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成都日報訊
(記者康慶)開放的實驗室、文化宮、青少年宮等場館想擁有「成都市科普場館」稱號、享受稅收優惠和專項補助嗎?那快去市科技局社會發展處申請命名———昨天,市政府已正式同意市科技局、市委宣傳部等9部門《關於開展成都市科普場館命名工作的通知》。今年起,我市將全面整合全市各類科普教育資源,首次在全市開展科普場館的命名工作。
八種類型的場館可申請命名
據了解,此次市級科普場館的命名包括八種類型的場館,分別是:
各類科學技術博物館(包括科技類博物館、天文館、水族館、標本館和設有自然科學內容的綜合博物館)、科技館。
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館、站)。
科學公園(動植物園、科學遊樂園類)、自然保護區、旅遊景點、人文景點、古代文明及歷史遺蹟。
圖書館、文化宮、青少年宮。
開放的實驗室、工程(企業)技術中心、現代化工程技術生產線及大型工程技術設施等以科學技術為主題的場所。
綜合性場館、企業中以科普教育為主的專題場點。
專業科技示範基地或科技園區。
需要進行評定的其他科普場館。
申請命名有三個條件限制
同時,市科技局社會發展處有關人士強調,申請「成都市科普場館」有以下幾個條件限制:
要有固定的科普展覽、活動場地。科普教育活動場所一般不少於3000平方米,屬教育、文化場所不少於1000平方米。
要有長設科普工作機構並配有專職科普工作人員(如專職、兼職、示範工作人員等),並每年投入一定的經費用於科普活動。
要有適合常年向公眾開放的一定的科普設施、器材,有固定的開放時間,累計每年開放時間不少於200天,對青少年實行優惠或免費開放的時間每年不少於20天(含法定節假日)。
市級科普場館的權利和義務
業內人士指出,市級科普場館的權利包括:市政府將設立科普場館活動補助專項資金對其開展科普教育活動給予適當補助,同時還可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
但與以上權利相對應的,它們也要承擔多種義務。這些義務主要有:大力開展科普宣傳工作,組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教育活動,每年的科普活動月、科技活動周以及一些重要的紀念日,都應結合實際,開展至少1—2項的重大科普活動,對中小學生集體參觀實行免票,對學生個人參觀實行半票等。
目前,市科技局已開始全面接受科普場館的命名申請,若場館的各項申請條件合格,通過評審後,將由市政府授予「成都市科普場館」稱號,頒發《成都市科學技術普及場館證書》,並向社會公布。據悉,命名申請工作將在8月31日結束。諮詢電話:8664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