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五邊形中的五個有趣的問題

2021-01-08 遇見數學

本文作者劉瑞祥,[遇見數學] 感謝劉老師投稿支持!

正五邊形是一種非常重要、也非常美觀的圖形,本文就談談有關正五邊形的五個問題,文章中沒有把每一點都完全說透,很多只是給出提示,希望大家有興趣進行研究。文中還列出了多本著作,也希望大家儘可能找到這些書來讀。

一、正五邊形中和黃金比例

正五邊形最為人所熟知的性質,是其中有很多黃金比例:

這可能是人類發現的第一個數無理數,比 √2 都早,這麼說的理由是據說畢達哥拉斯學派非常喜歡正五邊形(五角星),將其作為自己學派的標誌,當然會深入研究正五邊形的性質。但是,古希臘人證明兩個量是否可公度——用現在的話說是證明一個數是無理數——的方法是,用大量連續減去小量,得到一個比小量還小的量,然後再從原來的小量中連續減去上一步新得到的小量,得到新的小量……如果這個步驟一直進行下去而不能終止,則兩個量不可公度。那麼,具體到正五邊形中的這個比例怎麼證明呢?請閱讀項武義、張海潮、姚珩合著的《千古之謎與幾何天文物理兩千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二、正五邊形與正六邊形、正十邊形的關係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正十邊形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比如這三個多邊形的邊長可以構成直角三角形的三條邊(結論一),再有則是正五邊形內接圓直徑是正六邊形、正十邊形的邊長和(結論二)。這在現代數學中只要計算不出問題即不難驗證,但是早在古希臘人們就用傳統的綜合法發現並證明了其中的部分內容,真了不起。大家可以參見十五卷本的《幾何原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續修四庫全書 1300 子部·西學譯著類》),看看書裡還提到了正五邊形的哪些性質。如果只看結論一,也可以看近年出版的十三卷本的《幾何原本》,我推薦蘭紀正、朱恩寬或者張卜天的譯本。

下面簡述一下結論一的證明方法,請大家領略一下《幾何原本》的證明藝術:

圖中 F 是圓心,AB 是內接正五邊形邊長,AK 是內接正十邊形邊長。書裡先證明兩個三角形 BFN 和 BAF 相似,得到 BF=AB×BN,再證明了 AKN 和 ABK 相似,得到 AK=AB×AN,二者相加即得到 BF+AK=AB(BN+AN)=AB,其中 BF 既是圓的半徑,也是該圓內接正六邊形的邊長。這裡的關鍵是點 N 的取法:左圖中的 NF 和右圖中的 AK 垂直。

下面是結論二的圖示,根據正五邊形、正十邊形各角關係,見圖即明:

三、正五邊形的做法

在尺規作圖方面,正五邊形算是比較複雜的了。我最近特意從網絡上找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的全日制十年制初中幾何課本,只有做法而無證明(下左圖),大概是這個證明需要用到36度的三角函數,超出了初中範圍,不知道讀者中有沒有人能夠用初中知識證明的。而《幾何原本》中是這樣做的:先作一等腰三角形,腰和底邊之比為黃金比例,可以證明這個此等腰三角形的頂角是36度(下右圖),繼而在此基礎上可以作出正五邊形。而在《圓之吻——有趣的尺規作圖》(莫海亮著,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年版)一書中,作者給出了正五邊形的二十四個尺規作圖方法,後面還有若干單規、單尺作圖法。不過雖然作圖方法多種多樣,具體實現起來還是很複雜,我現在還記得初中時數學老師為了給我們演示正五邊形作圖方法而不得不拼湊調整的糗事,這大概是因為粉筆筆畫較粗難以精確而圓規的頭部又比較鬆散的緣故吧。

正因為精確的正五邊形難畫,所以才有了下面的近似做法,可以記做「五九頂九五,八五分兩邊」:

這兩年摺紙很火,如果你在網絡上搜索正五邊形的摺疊方法,也可以找出一大堆,但是其中大部分是近似折法,大家自行判斷吧。特別說一句,其中比較有趣的是用打結的方法製作正五邊形,而且這個製作是精確的。

