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十二面體 | 正方體 | 正四面體 | 之間的關係

2021-01-13 數學教學研究

觸碰標題下面一行的「邵勇老師」查看所有文章;觸碰「數學教學研究」, 關注本微信公眾號(sx100sy)。本公眾號內容均由邵勇本人獨創,歡迎轉發,但未經許可不能轉載。特別聲明,本人未曾授權任何網站(包括微博)和公眾號轉載邵勇「數學教學研究」公眾號的內容。每周推送兩到三篇內容上有份量的數學文章,但在行文上力爭做到深入淺出。幾分鐘便可讀完,輕鬆學數學。 



今天講如標題所說的三種正多面體之間的關係,這些關係很重要,很有趣。然後我們便得到幾種複合體。複合體相對有些複雜,但我用簡單易懂的語言,主要是用適合人們思維的方式來講解,所以相信你一定可以看懂。


(1)下圖是一個正十二面體(上半截6個正五邊形面被塗以藍色,以增加正十二面體的立體效果,所以看上去是不是像個小房子,只是不是方方正正的那種)。正十二面體有20個頂點(用V表示),30條稜(用E表示),12個面(用F表示),V、E、F滿足歐拉公式:V-E+F=2。

(2)上圖中,我們把正十二面體的20個頂點塗以四種不同的顏色:紅、黃、綠、藍,每種顏色五個點。我們選擇一個正五邊形的5個頂點(這裡選擇了靠上的面)並塗以一種顏色(這裡是塗以紅色)。我們就從這個選擇開始進行下面的研究。這5個紅點是一個正五邊形的頂點,它們位於一個平面內,可以算做一層。我們暫時稱這一層為「紅點層」。其他15個頂點中離這5個塗以紅色的頂點最近的頂點有5個,它們分別與5個紅色頂點有稜相連接。我們給這5個點塗以黃色,它們也位於一個平面內,我們把它們算做一層,稱其為「黃點層」。黃點層與紅點層是互相平行的。黃點層位於紅點層的下方,如下圖所示。同理可以在黃點層的下方定義一個「綠點層」,剩餘的10個頂點中有5個頂點(上圖及下圖中綠色點)位於這一層上。最後定義「藍點層」,它是最後5個頂點(圖中藍點)所在的平面。我們這裡不厭其煩地把這些點分層,是為了下面說明問題的方便。下圖所示就是這四個層,它們都是互相平行的(為清楚起見,原圖中上半部分的6個藍色面被隱藏了起來)。

(3)我們需要先給上面四組共20個點命名。如下圖所示,5個紅點分別命名為R1,R2,R3,R4,R5(R源自「紅色」的英文「Red」);5個黃點分別命名為Y1,Y2,Y3,Y4,Y5(Y為「Yellow」的首字母);5個綠點分別命名為G1,G2,G3,G4,G5(G來自Green);最後,5個藍點分別命名為B1,B2,B3,B4,B5(B←Blue)。

(4)我在幾年前的一篇文章中講過正十二面體中存在著正方體(正方體的8個頂點當然要是正十二面體的頂點),下圖中的綠色正方體便是全部5個內接正方體中的一個。注意,下圖中正方體的頂點G3是凸向我們眼睛的;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前面(R2-R5-G2-G3),右側面(R2-G3-B2-Y1)和下面(G3-G2-B4-B2)。


(5)我們知道,在一個正方體內部存在以正方體頂點為頂點的正四面體。那麼,如果在上圖中這個正十二面體內接的正方體中畫出一個內接正四面體,則這個正四面體的4個頂點一定是上面所說的四種不同顏色的頂點,或者說它的4個頂點分別位於上面所定義的四個顏色層中。如果我們選中正方體的某個頂點為內接正四面體的一個頂點,則這個正四面體就是完全確定的。比如下圖中,我們讓正四面體過紅點層中的頂點R2,則線段R2-G2必定是這個正四面體的一條稜,其他5條稜分別是:R2-B2,G2-B2,Y2-G2,Y2-R2和Y2-B2(下圖中的橙色線)。注意,我是事先設計好了這些頂點的編號,使得一個內接正四面體的編號除顏色標誌外,都是同一數字,比如這裡的正四面體R2-Y2-G2-B2的四個代表顏色字母的後面都是「2」。

(6)我們把正方體隱藏起來,以突出這個正四面體,並把它的面塗以顏色,如下圖所示。它的四個頂點分別是:R2(紅色),Y2(黃色),G2(綠色),B2(藍色)。確實,四種顏色都齊全了。

(7)正十二面體的完美對稱性使得我們下面的操作是可取的,並且是正確的。我們對這個正四面體作變換。想像正十二面體的這樣一條對稱軸,即經過正五邊形R1-R2-R3-R4-R5的中心和正五邊形B1-B2-B3-B4-B5的中心的直線。讓這個正四面體繞著這條軸逆時針旋轉,讓頂點R2轉到頂點R3的位置,那麼,其他三個頂點Y2,G2和B2則分別轉到Y3,G3和B3的位置。從而,以R3,Y3,G3和B3這四點為頂點的四面體一定是一個與原四面體R2-Y2-G2-B2全等的正四面體。於是,若把原正四面體R2-Y2-G2-B2也算在內,則一共可以得到5個全等的正四面體。①R1-Y1-G1-B1 ②R2-Y2-G2-B2 ③R3-Y3-G3-B3 ④R4-Y4-G4-B4 ⑤R5-Y5-G5-B5 。如下圖所示。

