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書法微講堂】第24集。褚遂良生平及雁塔聖教序基本筆畫

2020-12-02 騰訊網

嶗山談藝錄·公益微講堂,是嶗山區文聯推出的公益性文藝惠民項目,旨在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藝素養,提升文藝獲得感,促進嶗山文藝事業繁榮發展。

嶗山書法微講堂】,是嶗山談藝錄·公益微講堂的第一個主題項目,特邀請嶗山畫院副院長李亞男老師,與大家共話書法藝術。

李亞男

中國楹聯協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山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青島市書法家協會女書家委員會秘書長、嶗山畫院副院長、青島市市南區清風書畫研究院副主席兼秘書長、青島市山水畫協會副秘書長。

/

【書法微講堂·陪您走進書法 】

ZOU JIN SHU FA

第24集

褚遂良生平及雁塔聖教序基本筆畫

褚遂良生平及《雁塔聖教序》碑帖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父褚亮,秦王李世民文學館十八學士之一。太宗時,歷任起居郎、諫議大夫、中書令。649年(貞觀二十三年)受太宗遺詔輔政。高宗即位,任吏部尚書、左僕射、知政事。封河南郡公,人稱褚河南。主張維護禮法,定嫡庶之分。後因反對高宗立門第低微的武則天為後,被貶職而死。其書法繼二王(羲之、獻之)、歐(陽詢)、虞(世南)以後,別開生面。晚年正書豐豔流暢,變化多姿。對後代書風影響甚大。後人把他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為唐初四大書法家。碑刻有《雁塔聖教序》《伊闕佛龕碑》《孟法師碑》《房玄齡碑》等。著有《晉右軍王羲之書目》。

《雁塔聖教序》為褚遂良五十八歲時書,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書風格的作品,字體清麗剛勁,筆法嫻熟老成。褚遂良在書寫此碑時已進入了老年,至此他已為新型的唐楷創出了一整套規範。

【書法名碑帖欣賞】

24--楷書《孟法師碑》

唐代 褚遂良

《孟法師碑》全稱《京師至德觀主孟法師碑》。唐代正書碑刻,褚遂良書,貞觀十二年(638)刻,碑石佚次,僅有清代李宗瀚藏唐拓本傳世。冊共二十面,每面四行,滿行九字,凡七百六十九字,有明代王世貞、王世懋,清代王澍、王文治、李宗瀚等人跋記。此碑書法質樸,與《雁塔聖教序》之空明飛動不類,運筆多隸法,與《伊闕佛龕》相近。為褚氏早年之作。

王世貞稱:「波拂轉折處,無毫髮遺恨,真墨池中至寶也。」王世懋跋稱:「質若敦彝,雅若天球,……精神燁燁,妙得八分古意,……是褚擇筆書也。」有文明書局、有正書局影印李宗瀚本,臨川李氏石印本。