四、正五邊形和正方形的相互轉化。

在數學上,可以把任意一個多邊形經過分割、重組變成等面積的另外一個,這在數學上被稱為「華勒斯·波埃伊·格維也納定理」,而其中尤為大家重視的是各種複雜的多邊形向正方形的轉化。正五邊形當然也可以變成等面積的正方形,下左圖見於《奇妙的正方形》(【蘇】科爾傑姆斯基、魯薩列夫著,曾一平譯,中國青年出版社1955年版),右圖見於《圓之吻——有趣的尺規作圖》:

至於具體作圖方法,這裡就不「劇透」,煩請大家自行研究。如果你已經會了這個問題,那麼不妨考慮其逆問題——把一個正方形分割重組為等面積的正五邊形,看看哪個作圖過程敘述起來比較方便。如果你有其它分割方法,也歡迎發表出來。

五、正十二面體和正二十面體

接下來我們要跳出平面的範圍,來看看立體幾何。在五種正多面體中,和正五邊形關係最密切的是正十二面體和正二十面體。

這兩個正多面體有什麼關係嗎?我覺得其中最驚人的是,如果二者的外接球半徑相同,則二者每個面的外接圓半徑相等。你能證明這個結論嗎?另外,如何在給定的球體內作出內接正十二面體和正二十面體,作這兩個多面體還有什麼簡單方法,請參閱《幾何原本》(部分內容見於十五卷本)和《數學的魅力》(沈康身著,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版)。

