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M·吾愛自然|自然在生活裡,生活在自然裡

2021-01-09 AUM噢姆

#建議橫屏觀看,體驗更佳#

將生活紮根於土壤

聽自然的歌,學自然的事

從自然中認知世界,讓成長在探索中天然發生

#自然在生活裡,生活在自然裡#

Put your life into the soil

Listening songs from nature, getting things from nature

Recognizing the world from nature

Making growth happen naturally in exploration

#Nature in life, life in nature#

#Chapter.02 親近自然# AUM與自然生活家@波妞和鯊魚,一同將視角聚焦在親近自然和自然教育的話題中:對於自然,我們有許多的想像,小孩兒、大人,在自然中都是一樣的平等,與孩子一起親近自然、共享自然,呈現生命的本然。倡導回歸自然生活的教育理念。

大自然為我們提供了賴以生存的物質,更以她的寧靜祥和滋潤著我們的心靈。只有當我們真正懂得親近自然的時候,才會由衷感激她的給予,才會珍惜她的一草一木。

#吾愛吾家Ⅷ# #六一·兒童節# #原本自然#

WEIBO @波妞和鯊魚

戲精媽媽 / 很作很注重儀式感

戶外生活品牌「 小小野餐 my little picnic 」主理人

我們之所以呼籲「親近自然」,是讓孩子們回到自然中去,用一顆開放的心,去觀察,去親歷,去感受自然帶給我們的一切,是因為親近自然的重點,不在教會孩子什麼,而是去還原一種本真,讓孩子們提起對自然的興趣。#從自然中認知世界,讓成長在探索中天然發生。#

從三歲開始,我的夢想就是做個野孩子,在田野裡奔跑。

這個夢想是我媽媽告訴我的,我3歲時坐火車看見廣闊的田野,說:「我要做個野孩子,在大野地裡奔跑。」

#回到自然中去,用一顆開放的心,去觀察,去親歷#

#吾愛吾家Ⅷ·原本自然#

#從自然中認知世界,讓成長在探索中天然發生#

我們喜歡自然,喜歡張弛有度的生活方式。

我和波妞爸爸可能從小一個在山裡一個在海邊長大,對大自然會有著非常親切的感覺,所以我們喜歡野外,也覺得孩子和自然是很親密的,經常接觸土地、昆蟲,花草樹木的孩子會很皮實健康。

2020夏系列_ BeNature · 原本自然

#帽子為鯊魚私人物品#

_我要做個野孩子,在大野地裡奔跑

_鯊魚 in AUM 20夏季新品

親近自然是一種生活態度

無論人類科技多麼發達,文明多麼繁榮

我們都不應該走得太遠

-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

# Coming Soon... #

_Chapter03. 融入自然...

<<右滑查看更多

DATE:6.02-6.10 / OPENNING:10:00-22:00

ADD: 南寧市青秀區民族大道136號華潤萬象城3樓326鋪

希望你可以在「原本自然」農場所獲得一份愉快的自然之旅!

更多展訊,敬請期待~

# 自然在生活裡,生活在自然裡 #

Nature in life, life in nature

關於AUM噢姆

AUM噢姆,是中國設計師艮庚於2009年創立的當代女裝品牌,於2013年正式納入瑪絲菲爾集團旗下。「A-U-M」乃瑜伽冥想術的發音,意為大自然的聲音。品牌崇尚人內心與自然的融合,倡導新都市女性以靜淡然的態度來看待世界,設計風格以自然舒適、自在隨性為主,為新都市女性提供身心自如的穿著體驗。

