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為民 奮鬥有我!鄂爾多斯40名優秀科普工作者受表彰~

2021-01-08 鄂爾多斯發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之年。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助力鄂爾多斯市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事業持續發展,在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鄂爾多斯市科學技術協會評選表彰40名優秀科普工作者,他們熱心科普、投身科普、創新科普,在不同的崗位身體力行擔負科學普及的社會責任,以科普服務公眾、創造影響,他們是促進全民科學素養提升,為鄂爾多斯高質量發展傾力奉獻的科普人。

阿拉騰布拉格

阿拉騰布拉格,男,蒙古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農業推廣研究員,鄂託克旗草原工作站站長,內蒙古草協會會員,鄂爾多斯市產業創新人才團隊帶頭人。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草原畜牧業、草原建設與保護、草原實用技術推廣等工作。負責完成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項目實施方案、作業設計的編制、外業測量打點等工作。近年指導草牧業示範戶建設247戶,累計推廣種植苜蓿13.5萬畝,培訓農牧民1000餘人次,完成草原滅蟲滅鼠面積600多萬畝。

安日貢

安日貢,男,蒙古族,鄂爾多斯職業學院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學生。在學校積極開展科普宣傳教育活動,通過黑板報、發放科普書籍等進行科普宣傳,帶領學生積極參加科技活動;引導學院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組織開展環保知識普及活動、「科普」主題班會;邀請老師為學生進行科普知識、消防安全、禁毒、防疫、法制等講座,提升學生科學素質。

白春

白春,女,漢族,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市委統戰部黨外代表人士聯絡服務中心副主任。多年來,一直從事全市統一戰線的科普宣傳工作,為部機關先後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微博官方帳號和百家號等新媒體帳號,通過這些帳號定期播發宣傳民族醫藥、氣象、傳染病學等科普知識。撰寫的文章多次被人民網、新華社、中央統戰部、自治區黨委統戰部採用。

陳京勇

陳京勇,男,漢族,中共黨員,大專學歷,工程師,達拉特旗氣象局局長。通過廣播電視、簡訊、微信公眾平臺發送氣象服務信息和氣象科普知識;充分利用3.23世界氣象日、5.12防災減災日進行氣象科普宣傳,編輯印刷各類氣象科普書籍3萬多冊,免費發放到中小學校及農牧民手中;組建科技創新團隊,全力開展「一縣一品」氣象業務。參與農牧局牽頭的鹽鹼地改造。疫情期間,專題製作了《疫情防控期氣象服務信息》。

陳超

陳超,男,漢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工程師,鄂爾多斯銅川汽車博覽園管委會科員。2019年成為東勝區科協科普志願者,利用銅川汽博園大講堂,邀請知名學者、專業人員通過現場講座方式開展科學普及。通過網絡媒體平臺轉發「科普中國」內容,到基層一線開展科普宣傳活動。代表鄂爾多斯市參加2019年內蒙古自治區公民科學素質競賽年度總決賽獲得團體賽冠軍、個人賽亞軍、個人網絡答題獎。

杜娟娟

杜娟娟,女,漢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心理學講師,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教師,鄂爾多斯市心理衛生協會會長。從事心理學相關課程教學及心理諮詢工作12年,參與錄製市教育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科普節目,多次參與漢語廣播電臺心理公益科普欄目,2018年至今為各學校家長和班主任及教師開展各類公益心理講座、心理沙龍活動。為市圖書館開展每月一期的公益心理科普活動。疫情期間,組織協會會員開展了心理援助志願者培訓以及心理諮詢服務。

範永樂

範永樂,男,漢族,本科學歷,小教二級,康巴什區第三小學教師。帶領學生多次獲得自治區、市級、康巴什區級科技創新大賽獎,連續4年組織全校師生開展科技動漫藝術節。2018年組織策劃了康巴什區中小學生航模競賽;組織學生參加鄂爾多斯市科技活動周暨全市第二十一屆科普宣傳周活動;組織「聖鷹航旅」進校園活動,組織編寫了《航模校本課程》。

