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人類進化史,從火的使用到電的發現,
正是世界各地不同文字的記錄與保存,才造就了當今世界繁榮發達
古埃及象形文字
中國漢字的演化
那早在文字發展之前,人類是通過什麼來記錄的呢?
想必大家都會異口同聲: 石頭!
那今天,
小編就和大家聊聊石頭上的人類記憶:
巖石藝術(Rock Art)
溫馨提示:「
Art Rock才是搖滾藝術,
大家可別一上來就rock n』 roll喔...
首先,
什麼是巖石藝術?它有哪些分類?
在考古學中,巖石藝術(rock art)是放置在自然表面上的人造標記,通常是垂直的石頭表面。
現存的史前巖石藝術大多數是在洞穴或部分封閉的巖石掩埋體中發現的,這種類型又稱為洞穴藝術(carve art)或壁頂藝術(parietal art)。
巖石藝術在世界上許多不同的國家地區都有存在,這些地方常常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
人類通過在巖石上做標記來記錄事件、想法、計劃和感受。
美國猶他州南部Buckskin Gulch牆上的巖石藝術
巖石藝術主要分為兩類:
巖雕(Petroglyph)與巖畫(Pictograph)
部分學者以「巖刻畫」與「巖石繪畫」進行區分
I 巖雕(Petroglyph)
巖雕是雕刻在巖石上的圖像。
這種雕刻可以在巖石上產生一個可見的凹痕,在創作時一般簡單地刮去風化的表面,露出下面不同顏色的未風化物質。
世界各地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巖雕藝術,
一些以刻畫人物為主:
亞塞拜然Gobustan地區巖石上的人形巖雕
挪威北部Alta鎮的世界文化遺址
雕刻處均塗滿了紅赭色石漆
美國猶他州Capitol Reef國家公園
的人形巖雕
智利Norte Chico地區
Encanto考古遺址的人形巖雕
另一些以刻畫動物為主:
美國猶他州南部 Buckskin Gulch地區的小鹿巖雕
美國華盛頓 Gingko 州立公園的大角羊巖雕
墨西哥Copper Canyon地區的烏龜巖雕
納米比亞Twyfelfontein地區的動物群巖雕
另外,還有一些腦洞大開:
加拿大Writing-on-stone省級公園
砂巖峭壁上的「鳥人」巖雕
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的
「太陽人」巖雕
II巖畫(Pictograph)
巖畫是在巖石上創作的圖畫或繪畫。
因為巖畫大多只是一種表面塗層,所以它比巖雕更不耐風化。
保存下來的常見於洞穴、巖石掩埋體和氣候乾燥的地區。
各種各樣的顏料被用來製作巖畫。
這些顏料包括篝火中的木炭片、狩獵或獻祭動物的血液和各種巖石或礦物材料,如白堊(chalk)、褐鐵礦(limonite)或赤鐵礦(hematite)。
同樣,世界上也充滿著豐富多彩的巖畫藝術:
Cueva de las Manos(西班牙語,意為「手的洞穴」)是阿根廷Patagonia地區的手影洞穴巖畫系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這些手影被認為是那裡的古人類將一隻手放在牆上,然後將液體顏料吹過一個中空的骨頭來噴塗牆壁。
印度尼西亞Misool島的一個洞穴中發現了極為罕見的史前魚類巖畫。
考古學家推測那裡居住的古人類很可能是把魚靠在巖石上,然後用吹管噴上無數次液體顏料,勾勒出魚的輪廓。
女人像巖畫,位於阿爾及利亞東南部
撒哈拉沙漠的Tassili n'Ajjer國家公園
男人像巖畫,位於非洲納米比亞沙漠
當然也不乏一些神秘圖案:
據環球網報導,今年3月份在伊朗中部發現了一幅不同尋常的史前巖畫,巖畫上描繪了一個六條腿的生物。
考古學家和昆蟲學家一起分析了這幅巖畫得出了該生物很可能是由螳螂和人組合的結論。
據悉,巖畫上的「螳螂人」長5.5英寸(14釐米),擁有一個三角形的頭和摺疊的前臂,最引人注意的是其餘手臂上的圓形部分。
研究人員認為,這個巖畫可能與古代的宗教信仰有關。
其次,
這些巖石藝術的「藝術家」是誰?他們又是什麼時候創造這些藝術品的呢?
古代巖石藝術沒有「籤名」,因為它們是在文字發明之前產生的。
所以它們不能歸於某個特定的人,但有時可以歸於居住或途經該地區的特定人群。
本圖為美國亞利桑那州Petrified Forest國家公園內一塊有大量巖雕的巖石。這塊巖石位於任何路過的人都能輕易看到的地方。
這些圖像可能是在不同的時間創造的,因為它們顯示出不同程度的風化。
有些來源可能是居住在這個地區的史前人類,有些可能是數百年後的人,還有些甚至是現代人所為。
另一方面,巖石藝術很難定年。
考古學專家一般通過估計塗料褪色的速度,或者雕刻凹痕的風化程度等手段對這些巖畫巖雕進行大致定年。
有時還會藉助一些專業的設備和測試方法,以確定其準確的創造年份。
本圖為美國新墨西哥州國家巖雕文化遺蹟。
據統計,這裡大約有25000個巖雕,大部分創造於平滑的巨石之上。
經專家鑑定,其中約90%是當今普韋布洛人(美國印第安部落之一)的祖先在公元1300年至1680年之間創造的。
小編不禁發問,
那現在還有沒有巖石藝術呢?
作為21世紀的弄潮兒,我們不難想到作為嘻哈四元素之一的:
塗鴉藝術(Graffiti)
提到嘻哈,小編有些情不自禁...
嘻哈文化(Hip-Hop)主要包括四種元素:
街舞(B-boy)、說唱(MC, Microphone Controller)、
打碟(DJ, Disco Jackey)和塗鴉(Graffiti)。
作為當今最流行的現代巖石藝術,
街頭塗鴉已成為廣大青少年進行交流的一種潮流表達方式。
街頭塗鴉藝術家們在建築物、牆壁、火車車廂、卡車以及他們能利用的任何平面上表達出自己獨特的想法。
街頭塗鴉藝術家正在創作
廢棄車廂上的街頭塗鴉
塗鴉內容主要以變形英文字體為主,其次有人物像、動物等元素,配上豔麗的顏色和誇張的畫風,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
人物像元素
貓頭鷹元素
然而,塗鴉創造一直飽受爭議,
因為塗鴉藝術的自由性,一些市政當局將其視為故意破壞罪(Vandalism);
在歐美地區,塗鴉常常與街頭幫派文化(Street Gang)有掛鈎;
一些邊緣塗鴉工作者甚至把塗鴉作為武器,來表達一些偏激的政治觀點和價值取向等。
當然,也有好的例子,
為規範並傳承塗鴉藝術,一些國家地區會定期舉辦如塗鴉文化展、街頭塗鴉比賽等集體性活動,
合法給予這些街頭塗鴉藝術家們足夠的公共資源,來傳達自己的藝術理念。
2019年1月25日「後當代城市自白7019」塗鴉展覽在上海當代藝術館隆重開幕。
美國著名塗鴉藝術家JonOne現場創作了一幅塗鴉作品,在長達7米的白色畫布上以不留一絲縫隙的鮮豔色塊為開幕之夜畫下濃烈註腳。
2015年3月4日
杜拜街頭3D塗鴉藝術展
最後,
一是代表古人類的巖雕和巖畫,一是代表咱們現代人的街頭塗鴉,
對於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巖石藝術,大家都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歡迎在下方積極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