,總體方向略向右上斜。2、 四個豎畫間距均勻,上開下合。三、 分析完了筆畫及結構,我們再賞析一下古代著名碑帖中含皿字底的字,看看大書法家們是如何這這個偏旁的,學學經驗:1、先看一下歐體、顏體、柳體、趙體四大字體中含皿字底的字的形態及用筆特點:2、《多寶塔碑》中帶有火字旁「火」的字舉例。
  • 楷書基本筆法、偏旁部首的寫法與應用、值得收藏
    《田英章最新書法專業教程:歐體毛筆楷書字帖》 第一部分:基本筆法的掌握與應用,第二部分:偏旁部首的寫法與應用。
  • 硬筆書法怎麼練歐體字?一份資料從筆畫到字帖,建議收藏學習
    但是,你持續的練習下去,你會發現歐體字它不只是消瘦,而是相當的粗重。其實歐體字是有粗有細,粗細交替,互相輝映,形成了無限的妙趣。歐體字在「險絕」和「平正」,這兩者的辯證統一,是非常成功的。因此,我們在學習歐體字的時候,並不是靠時間的延長,埋頭去練就能學好的,而是要多動腦筋,在沒有把握下筆的時候寧可不寫,多花時間在讀帖上面,一定要做到「意在筆先」。今天推薦的以下內容為:歐體硬筆書法學習資料,這是一個由歐體點畫的變化展開再輔以例字進行練習。相信對歐體字感興趣的朋友是一個不小的幫助。
  • 我有這樣一個書法觀點:田蘊章寫歐楷,執筆姿勢不妥,敬請指正
    我有這樣一個書法觀點:田蘊章寫歐楷,執筆姿勢不妥,敬請指正。田蘊章作為當代楷書大家,經由數十年的書法磨礪,以歐陽詢的楷書為法度底本,修煉成了結構精緻,筆畫精絕的翰墨高度,可以說是當代楷書書法的一面旗幟了。
  • 毛筆書法中行楷基本筆畫的寫法詳細圖解
    對於習慣了寫正楷的人來說,初寫行楷肯定不太適應,所以要掌握行楷基本筆畫的寫法,多加練習。行楷的書寫特點是連、變、省,其筆畫比正楷字的筆畫自由,用筆方法也有許多變化。下面我們逐一介紹行楷的基本筆畫。下面是行楷字點畫的主要寫法:2、 行楷的橫畫行楷字橫畫多數帶鉤,與前後筆畫呼應或者連接,有長短、精細、俯仰等變化,如果數橫並列,要有長短參差,筆勢也要有區別。橫畫在字中往往起平衡作用,因此書寫時要注意長短、角度和曲弧。
  • 什麼是書法中的「中宮收緊」?
    書法結構中存在著一個法則「中宮收緊」。所謂的「中宮」,指的是九宮格中的中間一宮。相傳「九宮格」是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為演示書法結構規律而創。包世臣《藝舟雙楫》中說:「字有九宮。上圖中左邊兩個字的中心部位(紅框內),筆畫密度高,中心之外的四周稀疏,就做到了「中宮收緊」;而右側兩個字,和左邊的對比起來,中宮就空了不少,這樣的話整個字就不能收放有致,缺乏美感。「收緊」,是與「放開」相對而言的。以「故」字為例,如果收筆處的撇捺一樣長,字就呆板生硬。
  • 田蘊章歐楷好全靠它,啟功的方法更準確
    如果把這些比喻放在一個字中,主筆相當是一個將軍,其它的筆畫都是副將或者士兵,都要圍繞主筆聽主筆「指揮」。換句話說,一個字中的其他筆畫都要為它服務的那一筆就是主筆。清代書法家劉熙載說過一段話,「畫山者必有主峰,為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筆,為餘筆所拱向。主筆有差,則餘筆皆敗,故善書者必爭此一筆。」我們從這一段話中足可見主筆在一個字中作用有多大。
  • 硬筆書法-楷書之派生筆畫(複合筆畫):彎鉤、臥鉤和斜鉤
    筆畫對於書法相當於萬丈高樓的地基楷書又稱正書、真書。宋《宣和書譜》記載:「漢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隸字作楷書」,認為楷書是由古隸演變而成的。到了現代,楷書已經沒有了隸書的影子,自稱一體。現代認為,楷書的筆畫分基本筆畫和派生筆畫。派生筆畫也叫複合筆畫,每個派生筆畫都是有多個基本筆畫組成,書寫難度相對於基本筆畫有所提升。今天給大家介紹下派生筆畫中,和「鉤」有關的其中三個派生筆畫:「彎鉤」、「臥鉤」和「斜鉤」的書寫方法,供大家參考、討論!一.彎鉤
  • 書法結構入門 橫折折鉤兩種寫法 分清寫法
