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惡性程度不同,治療、預後差別大

2021-01-13 騰訊網

在臨床中有這兩種現象:1、有些腫瘤幾個月的時間就明顯增大,而有的腫瘤幾年時間也進展不明顯。2、有些腫瘤較小,但術後卻發現有淋巴結轉移,有些腫瘤較大,但術後沒有發現淋巴結轉移。

這除了和腫瘤的類別(肺癌為例:小細胞肺癌惡性程度高,非小細胞肺癌惡性程度低)有關,也和腫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關。

分化程度常用於表達癌細胞有多大的侵襲性。腫瘤根據分化程度可以分為:未分化癌、低分化癌、中分化癌、高分化癌。

腫瘤細胞分化程度越高,其形態就越接近正常細胞,其惡性程度也就越低。

高分化的癌症細胞往往看起來接近正常的細胞類型,往往長的較慢,有更好的預後。

中分化的癌症細胞僅保留它們正常細胞的一些特徵,生長程度與侵襲程度介於高分化與低分化之間。

低分化的癌症細胞與它們正常分化細胞差異大,是侵襲性最高的腫瘤,預後更差。

未分化的癌症細胞分化太差,根本找不到來源組織的徵象,則稱為未分化。未分化腫瘤,惡性程度極高,預後最差。

惡性程度:未分化癌>低分化癌>中分化癌>高分化癌

未分化癌、低分化癌的惡性程度高,生長較快,很容易發生早期轉移,預後較差。中分化癌、高分化癌惡性程度較低,生長較慢,發生轉移的時間較晚。未分化、低分化屬於腫瘤的高危因素,對於未分化、低分化的腫瘤患者,即使是早期腫瘤也建議術後行輔助放化療。