(8)把上述5個正四面體同時畫在一個正十二面體之中,則這5個正四面體必定互相交叉和穿過,則它們一起構成一個複合體(沒有固定的名稱,暫叫做「5個正四面體的複合體」)。這個複合體一共有4×5=20個頂點,它們正好就是正十二面體的20個頂點。



(9)回過頭來再看下面這個圖形。


我們知道,正方體有8個頂點,上圖中給出了以R2,Y2,G2和B2這4個頂點為頂點的正四面體:R2-Y2-G2-B2(上圖和下圖中的橙色)。另外四個頂點則可以連接成另外一個正四面體:R5-Y1-G3-B4(下圖中粉色)。

隱去正方體,突出這個粉色正四面體,如下圖所示:

(10)這一對正四面體的複合體實際上是以前我們講過的「八芒星」。兩個正四面體的公共部分是一個正八面體,相當於把下圖中的8個「犄角」(其實是小正四面體)砍掉所剩餘的部分。

(11)我們在前面第(7)和(8)條中講了5個正四面體,每一個都有一個與它相反的正四面體(正像這裡的粉色正四面體與橙色正四面體相反一樣)。所以,實際上,我們在正十二面體內部可以作出10個不同的正四面體,相當於五個八芒星。正十二面體的每個頂點都是某兩個正四面體的頂點(即每個頂點被使用兩次)。於是,由這10個正四面體也可以構成一個複合體(暫時稱為「10個正四面體的複合體」)。


(12)本期內容中出現了三個複合體。除上圖的八芒星比較容易畫出來外,另外兩個(5個正四面體的複合體10個正四面體的複合體)則就不太容易畫出了。另外,前面提到的正方體,它的一條稜(比如R2-R5)是正五邊形面的對角線,這條稜繞著前面說過的那條對稱軸轉動,一定能夠到達其他4條對角線的位置,則這個正方體也跟著轉動到4個新的位置,這四個位置都是正十二面體內接正方體的位置。所以,一共是五個不同的正方體,它們也構成一個複合體。製作上面所說這三種比較複雜的複合體,可以採取細繩構造法,即先構造一個剛性的正十二面體框架,然後在它的20個頂點之間連線。您可以嘗試一下。


