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空姐月薪2000:航空這門生意變了

2020-09-25 文旅觀察者


航空這門生意變了。


在大家過往的印象中,這是個令人豔羨、體面、收入頗高的行業。


但疫情的衝擊下,一切都變得艱難。3月5日,英國廉價航空弗萊比航空公司宣布破產;5月20日,法航-荷航集團宣布結束法航旗下所有空客A380型客機運營,提前退役該機隊;8月11日,美國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稱,其旗下所有機型7月沒有新訂單;8月25日,美國航空公司宣布10月將裁員4萬人……

 


全球範圍內的航空公司,都在經歷有史以來最大的打擊。整個航空業預計全年虧損843億美元(人民幣約5700億元),是北京市2020年上半年財政預算收入的2倍有餘。


此次危機在航空業內掀起了一個巨大的浪頭,如何平復這種跌宕,是未來幾年持續的課題。


空姐的工資變成了2000多元

阿路在一家南方航空公司的運行控制崗。他所在的部門每天要指揮幾百架飛機的起和落,決定由哪架飛機飛哪個航班,以及受天氣影響要延誤多久。


「飛機和車子一樣,都是要跑起來才不容易壞。但疫情期間很多飛機用不上,只能一直趴在地上,雖然公司也會輪流使用,但維護成本應該還是變高了。尤其是在南方城市,空氣過於潮溼,有的機型就需要開到西北的專門地區停放。」


對於每天和飛機打交道的阿路來說,航班數量的收縮是顯而易見的。


「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不僅航班數量大幅縮減了70%以上,客座率也只有10%左右,五六月份逐漸恢復到60%-70%,暑假期間才回到80%-90%。」


但是客座率回升,並不代表航空公司就開始賺錢了。阿路的判斷是,目前的整體票價遠低於去年同期,「要知道現在是全年旺季,但是大家都在賣特價票」。


相比阿路,作為空乘人員,小純距離天空的距離更近一些,飛行中的感觸也更強烈。



她主要飛的是國際航班,以前一個月能飛三四趟,90多個小時的航班小時數,能賺個一萬三四左右。疫情之後,國際航線基本全部停航了,國內航班也所剩無幾,一個月也就能飛上一班,基本上每天都是待業狀態,工資差不多只有2000多了。


長達半年的低收入狀態下,她有很多同事離開了這個行業,有的去賣保險了,有的還在家待業。而她之所以能夠留下,離不開家裡的幫襯。


但相比收入,她更在意的是心理上受到的衝擊。


疫情剛開始的時候,作為每天接觸大量旅客的空乘人員,卻不能擁有任何防護措施。用她同事的話說,「飛國際(航班)的話,戴口罩容易被打」。


她印象中最深的畫面,是整架飛機上的旅客都捂得嚴嚴實實,防護服、口罩一個不落,甚至可以在十幾個小時的行程中不吃不喝,對服務也沒什麼要求了,只想回家。飛機落地後,很多瓶裝礦泉水的瓶蓋都沒有被擰開過。


相比拿著低薪的小純,已經失去工作的曉林,要更加焦慮。


她對市界表示,從新聞專業畢業後,她因為興趣選擇了空乘這個職業。畢業後先是3個月的地面實習,然後是3個月的培訓,再加上之後飛機上的實習,前後差不多花了大半年時間,還掏了1萬8千元的培訓費。


結果疫情來了,航空公司一直拖著不和她籤正式合同,等了幾個月,被通知解約了。那一批200多人,全都一樣的遭遇,培訓費也要不回來。



在她看來,裁掉老員工成本太高,她們這些實習生就變成了首當其衝的「犧牲品」。


為了安撫他們,航空公司畫了一個大餅,稱什麼時候公司經營回到疫情前的狀態,就什麼時候讓他們回來。但小木看新聞裡說過,這大概要等到2024年。


一隻腳已經邁入飛機的飛行學員白同,基本完成了航校的培訓,卻因為疫情被拖住了另一隻腳。「現在民航局考點的考試名額緊張,各種考試都報不上,只能等消息。按照原來的進度,我本來應該已經入職了。」


