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日常中看到的兔子都毛絨絨,跑跑跳跳拉攏著耳朵特別可愛,當釘喵喵我第一次看到這位兔子的時候,就特別想喊聲兔大哥:這位大哥外表非常威武雄壯,兩個耳朵又大又長。
醫學生都紛紛表示:如此清晰完美的耳緣靜脈令人技癢,非醫學生也覺得想上手rua,但且看這勁瘦有力的腿和靈活的身材。
動物在進化過程中會生長出獨特的自衛武器和防禦本領,看起來戰鬥力很強,可能被這麼大的耳朵甩一下還是挺疼的。
剛開始看著有點像小鹿,身材也略像袋鼠,除了它確實是兔子之外,跟普通的兔子聯繫不上。遊戲宅都齊聲在問阿米驢,不對,阿米婭小可愛,是你嗎。
01擁有超長耳朵的兔兔,原來出自美洲
原來這位是黑尾長耳大野兔,一般也稱為美國沙漠野兔,是美國西部和墨西哥的一種常見野兔。
長耳野兔的頭部比較小,耳尖呈黑色,成年野兔一般耳長13 釐米,誇張又醒目,大概為身長的1 / 5,它的聽覺和視覺很靈敏,在野外會隨時警惕周邊,發現危險迅速逃跑。
長耳野兔不挖洞,但一樣隱藏嚴密,它們喜歡棲息在低矮乾燥的灌木叢中,深夜或凌晨從棲息地順著山上的小路下到灌木稀疏的山腳、果園、路邊以野草、樹葉等植物為食。
長耳兔可以彈跳近6米遠的距離,它的速度在曲折路線上可以達到大約50km/小時的最高速度,也就是相當於開著汽車那麼快,這樣的速度聽起來非常的有安全感,實在是人中呂布,兔中野兔呀,非常強。
奔跑中的長耳兔圖片拍攝來自網友「魔術洛洛」。
02長長的耳朵,其實另有用途
長耳野兔的耳朵這麼長,到底是用來做什麼的呢?拿來當武器肯定是開玩笑的,但是這麼顯眼的耳朵,總覺得會讓它們容易暴露啊!
兔子有一定的耐寒力,但怕熱。長耳兔那又大又長的耳朵,其實是用來散熱的,相當於兔子自身攜帶的空調,就像狗狗用腳底和舌頭散熱一樣。
長耳兔使用耳朵降溫的方法被稱為「輻射法」,它的要訣是讓貼近體表的血管充當「散熱器」,讓「熱血」一邊流動,一邊不斷把體內的多餘熱量以熱輻射形式散發出去。
長耳兔的耳朵血管暴露、皮膚較薄、還密布許多毛細血管,就是最適合用來散熱的部位。同樣道理,熱帶、亞熱帶地區的狐狸和狼,耳朵也都比寒帶、溫帶的種類大,所以它們也是這樣散熱的。
生活在沙漠和半沙漠地帶的耳廓狐也擁有大大的耳朵。
03除了長耳朵,它和家兔還有什麼區別嗎?
這長耳野兔和我們熟悉的家兔,有什麼區別嗎?粗看它們都是兔子,但是放在一起對比,又能看出明顯的區別。
對比一下家兔跟長耳兔:前者顯得憨態可鞠,小巧玲瓏,特別惹人喜愛,後者則神氣十足,不怒自威。
但其實我們都知道野生動物生活在殘酷的物競天澤環境裡,那些天生體弱嬌柔的個體,根本無法存活下去,分分鐘就被淘汰啦!只有健壯的兔子才能活下來喲。
溫室裡長大的家兔,膽小且容易受到驚嚇,它們也像貓咪一樣也很粘人。許多養過兔子的主人都反映,兔子如果久居於籠中,甚至可能會得憂鬱症,必須每天放出來玩1~2個小時。但是平時和它們相處的時候,又得格外小心,不能輕易嚇唬它們,更不能隨便帶它們外出。
有位主人帶他家兔子去獸醫診所修指甲,那麼老大一隻兔子,居然嚇得全身緊繃,雙目呆滯,甚至兩條後腿瑟瑟發抖,讓人看了又心疼又好笑。
不過雖然好笑,但兔子真的是會被嚇出病,甚至嚇死的……養寵物兔子可不是個簡單的工作啊。
和這些慫包的家兔不一樣,長耳野兔就堅強多了,它們雖然也是一點風吹草動就會跑掉的動物,但那可不是膽小,而是警惕。換了家兔在野外,恐怕聽到一聲食肉動物的吼叫,都能當場嚇癱過去。
和家兔相比,長耳野兔的前肢更長,方便它們隨時跑動。長耳野兔一身緊繃的肌肉,一看就是運動健將。
現在黑尾長耳大野兔已經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是保護動物了。野生動物在逐漸減少,如果不希望以後我們的後代,在認識稀有動物的時候只能通過視頻和照片的話,不僅要好好保護動物,還要保護環境不能破壞他們僅有的棲息地,使動物限入瀕臨絕境。
兔兔很可愛,我們一定要善待兔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