任俊飛

任俊飛,男,漢族,中共黨員,準格爾旗龍口鎮南窯梁村委會副主任。2018年註冊成為「科普中國」信息員,堅持每天轉發科普文章,一年多時間轉發量達到49127篇次。疫情防控期間,利用村微信群,轉發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及疫情防控知識。利用「三八婦女節」、「國際禁毒日」、「全國科普日」等節點,多次組織村級科普宣傳活動,發放健康教育、消防、禁毒、安全等各類科普宣傳資料。

鞏建忠

鞏建忠,男,漢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工程師,康巴什區財政局投資評審中心從事評審工作。利用「世界氣象日」、「水日」、「減災日」等節點,開展系列科普活動,充分利用網絡等信息資源優勢向群眾推送科普信息,發放科普資料。積極參與市、區科協「科普宣傳周」「科普大篷車進校園」主題科普宣傳活動;疫情期間,在小區張貼科普海報,為小區居民和周邊商鋪分發新冠肺炎防護知識和營養健康科普手冊,宣傳防疫知識。

何榮利

何榮利,男,漢族,中共黨員,專科學歷,高級獸醫師,杭錦旗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每年組織幹部職工及村級防疫員開展動物疫病防控知識培訓,累計開展培訓會34場,培訓人員3700多人次。積極投身科普工作,結合科技三下鄉、農牧民大型集市等活動,開展科普宣傳、畜禽疫病防控知識宣傳,累計發放宣傳資料5.2萬份。採取科學技術、經濟技術等綜合措施,確保動物食品從生產、加工、銷售各環節安全,讓老百姓吃上「放心肉」。

賀喜格達來

賀喜格達來,男,蒙古族,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蒙醫主任藥師,鄂爾多斯市蒙醫院(蒙醫研究所)蒙藥實驗室主任。從事蒙藥研究及推廣普及工作36年,取得科研成果5項,獲市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優秀獎1項,國家級學會、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自治區級學會二等獎1項。鄂爾多斯市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鄂爾多斯市第二批名蒙藥師、鄂爾多斯市首批名老蒙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內蒙古自治區蒙醫藥學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發表學術論文26篇,獲獎6篇。

胡樹喜

胡樹喜,男,漢族,本科學歷,助理農藝師,鄂託克前旗工信和科技局科員。協助指導鄂託克前旗企業爭取旗級以上各類科技計劃項目80餘項,爭取上級科技財政補助1453.2萬元。組織旗創新創業大賽兩次,授予創新創業成果23項,協助指導各企業參加市創新創業大賽6項,自治區創新創業大賽14項,獲得鄂託克前旗首個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內蒙古賽區團隊組三等獎。指導企業開展各類技術創新比賽,協助國有企業科技創新保障體系推廣應用。

賈智皓

賈智皓,男,漢族,本科學歷,中教九級,鄂爾多斯市電化教育館資源部主任。策劃舉辦全市自製教具科技創新大賽,多次組織中小學生科技創新大賽及機器人、3D列印、科技模型、創客教育培訓,指導部分旗區、學校創客教育活動。參與策劃舉辦多屆全市中小學科技節。與市科協合作舉辦了第十四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選派全市中小學、幼兒園科技教師參加清華大學創客教育培訓班。

梁浩

梁浩,男,漢族,本科學歷,鄂爾多斯市廣播電視臺主持人。2018年以來,積極投身科普宣傳工作,多次主持科普活動,參與策劃製作電視節目《科普中國》336期,向全市廣大市民普及科學知識,大力宣傳優秀企業科協、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參與製作原創科普專題節目5期,科普場館專題宣傳片配音20期。