這些從業者的經歷是一個縮影,背後映刻的是航空這個業態的劇烈改變。


「心酸」的航空公司們


所有維度的損失數字都在創紀錄。


2020年上半年,國內民航生產運輸規模發生斷崖式下降,全行業累計虧損740.6億元,創歷史最高紀錄。具體來說,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319.1億噸公裡,旅客運輸量1.5億人次,分別同比下滑49.2%和54.2%。


其中,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南方航空等7家上市航空公司合計收入1156.49億元,同比減少53.7%,淨利潤從上年同期盈利95.11億元到虧損430.38億元,同比減少552.51%。



在這7家航空公司中,海航控股和華夏航空分別是受影響最大和最小的兩家。前者虧損金額高達125.4億元,在海航系資金鍊問題的大背景下並不意外;後者盈利0.08億元,成為唯一一家在疫情下仍保持盈利的上市航空公司。


與此同時,7家航空公司的帶息債務升至有史以來最高值,合計約4100億元。資產負債率自2016年「去槓桿」後不斷下降,但2020年6月末已經回升至69.97%。


疫情壓力之下,大家不得不重新敲響銀行的大門。



「災難性」的2020年上半年,雖然給所有航空公司都帶來了沉重打擊,但相應的業績表現,也為看清航空業的本質和不同航空公司不同的抗風險能力,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


近五年數據顯示,7家上市航空公司的平均淨利率呈現下滑趨勢,從2015年的9.76%降至2019年的5.57%。而2020年上半年,7家航空公司合計430億元的虧損和對應平均-32.9%的淨利率,意味著過去4年半的生意,都「白做」了。


所以,從淨利率角度來看,航空業其實是一個「賺小錢、虧大錢」的行業。


除此之外,雖然航空公司大多以客運收入為主,但疫情之下客運收入大幅減少。同時,醫療用品的相關運輸需求出現大幅增長,導致貨運收入不僅在絕對值上從101.09億元增長至159.26億元,在收入總額中的佔比也從4.19%提高至14.29%。



7家航空公司中,南方航空貨運收入的金額和同比增幅都是最大的,從2019年上半年的44.09億元,增至2020年上半年的76.67億元,是疫情期間對外運輸物資的主力軍之一。


高峰時期,阿路所在的航空公司,一天就會調動4班787型號飛機,為中國運往美國的200億隻口罩提供運力。


除了收入結構的變化,上半年各家航空公司的費用變化,也體現了應對風險時的不同「彈性」。7家航空公司的費用大多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同比減少,其中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同比增幅的平均值分別為-3.03%和-32.27%。


這主要是管理層薪酬降低,以及機票收入減少導致付給第三方的機票代理費用大幅減少導致。


但從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合計數來看,在各家航空公司同比減少幅度均在-19%至-33%之間不等的情況下,華夏航空卻同比增長了5.77%,包括管理層薪酬等在內的費用項目,均有所增長。


不論是作為唯一在盈利的上市航空公司,還是費用方面的小增,華夏航空都顯得尤其特殊,這是因為華夏航空是國內唯一一家專注於支線航空運輸業務的航空公司。


像三大航(南方航空、中國國航、東方航空)這樣的全服務航空公司,以及春秋航空這樣的廉價航空公司,均以出行需求旺盛、客源充足的樞紐城市和經濟發達城市作為主要市場,前者提供的服務更全面,價格更高,後者更注重性價比。


相比之下,支線航空所處的細分市場,則是客源相對不足的中小城市、旅遊城市,屬於更為下沉的一個細分市場。


這種細分市場的特殊性,註定了華夏航空規模有限,但也給華夏航空帶來一種區別於全服務航空公司和廉價航空公司的收入,即來自於地方政府和支線機場的機構收入。


每年華夏航空都會與機構客戶籤訂相關合同,確定購買航班的運力總價,每個結算期末,如果實際銷售機票收入低於合同購買金額,那麼機構客戶將補足差價,反之,若銷售機票收入高於合同金額,超出部分也將支付給機構客戶。


簡單來說,在疫情這樣特殊的時期,華夏航空的大量航班,背後其實是有地方政府和支線機場進行兜底的。


但不論是巨虧的海航控股,還是唯一盈利的華夏航空,疫情帶來的影響都很難磨滅。國際航協預計全球航空需求或到2023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比全球GDP的復甦滯後兩年。


