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首發自:瘦龍健康,中國肥胖問題的死磕俠,我已委託「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
本文編輯字數4632字,預計閱讀時間,12分鐘。
=========================
你會不會經常莫名奇妙地拉肚子?
沒有吃什麼壞掉的、變質的食物,也會拉肚子。
特別是外出旅遊的時候,吃了一些平時沒有吃過的食物,一不小心就拉肚子,還可能半天找不到廁所,那真是急死人了。
其實,我們的腸胃真的很敏感,拉肚子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導致拉肚子的原因也很多。
很多看似健康的食物,也會導致拉肚子,比如:水果、牛奶等等,今天我們匯總了,10大容易拉肚子的食物,來看看你是不是也經常中招。
容易引起腹瀉的食物
→水果、果汁中的果糖
糖可以放鬆腸道,促進蠕動,但是攝入大量糖分,吃太多甜食和含糖飲料,可能會引起腹瀉。①
其中,最容易引起腹瀉的就是果糖,果糖天然存在於水果(如桃子、梨、櫻桃和蘋果)中,或添加到一些食品和飲料中(如蘋果醬,蘇打水和果汁飲料)。
很多人一吃水果就會拉肚子,出現腹脹、腸痙攣和腹瀉的症狀,其實這很有可能是因為果糖吸收不良。
果糖存在各式各樣的水果中,它是一種吸收性差的短鏈碳水化合物,屬於FODMAPs(可發酵的低聚糖、雙糖、單糖和多元醇)的食物。
常見的FODMAPs食物包括:
果糖:存在於許多水果中。乳糖:存在於乳製品中。果聚糖:存在於大蒜、洋蔥、黑麥和小麥。低聚半乳糖:在豆類中大量發現。多元醇:一些用作甜味劑的糖醇,如木糖醇,山梨糖醇,麥芽糖醇和甘露糖醇(一般存在於無糖口香糖、糖果和某些藥物中),還有一些水果和蔬菜中也有。
這些FODMAP食物極具高滲透性,可能引發腹瀉,腹脹等。
1、很容易吸收大量的水分,將很多水帶入腸道中,這可能會影響到腸道蠕動的速度,並且導致腹瀉發生。
2、引起脹氣,大部分人沒有完全分解FODMAP食物的酶,未經消化的FODMAP食物,就會通過小腸進入大腸,那裡的細菌會將它們迅速發酵,這個過程會釋放很多氣體,誘發脹氣、痙攣、腹瀉等狀況。
這2個過程,大多數人吃FODMAPs食物時都會發生,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對此非常敏感。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胃腸病學家Dr. Greenberger經過研究發現:「每天攝入40至80克果糖的人中,超過55%的人會有腹瀉的情況。」①
→奶製品
乳糖,是牛奶中的主要糖分,它屬於一種二糖(由2種糖組成)。
牛奶喝下去後,體內的乳糖酶,就會負責消化乳糖,其過程是先把乳糖分解成為葡萄糖和半乳糖,然後將其吸收到血液中,並當做能量來供身體使用。
但是,如果你的小腸不能產生足夠的乳糖酶,那麼未消化的乳糖就可能會引發腹瀉。
一旦它們到達結腸,乳糖就會被「駐紮」其中的細菌所發酵,從而產酸產氣,導致腹脹、噁心、疼痛等狀況出現,有的人甚至出現嘔吐,頭痛等症狀,這就是乳糖不耐受。
(上圖:腸道正常消化乳糖和乳糖不耐受對比,圖片來自scienceabc)
常見的含有乳糖的食物:某些奶酪、冰淇淋和牛奶,最常見的就是喝完牛奶拉肚子了。
相信你周邊很多人,甚至你自己,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其實,早在1984年,發表在《人類遺傳學雜誌》(Hum Genet)上的一項研究顯示:92.3%的中國人有乳糖不耐受的情況。②相關閱讀→90%的國人,不適合喝牛奶| 想補鈣,怎麼辦?
也就是說,10個中國人,有9個都可能乳糖不耐受,是不是有點驚人?那是不是所有乳製品都不能吃了呢?
當然不是!只要我們選擇正確的乳製品,就能很好的避免乳糖不耐受的問題。相關閱讀→喝牛奶就脹氣、拉肚子?乳糖不耐受可以吃的奶製品...
