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提起曾經在地球上繁衍生存過的遠古生物,可能首先進入腦海的是6500萬年前統治地球的各種恐龍。但事實上,在地球物種的演化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比恐龍更怪異的遠古動物,因為較少出現在影視作品中,可能並沒有像恐龍那樣名氣大。以下是比恐龍更怪異的的十三大神奇遠古動物:
1、歐巴賓海蠍(Opabinia)
歐巴賓海蠍(Opabinia)藝術圖
1 在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博物館展出的歐巴賓海蠍化石
歐巴賓海蠍是寒武紀的遠古動物。寒武紀地球上曾出現了一次物種大爆發,許多新的物種出現,是地球歷史上最早有豐富動物化石記錄的時代。歐巴賓海蠍是如此怪異,以致科學家推測其也許是蝦類的遠親,也許和現代存活的任何生物都無關。歐巴賓海蠍生活於大約5.3億年前的海洋之中,大概位於現在加拿大所處的位置。它們看起來很像是科幻電影中的怪異動物,長約1.2米。它們利用14對像槳一樣的腮來遊泳。最奇怪之處還在於它們的頭部。歐巴賓海蠍頭上頂著5隻帶柄的眼睛,並伸出象鼻狀的嘴巴,在這些眼睛的前端還有一個柔軟的長嘴,而且在嘴的頂端還長有一個爪子。
2、怪誕蟲(Hallucigenia)
怪誕蟲化石
怪誕蟲與歐巴賓海蠍一樣,生活於大約5.3億年前的海洋之中,最早發現於加拿大,是寒武紀最著名的動物。怪誕蟲屬於葉足動物門,頭很大,軀幹背側具有7對斜向上生長的強壯的長刺。由於其長相怪異,以至於科學家們都無法確定它們究竟哪一端是頭哪一端是尾。它們長有7對脊骨,體形像蟲子,身體頂部有7根帶叉的觸角。長有球狀物的一端看起來像是頭部,但沒有發現眼睛和嘴巴。身體另一端長有一根長長的管子並捲曲於背部之上,可能就是嘴巴或肛門。
怪誕蟲名字的來源是「離奇的白日夢」。 英國古生物學家莫瑞斯1977年研究怪誕蟲的化石時,看到它身體上規則分布的兩排刺時,誤當成了用來走路的腿,而把本用來走路的腿誤作裝飾品。他認為這樣的奇幻生物「只有做夢才能夢到」,所以命名為怪誕蟲。
3、海果類動物(Carpoids)
海果類動物化石
海果類動物的奇特之處在於它們完全不對稱。這種動物是海膽的遠親,3.5億年到5億年前生活於北半球的海洋之中。它們看起來像是畸形的帶殼蝌蚪。一些科學家認為,海果類動物可能是脊椎動物的祖先。
4、牙形石(Conodonts)
各種各樣的牙形石(Conodonts)
牙形石其實是一類已經絕滅的海生動物的骨骼或器官所形成的微小化石,其中蘊含著某些遠古生命特徵。牙形石是具有各種各樣尖齒或鋸齒狀物的古代動物遺體,是微體古生物學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有助於了解遠古生命之謎。牙形石個體很小,從不足0.1毫米到約4毫米。牙形石大約生活於5.1億到2.1億年前。它們看起來像是一顆錐形的牙齒或小梳子,長有眼睛和背鰭,嘴中有牙,但卻找不到下顎或其他骨骼類身體部件。許多科學家認為,牙形石可能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脊椎動物之一。
5、甲青魚類動物(Ostracoderms)
甲青魚類動物