劉靜霖

劉靜霖,男,漢族,本科學歷,副教授,鄂爾多斯職業學院科研處處長。開展《欣賞數學中的美》、《如何說課》等主題科普講座,多次參與開展科普活動,邀請自治區及鄂爾多斯地區知名教授為學院師生做科普、學術講座,組織教師參加網絡直播科研講座。組隊參加2019年全市公民科學素質電視大賽,組織師生參加2018年全區公民科學素質知識網絡競賽。

劉利鋒

劉利鋒,男,漢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應急救護講師,鄂爾多斯市紅十字會賑濟部部長。從事應急救護培訓普及工作以來,為5.3萬名幹部群眾普及紅十字應急救護知識,開展應急救護培訓800多場次。2017年帶隊參加自治區第二屆紅十字救護員大賽獲得一等獎,2018年組隊參加自治區第二屆紅十字應急救護師資大賽獲得一等獎。發動志願者給身邊人普及應急救護知識。

劉琳

劉琳,女,漢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主任編輯,鄂爾多斯日報社專刊部主任。在鄂爾多斯日報開設《科協動態》專欄,策劃編輯發布鄂爾多斯市、旗區科協工作動態和成就,營造了良好的科普宣傳氛圍;在《科普知識》欄目,選取刊發公眾關注度高、與公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普知識。積極報導、編輯了全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活動、自治區「百名專家走進盟市旗縣科普傳播行」春季活動等,使科普活動更具影響力和傳播力。

母相聰

母相聰,女,漢族,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副主任醫師,市中醫院科教科副科長。廣泛傳播中醫「治未病」理念,多次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開展健康講座活動,把一些常見病、多發病預防保健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講給群眾。疫情防控期間,積極發揮中醫藥優勢,參與集中救治醫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會診,提出中醫治療方案,為縮短病程,加快康復贏得時間。

張樹麗

張樹麗,女,漢族,本科學歷,鄂託克前旗敖勒召其鎮農牧業服務中心副主任。自2014年以來,共遴選培訓新型職業農牧民391人、科技示範戶150戶、鄉土人才20人、農牧業合作社121家,扶持龍頭企業3家。每年組織農牧民實用技術培訓不少於36期。在幫扶村開展技術指導服務,推進鄉村振興示範村工作有序開展。

劉雨金

劉雨金,女,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工程師,鄂爾多斯市氣象臺短期天氣預報員。2019年,通過天氣預報平臺發布天氣預報百餘次,通過微信、微博等傳播媒介發布天氣預報百餘次。2019年,榮獲「第二屆鄂爾多斯市氣象科普講解大賽」二等獎、「鄂爾多斯市首屆科普講解大賽」第二名、「內蒙古第五屆科普講解大賽」三等獎、全市公民科學素質電視大賽「優秀組織獎」、「內蒙古自治區公民科學素質競賽年度總決賽」團體冠軍。

那仁德力格爾

那仁德力格爾,男,蒙古族,鄂託克旗阿爾巴斯蘇木呼和陶勒蓋嘎查牧民。推廣應用阿爾巴斯白絨山羊「一年兩茬或二年三茬產羔」繁育技術。每年自費舉辦阿爾巴斯白絨山羊賽羊大會進行現場觀摩和講解,累計培訓農牧民2000餘人次,輻射帶動當地2000多戶農牧戶發家致富。每年無償為當地牧民養殖的阿爾巴斯白絨山羊人工配種15000多隻。曾獲「全市農村科普帶頭人」、「全國科普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腦敏朝魯

腦敏朝魯,男,蒙古族,專科學歷,副主任醫師,鄂託克旗蒙醫綜合醫院五官科主任。2017年以來,參與實施了300多名患者的白內障復明手術。深入嘎查村、社區開展公益體檢和眼科疾病的預防宣傳,累計4000多名老年人受益。利用微信群、醫院公眾號加強對眼科疾病的宣傳和教育。先後到12所中小學為18000多名學生無償進行視力體檢和科學用眼普及宣傳,主動聯繫確診為近視的學生家長做好孩子的視力防控工作。

