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眼睛到底需要多高的 ppi

2020-11-22 極客公園

在安卓碎片化日益嚴重的今天,各大手機廠商仍舊我行我素不斷的推出各種不同解析度、不同比例的手機,比如 4.35 寸的 MX2 和 5.5 寸的GALAXY Note II。如此複雜的解析度數據早已讓消費者一頭霧水,為了更好的推廣產品,聰明的廠商想出了一個絕佳的指標——ppi。

PPI—pixels per inch,也就是每英寸的像素數量,一般稱為像素密度。其計算公式是解析度平方之和開根號除以屏幕尺寸:



當年蘋果率先提出了視網膜屏幕的概念,也使得 iPhone 4 的推出具有了劃時代的意義,與此同時手機廠商也開始重視起這一指標。從2012年初到現在,大陸市場上出現了眾多以高ppi為賣點的手機。

  1. 10月量產的小米2代解析度為1280×720,ppi為342

  2. 11月的 魅族 MX2 解析度為1280x800,ppi為347

  3. 12月的 OPPO find 5 用的是 1080p、441ppi 高解析度屏

  4. 五英寸的中興 Nubia Z5 也達到了1080p、440ppi

  5. 華為在 CES 發布的 Ascend D2,1080p 屏幕,443ppi

三個月中的五款機型一再刷新 ppi 的最高指標。

ppi是廠商宣傳的一大噱頭

暫且不說採用 Pentile 屏幕的 ppi 是否符合官方數據,但無論是在網上營銷還是在實體店出售,好的數據總會吸引來更多的顧客。在網絡營銷之中,顧客是無法體驗到真機的,所以在這時一個極具衝擊力的數據很可能讓顧客直接下單。無論是小米2所宣稱的當時行業最高 ppi,還是 OPPO find 5 號稱的全球最高 ppi 都在無形中給手機戴上「第一」的光環。而在外界對蘋果噓聲一片時,秒殺 iPhone 5 的高 ppi 似乎更加給了消費者一個暗示:你將要購買的手機比 iPhone 5 都好!

就目前業界的標準來看,高像素密度的 Android 手機似乎都配有一個不錯的四核處理器,且不說系統、硬體的優化是否足夠,從屏幕 ppi 數值更高,處理器核數比 iPhone 更多,價格比 iPhone 更低這些參數大幅宣傳,就可以讓很多消費者願意把錢交到廠商手中。

ppi 高不等於用戶體驗好

ppi 方面的競爭,最早始於蘋果的 iPhone 4。當時蘋果宣稱在液晶屏幕像素密度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人眼就無法在「普通使用距離」上看到像素點了。最終蘋果方面把 iPhone 4 的像素密度定到了 326 ppi,這樣,3.5 英寸屏幕的解析度達到了 960x640,開發者可以以很低的難度快速地讓自己的應用適配到這種被稱為「視網膜屏幕(retina display)」的高清屏幕上。

然而,「普通使用距離」這個說法是很模糊的,也一直會引起這樣那樣的爭議,比如後來蘋果自己在為 iPad 配備視網膜屏幕時就把像素密度降低到了 264 ppi,而配備視網膜屏幕的 MacBook Pro,像素密度則進一步下降到了 220 ppi 和 227 ppi。這個模糊的說法也給一部分 Android 硬體廠商找到了在蘋果的指標之上進一步推高 ppi 的理由——沒有人不喜歡更精細的屏幕,而更高的 ppi,可以讓屏幕在更近的觀看距離上表現得更精細。

問題在於,如果你拿著一臺 326 ppi 的 iPhone 5 和一臺 441 ppi 的 OPPO find 5 問身邊的朋友哪個屏幕好。相信大部分人會說是 iPhone 5——在人眼已經幾乎辨認不出像素點的情況下,能給人最直觀感受的是系統的 UI,應用的美化,色彩的還原等等,而不是 ppi 密度的參數。

此外,Android 系統中針對高解析度屏幕優化的應用也不多,很少有應用是針對某塊屏幕或者某種解析度專門優化的,因此脫離軟體一味的提升硬體參數,這只會使得本身已經碎片化的 Android 生態環境越來越碎片化。那些只為 800x480 及以下解析度屏幕準備素材的應用,在 ppi 極高的 Android 設備商毫無疑問是會發生模糊現象的,蘋果在 iPhone 4 發布後用不長的時間完成了大部分非高清應用向高清視網膜屏幕的轉變,而目前的 Android 生態圈,這樣的轉變還遠遠沒有完成。

我並不否認高像素密度會有更細膩的顯示效果,但我擔心的是支持這塊屏幕的電池。在蘋果給 The New iPad 配備了視網膜屏的同時,把電池容量擴大了 70%,甚至不惜為此一反常態增加設備的厚度,才達到了與 iPad 2 類似的續航能力。可見一塊高清的屏幕對於電池的高要求。雖然眾多的機型都有四核處理器作為支撐足以帶動高清屏幕,但是電池問題始終是個瓶頸。