歡迎大家留言分享更多有關內容。

相關焦點

  • 揭秘五邊形石墨烯
    這一結構具有非常獨特的幾何構型(圖1),在平衡狀態下的厚度僅為1.2 ,其平面投影類似於上述報導中實現二維鑲嵌的第8種用五邊形不重疊無縫隙的密排圖案。與石墨烯僅由sp2雜化的原子構成不同,該結構的每個單胞中含有2個sp3雜化的碳原子和4個sp2雜化的碳原子,且碳碳單鍵和雙鍵並存,碳原子不再完全化學等價。
  • 三、四、五邊形的數學奇蹟
    三角形和正方形 「剖分」問題就是把熟悉的圖形切開,形成若干個有趣的更小的碎片的問題,而「平鋪」問題則要處理與之相對的概念,用大量的某一種或幾種特定的小圖形來填滿一大片空間的問題。
  • 揭秘五邊形石墨烯--中國數字科技館
    這一結構具有非常獨特的幾何構型(圖1),在平衡狀態下的厚度僅為1.2 Å,其平面投影類似於上述報導中實現二維鑲嵌的第8種用五邊形不重疊無縫隙的密排圖案。與石墨烯僅由sp2雜化的原子構成不同,該結構的每個單胞中含有2個sp3雜化的碳原子和4個sp2雜化的碳原子,且碳碳單鍵和雙鍵並存,碳原子不再完全化學等價。
  • 初中數學作圖題,正八邊形和正五邊形的畫法
    首先我們要畫的正多邊形是的正多邊形是正八邊形,現在你可以拿起上面所列舉的工具,按照下面的步驟一步一步來進行畫圖:第一步:你任意點二為圓心適當長度為半徑畫一個圓O,這裡的適當長度是根據你的需要來確定了,當然了,我們不能取過短或者過長,過短的話無法準確的畫出正八邊形,而過長的話,我們就會發現畫的太大也不好看,如下圖所示:第二步:作圓O的兩條直徑AC、 BD,且使
  • 素描正五邊形多面體結構剖析和素描繪畫步驟
    由於正五邊形是正方體與球體演變的中間形體,所以其同時具備兩種形體的特徵。從外形上看接近球體,切面的過渡關係是方體。刻畫正五邊形多面體時要注意每一個五邊形都是相同的,同時注意區別每個五邊形的明暗變化。透視剖析:將正五邊形多面體橫向的對角相連,就會發現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這些連線都是平行的。當對象在正面角度時,連接與臺面平行;當對象向右轉時,連線向右傾斜,左側五邊形面積大於右側五邊形的面積。步驟一:找出正五邊形多面體的上下左右四個點,確定圖形在畫面中的構圖位置,注意中間線條的傾斜度。
  • 正五邊形多面球體素描作畫步驟
    《正五邊形多面球體》作畫步驟1.首先確定正五邊形多面球體在畫面上的位置,然後用長直線輕輕地畫出其外形輪廓及結構。2.確定、調整正五邊形多面球體的形體結構,畫出明暗交界線和投影的位置。5.進一步加強正五邊形多面球體的明暗對比關係和虛實關係,使幾何體的體積感和畫面空間感表達得更加充分。
  • 2021初中七年級數學公式:正五邊形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七年級數學公式:正五邊形,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正五邊形   正五邊形的畫法常規畫法   (1)已知邊長作正五邊形的近似畫法   ①作線段AB等於定長l,並分別以A,B為圓心,已知長l為半徑畫弧與AB的中垂線交於K。
  • 畫素描正五邊形多面球體的作畫步驟及表現要點
    1.用直線畫出正五邊形多面球體的外形輪廓。2.從明暗交界線入手,鋪出暗部和投影的基本色調。3.鋪出正中灰面和背景的大體色調,豐富明暗交界線和暗部的層次。4.對正五邊形多面球體進行深入刻畫,加強明暗對比關係和虛實關係,強調畫面的體積感和空間感。5.用較淡的線條畫出亮面色調。最後調整畫面整體關係,並對一些局部進行調整。
  • 古代不知圓周度數導致沒計算出正五邊形,不能靠數學建此類建築
    斜有每面正寬若干用一二三五因,搭斜角用一空三三因」,分別是有了五邊形外接圓求算內切圓的倒數比率,以及再求與該五邊形「搭角相交」的內切圓中內接正五邊形邊長的倒數比率。《律歷淵源》 網絡圖片真正的正五邊形算法還是在西方。算法誕生在古希臘,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塞利奧在他著名的《建築學第二書》中把它灌輸給了更多的建築師。
  • 科學家首次發現五邊形石墨烯
    事實證明,這種五邊形的碳結構很漂亮也很簡單。 碳結構一般為六角形結構,有時摻雜一些五邊形,而五邊形的石墨烯則是完全由五邊形組成的二維碳結構。使用計算機模擬合成的五邊形石墨烯材料在某些應用領域中可能優於石墨烯。因為五邊形的石墨烯具有機械穩定性、高強度、耐高溫性能達到1000開爾文。
  • 一種新材料,超硬,超輕,還能導電,他叫五邊形金剛石
