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傳粉者主要在,樹冠以下的高度範圍活動

2020-12-05 罱心手工

一般來說,那些老莖生花和老莖結果的樹木都不是熱帶雨林中高大的喬木,這些大多是雨林中的下層喬木。在熱帶雨林中,如果根據喬木樹冠所佔據的垂直空間來分布,可以將它們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上層的喬木高聳入雲,一般在30米以上,植株比較稀疏,樹冠可以自然地展開,不過樹木分布的比較稀疏。

中層喬木一般分布比較廣,這也是熱帶雨林中數量較多的樹種,樹高在20-30米之間,樹冠密集且深厚;而下層喬本一般比較低矮,有10米左右,它們的樹冠往往接近中層喬木樹冠的下面。不管這些樹木是雄雄同株還是雄雄異株,都需要動物傳粉者進行投粉。

而動物傳粉者主要在樹冠以下的高度範圍活動,對那些下層樹木的新生枝條往往觸不可及。而那些老枝條和樹幹離地面的草木和灌木層有較大的距離,且比較空曠,花朵容易被在這個空間活動的昆蟲光顧,比較容易獲得更多的授粉機會。

除了老莖生花外,雨林中還存在著老枝生花的現象,如棕桐類植物不僅花朵從莖上長出,還形成一個巨大的下垂花序,這就是鞭花。老莖生花和老莖生果在亞馬孫雨林中可以說是隨處可見,如可可、菠蘿蜜、假檳榔、聚果榕和木奶果等等。

菠蘿蜜的花序長在老莖或是短枝上,雄花序有時著生於枝端葉腋或短枝葉腋上。等到果實成熟時,金黃色的橢圓果實就懸掛在樹幹上、樹椏之間。木奶果也是這樣,它雖然不是格屬植物,但是等到結果之時,樹幹和老枝上就會弔滿累累的果穗。如李子般大小的果實成熟時呈紅色或是橙黃色,是熱帶雨林中比較著名的野生水果。