蘋果的保守做法

在 3.5 寸的 iPhone 4 使用視網膜屏幕之後,今年 4 寸的iPod touch5 和 iPhone 5 都繼續保持了 326ppi 的 Retina 屏幕標準。這使得用戶在 4 寸屏幕上仍能幾乎完美運行之前已經針對視網膜屏幕優化的應用(需要解決的僅僅是上下黑邊問題),而不會像安卓設備上總是出現由於無法兼容當前屏幕而導致應用無法運行的情況。這樣穩定的標準不僅給開發者帶來了方便,同時也減輕了電池和 cpu 的負擔。iPhone 5 有更大的屏幕和更強勁的 CPU 和 GPU,電池僅僅為1440mAh,但卻仍舊能達到一天一充的標準使用時間,可見我們真正需要的,是軟硬體整體的、全方面的提升,而不是脫離現實的虛高。

相關焦點

  • 我們到底需要多高的 PPI?
    從 3.5 英寸,解析度 960×640 直到現在的 5 英寸/1920×1080 像素,在有限的屏幕尺寸中,ppi 也逐漸從 326 提升到 441。在當年 iPhone 4 的宣傳文案中,高 ppi 的意義被定義為 「屏幕的像素密度超過人類視網膜可以識別的極限,從而達到更細膩的顯示效果」。
  • 移動VR或會加速ppi參數比拼!
    按照醫學上的說法,人眼的解析度有限,正常手機觀看距離在25 釐米~30 釐米左右時,最大也只能分辨出300多ppi的極限值,在高的ppi是看不出來的。而VR眼鏡的透鏡對於手機屏幕會有放大作用,如果屏幕的解析度不夠高,使用者就很容易看到一個個的像素點。每個眼睛看到的是不到一半的屏幕區域,而再用透鏡進行放大,肉眼看到的ppi肯定會損失了一半多以上。所以,移動VR需要一個高ppi解析度屏幕的手機,才能在VR視界裡看到顆粒感不強的畫面,才能達到良好的體驗。
  • 知識 | 關於dpi和ppi的區別
    我們再來說一下相機的像素這一參數,像素的多少只能決定照片的大小不能決定照片的精細程度,就拿500萬和800萬像素的相機來說吧,如果同樣用桔子來拼圖500個桔子和800個桔子拼出來的圖在細膩程度上是一樣的,但800個桔子拼出來的圖更大一些。如果我們用500或800個桌球來拼,那圖像就更清楚了。所以像素的多少只能決定拍出照片的大小與照片的精細程度無關。
  • 印刷知識丨DPI 和 PPI 有什麼區別?
    (DPI事實上也用於顯示器,例如Python圖片用dpi設置,顯示器一點對一像素,所以對於顯示器來說 1 ppi = 1 dpi。我們不討論這種情況。)我們先說電腦。PPI有三個層次:PPI 1:顯示器PPI。電腦的顯示屏可物理地視為圍棋棋盤,其PPI是出廠固定的,這是硬體,不可改變,比如某顯示器的一格(一個pixel)邊長11¼ μm。
  • 如何看手機配置高低 有哪些手機配置高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如何看手機配置高低以及有哪些手機配置高?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如何看手機配置高低以及有哪些手機配置高? 如何看手機配置高低 1、手機的靈魂——CPU 首先先從CPU說起,現在市面上有很多雙核、四核、八核的處理器。但是核心多就 一定好麼?其實核心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車道,如果你的路不夠寬,車道再多的話車流量也不會有多大。所以核心不是越多越好。
  • LG:有人能分辨700ppi,屏幕解析度還是越高越好 | 獵雲網
    「只是做數學,並且看數字的話,像素密度可能超過他們的眼睛可以識別的極限。當不同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不同的事情時,對每個人的限制真的取決於很多可變因素。一些研究甚至指出某一特定的人取決於情景可以識別將近每英寸600到700像素。」
  • 超越人眼識別極限 高解析度手機屏幕已走火入魔?
    如果有人把智慧型手機近年來的發展歷程寫成一部編年史,我們會發現這簡直就是一場屏幕尺寸和解析度大戰。從挑起戰爭的iPhone 4,到後來的HTC One X,再到Galaxy Note II,屏幕解析度成了廠商們爭先恐後追逐的目標。不過,很少有人想過:從qHD到720P,再到最新的1080P,把解析度這麼高的屏幕塞到手機裡面,你的眼睛真的看得出來嗎?
  • 挑戰人眼極限 PPI角逐無峰值群機推薦
    我們可以從索尼在之前推出的手機外觀設計上可以看得出,可能是由於索尼戰略上主打外觀,並沒有把性能擺在第一位,所以之前索尼手機儘管非常漂亮,但是銷量卻也只是平平。但是從這次的CES大會上,我們看到了這款Xperia Z,不僅在外觀上依舊風騷,在配置上也一舉追上了競爭對手,並且在屏幕上也達到了業界的頂級水平,直接挑戰人眼極限。強勁的硬體組合,時尚的外觀設計,相信能夠在2013年第一戰拿下不俗的銷量。