—-END-—

歡迎關注「嶗山文藝」公眾號

歡迎分享 轉發文章

如需轉發,請備註「轉自嶗山文藝」

/遇/見/嶗/山/ /邂/逅/文/藝/

相關焦點

  • 筆畫越少的字越難寫?如何寫好書法中的獨體字,培養審美是關鍵
    中國的書法藝術興始於漢字的產生階段,「聲不能傳於異地,留於異時,於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為意與聲之跡。」因此,產生了文字。漢字書法為中國文化的獨特藝術表現形式,被譽為: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而漢字則是一種奇妙的語言符號,要想寫好一個字,就要掌握它的基本結構,筆順及筆畫。只有寫好每個部分,才能寫好一個字。
  • 王羲之《聖教序》中的「無」字怎樣寫?
    《聖教序》是用王羲之的字組成的,但是這並不是王羲之本人所書寫的作品,而是懷仁集王羲之的字所成的。當年大唐三藏聖僧玄奘法師從印度歷盡千辛萬苦取經回來,舉國為之震動,唐太宗為其翻譯的《瑜伽師地論》賜予序文。
  • 教程|解析《聖教序》裡的秘密
    《書法課程》 見諸筆墨 | 達於心靈 不可一日無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教程 |
  • 書法「高考」100題
    其書法雄勁剛勇。 24、衛鑠書法作品的風格特徵是什麼? 「衛夫人」唐人稱其書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猶如美女登臺,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海浮霞。她是王羲之少年時代的書法老師。 25、王羲之書法風格是什麼?
  • 解讀《集王羲之聖教序》書法結構:錯位、避就、正側
    作者:黃明海、邱志文解讀《集王羲之聖教序》書法結構:錯位、避就、正側錯位王羲之在《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指出:「若平直相似, 狀如算子, 上下方整, 前後平齊, 便不是書, 但得其點畫耳。」在處理左右、上下結構的字時, 可以通過伸縮那些彼此不協調的筆畫, 然後對左右、上下相鄰的構件進行位置的抬升和下降使其和睦相處、渾然一體, 從而營造出左邊避而讓於右、右邊避而讓於左、上邊避而讓於下、下邊避而讓與上的格局。「避就」之法要求書寫者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預見性, 對「避就」關係的處理胸有成竹, 做到瞻前顧後, 提上攜下。
  • 書法中的「錐畫沙」究竟是什麼意思?它主要包括三大法則!
    張旭曾對顏真卿講,其舅陸彥遠從褚遂良處得到「印印泥」的理論之後,最初不懂,後來悟到了「錐畫沙」筆法後,豁然開朗。(「吾昔日學書,雖功深,奈何跡不至殊妙。後問於褚河南,曰『用筆當須如印印泥。』思而不悟,後於江島,遇見沙平地靜,令人意悅欲書。乃偶以利鋒畫而書之,其勁險之狀,明利媚好。自茲乃悟用筆如錐畫沙,使其藏鋒,畫乃沉著。當其用筆,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功成之極矣。)
  • 關於新手學習書法的一些見解分享
    鍾繇《宣示表》《薦季直表》《還示表》《賀捷表》《墓田丙舍帖》《力命表》山濤《侍中帖》楊秀《董美人墓誌》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虞恭公碑》虞世南《孔子廟堂碑》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大字陰符經》《陰符經》鍾紹京《靈飛經四十三行》顏真卿《顏勤禮碑》《多寶塔碑》《麻姑仙壇記》柳公權《玄秘塔碑》《神策軍碑》趙孟《膽巴碑》《漢汲黯傳》行書
  • 好書法「一氣呵成」,看古人是如何做的?
    」變,即是要筆畫與字的勢態有千變萬化; 貫,即是要無論怎樣的變化,前後氣脈須暢通。  人們常說好的書法是「一氣呵成」,此說並非是要書寫者揮毫時屏住呼吸一口氣寫完,而是說整篇書法從第一筆到最後一筆,氣脈相連,不可中斷。 一篇章法變而貫的作品,因為整體貫氣,所以常常有「行雲流水」之感。
  • 褚遂良《大字陰符經》結字妙法,如何找重心?如何欹側?
    承接上文「筆法」篇,本文繼續解析褚遂良大字陰符經的字法、章法:#2字 法▼褚遂良大字《陰符經》由於用筆灑脫、迭逸因此,學習大字《陰符經》和褚體書法, 如果不觀察這些細節,則可能因一點而「差之毫厘失之千裡」,得不到褚體書法的多姿,而顯得平板。觀察中心與重心也是觀察結體的首要所在。
  • 書法筆畫藝術形象的空間特徵