本期內容就講到這裡吧。總之,正十二面體正方體正四面體之間存在著上面所說的這些有些複雜的關係。世界的構成很奇妙,數學就是要把它們搞清楚。




相關焦點

  • 正四面體與截角四面體可以鋪滿空間
    空間密鋪除了正方體密鋪外,大都不太好想像。所以,我還是沿用上一期的講法:「構造法」。(1)準備一個正四面體,先確定出它每條稜上的兩個三等分點。那麼,與某個頂點相鄰的三等分點就有三個(下圖中用同一顏色表示),用一個過這三點的平面把一個角(三面角)截去(或砍去)。正四面體有四個三面角,都這樣砍去,便得到所謂的阿基米德體之一 —— 截角四面體。下面兩圖簡單說明了上述過程。
  • 正四面體的幾個性質
    正四面體是五種正多面體中的一種,有4個正三角形的面,4個頂點,6條稜。
  • 23.認識正八面體
    另一種觀察正八面體與正四面體之間關係的方法是將正四面體的角對稱地截去,參見圖9.   如果以正八面體為起點並在其8個面上都加一個四面體,結果將成為一個八角星或是兩個互相穿插的正四面體,而兩者中間的共同部分就是最初的那個正八面體,參見圖10.
  • 五年級奧數:十二面體
    正十二面體是所謂「柏拉圖立體」(Platonic solids)的5種正多面體之一。其他4種為正四面體、正方體、正八面體與正二十面體。這些立體的每個面都是正多邊形,每個頂點與其他的頂點看起來都一樣。正十二面體有12個面,每一面都是正五邊形。曾有人利用12面,每面代表一個月,做成年曆。
  • 81.十二面體與星狀十二面體
    81.十二面體與星狀十二面體   正十二面體是所謂「柏拉圖立體」(Platonic solids)的5種正多面體之一.其他4種為正四面體、正方體、正八面體與正二十面體.
  • 正十二面體
    今天來說一下正十二面體,對圖的不同的理解,做法也不一樣。我們看一下下圖,三視圖是一樣的,這樣我們只需畫出三視圖中的六邊形即可。
  • 《正四面體》探究式學習
    學生通過對正四面體的表面積,體積,正四面體的外接球和內接球的探究發現規律,掌握解決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體積,外接球,內切球的相關計算。第二、思路說明學生通過製作幾何模型,研究正四面體的表面積,體積,外接球,內切球的相關計算。
  • 被遺忘的正八面體
    在三維世界中,正多面體一共有五種:正四面體、正六面體、正八面體、正十二面體和正二十面體。
  • 為什么正多面體最多只能是正二十面體
    所謂正多面體,是指多面體的各個面都是全等的正多邊形,並且各個多面角都是全等的多面角。例如下圖有朋友可能就會問:為什麼沒有正二十一面體、正五面體呢等等。首先這個問題最先是被瑞士數學家歐拉所解決。
  • 菱形十二面體(ZIF-8)兩種簡潔繪製方法及其延伸-
    本部分內容提供兩種超簡單的菱形十二面體畫法(「縮放布爾法」及「擠出塌陷法」),
  • 正多面體啟蒙系列之正四面體,這個漂亮的形狀有哪些秘密?
    順利找到第一個正八面體之後,豆豆又依次拿出了正六面體、正四面體、正十二面體、正二十面體和三十面體骰子。 我:豆豆,正多面體只有5個,現在你拿了6個啦! 豆豆看了看選出來的6個骰子。讓我非常驚訝的是,他把正六面體骰子放了回去。
  • 面心立方中正四面體和正八面體空隙的應用
    比如,面心立方晶胞中的正四面體和正八面體空隙,在昨天發布的視頻中,已經得出,原子數:正八面體空隙數:正四面體空隙數 = 1:1:2。面心立方最密堆積的典型代表是Cu。一個Cu晶胞有4個Cu原子,也就是說,一個晶胞佔有4個正八面體空隙和8個正四面體空隙。你可以在上圖中把它們一個個標出來。
  • 亦明圖記:SolidWorks繪製正四面體和正八面體,用拉伸凸臺命令
    3d正四面體和正八面體模型:使用SolidWorks2014繪製;一、正四面體的繪製過程:1、在上視基準面上繪製草圖 多邊形+中心線:多邊形邊數3;邊長100;三條中心線連成三角形的右下頂點與多邊形的右上頂點重合
  • 數學家解決了一個關於柏拉圖12面體的「世紀」問題
    (四面體、立方體、八面體、二十面體和十二面體)的結構,但我們對它們仍有很多不了解。對於由正方形或等邊三角形構成的四個正立方體(正方體、四面體、八面體和二十面體)數學家們最近得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任何從一個頂點開始的直線之路,要麼會撞上另一個角,要麼永遠繞著它轉不回來。但是對於由12個五邊形組成的十二面體,數學家們並不知道會發生什麼。現在,阿塞利亞,奧利奇諾和霍伯三位數學家已經證明在十二面體上確實存在無數條這樣的路徑。他們的論文發表在5月份的《實驗數學》雜誌上。
  • 數學家解決了一個關於柏拉圖12面體的「千年」問題
    儘管數學家們花了兩千多年的時間來解剖五個正立方體(四面體、立方體、八面體、二十面體和十二面體)的結構,但我們對它們仍有很多不了解。
  • 【教程056】ZIF-8菱形十二面體的四種畫法
    ZIF-8建模方法一:點捕捉畫線法這是我最早期的思路,先用基本幾何體構建出ZIF-8的頂點位置,然後通過點的捕捉畫出各個面。具體步驟如下——第一步,畫一個半徑40.0的正八面體,居中放置。然後畫一個邊長40.0的正方體,在頂視圖旋轉45度後,與八面體中心對齊。
  • 節省成本 Intel停用i9-9900K正十二面體玻璃包裝
    i9-9900K現款包裝為正十二面體,而且是半透明玻璃材質,頗為別致。然而遺憾的是,Intel 6月26日接收最後一批訂單,最後一批十二面體包裝7月10日前出貨完成,今後就絕版了。另外,同樣使用正十二面體包裝的i9-9900KS似乎也在此次產品調整之列。
  • 曲線救國,直求四面體的外接球難?不妨試試把它放到長方體中
    本題選自2019年高考真題全國1卷理科,特分析如下:四面體的外接球問題模型較多,本文,我將給大家分享幾類能夠速解的模型。第一類:牆角四面體,題目特點,會出現三垂直,此類四面體可以放入長方體或者正方體中;第二類:四個面均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體,此類四面體可以放入長方體或正方體中,球心在最長邊的中點處;第三類:
  • 大星狀十二面體
    在那一期中,我們學會了手工製作大十二面體,即下面這個立體(兩個不同角度拍攝):本期所講大星狀十二面體可以在大十二面體的基礎上製作完成。(上圖的大十二面體是我本人親手製作;本期下面製成的大星狀十二面體當然也一定是我本人親手製作。
  • 正方體中存在的已知條件和運用
    立體幾何主要考我們的空間想像能力,是比較抽象的,為了更為直觀的看出我們要研究的立體模型,很多時候我們要將其轉換到正方體當中。正方體中存在很多的已知條件圖一正方體中的已知條件有很多,例如:對面相互平行;相鄰面相互垂直;圖中連接的紅線圍起來的兩個面也平行等等,這些已知條件都比較明顯在此不做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