屈樂

屈樂,女,漢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助理編輯,鄂爾多斯市新媒體中心記者。負責科普宣傳活動的採訪策劃、稿件編發、平臺協調、記者調遣、科普宣傳信息統計等工作。參與宣傳報導了「2018年自治區『百名專家走進盟市旗縣科普傳播行』鄂爾多斯站活動」、「中國科協成立60周年暨鄂爾多斯市科協三大以來工作成就專題宣傳採訪行」等一系列活動。結合科普活動周、世界氣象日等重要節點,及時採訪發布圖文、視頻、抖音等科普宣傳產品。

任昱

任昱,女,漢族,中共黨員,博士,副教授,鄂爾多斯生態環境職業學院教務處負責人助理,內蒙古沙漠學會會員。擔任康巴什區第一小學「真愛」荒漠治理活動指導教師以及鄂爾多斯生態環境職業學院植物標本館的科普講解工作,為學生普及科學知識。致力於荒漠化防治科學研究和科普工作,近5年來共發表論文9篇,實用新型專利5項,參編論著1篇,主持科研項目2項。組建科研團隊開展荒漠化防治科普工作。

石永軍

石永軍,男,漢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農業經濟師、獸醫師,達拉特旗昭君鎮綜合保障和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聯繫指導服務科技示範戶500餘戶,發放技術宣傳資料20000餘份。引進推廣肉羊、肉豬等優良品種6個、畜牧業實用技術3項。利用網絡、會議、邀請專家講課等形式,組織對本鎮農牧民進行實用技術培訓,累計受眾近1萬人次。擔任鎮級科普指導員,全鎮各村建立了「科普e站」,並配備了村級科普宣傳員。

史小燕

史小燕,女,漢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中級館員,鄂爾多斯市恩格貝生態示範區文化體育局副局長、恩格貝沙漠科學館副館長。由她負責的恩格貝青少年培訓教育系列課程被列為鄂爾多斯市中小學生研學教育主要課程。主持編寫的《恩格貝綠色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課程》獲「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優秀案例」。帶領的科普工作團隊被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沙產業專項基金會評為傳播沙漠知識優秀工作團隊。

蘇長海

蘇長海,男,漢族,農工黨員,博士,主任藥師,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藥劑科主任。宣傳普及合理用藥知識,在省內外開展科普講座近20次,在呼市和我市各旗區開展近20次藥物安全知識培訓活動。帶領團隊到社區義診5次,每年開展抗生素宣傳周及全國高血壓、糖尿病日等科普宣傳活動,帶領團隊進行免費藥學服務(自治區首創)。帶領團隊成為中國藥學會科普志願者並開展科普宣傳活動。發表10餘篇核心期刊和2篇SCI文章,參與2項自治區級科研項目。

孫彩梅

孫彩梅,女,漢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中醫主任醫師,烏審旗蒙中醫藥發展服務中心主任,自治區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利用「國醫節」和「世界傳統醫藥日」廣泛傳播蒙中醫藥知識,打造「烏審旗蒙中醫藥傳統文化宣傳教育基地」1 處,「烏審旗蒙醫藥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13處。編寫醫學科普宣傳讀本10餘種,製作各種醫療衛生知識宣傳欄157塊,深入基層開展健康知識講座39場次,科學教育10000人以上,開展適宜技術推廣9次。撰寫科普論文16篇。

王鳳飛

王鳳飛,男,漢族,中共黨員,大專學歷,林業工程師,烏審旗林業和草原局國有場站管理辦公室主任。為解決苗木除草難題,總結推廣果爾和其它除草劑混合使用的最佳配方,除草率達90%以上。引用菌根技術、ABT生根粉技術用於苗木移植。針對烏審旗乾旱風沙地區造林成活難問題,摸索出了套網覆膜造林技術,提高了成活率20%以上。深入基層給農牧民傳授經濟林栽植密度、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地面及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等農業技術。