乳糖不耐受可以吃的乳製品:無乳糖牛奶(生酮不可以喝,乳糖變成了易消化的葡萄糖,糖還是在的)、益生菌酸奶(無糖)、陳年硬奶酪、黃油、開菲爾發酵乳、濃奶油、杏仁奶。
→穀物中的麩質,過敏導致拉肚子
麩質是一種蛋白質(Gluten,谷蛋白,俗稱麵筋),在穀物中大量存在,包含在小麥、大麥、黑麥、啤酒等很多食物中。
麩質很難消化,已經被發現能增加腸道通透性(指物質通過腸壁的難易程度),引發腸漏,引起免疫系統異常,『乳糜瀉』(一種自身免疫性腸病)的一個主要觸發機制就是麩質。
在患有腹腔疾病的人中,攝入麩質會刺激身體攻擊小腸內壁,這可能會造成「腸漏」。腸漏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脹氣、腸易激症候群。
→油炸或高脂肪食物
很多人平時低脂清淡飲食,只要稍微多吃點油脂,就會拉肚子,這可能是脂肪消化酶不夠,導致脂肪消化不良。
當高脂肪食物不能被正常吸收時,會進入結腸,在結腸中被分解為脂肪酸,導致結腸分泌體液,引發腹瀉。
可能會出現脹氣、拉肚子,大便淺色、漂浮、大便特別臭(大便裡,未完全代謝的脂肪含量高導致)。
脂肪消化能力不好,還能低碳生酮嗎?這個得慢慢來,一點點增加脂肪。
其實,有研究發現,消化脂肪能力也是可以鍛鍊的。
2018年,Cell Host and Microbe上的一個研究發現,高脂肪飲食能促進特定微生物的生長,增強腸道對脂肪的吸收。
(小腸微生物群調節宿主對膳食脂肪的消化和吸收適應反應)
研究中,用低脂飲食餵養,老鼠腸道內產生了低脂微生物群落,用高脂飲食餵養,老鼠腸道內產生高脂微生物群落。
高脂微生物群的出現,使腸道對脂肪的吸收能力提高,即使用低脂飲食再次餵養老鼠,脂肪的吸收也更好↓。
這些高脂微生物群,就像身體精心安排的特派員,使脂肪吸收更高效,它們甚至對腸道以外的消化器官也會產生影響,比如胰腺。
這說明,我們每天吃的食物,對腸道微生物有重要影響,飲食的改變,會引起腸道微生物的相應變化。
所以,由傳統的高碳水飲食向低碳切換時,需要給身體一個適應過程,過了這個階段,脂肪消化效率可能就會大大提高。
這個時候,建議選擇更加好消化的脂肪,比如說中鏈脂肪酸MCT,椰子油中就含有這些脂肪,但是也建議慢慢增加量,mct油也可能引發腹瀉。相關閱讀→膽囊切除了,就不敢吃脂肪了?真相是什麼......
→吃太多辛辣食物
如果你吃很多辛辣的食物,可能會直接導致直腸灼熱,引發腹瀉,特別是不要空腹吃辣的食物(哪怕你很能吃辣),對腸胃刺激更大。
我想起我一個朋友,有一次,她一天沒吃東西,然後晚上空腹去吃火鍋,等了半天菜還沒上,但是她實在是餓得慌,就一口一口的把桌子上的1碗辣椒醬給吃完了。
沒想到的是,火鍋剛上,她就肚子疼得動彈不得了,然後她朋友趕緊把她扶起來要送去醫院,但是剛站起來還沒走到門口,她直接吐出來了,吐了一地,店員都嚇傻了......
別問我她之後咋樣了,她吐完漱了個口,繼續吃火鍋去了,這也是個狠人......
→大劑量咖啡因
許多人發現早晨喝咖啡有助於腸胃蠕動,有通便的作用。
這主要是咖啡中的咖啡因在起作用,咖啡因是一種天然的興奮劑,常見於茶、咖啡和可可中。
一方面,咖啡因本身就會刺激結腸的蠕動,早在1998年的一項臨床實驗中,就顯示出含咖啡因的咖啡會刺激結腸的運動。
Caffeinated coffee stimulates colonic motor activity. Its magnitude is similar to a meal, 60% stronger than water and 23% stronger than decaffeinated coffee.