  • LCD、OLED和Super AMOLED到底哪個更好?
    LCD、OLED和Super AMOLED到底哪個更好?主流的智慧型手機屏幕可以分為兩類:LCD(液晶顯示器)與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LCD在顯示時需要背光的支持,而且光要透過兩層玻璃與基板與各種光學膜片、配向膜、彩色濾光片來產生偏光,在亮度和色彩上難免會有損失。TFT、IPS這些都是屏幕顯示技術,歸根結底仍然是LCD屏幕。
  • 網絡藥理學|08 PPI網絡的構建
    PPI是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的簡稱,即蛋白質與蛋白質的相互作用,蛋白質間的功能連結通常能夠從編碼它們的基因間的基因組相關性中推斷,而相同功能所需要的一群基因趨向於顯示相似的物種覆蓋
  • 木星的眼睛到底有多恐怖?
    幼年的劉啟和爸爸劉培強說,他發現木星上有一隻眼睛。爸爸告訴他,這隻眼睛是一個大風暴。而當地球來到木星身邊,木星籠罩整個天空時,這個風暴真的就如一隻怪獸的巨眼那樣俯視著一切,似乎打算把地球一口吞掉。這個大風暴其實就是著名的木星大紅斑。電影暗示我們,在幾十年後的未來,大紅斑依然存在。當然電影只是藝術虛構。但這個太陽系最大的風暴的確非常長壽,它至少已經在木星上存在了幾百年。
  • 像素密度543ppi 日本推出最高解析度手機屏
    近日,日本Japan Display公司宣布推出一款手機屏幕,像素密度高達543ppi,成為全球解析度最高的手機屏幕。日本推出最高解析度手機屏  眾所周知1080p全高清顯示屏的解析度為1920×1080像素,而日本Japan Display公司推出的手機屏幕解析度為1440×2560像素,屏幕尺寸為5.4英寸,因此像素密度達到驚人的543ppi
  • AMOLED首款4K屏現身 像素密度達734ppi
    今年上半年發售的大多旗艦機型都配備了高達2K清晰度的屏幕,例如三星的Galaxy S6在5.1英寸的屏幕中使用了2560x1440像素的解析度,令其屏幕像素密度達到了576ppi。6英寸4K清晰度屏幕(圖片引自和輝光電)  據悉,這塊6英寸的屏幕解析度達到了3840x2160像素,屏幕像素密度達到了734ppi
  • 蛋白質越多,狗糧的品質就越好?我們的狗狗到底需要多少的蛋白質
    為了將自己的狗糧賣出去,狗糧廠家會在包裝上面一直強調兩件事,就是自己家的狗糧營養十分均衡以及他們家狗糧的蛋白質有多高。其中第二項還成為了狗糧廠家相互攀比的對象,大家都在比著,誰的蛋白質含量更高。現在有些狗糧的蛋白質寒朗已經高達30%。然而問題來了,狗狗們真的需要那麼多的蛋白質嗎?
  • 流動相中水的比例到底多高是太高?
    但是反相色譜有一個局限,就是在分析水溶性好(也就是親水性強)的分析物時保留較弱,這時我們往往需要設計增加流動相中水相的比例以增加極性分析物和疏水固定相之間的作用,從而增加極性化合物的保留。分析物的極性越大,流動相中水的比例也需要更高。但是當我們在純水相或接近純水相的流動相條件下長時間使用常規C18時,會發現分析物的保留時間會發生逐漸或者突然變小而出現結果不能重現的問題。
  • 貓貓的眼睛,到底有多少種顏色?
    貓的眼睛,在一汪深邃的湖泊裡投下的漣漪,有各種各樣美妙的顏色。這個小精靈的眼睛顏色,到底藏了多少小秘密呢?今天帶你來康康~有兩個關鍵點:虹膜色素沉澱和藍光反射虹膜的色素沉澱是由黑色素導致的,並且顏色排列從檸檬黃到淡褐色到深橙色或是棕色。
  • 小米多看電紙書Pro圖賞:7.8英寸純平墨水屏 300PPI媲美紙書
    去年11月,小米推出的小米多看電紙書受到了很多米粉的喜愛,時隔一年之後,小米終於帶來了定位旗艦的小米多看電紙書Pro,售價1099元。我們快科技已經拿到了這款新品,下面為大家帶來圖賞。小米多看電紙書Pro配備一塊7.8英寸的高清墨水屏,解析度1872*1404,300ppi即使你近距離觀看也非常清晰。
  • 出門需要戴護目鏡?眼睛這扇「窗」,合理防護有妙招!
    所以我們只需要適度的使用手機、電腦,適當的進行休息就可以。沒有必要戴防藍光眼鏡。眼部如何感染新冠病毒?     「看一眼」就感染,是不科學的。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主要是:呼吸道飛沫傳播、直接接觸傳播和氣溶膠傳播。
  • 【科普知識】鷹的眼睛到底有多強?
    我們首先了解下人類眼睛是怎麼看到的。當光線從物體上反射並通過角膜(眼睛的透明外層)進入眼睛時,你就能看到那個物體。角膜彎曲或折射通過瞳孔的光線。虹膜(眼睛包圍瞳孔的有色部分)打開和關閉,使瞳孔變大或變小,這可以調節通過的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