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中有這兩種現象:1、有些腫瘤幾個月的時間就明顯增大,而有的腫瘤幾年時間也進展不明顯。2、有些腫瘤較小,但術後卻發現有淋巴結轉移,有些腫瘤較大,但術後沒有發現淋巴結轉移。
這除了和腫瘤的類別(肺癌為例:小細胞肺癌惡性程度高,非小細胞肺癌惡性程度低)有關,也和腫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關。
分化程度常用於表達癌細胞有多大的侵襲性。腫瘤根據分化程度可以分為:未分化癌、低分化癌、中分化癌、高分化癌。
腫瘤細胞分化程度越高,其形態就越接近正常細胞,其惡性程度也就越低。
高分化的癌症細胞往往看起來接近正常的細胞類型,往往長的較慢,有更好的預後。
中分化的癌症細胞僅保留它們正常細胞的一些特徵,生長程度與侵襲程度介於高分化與低分化之間。
低分化的癌症細胞與它們正常分化細胞差異大,是侵襲性最高的腫瘤,預後更差。
未分化的癌症細胞分化太差,根本找不到來源組織的徵象,則稱為未分化。未分化腫瘤,惡性程度極高,預後最差。
惡性程度:未分化癌>低分化癌>中分化癌>高分化癌
未分化癌、低分化癌的惡性程度高,生長較快,很容易發生早期轉移,預後較差。中分化癌、高分化癌惡性程度較低,生長較慢,發生轉移的時間較晚。未分化、低分化屬於腫瘤的高危因素,對於未分化、低分化的腫瘤患者,即使是早期腫瘤也建議術後行輔助放化療。
原創不易,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轉發、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