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的寫法
點畫在漢字中雖然是形體最小的筆畫,卻是漢字各筆畫的基礎。因為各種筆畫均始於點,是點的延伸。常用的點有斜點、斜長點、豎點、左側點四種。點的形狀像似從高落下的水滴,在寫法上極富變化。
斜點由輕入重、收筆頓筆。
斜長點的寫法和斜點的寫法相一致,只是比斜點略長一些。
豎點由重入輕、體態直立、起筆頓筆。
左側點也叫"垂點",寫的時候由輕入重、體態由右上方向左下方傾斜。
點在一字之中往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寫好了會給這個字提神,寫不好也會影響到整個字的美觀,因此說,不應該因為點的體積小就可以對它"輕描淡寫"。
二、折的寫法
常見的折有橫折,豎折、撇折、斜折四種。
折是複合筆畫,其中橫折由右尖橫和短豎組成,它的豎畫要向左帶有輕微的彎曲度。
豎折由垂露豎和左尖橫組成,要寫的豎長橫短。
撇折由斜撇和提畫組成,這兩個筆畫的開合角度要小於90度直角,而且斜撇還要略長於提。
斜折由斜撇和斜長點組成。斜折主要用在"女"字上,書寫時要保證這兩個筆畫的開合角度大於90度,而這兩個筆畫的長度則基本一致。
但凡折畫到了轉折處都要果斷的去折筆,無需頓筆。在上兩種筆畫裡,點畫以圓為主、折畫以方取勝,這一圓一方剛好形成了對比。
三、提的寫法
提也叫"挑",共有斜提和豎提兩種寫法。斜提是單一筆畫,而由懸針豎和斜提組成的豎提則是複合筆畫。
寫提時的速度宜快些,起筆要出鋒。斜提的頓筆不可過大,否則容易讓讀者誤以為是"對號"。
四、鉤的寫法
常用的鉤有橫鉤、豎鉤、斜鉤、豎彎鉤、左彎鉤、右彎鉤、耳鉤、橫折豎鉤、橫折斜鉤、豎折折鉤、橫折右彎鉤、橫折斜彎鉤、橫折折彎鉤等13種之多。不論哪一種鉤,都以短小有力為美,不能寫得過長。出鉤之前一定要蓄足力氣,然後猛然間鉤出!當然,筆畫有鉤處也是這個筆畫所遇到的轉折之一,因此出鉤之前理應有放慢一下書寫速度的這種潛意識。鉤畫所形成的角度也都是小於90度直角的。
橫鉤的橫是右尖橫。
豎鉤的豎在起筆處有著明顯的頓筆。
斜鉤的彎曲度要適當,既不能太彎,更不能太直,而且這個斜鉤從起筆到收筆的力度方面還經歷了一個由重到輕,再由輕到重的漸變過程。
豎彎鉤的轉彎處是該筆畫的最低之處。要注意寫出這個轉彎處的圓潤,萬勿將其形成直角狀。
左彎鉤和豎鉤有些形似,但畢竟不是同一個筆畫。它在起筆處不僅有個頓筆,還比豎鉤豎鉤多了一個小彎度,中間的部分雖然看似很直,但還是沒有豎鉤的直。
右彎鉤就是我們俗稱的臥鉤。這個筆畫不宜寫的過大,彎曲度的適當與否是寫好它的難點。
耳鉤主要用於耳刀旁和走之底。它長的很像數字3,但是這個3應該是從左上方向右下方略帶傾斜度的,且橫長鉤短。
會寫了橫折的話,橫折豎鉤和橫折斜鉤的在寫法上也就沒什麼難度了。
豎折折鉤是由短豎和橫折斜鉤組成的。一般情況下,短豎要寫的筆橫折斜鉤矮一些,而且短豎取的也是斜勢。
橫折右彎鉤看上去好像是"乙"字。它的寫法實際上就是在豎彎鉤的上面加上個右尖橫。
橫折斜彎鉤就是在斜鉤的基礎上加上一個左尖橫。
橫折折彎鉤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兩部分來看:上面是個橫折、下面是個橫折斜鉤,只不過上面的橫折要小,下面的橫折斜鉤則略大,而且橫折斜鉤的橫是個"抬頭"的左尖橫。
不得不注意的是,提和鉤這兩個筆畫雖然長得有點像,但在寫法上畢竟還是不同的:鉤畫短、提畫長;鉤畫的方向多變、提畫則只能向右;出鉤要沉著有力、寫提則略顯隨意。下面來練習幾個帶有點、折、提、鉤這四個筆畫的字例:
以上兩講就是關於楷書筆畫的全部內容了。筆畫的內容雖然不多。但就學習難度而言卻絲毫不亞於結構。為使初學者便於記憶,現將和楷書筆畫寫法的主要內容以押韻的詩句做一總結:
橫向筆畫略細,豎向筆畫略粗。最忌粗細不分,寫字如同莽夫。
橫畫略帶斜度,長豎相對垂直。撇捺分列左右,點圓折方對峙。提鉤長得雖像,寫法卻不一致。
點圓折方撇似刀,橫細豎粗捺如掃。寫提簡單鉤不易,八大特徵要記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