王海英

王海英,女,回族,本科學歷,副主任護師,伊金霍洛旗阿勒騰席熱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經常性開展飲用水衛生、食品安全與衛生、職業病的預防等科普宣傳教育。每月更換服務社區內宣傳展板的科普內容,開展健康科普宣講活動,發放健康教育處方,平均每月受益人群達到2000人次。疫情防控期間,要求職工加強科普宣傳,醫師加入各小區微信群,開展了針對患者的健康諮詢以及針對其他群眾的科普宣傳活動。

王猛

王猛,男,漢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中教一級,準格爾旗教育教學研究中心科創教研員,內蒙古創新教育學會機器人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策劃和組織了準格爾旗首屆科技動漫節。帶隊參加第十五屆、十六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獲得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小學組全國一等獎、高中組全國三等獎。深入各學校,挖掘青年教師,組建科創和機器人社團。以人工智慧教育為主,探索出適合中小學生學習的課程體系並逐步在全旗推廣。

王彥茹

王彥茹,女,漢族,本科學歷,鄂爾多斯銅川汽車博覽園管理委員會科員。深入園區企業、社區居民、學校學生中間,普及科學知識,多次組織科普進社區、進課堂活動。疫情防控期間,發放防疫科普宣傳資料3000餘份、張貼海報200餘張,講解疫情科普知識100餘次。曾獲「鄂爾多斯市公民科學素質電視大賽」團體一等獎,「內蒙古自治區公民科學素質競賽」團體一等獎,「內蒙古自治區公民科學素質競賽」個人賽優勝獎。

王澤平

王澤平,男,漢族,本科學歷,高級畜牧師,伊金霍洛旗家畜改良工作站副站長。深入生產一線為廣大農牧民提供科技服務,近五年累計培訓農牧民5000多人次,發放相關科普宣傳、畜禽養殖實用手冊8500多份、科技特派員聯絡卡130多份,年均科技服務時間150天以上。組織實施了內蒙古自治區伊旗絨山羊提質增效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計劃項目。在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8篇,發明4項實用新型專利。曾獲「鄂爾多斯市優秀畜牧科技工作者」稱號。

烏力吉

烏力吉,男,蒙古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高級畜牧師,鄂爾多斯市畜牧工作站副站長。堅持畜牧業科學技術研究及推廣近30年。主持並參加國家、自治區及鄂爾多斯市涉及絨山羊、肉牛等10多個項目的技術推廣與普及。創建鄂爾多斯市第一個畜牧業生物技術服務團隊。每年完成新型農牧民和師資隊伍的培訓500人次以上。編寫畜牧業實用技術手冊和主編完成《農牧區家畜綜合養殖技術》,發放各類家畜養殖技術書籍5000餘冊。完成農牧業實用專利1項,國內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10多篇。

鄔倩

鄔倩,女,漢族,大專學歷,杭錦旗衛生健康委員會科教宣傳科科員。積極開展健康巡講進企業32場、進學校10場、進社區52場、進家庭80場,開展健康教育大講堂174場次,慢性病防治健康知識講座84次;聯合新媒體開辦《健康杭錦》、《健康教育》專欄;發放「三減三健」宣傳單2000餘份、膳食營養與健康保健書籍300餘冊;在全旗78個嘎查村均設立健康教育宣傳欄。派出醫療服務小分隊31場次,受益人群接近3萬人。

楊保忠

楊保忠,男,漢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達拉特旗樹林召鎮第三小學校長。建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科技創新工作領導機構,重視科技常規課堂教學工作。積極開展各種科技創新教育活動,學校每年舉辦一屆科技勞動節。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科技競賽活動。組織學生參觀呼市、包頭科技館,邀請專家到校進行科普講座。為學校協調增添科普讀物。強化校內科技輔導員的培養和培訓工作。健全科技課程的管理評價制度,建立健全考核激勵機制。

