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世界盃踢得如火如荼,不少「偽球迷」也紛紛上線了。這不有位老奶奶就在看比賽時感慨不已:「這些小夥子們實在太辛苦了,20多個人搶一個球,舉辦比賽的也太摳門了,要我就一人發一個球,能花多少錢嘛...」奶奶,您有所不知,這球很貴的,不信您看看這些足球的「誕生」過程。還別說,足球是怎麼做出來的,就算是真球迷也未必知道。
足球劃出一道驚人的弧線,瞬間鑽入球門死角,世界盃裡的精彩瞬間讓人熱血沸騰,不過各位球迷對球員們腳下的足球又了解多少呢?從表面上看,足球是一個由20個正六邊形和12個正五邊形組成的球體,那它為什麼不直接弄成一個整體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咱們首先得說說足球的歷史...其實一開始,足球並不長現在這樣,它所用的材料是豬膀胱,外面再縫上一層鹿皮就可以了。不過這樣做出來的足球不光樣子難看,而且還不耐用!
直到硫化橡膠的發明,足球才開始擺脫豬膀胱,不過在「長相」上,當時的足球依然沒什麼「長進」,而且在受潮之後,足球就會變得很沉。這要是下雨時踢,別說「大力金剛腿」了,就是「鐵頭功」也受不了啊...
1970年的墨西哥世界盃上,表面有32個五邊形、六邊形組成的足球終於出現了,這可是世界足球史上的革命性產品,
而這次俄羅斯世界盃上的比賽用球,也不過是它的升級版本。
那麼問題來了,這32塊表皮到底是怎麼拼成一個足球的呢?
其實足球表面的這32塊表皮,材料就是多層疊加的聚氨酯,它們被機器壓實後,就會在切割機上切出六邊形和五邊形,工人們把這些表皮收集起來後,就要開始按順序縫合了!
是不是怎麼看都不像足球呢?別著急,翻過來、裝上內膽再充上氣就像了。不過這會兒足球還只是個半成品,接下來它們要接受熱壓定型,成為一個完美的球形。
至於你問足球表面的花紋怎麼來,其實圖案的的外殼早就做好了的,把它們拼起來就可以了!
不過如果你以為一個足球這麼快就做完了,那就想得太簡單了,其實這裡面的每一步都要對重量、圓度嚴格測量,稍有差池,整個足球就報廢了!而且如今世界盃的官方用球都要自帶「身份證」,可以說已經和高科技接軌了!
至於你問世界盃上的足球都是在哪裡「煉成」的,小編只能說,「中國足球」不怎麼給力,但中國製造的足球卻在世界盃的賽場上演「大力出奇蹟」啊...
短秀菌:從最開始的豬膀胱,到後來的硫化橡膠,再到現在的聚氨酯,看來科技不僅改變了生活,也改變了足球。那麼現在我只有一個問題了:科技改變了足球,為什麼沒有順帶改變中國足球呢?開個玩笑,其實我想說的是,世界盃的比賽用球都是中國製造的,希望將來能在世界盃賽場上,看到更多「中國製造」的身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