相關焦點

  • 生活裡的自然現象
    「晚上天發紅、你們就說、天必要晴」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永遠在不斷地探索中,只能不停地學習並按自然的約定去履行,否則就要受到或大或小的責罰。伴隨自然科學的普及,不由讓人感到大自然的魅力和順從自然的好處。自然界選擇人類主宰地球,「人定勝天」的做法也就是痴心妄想。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錯誤行徑一次次受到自然界的懲罰。都市霧霾,森林大火,頻繁海嘯,地下水缺失,草原沙漠化,各類生物的滅絕……哪一處沒有人的參與。
  • 自然教育:讓自然回歸日常生活
    在其中的自然教育分論壇上,來自兩岸四地的專家生動地詮釋了自然教育的作用,讓我們思考自然教育如何真正地融入生活。  「雖然我們最後呈現出的科學調查結果包含鳳頭蒼鷹的形態及它在都市裡的分布,但我們的最終目標並不是這些,而是如何引導孩子和家長在生活中思考環境的預警信號,讓他們了解我們所面臨的環境問題。」臺灣中華環境教育學會項目經理林佳青表示。
  • 魯君四:打造城市自然棲息地,回歸自然生活本源
    而自然給予人類的基本贈禮,讓城市的發展與變遷更加富有生機和活力。自然融於城市,讓城市命脈永續,這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價值觀與文化轉換的結果,是現代都市人對生活的重新規劃和想像。格力地產品牌刊物《專築》第29期以「城市自然棲息地」為主題,將「回歸自然生活本源」的思考,貫穿於城市的天空大地與建築立面、人們倡導的生活方式與對生命本質的認知、社會對歷史的反思與對未來的構思中。
  • 自然體驗師實習記丨23:民歌裡的自然觀察
    我們各自說到對自然教育理解的淺薄時,她說她覺得自己身為一個自然體驗師,應該先學會如何感受自然之美,為什麼要感受自然之美,自然有哪些美,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樣的作用,需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格物致知的學習理念我是非常認同的。但我不認同感受自然之美這個目標,於是我很認真地回復了她:「真的需要按條目去感受自然之美嗎?我不太認同。
  • 《清水裡的刀子》:人們只有生活在自然裡才會知道自己多麼的渺小
    《清水裡的刀子》:人們只有生活在自然裡才會知道自己多麼的渺小我們知道這個電影是由王學博導演執導的,其實他之前獲得很多的大獎,他的電影也是非常有深刻的寓意的。我覺得我作為一個極簡主義者是非常喜歡看這種電影的,因為它給我們呈現出來的畫面非常的簡單以至於我們把更多的思想集中在了他想表達的一些人物的心理上面,而不是集中的畫面感上,不知道我們有沒有走進過農村在農村裡生活過一段時間,其實現在如果說年紀大的一些人的話會有這種感覺,因為他們小時候有一部分人是生活在農村當中的,看著這種電影,其實覺得就是懷舊吧!
  • 植迷生活\純淨自然,在花藝靈動的世界裡,收穫溫暖,收穫笑容
    植迷 LIFE 植迷生活 \ 純淨自然> 無論有沒有養護經驗 只是單純喜歡 植物也會回饋你生活中純淨自然的一段慢時光 比如在多肉麵前聽花開的聲音 觀葉綻的曼妙 總會收穫一些驚喜與驚嚇 不管是好的或壞的
  • 源於自然,源於生活
    親近自然尋找生活的味道,親近生活尋找愛的味道,源於自然的鮮,自然的純。我們用心地尋找著每一款貼近生活貼近自然的食材,只為做好那一杯好飲品。源於自然的食材是綠色的,是健康的,因為它帶著自身泥土的氣息生長,是大自然的味道,吃低放心,用的安全。貼近自然的食材是養生的不二選擇,因為它健康,隨著養生潮流的興起,現在的人養生意識逐漸變強,對甄選食材似乎很隨便,只追求某款養生食材能不能達到想要的作用,遺漏了食材是否健康,安全。
  • 生活之美,源於自然;自然之美,源自生活
    在大自然中,有一些神奇的自然現象,日出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清晨,太陽還未升起,東方卻被染成了朱紅色,又漸變著退到了鵝黃色。上空浮著幾片陰沉的雲。生活中的點滴美好,源自怡人的自然。而自然風光的美麗,需要在生活中發現。
  • 活在自然裡,住在山水間。歐洲隱匿在自然的酒店
    本周,我們分享幾個歐洲藏匿於山水之間的酒店,希望可以給你的戶外生活體驗帶去參考。 作為歐洲自然療法的領導者、世界最好的溫泉水療酒店之一,Lanserhof堅持回歸自然的生活方式,幾十年來一直為客人量身定製心靈治癒康復療法,助其尋找自然的快樂。
  • 城市生活對自然的依賴到底有多大?
    隨著農業的出現,遊牧生活逐漸消失,而農業的出現又或多或少地與另一事件有巧合,也就是當時建立了永久聚居點,形成越來越大、越來越複雜的社會。 許多學者認為最早的城市出現在公元前4000-公元前3000年;人類最早的城市之一古烏魯克 (位於今天的伊拉克) ,有5萬-8萬居民。