改變


從開源到節流,各航空公司試圖努力活到復甦那一天。


6月18日,東方航空推出的3322元「隨心飛」產品,吹響了各家航空公司「抗疫戰」的號角。


從那之後,南方航空、海南航空、春秋航空等航空公司紛紛推出了自己的「快樂飛」、「隨心飛」和「想飛就飛」等產品,價格在2699元到3699元之間不等。


其中,東方航空和南方航空披露兩家「隨心飛」類型的產品各銷售10萬份和30萬份,分別帶來約3億元和11億元的現金流,與2020年上半年分別為67.2億元和44.45億元的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相比,作用並不算很大。


「隨心飛」產品需在不同的航空公司App上購買、訂票,這種促銷能夠提高航空公司自有售票渠道的利用率,減少通過去哪兒、攜程等第三方平臺的售票佔比,從而節省機票代理費用。


這亦是一個節省成本之道。


2020年上半年,疫情的劇烈衝擊下,7家航空公司仍需要支付給第三方售票平臺的機票代理費合計為14.54億元,去年同期則為35.28億元。佔收入比重雖然均在3.21%以下,但對於利潤率並不高的航空業來說,還是擠佔了很大一部分盈利空間。


放眼國外航空公司,「花錢兜風」的大膽嘗試更讓人驚訝。


日本全日空和日航兩家大型航空公司,推出了一種「遊覽飛行服務」產品,乘客購買機票後,可以乘飛機在空中「兜風」。


日本東京,遊客坐飛機遊覽富士山頂


這種遊覽飛行歷時約3小時,旅客可以在客機上看夕陽、看星星,享受特別準備的美食,靠窗位置的經濟艙費用大約2萬4千日元(約1500元人民幣)。最終目的是在充分利用閒置飛機的情況下,儘可能減少損失,算得上是一次全新的嘗試。


然而在前述南航運營控制人員阿路看來,「隨心飛」也好,空中兜風也好,更大的意義或許在於這些改變本身。


疫情給航空公司帶來的除了打擊,還有對於未來不確定性的思考。比如目前阿路所在的航空公司客座率已恢復到八九成,但這類活動並沒有停止,說明公司仍面臨很大的壓力,會員制、「通兌票」等等很可能成為未來一個新的趨勢。


再比如說,美國聯合航空、美國達美航空和美國航空,已經先後取消了美國國內退改籤的收費,而且是永久取消,目的就是為了吸引旅客購票。


現在國際航線還未放開,國外航空公司的改變還沒有傳遞到國內市場。但之後呢,國內航空公司是否會跟上?這些都是國內航空業面臨的變數。


除此之外,疫情也給一些航空公司帶來了機遇。比如疫情之下因為接回國人的需求,某南方航空公司在很短的時間內開通了大量從未開通過的航線,包括非洲剛果、馬達加斯加、加納等等。業內人士表示,平常是沒什麼航空公司會飛這些地方的。


從運行人員的角度來看,飛過這些航線,就知道這些航線的特點,尤其是一些比較小的國家,可能規則上和國際還沒有接軌。有了這次的經驗,以後再有市場需求,啟動這些航線就更快更方便了。


對於曉林而言,疫情教會她的則是多掌握一門技能,才能在失去航空公司的合約後有其他選擇。


值得慶幸的是,國內民航市場的復甦明顯快於其他國家,龐大的國內市場,對於很多已經破產或瀕臨破產的國外航空公司來說,相當於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救生圈」。(來源:市界)