張滿貴

張滿貴,男,漢族,大專學歷,高級農藝師,鄂爾多斯市滿世通科技種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鄂爾多斯市老科協種子分會會長。與市農牧業科學研究院合作,先後育成11個玉米新品種,並推廣應用。育成伊單81、伊單131、滿世通88等新品種並在蒙西及適宜種植區推廣。在杭錦旗巴拉貢鎮建立了固定的玉米制種基地,每年安排1500畝玉米制種,生產玉米種子110-130萬斤。曾獲2016-2018年度全國農牧業漁業豐收二等獎。

趙桂軍

趙桂軍,男,漢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獸醫師,東勝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職工。多次舉辦送科技下鄉和科普宣傳活動。為動物園職工進行野生動物技術培訓,在學校、廣場、小區開展了150多場野生動物知識宣傳活動,受益人數達到7400人次。走遍東勝轄區內所有養殖戶,發放動物飼養管理、疫病防治等技術資料85000餘份,接待群眾諮詢2000多人次,舉辦培訓班200餘期,受訓人數累計達到8000多人次。

趙外生

趙外生,男,漢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高級獸醫師,杭錦旗畜牧局退休幹部,內蒙中蒙獸醫分會理事。組建了「杭錦旗奶牛養殖服務中心」。協助政府制定了《杭錦旗奶牛發展規劃》,為養殖奶牛專業戶把關選購優質奶牛1000多頭,舉辦「奶牛養殖技術培訓班」20多期,培訓技術人員260名,為全旗養殖戶提供無償技術諮詢服務並為養殖戶醫治奶牛2500多頭次。宣講畜牧技術900多場。推廣應用硫代硫酸納救治家畜多種中毒病經驗。在國家及地方雜誌發表科普論文18篇。

周子濤

周子濤,男,漢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正高級林業工程師,烏審旗資源林政管理站站長。參與了烏審旗「九五」到「十二五」林業建設規劃及全旗各類林業規劃設計。在全市範圍內首先將GPS技術應用於飛播中,填補了我市在這一領域的空白。開發了《烏審旗飛播管理系統》《徵佔用林地填報》等實用軟體。繪製出《烏審旗森林資源分布圖》矢量化電子圖,組織完成了《烏審旗二類森林資源調查》《內蒙古薩拉烏蘇國家溼地公園總體規劃》等。曾獲鄂爾多斯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來源:市科協