    書法的筆畫明明是點線的形狀,為什麼不是線條藝術?最簡明的回答是,筆畫最本質的特徵是非線性的。既然是非線性,那其藝術形體特徵到底是什麼,這的確是一個有趣而新穎的問題。之所以說新穎,是因為筆畫作為結體必不可少的構件,書寫方法一直是傳統書論關注的重點,至於它具有藝術形象的獨立性,完全是一個新視覺。當然,筆畫書寫方法的重要性是無須質疑的,如何認識筆畫的形體特徵也是非常必須的,因為意識決定行為,書法中,形體特徵的把握往往左右了具體書寫方法的形成,是解決為什麼這樣寫的重要過程。
  • 硬筆書法基本筆畫,短撇與平撇的區別和應用,角度筆畫位置是關鍵
    筆畫是組成漢字的最小單位,是漢字構造的基礎。橫、豎、撇、捺, 折、鉤、提、是漢字最常用的筆畫。而「撇」,因形態角度的不同,分為「短撇、平撇、長撇、豎撇」。以上是我學習硬筆書法過程中的一點經驗,與大家分享,因才疏學淺,有不足之處,請大家不吝指教。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 書法藝術的四要素
    事實在,書法藝術的表現,也是有形質可尋的根據,研究和體會,我以為書法藝術的形成,是包括有四種基本要素的,我們要進行研究和分析這四種要素,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這 四種要素是:一、線條的安排中國文字的結構,有的筆畫簡單,有的複雜,不論簡單或是複雜的,都是由線條組成的,綜合來說,不外是點、橫、豎、撇、捺、鉤六種方式
  • 硬筆書法-楷書之派生筆畫(複合筆畫):彎鉤、臥鉤和斜鉤
    筆畫對於書法相當於萬丈高樓的地基楷書又稱正書、真書。宋《宣和書譜》記載:「漢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隸字作楷書」,認為楷書是由古隸演變而成的。到了現代,楷書已經沒有了隸書的影子,自稱一體。現代認為,楷書的筆畫分基本筆畫和派生筆畫。派生筆畫也叫複合筆畫,每個派生筆畫都是有多個基本筆畫組成,書寫難度相對於基本筆畫有所提升。今天給大家介紹下派生筆畫中,和「鉤」有關的其中三個派生筆畫:「彎鉤」、「臥鉤」和「斜鉤」的書寫方法,供大家參考、討論!一.彎鉤
  • 書法史上公認的書法五體,是這五種字體,書法愛好者速看
    書法是我國漢字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古往今來,書法的字體有很多,在書法界公認的有五體,這五種字體分別是,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書法五體之篆書通常,我們把大篆小篆,統一稱為篆體。「隸書」出現的書法上說的「鋒」, 從此,書法有真正的依據。隸書最初是一種為了方便抄寫的字體,上承篆書,之後直接影響了魏晉南北朝及唐代的書風,在我國書法發展史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隸書的精良作品多數體現在碑石雕刻上,較出眾的有《乙瑛碑》、《曹全碑》、《石門頌》等等。
  • 集字智永楷書《陋室銘》,文書並茂,可讀可賞,可臨可創
    集字成書,古已有之,唐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便是集字成書的典範,米芾也是一位集字高手,其中年時期的力作《方圓庵記》就有諸多《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的影子。米芾曾說:「壯歲未能立家,人謂吾書為『集古字』」。臨摹好的集字作品也是學習書法的一個不錯的方法。
  • 毛筆書法中行楷基本筆畫的寫法詳細圖解
    對於習慣了寫正楷的人來說,初寫行楷肯定不太適應,所以要掌握行楷基本筆畫的寫法,多加練習。行楷的書寫特點是連、變、省,其筆畫比正楷字的筆畫自由,用筆方法也有許多變化。下面我們逐一介紹行楷的基本筆畫。下面是行楷字點畫的主要寫法:2、 行楷的橫畫行楷字橫畫多數帶鉤,與前後筆畫呼應或者連接,有長短、精細、俯仰等變化,如果數橫並列,要有長短參差,筆勢也要有區別。橫畫在字中往往起平衡作用,因此書寫時要注意長短、角度和曲弧。
  • 書法的筆法——運筆
    書法的筆法——運筆張維民筆法就是使用毛筆的方法和技巧,古人亦稱用筆或運筆,即用筆毫在紙上運行。毛筆在紙上究竟應該處於怎麼樣的狀態來書寫比較理想?這是書法技法的關鍵,也是筆畫寫得好壞的最基本的法則規律。筆法是我國書法理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據傳早在東漢時期,蔡邕(yong)就著有《筆訣》傳世,並一直被書家視為至寶引用至今。
  • 毛筆書法的「五體皆能」
    在書法藝術的世界裡,評價一個書者有這樣一句話:五體皆能。很多不了解書法的人不太明白這裡的「五體」指的是哪五體,今天就「五體」來給大家一一道來。「五體」,指的是書法裡的五種書體,分別是: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