相關焦點

  • 傳粉者還是食物?——花柱草的野心
    有一種植物,對待傳粉者和獵物都非常粗暴,簡直就是植物界如同老虎獅子一般彪悍的存在——它就是花柱草。肉食植物所要面臨的一大困境是,怎樣保護自己的傳粉者不被自己吃掉。植物畢竟不比動物,無法主動甄別獵物。沒有肉食植物希望承載著自己繁育下一代希望的傳粉者轉頭就成為自己的盤中餐。
  • 傳粉動物瀕臨滅絕,世界農業將受影響
    (圖片摘自www.sciencealert.com)2016年3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最近一項對傳粉昆蟲的大型調查研究發現,目前幫助花粉傳播的昆蟲物種正在面臨將要滅絕的嚴峻形勢,這會導致每年數千億美元的食物產量下滑,進而嚴重影響全球的食物供應。
  • 內蒙古科研團隊首次在世界範圍內證實鎖陽傳粉過程
    受訪者供圖中新網呼和浩特9月18日電 (記者 張瑋)18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獲悉,內蒙古科研團隊首次在世界範圍內證實鎖陽通過開花散發臭味吸引蒼蠅實現傳粉結實的全過程。該科研團隊負責人、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陳貴林介紹,經過4年研究,終於揭開鎖陽開花結實的「秘密」。「鎖陽開花後散發出的一種特有臭味物質吸引蠅類昆蟲傳粉,從而實現鎖陽的授粉結實。」
  • 科學網—我國豆科植物與傳粉者近年來「關係穩定」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等   本報訊(見習記者高雅麗)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楊永平帶領的植物基因組演化與基因功能發掘團隊與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雲南師範大學、雲南大學和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合作,通過豆科植物標本數據,揭示了植物種子產量與傳粉者的相互關係,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新植物學家》。
  • 傳粉蜜蜂遭遇危機,蒼蠅的親戚被「培訓上崗」
    然而近年來蜜蜂的傳粉活動卻面臨著不少挑戰。 02. 傳粉越來越困難 農藥是現代農業生產中防治病蟲害的有效手段,但很多常用的農藥對於蜜蜂而言卻並不安全。
  • 樹木主要是由樹根、樹冠、樹幹三大部分組成
    樹木的組成樹木主要是由樹根、樹冠、樹幹三大部分組成。【樹冠】樹木的最上部分,由樹枝、樹葉組成。佔5~25%體積。可將樹根吸收的水分和礦物質等養分和葉吸收的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製成碳水化合物。【初生長】是根和莖主軸生長點的分生活動,即頂端分生組織或原分生組織的分生活動的結果。【樹根】形成層(即側生分生組織)細胞向平周方向分裂的結果。
  • 三農:大黃蜂是園丁的朋友,它是一個偉大的傳粉者!
    三農:大黃蜂是園丁的朋友,它是一個偉大的傳粉者!大黃蜂是園丁的朋友,因為它是一個偉大的傳粉者。大黃蜂比普通的蜜蜂大,更圓,更「毛茸茸」。像蜜蜂一樣,大黃蜂以花蜜和花粉為食,因此為蜜蜂種植各種花卉,開花的樹木和灌木也有助於它們的大表兄弟。
  • 世界上樹冠面積最大的樹:孟加拉榕樹,最大覆蓋面積達1萬平方米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把地球上的生物分為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三大種類,其中植物中又包括了樹木、灌木、蕨類、藤類、青草、地衣和綠藻等生物。在地理學的陸地自然帶當中,我們通常把陸地自然帶分為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從低緯到高緯,主要的森林自然帶包括熱帶(季)雨林帶、亞熱帶常綠闊(硬)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等類型。
  • 論盆樹的樹冠布局
    造成樹冠外廓線缺少曲折變化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因留枝太密,致使各枝連成一片,枝與枝之間缺少空間分隔,這樣樹冠外廓線就無以內凹,也就缺少曲折的變化。其二是狹義理解「三角形」構圖,而將各枝的枝梢對齊於「三角形」的斜邊上,使得枝梢的連線沒有曲折變化。這兩種現象集中體現於「戴帽型」樹冠。改善這種樹冠的辦法是:1、疏剪密枝,重新布局樹冠,使大枝疏朗,層次分明。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傳粉和受精
    【例1】一株綠色開花植物,形成果實和種子,一般必須完成兩個主要的生理活動,他們是()。A.開花和傳粉B.開花和受精C.傳粉和受精D.自花和異花傳粉解析:開花、傳粉、受精、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是四個連續的過程,開花是基礎,而果實與種子的形成必須在傳粉和受精之後,子房才能夠發育成果實,其內的胚珠才能發育成種子。
  • 南京專家研究揭示中生代傳粉昆蟲與植物關係
    本報訊(記者毛慶 通訊員盛捷)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現代陸地生態系統起源與早期演化研究團隊」與中國農業大學等合作,對昆蟲麗蛉的傳粉行為進行了詳細研究並取得重大進展,研究結果為重建中生代傳粉昆蟲與植物的生態關係提供了新觀點。
  • 「中生代蝴蝶」化石揭秘古老傳粉昆蟲「分工模式」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南京9月17日電 (楊顏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17日發布消息稱,科研人員通過對「中生代蝴蝶」--麗蛉的傳粉行為、化學通訊行為及偽裝行為進行詳細研究,揭示了中生代傳粉昆蟲的生態位分化,為重建傳粉昆蟲與植物的生態關係提供了新觀點。
  • 南京專家發現傳粉吸血昆蟲演化新證據
    阿紐蠍蛉傳粉復原圖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提供)傳粉和吸血昆蟲的早期演化研究有新進展!「中生代存在著一類特殊的長翅目昆蟲——中生蠍蛉,它們具有特化的、明顯伸長的口器,被認為是被子植物大輻射之前的裸子植物的重要傳粉者。」據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中生碩士研究生趙向東介紹,蠍蛉廣泛分布於我國侏羅紀燕遼生物群、白堊紀熱河生物群和緬甸琥珀生物群。
  • 老虎、獅子、雪豹這些大貓的活動範圍有多大?
    導讀:老虎、獅子、雪豹這些大貓的活動範圍有多大?老虎、獅子和雪豹都是貓科豹屬下面的物種,其中老虎被稱為森林之王、獅子被稱為草原之王,而雪豹則有雪山之王的稱號,從這些外號上面,我們就可以看出,它們都是各自領域裡面的頂級捕食者。
  • 南京古生物所等揭示中生代傳粉昆蟲麗蛉生態位分化
    但由於化石材料的缺乏,人們對被子植物時代之前的傳粉昆蟲及其生態位知之甚少。其口器與其取食植物的花管在長期的演化中形成了形態適應,即昆蟲口器長度與其傳粉的植物花管長度類似,因此麗蛉口器長度為重建傳粉生態位提供了關鍵證據。本次發現的麗蛉來自於白堊紀中期的緬甸琥珀和中國早白堊世熱河生物群及侏羅紀的燕遼生物群。
  • 美媒:城市養蜂成美國新時尚 送至各地助植物傳粉
    原標題:美媒:城市養蜂成美國新時尚 送至各地助植物傳粉核心提示:這種蜜蜂被大量養殖並由蜂巢送至全國各地,用來幫助給從杏仁到西蘭花在內的各種植物傳粉。 參考消息網7月14日報導 美媒稱,西方蜜蜂在很早的時候就被引進美國,這種蜜蜂的蜂蜜產量很大,也是個優秀的傳粉選手。自那時開始,這種引進的小昆蟲給美國農業注入新的活力。
  • 60%的土地變化與人類直接活動有關
    森林植被覆蓋增加 裸地覆蓋減少60%的土地變化與人類直接活動有關科技日報北京8月9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雜誌8日在線發表的一篇環境科學研究,研究人員利用30多年的衛星數據繪製成了全球土地覆蓋的變化圖
  • 科學發現:7種除蜜蜂和蝴蝶外的昆蟲傳粉者
    科學發現:除蜜蜂和蝴蝶外的其他7種昆蟲傳粉者相信說到傳粉昆蟲大家可能和小編想的一樣,最常見的植物傳粉者,即從植物到植物傳遞花粉的昆蟲,是蜜蜂和蝴蝶。植物花粉向植物的雌性物種的轉移使受精和新植物的生長成為可能。
  • 琥珀標本揭示傳粉蠍蛉特化的口器形態和習性
    中生代存在著一類特殊的長翅目昆蟲——中生蠍蛉,它們具有特化的、明顯伸長的口器,被認為是被子植物大輻射之前的裸子植物的重要傳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