相關焦點

  • 當空姐月薪2000
    作者|林夏淅編輯|李曙光航空這門生意變了而2020年上半年,7家航空公司合計430億元的虧損和對應平均-32.9%的淨利率,意味著過去4年半的生意,都「白做」了。所以,從淨利率角度來看,航空業其實是一個「賺小錢、虧大錢」的行業。
  • 空姐底薪降到2000塊,一群好色男人正在預謀「抄底」空姐?
    2020年是空姐最難的一年,很多惡臭好色的男人正在打算「抄底」空姐,我們看到了一群什麼樣的男人?甚至在很多男人的體驗感裡,一個航班的舒適與否,很大程度取決於該航班空姐的顏值高低。畢竟男人是食色動物,食色性也。然而,今年整個航空行業遭遇了新冠「黑天鵝」,航班數量驟減,甚至暫停,部分中小型航空公司、機票代理公司都受到嚴重影響。
  • 十幾年空姐變護士!新航飛行員:為了保工作,我願意薪水減半
    這兩天就有聽說一個新航的資深空姐轉行做護士的故事,感覺還挺好的~14年空姐一朝變護士說起來也是感慨萬分。這名空姐名叫Zabrina,她已經在新航服務了14年,算是比較資深。但她還是決定轉行去做一名護士。不過這並非是無可奈何下的決定。
  • 父母花兩萬元讓女兒成為空姐,命運從此改變,真是世事難料
    不少女孩也懷揣著「當空姐變女神」悸動,試圖踏上女神路線,到底結果如何呢?當空乘免不了要參加空乘培訓,大家對培訓費也是議論,有說免費的,也有說要花小10萬的,這些說法都不準確,我們先來看看國內航空公司關於空乘培訓費的官方信息。
  • 空少、空姐年薪又是多少?
    客艙空乘人員,就是空姐和空少或者空保,收入就比較低了。空姐的收入也是分成基本工資、福利和航線獎金三部分,飛的越多,當然收入就高一點,飛國際航線比國內航線高,坊間戲言飛北京一趟的補貼是200元。大多數空姐的月薪起步價在5000-8000吧,之後穩定在10000元左右,飛國際航線的話可以達到2萬元。
  • 北大陳2000教授:我們月薪2000元,比美國月薪3000過得輕鬆多了
    視頻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陳平教授說的一句話:我們月薪2000元,比美國3000美元活得舒服多了。這句話也引來了網友一致的吐槽:不是吧?我房租一個月都3000了,月薪2000?吃土嗎?2000元肉都吃不起。也有網友表示:如果不買車買房,2000還是過得挺滋潤的。這段短視頻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網友們一致表示:月薪2000元活得不舒服。
  • 比基尼空姐造就女富豪,越捷航空老闆疫情之下仍獨佔鰲頭
    ★ 2011年成立越捷航空,並以「比基尼」空姐成功打響越捷航空品牌。邵發現其他航空公司也曾推出比基尼空乘人員日曆的銷量非常好,這就證明,消費者對於空姐穿泳裝這一想法是持支持態度的。既然越南大眾穿「襖代(越式旗袍)」的時代已經成為了過去,那人們對空乘人員應該穿什麼樣的服裝的態度和觀點也應該有所改變了。
  • 美國空姐制服100年的時尚演變,70年代的空姐制服真的好美
    從保守的制服到色彩斑斕的華麗時裝,再到保守的制服,反映了80年歷史中空姐角色的公眾形象。展覽還展出了包括飛行包、配件和紀念品在內的各種文物,有助於在迷人的照片旁講述空姐的故事。從制服的風格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飛往夏威夷等熱帶目的地的航班。
  • 「世界航空服賞析」俄羅斯勝利航空空姐魅力十足
    空姐飛行於藍天,如同清風明月、如同徐徐溫風、如同花朵一般,用最好的服務展現最棒的職業範。在俄航制服的套裝感十分的明顯,更能展現俄羅斯空姐的獨特魅力。高顏值的俄羅斯勝利航空空姐,配上一身精緻的制服,也是靚麗感十足,藍白色調的融合性,仿佛一眼看見了藍天白雲。
  • 吉祥航空一飛行員散發前女友空姐不雅照 威脅陪睡
    航空圈訊 8月16日,一名空姐在網上爆料,自己被吉祥航空飛行員用裸照威脅她陪睡,之前她曾和這名飛行員談過戀愛,他還將裸照發送給了自己的朋友。8月17日,針對此事,吉祥航空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目前該名涉事飛行員已被停飛。