另一方面,咖啡因會刺激胃泌素 gastrin的釋放,胃泌素是胃產生的一種激素,可加速結腸的蠕動。
鑑於咖啡因的這些作用,大劑量咖啡因也可能導致某些人拉肚子。
→高蛋白質飲食
很多人發現,蛋白質吃多一點,也可能拉肚子,特別是某些特殊的蛋白質:
1、比如喝了蛋白粉、蛋白質奶昔之後拉肚子,可能不是蛋白質本身的問題,而是其中的乳糖在作祟,是乳糖不耐受導致的腹瀉。
2、過量蛋白質,身體很難消化,可能會導致噁心,腹瀉,之前我們寫過一個文章,專門介紹「兔子飢餓症」。
「兔子飢餓症」,是北極探險家維爾賈穆爾·斯特凡森(Viljamur Stefansson)在加拿大北部居民身上發現的一個現象。
那裡的居民有一段時間除了兔子肉,很少接觸其他食品,相對於脂肪含量均佔30%左右的牛肉、豬肉和羊肉而言,兔子肉的脂肪只有約8.3%,都是精瘦肉。
如果一味攝取瘦肉而拒絕脂肪,可能會造成腹瀉、頭痛、乏力及視力模糊不清等各種身體不適。
→拉肚子的其他原因
飲食是引起腹瀉的幾種原因之一,通常也是主要原因,其他一些原因包括:
容易拉肚子怎麼吃?
我覺得,除了那些便秘的人,不拉肚子的人,幾乎沒有,每個人拉肚子的原因也不一樣。
1、如果你經常拉肚子,排除疾病原因外,一定要學會從飲食下手,建議記錄一下每天吃的食物,確定會引發腹瀉的食物和飲料。
2、可以嘗試不含FODMAPs的飲食1-2周,腹瀉情況就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如果你經常脹氣,拉肚子,或者長期便秘,下面這些食物,我們要儘量避免:
水果:蘋果,杏,櫻桃,棗,無花果,梨,桃子,西瓜、芒果等;
甜味劑:果糖,蜂蜜,高果糖玉米糖漿,木糖醇,甘露醇,山梨糖醇等;
乳製品:牛奶,冰淇淋,大多數酸奶,酸奶油等;
蔬菜:蘆筍,西蘭花,甜菜根,甘藍,捲心菜,花椰菜,大蒜,茴香,蘑菇,秋葵,洋蔥,豌豆,青蔥等;
豆類:鷹嘴豆,扁豆,紅芸豆,大豆等;
小麥:麵包,義大利麵,大多數早餐麥片,玉米餅,煎餅,餅乾等;
其他穀物:大麥和黑麥;
飲料:啤酒,強化葡萄酒,含高果糖玉米糖漿的軟飲料,豆漿,果汁等;
3、如果吃高脂肪導致拉肚子,可以慢慢增加脂肪,不要一下子猛吃脂肪,而且要選擇健康的脂肪,少吃精煉植物油。
4、如果經常喝咖啡拉肚子,建議減少含咖啡因飲品的量,不要把咖啡當水喝。
5、不要只吃瘦肉而拒絕脂肪,高蛋白飲食容易造成腹瀉、營養不良。
6、必要的時候,尋求醫生的幫助,去醫院查一查腸胃問題,是不是有炎症等等。
7、可以調理一下腸道菌,喝一些益生菌補劑,看看能不能調理過來。
關鍵的瘦龍說
人人都有拉肚子的體驗,背後的原因有很多,食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誘因。
生活中很多問題都與飲食有關,如果你總是拉肚子,不一定要吃藥,你要做的是排除飲食中那些會讓你拉肚子的食物,找到它,排除它,才能真正治本。
還有,一般人在大量進食後,很容易拉肚子,因為身體消化不了那麼多食物,就只能拉出來了。
比如說很多小夥伴,吃完火鍋,很容易拉肚子。
飲食一定要把握度,再好的東西,過量吃都可能存在問題。
食物對身體的影響可謂千差萬別,對你可能拉肚子,對於別人來說可能會便秘。
個體的差異性,真的讓人難以捉摸,好在我們慢慢了解了背後的很多原理,消化系統非常複雜,我們人類對腸道的理解可能才剛剛起步,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每個人的經驗,都只能自己參考,因為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每天吃一樣的食物,可能你拉肚子,她便秘。
對於便秘的小夥伴來說,多想暢快的拉一拉,對於每天拉肚子的小夥伴來說,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便秘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