編輯:趙聆佑

校審:尚鐵兵 郝曉琴 屈樂

終審:任君

相關焦點

  • 科技為民 奮鬥有我——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公民科學素質競賽年度總...
    科技為民 奮鬥有我——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公民科學素質競賽年度總決賽成功舉辦 2020-11-24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為民 奮鬥有我 | 劉中民所長祝大連化物所全體科技工作者節日...
    科技為民 奮鬥有我 | 劉中民所長祝大連化物所全體科技工作者節日快樂! DICP微信工作室原標題:《科技為民
  • 2020年鄂爾多斯市公民科學素質電視大賽成功舉辦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充分展現科技進步對實現全面小康、打贏脫貧攻堅戰、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作用,10月26日,由鄂爾多斯市全民科學素質專項工作協調辦公室
  • 【全國科普日科技工作者講科普】
    【全國科普日科技工作者講科普】常亮:小小飛行員 大大航空夢渭南科普 編者按:9月的第三個公休日,是全國科普日。今年全國科普日的主題是「決勝全面小康 踐行科技為民」,活動時間為9月19日-25日。為鼓勵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參與全國科普日主題活動,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濃厚的科普氛圍,渭南市科協決定從9月19日起,開展第四屆全國科普日「科技工作者講科普」系列活動,邀請有關學科帶頭人、優秀科技工作者,用專業的知識、通俗的語言,為公眾講科普,解答公眾關注、關切的實際問題。
  • 上海慶祝首個「中國醫師節」,表彰優秀醫務工作者
    50名優秀醫務工作者受表彰第三屆「我心中的白衣天使——市民投票評選五『十佳』活動」,從2018年2月份開始,歷時7個月,通過基層推選、市民投票、專家評審,最終產生張陳平、李海燕、李智平、何燕玲、莊佩珍等50名「上海市十佳醫生」「上海市十佳護士」「上海市十佳醫技工作者」「上海市十佳公共衛生工作者」「上海市十佳衛生後勤服務工作者
  • 甘南州委州政府追授陳文燕、王彥輝、閔江偉「全州優秀新聞工作者...
    中國甘肅網11月7日訊據甘南日報報導 (記者 李建舟 張繼元) 為表彰先進、弘揚正氣,激勵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和新聞工作者紮根基層、恪盡職守、勇於奉獻,以飽滿的熱情和蓬勃的朝氣奮鬥新時代、展現新作為,11月4日,州委、州政府決定,追授陳文燕、王彥輝、閔江偉「全州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
  • 上海教育系統7位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在京接受表彰!
    上海教育系統7位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在京接受表彰!上海112位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接受表彰,其中7位來自上海市教育系統。他積極指導研究生勇攀科學高峰,同時又注重科普推廣和傳承。他先後被評為上海市先進工作者、上海市「星星火炬」獎章、教育部「優秀小學校長」、中國長三角最具影響力校長等。
  • 【全國科普日科技工作者講科普】張永紅:今年前汛期渭南氣候異常嗎
    編者按:9月的第三個公休日,是全國科普日。今年全國科普日的主題是「決勝全面小康 踐行科技為民」,活動時間為9月19日-25日。為鼓勵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參與全國科普日主題活動,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濃厚的科普氛圍,渭南市科協決定9月19日起,開展第四屆全國科普日「科技工作者講科普」系列活動,邀請有關學科帶頭人、優秀科技工作者,用專業的知識、通俗的語言,為公眾講科普,解答公眾關注、關切的實際問題。
  • 中科院滬區優秀黨委和黨員受上海市科技黨委表彰
    6月26日,上海市科技黨委在技貿賓館舉行了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82周年大會,表彰在防治非典鬥爭中湧現出來的一批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在被表彰的5個先進基層黨組織中,中科院滬區單位為4個,佔80%;在被表彰、的10名優秀共產黨員中,中科院系統的為5名,佔50%。
  • 【全國科普日科技工作者講科普】常亮:小小飛行員 大大航空夢
    編者按:9月的第三個公休日,是全國科普日。今年全國科普日的主題是「決勝全面小康 踐行科技為民」,活動時間為9月19日-25日。為鼓勵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參與全國科普日主題活動,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濃厚的科普氛圍,渭南市科協決定從9月19日起,開展第四屆全國科普日「科技工作者講科普」系列活動,邀請有關學科帶頭人、優秀科技工作者,用專業的知識、通俗的語言,為公眾講科普,解答公眾關注、關切的實際問題。
  • 4名山西科技工作者獲得2019國家優秀青年基金!
    山西晚報訊(全媒體記者 梁成虎)8月18日,山西晚報從省科協了解到,在剛剛公布的2019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名單中,太原理工大學李立博、崔豔霞,中北大學唐軍,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陳成猛等4名山西科技工作者上榜。