  • 「世界航空服賞析」俄羅斯依可亞航空空姐制服清新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因此,很多的女孩都希望自己能成為空姐,飛行藍天,簡直就是最理想的職業。畢竟性格開朗的俄羅斯姑娘,加上高顏值,本身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而俄羅斯航空的空姐,除了貌美之外,依可亞航空的制服整體是寶藍色的設計,這套制服是南寧首條直飛歐洲航線開通俄羅斯依可亞航空空姐制服
  • 「世界航空服賞析」俄羅斯洲際航空空姐制服優雅
    優雅感十足的俄航制服當然是洲際航空了本文預計閱讀時長3分鐘共計26張圖很多女孩子的夢想是以後可以成為空姐,成為空姐,除了能飛行藍天,飛往世界各地,更多是因為女生對於自己未來的美好期許和嚴格要求。洲際航空的這套制服,典型的傳統制服感,整體風格十分的簡單,反而更加的幹練,也能體現洲際航空空姐的專業化
  • 「世界航空服賞析」寮國航空空姐藍色溫柔如水
    航空飛行,從一上飛機就能見到多國風情。每一個國家或者是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土人情和風俗文化,這是傳統,在寮國也是十分的明顯。因此,寮國航空在空姐的制服上的設計,是在融合現代的設計感同時又發揚了傳統。細細看空姐髮髻間的花朵是不是襯託的她們更加溫柔?
  • 「國內航司制服賞析」中國東海航空空姐制服黑色優雅
    航空飛行,這群愛嬌笑的小女生,似乎總能吸引人的目光。魅力十足,氣質優雅的空姐行走的每一步都是在展現自身的職業精神和職業操守。每家航司都會為空姐設計幾套不一樣的制服,東海航空就是其中的一家。同金色的那套相比,十分不一樣,東海航空的空姐制服黑色的這套也有不同的設計,唯一不變的,是那條九彩的領巾
  • 「國內航司制服賞析」中國星雅航空公務空姐制服高級感
    看過星雅航空的制服設計,才明白空姐是多麼令人嚮往的職業,這份職業的內在,也是十足的精緻。>更是十分的優雅,襯託出空姐的良好氣質。,這點也浮現在了星雅航空制服設計之中,更多的色塊拼接設計,卻有獨特的時尚潮流視覺感受。
  • 航空小知識(13):空姐有話說
    這是為了便於旅客區分,如果旅客遇到棘手的問題,向主任乘務長請求,往往都能獲得滿意的服務。這也是主任乘務長經驗、服務實力的體現。這就是說話的藝術,作為一名合格的空姐,說話真是太重要了。最後,空姐和空乘對保護機上人員、財產安全也負有重大責任。
  • 「世界航空服賞析」泰國獅子航空空姐制服溫婉
    ——泰國獅子航空。作為行走在空中的空姐,獅子航空的空姐更是行走的文化元素代表,一身制服展現了傳統的泰式文化。似乎看見這身制服,就能聞到濃鬱的薑黃味道,親眼看見色彩斑斕的泰國。裙身高高的側開,更有方便的活動範圍,又不影響整體服裝的感覺,展現空姐身材的同時,卻能給空姐帶來一絲絲的清涼感受
  • 「國內航司制服賞析」中國龍江航空空姐制服優雅紅
    每一次的行走和服務,空姐那柔和的親和力是不是讓你感覺到了舒適感?龍江航空的空姐,除了這些還擁有絕對的抗凍體質龍江航空建立於冰城哈爾濱,因為地理位置特殊空姐招受也基本都是本地的哈爾濱姑娘,十足的高顏值,空姐的氣質也被精緻的職業套裝充分展現出來。
  • 網曝前空姐被飛行員散發不雅照片事件,吉祥航空的回應來了
    8月16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爆料稱,自己被吉祥航空的飛行員用裸照威脅她讓她陪睡。當事女生稱,在去年五月份收到了陌生微信小號的信息,對方說撿到一個手機,裡面全是當事人的照片和視頻。還威脅她:不陪睡便把裸照發送出去。當事女生透露,自己是吉祥航空的前空姐,曾和吉祥航空的飛行員談過戀愛。而威脅要洩露她裸照的正是這名飛行員。
  • 空姐們的航空夢從這裡升起|航空技能型人才成長的軟環境和硬指標
    引言小時候,買了一本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1983年6月出版的航空小說,名叫《開闢通天路》(作者:權延赤),文筆好,風景描寫非常美。小說裡的工作人員都是創業者,他們的環境很差,好艱辛,用馬車拉著飛機轉場,真是一群勞模和英雄。《緊急迫降》、《中國機長》等空難大片裡的空姐,長得很漂亮,而且不乏勇敢、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