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遊】一個月前,紅土航空的官方微信號名稱認證從「紅土航空」更換為「湖南航空」,12月1日,湖南航空更名手續全部完成,湖南正式迎來首家本土航空公司。
更名換代的背後,是其在股東層面的一系列變化。2019年9月,湖南財信新興產業基金斥資數億元入股,成為僅次於同程航旅的第二大股東。今年7月,尚未更名的紅土航空在湖南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掛牌。
11月19日,湖南航空與交通銀行湖南省分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交通銀行對湖南航空提供綜合意向授信額度20億元,同時宣布雙方將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11月27日,湖南航空與信達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其中包括兩架空客A320飛機的融資業務,湖南航空還與中國信達湖南分公司及南洋商業銀行共同研討後續的金融服務整體方案。
在正式完成更名之前的這一個月,湖南航空的動作頻頻,而這家彰顯了存在感的航空公司,在剛剛成立之時曾面臨明顯的發展問題。
湖南航空的前身雲南紅土航空於2014年初發起,註冊資本為6億元人民幣,2015年4月獲得民航局籌建許可,2016年4月獲頒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證,次月獲頒航空承運人運行合格證,並作為昆明長水機場的第6家基地航空,開始正式載客運營。
當時的雲南紅土航空是純民營資本背景,股權比較分散,包括昆明長青融資擔保(股權30%)、自然人唐龍成(股權20%)、雲南戶戶通網絡科技(股權佔比10%)、雲南德豐物流(股權10%)、雲南明通物流(股權10%)、昆明東雲航空票務代理(股權10%)和昆明德本商貿(股權10%)。
值得一提的是,雲南雖然是中國民航業較為發達的省份,但當地市場競爭也異常激烈,主要的市場份額一直被中國東方航空雲南有限公司和雲南祥鵬航空有限公司掌控,加上還有運營超過十年的昆明航空有限公司的介入,新入局的航空公司想要快速發展顯然並不容易,加上股權結構複雜,因此雲南紅土航空的發展機會一直不大。
這種情況直到同程的介入才有所緩和。2017年7月,雲南紅土航空獲得同程戰略投資,對於雙方合作,業內普遍認為是剛起步的雲南紅土航空正面臨激烈的外部競爭,股東也沒有航空公司從業經驗,亟需行業支持;同程則為了向航司等價值鏈上下遊拓展,爭奪旅遊產業鏈用戶入口,打造全產業鏈核心優勢。
正因如此,同程與雲南紅土航空的合作水到渠成,雲南紅土航空也由此成為全球首家由網際網路新經濟企業控股的航空公司,隨後,紅土航空引進了民航專業高管團隊,logo標識、噴塗以及員工制服也都進行了更換。
不過,對同程來講,當時的紅土航空規模尚小,還處於初期擴張階段,資金需求較大,同時地處雲南,市場份額較小,因此同程和航空公司本身都在積極尋找戰略投資者。最終,擁有國資身份的湖南財信進入。
2019年9月,雲南紅土航空的註冊資本由9.8億元增至16.74億元。經過此次變動,湖南財信新興產業基金成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6%。同程航旅也進行了跟投,持股超過50%,繼續控股。
增資後的股本結構如下:
湖南省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引導基金合夥企業成立於2018年12月29日,其最終控制人為湖南省人民政府。
這樣一來,直接意味著原雲南紅土航空接住了湖南政府拋來的橄欖枝。
注資後不久,2019年12月,雲南紅土航空的企業名稱正式變更為湖南紅土航空,在湖南完成了營業執照登記。
©湖南航空
據悉,中國民航局已經在審批國內幹線航空公司運營資質上進行收緊,多年沒有再批准成立新的幹線航空公司,但全國地方政府都希望能有航空公司在本區域內「落地」,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客運航空公司的數量已經超過40家,大多數省級行政區都已經擁有了本土航司,但這之中並沒有湖南,因此也可以理解湖南對「本土航空」的執念。