  • 【全國科普日科技工作者講科普】張偉娟:晚餐過飽的危害你知道多少
    編者按:9月的第三個公休日,是全國科普日。今年全國科普日的主題是「決勝全面小康 踐行科技為民」,活動時間為9月19日-25日。 為鼓勵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參與全國科普日主題活動,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濃厚的科普氛圍,渭南市科協決定從9月19日起,開展第四屆全國科普日「科技工作者講科普」系列活動,邀請有關學科帶頭人、優秀科技工作者,用專業的知識、通俗的語言,為公眾講科普,解答公眾關注、關切的實際問題。
  • 河北3名科技工作者獲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5月30日是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記者從省科協獲悉,河北農業大學孫建設、華北製藥集團新藥研究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張雪霞、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謝曉亮榮獲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全國創新爭先獎是繼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之後,國家批准設立的又一重大科技獎項,是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的一個科技人才大獎。該獎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共同設立,每3年評選表彰一次,每次表彰10個科研團隊並授予獎牌;表彰不超過30名科技工作者並授予獎章,享受省部級勞模待遇;表彰不超過300名科技工作者並授予獎狀。
  • 39個集體、219名個人受表彰!黑龍江高院召開院機關2019年度總結...
    受黑龍江高院黨組書記、院長石時態委託,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王中明代表黨組作了講話,黨組成員、一級高級法官鄒鵬主持會議,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羅繼廣宣讀表彰決定。會上,有39個單位分別榮獲先進集體、先進科組榮譽,219名個人分別榮獲優秀公務員、先進工作者、辦案標兵、調解能手等稱號。
  • 十三五科普答卷 | 在今天召開的這個會議上,這些滬上科普人獲得表彰!
    十三五科普答卷 | 在今天召開的這個會議上,這些滬上科普人獲得表彰!截至2020年底,上海共有示範性科普場館57家基礎性科普基地275家青少年科學創新實踐工作站32個平均每42萬人就擁有一個科普場館並逐步形成了一支由科技工作者、高校教師、離退休老科技工作者、
  • 湖南表彰20名優秀新聞工作者!看看有沒有你熟悉的人
    11月26日,全省優秀新聞作品和優秀新聞工作者表彰會在長沙召開。在第十五屆湖南省優秀新聞工作者評選中,經全體評委認真審閱材料,集中討論評議,共評選出湖南省優秀新聞工作者20名,其中記者系列10名,編輯系列10名。
  • 新餘市科協用心用情用智服務科技工作者卓有成效
    推薦2人獲首屆江西省創新爭先獎、3人入選省科技創新智庫專家庫,新建2020年全省首家院士工作站,推薦新鋼公司榮獲2020年中國創新方法大賽江西區域賽二等獎,再獲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省級優秀組織獎,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通過國檢「大考」,科技館轉型升級。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專題報導市科普活動,人民網、中國科協網及省、市媒體多次刊登新餘科協工作信息。
  • 2020年重慶市「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曉!
    啟動儀式上,10名「重慶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獲得表彰。在從事臨床檢驗診斷學和納米分子診斷醫學研究的同時,長期紮根基層科普工作。主持國家「863」、「973項目」 子課題等國家級課題6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省部級以上獎項10餘項。
  • 湘鄉首屆中國醫師獎揭曉 60名優秀醫生獲得表彰
    「好醫師」獲得表彰。 精彩的節目表演   紅網時刻8月16日訊(湘鄉分站記者 陳茂)為慶祝首屆中國醫師節,15日晚,湘鄉舉行首屆中國醫師節「湘鄉好醫師」表彰頒獎晚會,表彰百姓身邊的優秀醫師,激勵廣大醫護工作者忠於職守
  • 300名「三秦最美醫務工作者」受表彰
    8月18日下午,「禮讚抗疫英雄」2020年第四屆陝西省慶祝中國醫師節表彰大會在西安舉行。 300名「三秦最美醫務工作者」和12支「三秦最美抗疫團隊」受到表彰。在中國醫師節來臨之際,陝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集中表彰馬現倉、陳颯、黨雙鎖、劉家雲、張建華等我省300名「三秦最美醫務工作者」和西安交大一附院本地抗疫團隊、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本地抗疫團隊、陝西省支援湖北醫療隊等12支「三秦最美抗疫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