甲青魚類動物是最早的帶殼脊椎動物之一,是一種沒有下顎的魚類。它們在4.3億年到3.7億年前最為常見。這種魚骨骼主要由軟骨組成,身體覆蓋一層堅硬的外殼。它們最長可以長到3英尺長,但大部分都短於1英尺。在其堅硬的外殼上有兩個小孔,那是眼睛。
6、笠頭螈(Diplocaulus)
笠頭螈(Diplocaulus)
笠頭螈是生活在二疊紀中一種形狀古怪的兩棲動物,大約生活於2.7億年前,棲息地是如今的美國德克薩斯州。它們長約1米,看起來很像大蜥蜴。它們最奇特之處在於頭部,頭骨好像是一個飛鏢頭,前部長有兩顆小眼睛,兩側還長有翅膀。它的身體細扁,長約60釐米。頭部象三角箭頭向左右枝出,比身體還要寬,形狀顯得十分奇怪,有一條長尾。科學家們認為,這種身體結構可能是為了便於遊泳,也可能是為對付敵人。
7、水龍獸(Lystrosaurus)
水龍獸(Lystrosaurus)
水龍獸是已絕滅的古爬行動物,但是身體結構已具有若干哺乳動物的進步性狀,但頭部尚原始,生活於湖泊池沼邊緣,是一種食草動物。長約3英尺,有矮胖的身體和蜥蜴一樣的四肢。它們的嘴巴很短,但奇特之處在於嘴裡長有兩根長長的獠牙,而眼睛和鼻孔則高高在上。水龍獸頭大、頸短,體形有點類似今日的河馬。科學家們因此認為,水龍獸的生活方式可能與現在的河馬一樣。它的分布十分廣泛,南非、印度、南極,一直到中國新疆。
有研究稱水龍獸早在晚二疊世就已經產生,是二疊紀末期大絕滅事件的倖存者。科學家稱,二疊紀末期地球上曾遭遇了一次生物大滅絕災難,95%的地球生物都在一系列的火山爆發中遭遇滅絕,但這些「水龍獸」卻倖存了下來,在植物豐富的地球上度過了至少100萬年沒有任何天敵和掠食者的「黃金時代」。
8、陸行鯨(Ambulocetus)
5億年前,陸行鯨在今天巴基斯坦所在的區域棲息,它們是一種介於鯨的陸地祖先和現代海洋哺乳動物之間的生物。陸行鯨長約12英尺,看起來有點像水獺與鱷魚的合體。頭大,吻突長,眼位於頭部背側面。頭、頸部的肌肉強大。它們有一個大大的腦袋和長長的嘴巴,其突出的牙齒用來捕食魚類。研究認為陸行鯨有時飲用海水,有時飲用淡水。科學家推測陸行鯨獵食的方法與現代的鱷類相似。
9、恐鶴(Phorusrhacos)
恐鶴(Phorusrhacos)
恐鶴是一種不會飛的、巨大的肉食性鳥類,中新世時期在今天的南美洲大陸分布。在2000萬年前,南美大陸還沒有大型哺乳類食肉動物。在這片大陸上,恐鶴處在食物鏈的最頂端。這種不會飛的鳥類恐鶴站立時高2.5米,體重可達130公斤,頭部和馬一樣大。其原始的翼就像是一對有爪的手臂可以捕捉獵物,並以巨大的鳥喙來殺死獵物。它吃小型哺乳動物及腐屍。雖然它們不會飛,但奔跑速度很快。趕上獵物後,恐鶴會利用其強有力的爪子按住獵物並用長嘴將其撕碎。
10、巨型袋鼠(Diprotodon)
巨型袋鼠(Diprotodon)
巨型袋鼠化石
在4萬年前人類進入澳大利亞之前,澳大利亞的有袋動物品種繁多、體形巨大。其中,體形最大的當數巨型袋鼠,它們體形與河馬差不多。巨型袋鼠以樹葉和草類為食,雖然跑得不快,但其巨大的體形也能夠讓捕食者望而卻步。
11、雕齒獸(Glyptodon)
雕齒獸
雕齒獸是有史以來毛皮「裝甲」最厚重的哺乳動物,堪稱為哺乳動物中的「鐵甲武士」,成熟的雕齒獸身體全長約4米,背部最高達2.5米,堅硬盔甲直徑就經常大於兩米,保護著它的身軀。可以說是
[責任編輯:wj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