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 1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上海科技 上海科技
你知道嗎?
截至2020年底,上海共有
示範性科普場館57家
基礎性科普基地275家
青少年科學創新實踐工作站32個
平均每42萬人就擁有一個科普場館
並逐步形成了一支由科技工作者、
高校教師、離退休老科技工作者、
大眾傳媒編創人員等組成的
專兼職科普工作者隊伍。
……
在今天(1月11日)上午舉行的
2021年上海市科普工作聯席會議上,
一批上海榮獲全國科普工作
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
和上海市科普工作先進代表獲得表彰。
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上海市科技藝術教育中心、先進工作者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和浦東新區做科普工作交流發言。
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由市政府副秘書長陳鳴波主持。市科普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分管領導和各區分管領導,區科委科協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回顧「十三五」期間,上海加快推進科普事業社會化、市場化、國際化、品牌化發展,城市科普能力不斷提升,科普事業發展和公民科學素質保持全國領先,順利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其中↓
科普品牌化建設成果大量湧現
在標誌性場館建設、活動舉辦、內容創製、渠道拓展等方面,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科普品牌建設成果正在湧現。
上海科技館連續入選全球最受歡迎博物館前10,上海天文館建設工程穩步推進,中國航海博物館、辰山植物園、上海動物園等一批科普場館的社會美譽度及影響力不斷提升。
上海科技節廣受關注,科學家走紅毯活動已成為弘揚科學精神、彰顯城市創新品格的品牌活動。
電視節目《少年愛迪生》連續獲得上海市科技新聞獎一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科創先鋒訪談節目《執牛耳者》繪製出一批具有「前沿、執著、勇於創新、愛國奉獻」精神的「科創先鋒」群像,社會反響熱烈;
科學家紀錄片《報國之路》《詩與真》分別榮獲中美電影節最佳紀錄片金天使獎;上海創製的《十萬個為什麼》等8部圖書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普作品;《量子通信衛星》等18部微視頻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普微視頻。
科普市場化探索邁出新步伐
率先在科普市場化探索邁出新步伐,企業、機構參與科普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一步提高。
在虹口區、徐匯區建立科普產業孵化基地,吸引和培育了一批以科學普及為主要內容的創業企業;在寶山區,依託創業園區打造上海科普公園,布局建設科普設施,定期開展科普活動,市場化發展模式正加快孕育。
科普開放發展呈現新氣象
深化科普工作國內外合作與交流,堅持把優質科普資源「請進來」和「走出去」,上海科普的影響面和輻射力正在不斷擴大。
其中,原創的多個科普主題展在泰國、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和地區展出。科技節國際沙龍、「一帶一路」國際科普樂園等科普活動引入國外優質科普內容,為上海市民帶來形式多樣的科普體驗。
與江蘇、浙江、安徽三地籤署《長三角科普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構建「三省一市」科普生態圈。由上海科普場館發起成立了「長三角科普場館聯盟」,定期舉辦科普資源共建共享論壇,有力助推長三角地區科普事業協同發展。
此外,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科學普及作為抗疫的重要手段、最強有力的武器之一,發揮了重要作用。上海科普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迅速應對、協同聯動、資源共享,第一時間構建了防疫科普矩陣,及時將科學的防疫知識和準確的信息向公眾普及宣傳,助力疫情防控和公眾心理疏導。
>>左右滑動查看<<
展望「十四五」,上海將從發展科學教育,提升公民科學素質;加強科學傳播,構建城市科學文化;強化保障支撐,夯實發展基礎三個方向,推動全市科普事業實現更加充分、更為平衡的發展,打造全國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杆城市!
↓分享
↓點讚
原標題:《十三五科普答卷 | 在今天召開的這個會議上,這些滬上科普人獲得表彰!》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