  • 自然與藝術的開始|濟南中糧祥雲生活藝術館
    「自然流經的藝術,在時光裡的穿梭之中呈現。 02 靈感追溯 | Design Inspiration 自然佇留的瞬間,藝術已然蔓延 以未來為憧憬的實驗性體驗生活社區 設計師嘗試著將自然與藝術高度融合 創作一個城市公園中的生活藝術館
  • 破浪2020|陽光城·溪山悅:住進山水自然裡,悅享藝術生活
    從原先單純的「住」到如今「工作+生活+居住」,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居住需求也在發生變化。被綠色環繞的住所、具有藝術感的日常、可以便捷改造的空間……陽光城·溪山悅滿足了現代人對未來居所的美好想像。地處密雲的陽光城·溪山悅,擁有三山環抱和兩河交匯,使得人們可以在山水之間體驗沉浸式自然生活。
  • 一旦生命和生活脫離自然,就再無道德可言
    講人,就是講人生,講生活,講人性。不講人的生活,道就沒有意思了。道的最高原則就是自然。從這個終極的地方出發,如果畫一個圓圈,那麼:人~地~天~道~自然~人,這個就很有意思了。人這一輩子,就是兩個字:自然。這是生命哲學。很多人搞得人生哲學無比複雜,其實很單純,不要繞,繞來繞去,浪費口舌。單純就是自然,自然就是道,就是人應該追求的終極目標。
  • 「讓生活走進自然」青島市中小學生作文大賽
    「讓生活走進自然」青島市中小學生作文大賽  2014年4月25日,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將在青島舉辦。青島世園會以「讓生活走進自然」為主題,始終堅持自然創造,依託自然條件,因勢造景,儘量避免對周邊山體及綠化植被的破壞,做到園藝和自然景觀結合的渾然天成,本次青島世園會充分展示了愛護自然之美,同時,讓我們體會生活的人文之美。為了展現青島全市人民喜迎世園會的風採,營造世園會舉辦的良好氛圍,發掘中小學生優秀作文人才,特面向青島市廣大中小學生舉辦「和地球媽媽來一個擁抱」徵文大賽。
  • 愜意生活源於自然
    摘要:胡軍,從小跟隨父母在上海生活,也在上海求學,深受上海大都市文化氣息和海派設計理念的薰陶及影響。  亮家靚家設計師:胡軍創家匯眾創空間設計總監高級室內設計師子魚設計工作室負責人溫州市青年攝影家協會會員胡軍,從小跟隨父母在上海生活
  • 「園林的夏天」:樹木、洞天與池水裡的人情自然
    「在我看來,古典園林和搖滾樂似乎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它們與今天的生活雖然已經有了一些距離,但是在很多時候又能以新的形式和面貌回到我們的身邊,去重啟和聯結某些在文化回憶中的感知模式。」在今天的都市生活的語境中,日常生活與自然的關係是否還有可能如同在園林中一樣親密無間?魚山希望通過對於園林的解讀以及對自己在《草間情話》中諸多畫作的分享,去呈現人與自然在夏日中互動的生動情境。
  • 在自然中,遇見生活的完整之美
    日本著名美學家柳宗悅說過:「皈依自然才能企盼完整之美」。同樣在中國,人們對自然山水獨有鍾愛,水月之境、山林之音,在自然之中回歸純粹。中國文化中,山水是自然,也是人心境界,它超越了單純物質形態,關乎志趣與審美。而回歸當下時代,山水資源匯聚處,往往成就高居住價值。
  • 人與自然:透過語言看自然
    人類總以為利用自身製造的高科技工具就能徹底改變自然界,但遺憾的是,只能在與自然的抗衡中感到無奈。高科技給人帶來一段時期的美好生活,但從長遠看,也在變異著人類未來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方式必然讓自然無法回復到原始的狀態。人類自身就分成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
  • 把課程融入生活和自然
    全課程將學科課程融入生活中、自然中、儀式中,讓孩子們學到了更系統、更鮮活的知識,讓生活本身成為學習。  濟南第十四中學從環境與課堂、教育與教學、課程建設與實施幾個方面展現了學校的變革之路。學校致力於建構群體價值認同、教師主動發展、學生自主樂學、多方通力協作的課程領導團隊,凝聚課程管理合力,不斷深化小班化教育教學研究和實踐,真正提升了教育實效。
  • 城市山居,寫就「繁華與自然」的詩意生活
    在如今高壓的快生活節奏中,許多人都希望找到一處可以慢下來的地方,來放置浮躁的心。對於事業在城市中心,生活卻渴望親近自然的城市精英來說,現實卻有些「殘酷」:若偏安遠郊、追逐詩意,則很難無縫銜接正常的工作作息,更缺少城市的便利配套;而若居於城市中心,繁華之餘卻始終缺少大自然的味道……毫無疑問,「如何找到城市與自然的平衡」是追求生活品質的人群一直在追求的答案。重慶,自帶山城屬性,最好的自然資源當然還是在山中。近山而居,與自然為伴,已然成為這部分人群的夢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