原創不易,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轉發、點讚。

相關焦點

  • 什麼是低分化癌 低分化癌的治療方法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什麼低分化癌症,低分化癌有什麼治療方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什麼是低分化癌腫瘤診斷報告常常有低分化癌、高分化癌、中分化癌,未分化癌字樣,這是腫瘤病理學上的常用術語,用來表示腫瘤的惡性程度。高分化,即腫瘤細胞的分化程度接近正常細胞,提示惡性程度低,低分化(或未分化),就是腫瘤細胞的分化程度低,則表示腫瘤為高度惡性。
  • 低分化胃癌,還能活多長時間,很多人都搞錯了
    檢查發現胃裡面有一個大潰瘍,取了一些組織去做活檢,最後證實為低分化的腺癌。老李的兒子上網查了一下,網上有人說,低分化胃癌惡性程度非常高,很快就會轉移,只能活幾個月的時間。 癌症可以分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代表什麼意思呢?癌細胞經過基因突變之後,變得與正常的細胞不一樣了,不論是外觀還是生物學行為,都與正常的細胞不一樣。 如果癌細胞與正常的細胞比較相似,那就是高分化的癌症; 如果癌細胞與正常的細胞相差很大,那就是低分化的癌症。
  • 腫瘤高中低不同分化程度對腫瘤病人有什麼影響?
    多腫瘤病人在做過活檢穿刺病理後,醫生會根據檢查報告結果,明確病人是否為惡性腫瘤,並告知腫瘤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或低分化)。很多病人都不明白,這裡所說的高中低不同分化程度是怎麼回事呢?對腫瘤病人有什麼影響?
  • 生存率低的小細胞肺癌惡性程度有多高?除了放化療,還有哪些好方法
    NKT治療的各病種案例中,小細胞肺癌的病例非常少。今天展示一位治療時間為半年的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初步治療效果。之後仍會繼續保持跟蹤隨訪,向大家匯報。 我們在分析這位病人的病例之前,先了解一下小細胞肺癌的惡性度到底有多高? 科普篇:小細胞肺癌惡性程度為何高?
  • 小細胞肺癌發展快、惡性程度高,查出後,還有必要治療嗎?
    雖然有一字之差,但是這兩種肺癌形態和性質是大不一樣,除了這兩種癌症都發生於人的肺部,其他沒有任何的關係。小細胞肺癌佔所有肺癌15%,雖然佔的比例不多,但是卻是肺癌中侵襲性最強的,有生長速度快、易轉移的特性的惡性腫瘤。
  • 如何識別和處理惡性結直腸息肉?最新共識給出這些建議
    對於有蒂和無蒂惡性息肉,腫瘤與切緣的距離是LNM和復發的重要組織學危險因素。對於切緣距離≥1mm的惡性息肉,局部復發或LNM的比例是0%-2%,而<1mm(定義切緣陽性)並在內鏡術後追加外科手術者為21%-33%。腫瘤分化程度:低分化腫瘤的LNM風險比中高分化的腫瘤更高。Meta分析顯示低分化是LNM的危險因素(OR8.27)。
  • 原位癌、微浸潤癌、浸潤癌大不一樣,處理方法不同,預後差別大
    預後有什麼區別? 原位癌:由於癌細胞未突破基底膜,所以癌症非常局限,沒有轉移的條件。所以,手術切除後可以治癒,基本不會復發。術後不用採取放化療等輔助治療。對於有高危因素(脈管有癌栓、切緣有殘留、年輕患者、有家族史、分化程度低)的微浸潤癌,可以予以術後放化療予以輔助治療。 浸潤性癌:癌細胞突破基底膜開始出現浸潤,有了轉移的條件。如果沒有遠處轉移可行手術治療,術後仍需放化療、靶向、免疫治療等輔助治療。如果有遠處轉移則只能保守治療。
  • 一文帶你認清乳腺癌的不同分型與預後
    乳腺癌是一種高度異質性的惡性腫瘤,在組織形態、免疫表型、生物學行為、治療反應上都存在著極大的差異。因此,隨著個體化治療的要求不斷提高,傳統的腫瘤病理學分型遇到了巨大的挑戰。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以乳腺癌基因表達特徵為基礎的分子分型逐漸成熟。為探討乳腺癌的異質性、治療靶點、預後評估及個體化治療等提供了新的啟示。
  • 日本胃腺瘤及早期高分化腺癌的病理診斷
    不同醫療機構,甚至同一醫療機構的不同病理醫師使用的診斷標準不同,導致早期胃癌診斷混亂。對此大部分病理醫師感到無比困惑,這也是我們寫本文的主要原因。因此胃型腺瘤即使是被診斷為非腫瘤性息肉而未進行治療,也不會迅速進展。雖然如此,該作者還是建議對胃型腺瘤採取積極的內鏡治療並有必要進行細緻的病理檢查。
  • 惡性程度高、進展快 警惕與吸菸密切相關的小細胞肺癌
    「我們選擇了免疫治療,雖然貴但可以延長化療的有效期,能為爸爸爭取時間等待更好的新藥上市。」史先生的女兒說。「吸菸是小細胞肺癌的首要危險因素,其惡性程度高,進展迅速,患者確診時往往已經是晚期。」11月是國際肺癌關注月,11月16日是世界肺癌關注日,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張毅提醒,要警惕與吸菸密切相關的小細胞肺癌,其治療難度非常大,可用藥物少,新藥研發難度大。不過針對小細胞肺癌的PD-L1新藥已在國內獲批上市,還有多款藥物在研發,為小細胞肺癌患者爭取更多時間。
  •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為什麼分絕經前後?治療要多久?耐藥怎麼辦?
    乳腺癌治療有5大利器,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措施,輔助治療的有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PD-1/PD-L1抑制劑(免疫治療)目前限於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輔助治療並不是所有的乳腺癌都需要、都能用!那麼,哪些病人需要內分泌治療?術前內分泌輔助治療臨床應用不多,尤其是絕經前患者,多是術後輔助治療、或晚期病人的解救治療。
  • 醫生:早發現早治療很關鍵,生存率可高達80%
    鼻咽癌是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之一,發生於鼻咽部上皮及黏膜腺體,其病理類型多為低分化鱗狀細胞癌,惡性程度比較高,生長速度也很快,極易發生轉移,早期即可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 常見臨床症狀為鼻塞、涕中帶血、耳悶堵感、聽力下降、復視及頭痛等。
  • 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全策略
    神經內分泌腫瘤(NENs)是一類起源於神經內分泌系統細胞和肽能神經元,表現為惰性、緩慢生長的低度惡性到高轉移性等明顯惡性的異質性腫瘤。、治療結果差別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