    上一篇寫了關於書法結構的基本結構法則 密細疏粗 長細短粗,今天來說一下 橫折折鉤和橫撇折鉤的區別。主要還是兩個類似相同偏旁部首的區別,看似相同的部首但是用在不同字上的區別。第一個這個一般常見我們書法中左耳朵右耳朵的部首,比如「都」「陽」等橫折折鉤的這個則一般不用於左耳右耳的部首,一般用於「扔」「乃」這樣的字,不用做和豎筆畫組成的左耳右耳,一般用戶豎撇結合的字。結合兩個兩個部首看看結合的字來描紅的部分,那麼我們寫字的時候就知道這個部分該如何處理了。首先來看看左右耳的部首方面的用法。
  • 硬筆隸書八大基本筆畫寫法
    硬筆隸書寫法和毛筆隸書基本相同,毛筆隸書講究明顯的粗細方圓變化,硬筆隸書講究線條瘦細勁挺。兩者側重點不同。2、隸書基本筆畫——橫隸書橫可分平橫和波磔橫,平橫筆勢宜縮,波磔橫筆勢應放。宜注意「雁不雙飛」,即每字都應有一個波磔橫。
  • 毛筆書法中偏旁部首的寫法:左耳旁與右耳旁
    一、左耳旁與右耳旁的寫法區別: 左耳旁與右耳旁的筆畫順序大致如下圖:但細節上有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左耳旁上部筆畫緊湊,形體窄長。右耳旁整體比左耳旁舒展寬鬆,不用擔心擠佔左邊空間。左讓右,豎折、撇筆畫向左伸出。右耳旁彎鉤向右下伸。
  • 硬筆書法基本筆畫,短撇與平撇的區別和應用,角度筆畫位置是關鍵
    筆畫是組成漢字的最小單位,是漢字構造的基礎。橫、豎、撇、捺, 折、鉤、提、是漢字最常用的筆畫。而「撇」,因形態角度的不同,分為「短撇、平撇、長撇、豎撇」。平撇:和短撇寫法相同,只是略平。斜度小於45度。
  • 書法闢謠:「跪筆彈鋒」有網傳的那麼不堪和「誤人」嗎?
    諸位無私「傳教」的書法視頻作者的主觀認識基本分為兩派,一派認為此為筆法精要,為楷書用筆不傳之秘,提鉤不二之法;一類認為此法乃誤人之謬傳,惑人之根源,而且言之鑿鑿,好似有意為書法正道一般。一個極為普通的四字書法用語,為何兩派意見反差這麼大呢?我們要從以下幾點開始分析一下。這四個字源起何處?
  • 筆畫越少的字越難寫?如何寫好書法中的獨體字,培養審美是關鍵
    中國的書法藝術興始於漢字的產生階段,「聲不能傳於異地,留於異時,於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為意與聲之跡。」因此,產生了文字。漢字書法為中國文化的獨特藝術表現形式,被譽為: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而漢字則是一種奇妙的語言符號,要想寫好一個字,就要掌握它的基本結構,筆順及筆畫。只有寫好每個部分,才能寫好一個字。
  • 書法史上公認的書法五體,是這五種字體,書法愛好者速看
    書法是我國漢字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古往今來,書法的字體有很多,在書法界公認的有五體,這五種字體分別是,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書法五體之篆書通常,我們把大篆小篆,統一稱為篆體。「大篆」的書寫較為複雜,且這種古老的字體,未形成統一規範的字形,書法初學者難以掌握,書法界推薦不多。「小篆」將「大篆」的各種寫法統一後的結果,是文字乃至文化的重大進步。從小篆開始,中國的漢字才有了整齊劃一字形,其曲折、婉轉的字形結構,有一種獨特的美。
  • 乾貨:硬筆書法,獨體字間架結構,10種典型類型,漂亮寫法詳解
    乾貨:硬筆書法,獨體字間架結構,10種典型類型,漂亮寫法詳解。獨體字,看起來簡單,寫起來很難,往往越是筆畫少的字,間架結構越是不好掌握。難怪有些書法家創作一幅作品,都願意用繁體字,或者用一些筆畫較多的字,覺得寫起來順手,也能找到感覺。但是,有很多時候需要用到筆畫少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