「近些年各級政府都在發展本土的航空公司,希望由此帶動當地航空市場發展,並構建完善的航線網絡,讓商務客和遊客的來往更加便利,推進當地經濟發展。」民航專家林智傑說。
2020年9月21日,湖南航空的工商行政管理機構的變更已經完成,開始向民航局申請辦理變更手續,接受民航局的運營合格審定審查等流程。
除了改名,湖南航空刻上湖南當地「烙印」的方式也很「簡單粗暴」,據相關媒體報導,湖南航空曾在9月推出多班「湘味」特色航班,將湖南本地特色小吃臭豆腐、小龍蝦加入航班配餐,未來或將引入更多具有湖南本地特色的餐食產品。
在中部樞紐機場的競爭中,近幾年的湖南民航市場發展不溫不火,與鄭州相比已落下風,與武漢比也不佔優勢。南航湖南分公司機隊規模僅22架,無法完全覆蓋長沙機場2000萬以上的吞吐量,因此湖南航空的出現也可解政府的燃眉之急。
落戶湖南後,湖南航空將以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為主運營基地。
湖南航空將在航線網絡、航班服務、長期規劃方面,結合其湖南當地的政策優勢,以及同程航旅的網際網路技術及旅遊資源優勢,打造具有湖南文化特色和服務特色的「網際網路+」精品航空——對政府來說,同程航旅能在運營模式上給湖南航空帶來網際網路屬性,有助於航空公司的「網際網路+」模式轉型。
©湖南航空
湖南航空目前正在不斷擴充機隊規模,開闢特色精品航線,圍繞長沙基地進行戰略產業布局,加速融入和拓展長沙「四小時航空經濟圈」。
「四小時航空經濟圈」是湖南政府規劃的以長沙為中心,覆蓋中國31個省(區、市)和港澳臺地區,到達東亞、東南亞、南亞主要國家的四小時航線網絡,其中涵蓋了大量重要旅遊目的地以及當今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發展活力最足的地區。
林智傑也預測,湖南航空已有的昆明航線等存量還會保留,但湖南航空未來會更多新增湖南始發航線。
湖南航空方面透露,在2020年10月25日開始的冬春航季,公司也在進一步優化運力布局和航線網絡結構,以長沙、昆明、無錫、南京等基地城市為主要出發城市,計劃執行國內航線21條,新增航線5條。
9月21日,國務院印發《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標誌著湖南自貿試驗區正式獲批。
其中,《方案》明確,長沙片區重點對接「一帶一路」建設,突出臨空經濟。支持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獲得包括第五航權在內的航權安排,開展經停第三國的航空客貨運業務,增加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國際貨運航班;嶽陽片區重點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突出臨港經濟,重點發展航運物流、電子商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
受《方案》影響,湖南航空正在未來長沙航空產業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湖南航空也會依託此《方案》,逐漸豐富湖南本土航空網絡,藉助同程航旅產業鏈大數據和網際網路支持,推動湖南本土航空客運、航空貨運和航空研發三大產業板塊落地,並結合市場需求穩妥有序推動湖南航空市場發展。
新冠疫情讓全世界的航空市場都面臨重大打擊,在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後,湖南航空依然在兩個航季新增了包括長沙在內的多個航點豐富長沙進出港航線網絡,足以看出湖南航空的後勁強大。
在積極布局國內航線網絡的同時,湖南航空也在爭取國際航線運行資質,計劃未來逐步開闢和加密長沙至東南亞、東亞、東北亞、日韓等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的航線航班,期待著在國際航空市場恢復的那一刻,進一步拓展湖南對接全國、世界的空中通道,也讓湖南航空市場,揚眉吐氣。(品橙旅遊 Yangqi)
【鄭重提醒】本文為品橙旅遊獨家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加微信:Pc18611752735 獲取授權,並註明來源,否則視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