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骨髓被捐者和捐獻者最好不要見面?其實道理大家都懂的
隨著社會進步,產生了許多東西,以前許多不可想像的畫面現在一步一步在實現,但是與之對應,也產生了一些傷害,比如白血病 ,據統計我國每10萬人就有3到4人患有白血病,而且大多為年輕人,特別是急性白血病,近年來醫學在不斷發展,白血病這個問題已被攻克,但是在其中有個不成名的規矩,骨髓移植者不要和被移植者見面,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道理大家都懂的。
每年白血病患者甚多,雖說及時治療是有人治癒的,但是在基於有捐獻者的前提下,並且與之相匹配,這才是可以的,但是仍有失敗的例子,比如被移植者身體排斥產生排異反應,假設見面後,可能會在哀求捐獻者再捐一次,不捐可能還會進行道德綁架的行為,這種情況是很可能發生的。
其實現在大多都是志願者進行匹配,看是否合適,再進行捐獻,這是基於他們自願,本來好心過來幫忙,這本來對於自己的身體還會有一些傷害,但是他們還是來了。
在捐獻後,捐獻者還需要療養一段時間,抽出骨髓是很疼的,見面後如果發現被捐者家庭富裕,可能會產生貪念,要求大量金錢,這也讓捐獻行為蒙上一層陰影,還會有純善意的捐獻嗎?其實這種情況很少,但還是會有極個別例子產生,社會的發展迅速了,但是人心也有些改變,淳樸的人現在越來越少。
看完全文,這個問題的原因其實大家都懂的。本是一場志願事件,知道有人好心幫助了自己,自己再把善良傳遞下去,見了面可能會產生一些糾葛,還會增加麻煩。我覺得要一個抱有善心,一個抱有感激之心,讓這場捐獻崇高、偉大起來。對此,大家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