    五邊形金剛石,主要由五邊形組成的碳原子晶體排列。這些五邊形金剛石還不存在,它們只是在計算機模擬出來的。但如果能製造出五邊形金剛石,它可能具有許多有用的特性。由於每個碳原子可以與四個其他原子結合,因此它能夠形成具有不同性質的複雜物體,例如超硬金剛石、半導體石墨烯和繩狀納米管。碳的新排列或同素異形體不斷被發現。根據薩馬拉碳同素異形體資料庫,目前已知多達1000種不同類型。日本筑波大學的凝聚態物理學家岡田克也認為尋找其他同素異形體就像「玩樂高積木,創造出具有迷人形狀和結構的材料」。
  • 亦明3D:SolidWorks繪製五邊形正十二面體,關鍵是拔模角度的確定
    3d五邊形正十二面體模型:使用SolidWorks2014繪製;繪製過程:1、在上視基準面上繪製草圖 中心線+構造線矩形+五邊形:五邊形邊長100,其中左側邊線豎直,中心點與原點重合;繪製一條中心線連接內切圓的兩象限點;構造線矩形的四條邊相等,右下頂點與原點重合,邊長與連接內切圓的兩象限點的中心線相等;繪製另一條中心線連接矩形的左上頂點和五邊形豎直邊線的中點;標註從動尺寸,五邊形最右頂點與矩形左邊線的距離222.70,中心線與五邊形豎直邊線的角度26.57°;2、拉伸凸臺:給定深度,深度用滑鼠點選從動尺寸222.70;拔模角度用滑鼠點選從動尺寸
  • 世界盃冷知識:20個六邊形12個五邊形,足球是怎樣「煉成」的?
    從表面上看,足球是一個由20個正六邊形和12個正五邊形組成的球體,那它為什麼不直接弄成一個整體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咱們首先得說說足球的歷史...其實一開始,足球並不長現在這樣,它所用的材料是豬膀胱,外面再縫上一層鹿皮就可以了。不過這樣做出來的足球不光樣子難看,而且還不耐用!
  • 費馬數與正多邊形的尺規作圖
    那麼方程x/3-y/5=1/15就可以解釋為,2個(1/3)長的圓弧減去3個(1/5)長的圓弧,就得到1個(1/15)長的圓弧。又因為三等分圓周和五等分圓周都是可以做到的,所以,一段1/15圓弧就這樣得到了。於是,15等分一個圓周也就做到了,從而,正十五邊形也就可以尺規作出了。
  • 正十二面體 | 正方體 | 正四面體 | 之間的關係
    (2)上圖中,我們把正十二面體的20個頂點塗以四種不同的顏色:紅、黃、綠、藍,每種顏色五個點。我們選擇一個正五邊形的5個頂點(這裡選擇了靠上的面)並塗以一種顏色(這裡是塗以紅色)。我們就從這個選擇開始進行下面的研究。這5個紅點是一個正五邊形的頂點,它們位於一個平面內,可以算做一層。我們暫時稱這一層為「紅點層」。
  • 從多面體到水立方,探源立體圖形,挑戰燒腦問題
    例2.18世紀瑞士數學家歐拉證明了簡單多面體中頂點數(V)、面數(F)、稜數(E)之間存在的一個有趣的關係式,被稱為歐拉公式.請你觀察下列幾種簡單多面體模型如圖1,解答下列問題:(1)根據上面多面體模型,完成表格中的空格,你發現頂點數(V)、面數(F)、稜數(E)之間存在的關係式是______-.
  • 我國科學家預言五邊形石墨烯
    北京大學和中科院的研究人員在《PNAS》上發表了一篇論文,預言了一種五邊形結構的石墨烯材料。研究人員將他們的碳五元環結構單原子層稱之為penta-graphene(五邊-石墨烯),五邊形結構給予了新的材料一些有意 思的物理屬性。論文通訊作者、北大的王前教授稱她受到了一家北京飯店牆壁上的五邊藝術圖的啟發,構思了完全由五邊形構成的碳單原子層。
  • 這樣學數學才會更有趣
    在這本書中,米卡埃爾將扮演導遊的角色,帶領你參觀數學博物館,讓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書中介紹了負數、零和虛數的誕生,以及π的推算、無窮小和數列的概念。我們主要來看看這些概念和生活有哪些有趣的聯繫。一、博物館的奧秘歷史博物館裡經常展出各個年代出土的器具,陶器、鐵器、瓷器。帶著孩子逛博物館的時候,好奇的孩子經常追問:這個到底為什麼這麼珍貴呢?
  • 亦明3D:SolidWorks繪製正五邊形面圓球,旋轉凸臺圓周陣列建模
    3d正五邊形面圓球模型:使用SolidWorks2014繪製;繪製過程:1、在前視基準面上繪製草圖 圓弧+中心線:傾斜中心線的兩端點分別與圓弧和圓心重合;標註尺寸,圓心到水平中心線的距離為50;水平中心線的長度為50*0.618=30.9(0.618為黃金分割率);
  • 正多面體有五種畫法,你知道嗎?
    事實證明,有且只有這五種。那麼該如何證明呢?我們先來確認一下前置條件。①多面體的每個角至少需要由3個面圍成。把角的問題確定了,就可以直接考慮面了。v 正五邊形正五邊形的內角為108°3×108°=324°<360°√4×108°=432°>360°×因此,在正多面體的一角,可以放下3正五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