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一千零一夜》是國人接觸最多的阿拉伯文學,排名第二位的阿拉伯文學是出自於哪位作家?答案是黎巴嫩詩人紀伯倫。他的代表作《先知》、《先知園》、《沙與沫》影響力巨大,代表著紀伯倫的最高文學成就。他是阿拉伯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風格獨樹一幟,具有豐富的想像之美以及如繪畫般的色彩美,被人們廣泛稱為「水晶般」的風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位黎巴嫩詩人的十句詩句,體會字與字之間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以及博愛的人生觀。
紀伯倫一生比較坎坷,絕大部分時間掙扎於社會底層,嘗盡了背井離鄉,生活艱辛之苦。他出生於黎巴嫩的一個小山村,由於父親涉嫌一樁欺詐案被捕,為了擺脫這件不光彩的事,母親決定帶著孩子遷居美國。在美國,紀伯倫接觸到了西方文化,他的繪畫天賦很快被伯樂相中。在紀伯倫15歲的時候,他回到黎巴嫩,學習阿拉伯文化,5年後返回美國開始為報刊寫稿,從此開啟文學創作生涯。
從文學角度來說,紀伯倫具備一名有世界級影響力的東方文壇巨匠,他的散文詩影響力巨大,風格纖細,人物性格單純,文字具有優美的音樂感。另外,他的散文詩創造了一種想像的虛幻世界,讓自己看到好的和想像出來的,運用比喻的手法,將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內心矛盾以及自身精神以想像的方式展現在讀者面前,增加文字的表現力,又讓讀者讀完產生一種神秘的色彩。
讀紀伯倫的詩給人第一印象便是——美,他將人與自然的和諧美恰如其分的展現出來,體現出詩文的浪漫主義特質。這是因為他對事物、生活懷有熱情,他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為此,詩文展現出來的情感豐富、唯美、豐滿。詩文色調多樣,色調在感情中萌發,在大自然的環境中生長,描繪出自己的心靈家園,構建出自己內心世界,濃濃的浪漫主義色彩鋪面開來,這便是紀伯倫詩文的偉大之處。
愛是人類文學史的永恆主題,為此紀伯倫的詩文中同樣有很深的愛的痕跡。不過,在紀伯倫的眼裡,愛並非單單指愛情,也包括友情、親情、心懷故土的思念以及憂國憂民的深情等等,用文字讓愛表現出深刻的內涵。值得一提的是,紀伯倫的詩文中還體現出一種追求自由的意思,在他看來,自由是照亮心靈的明燈。
總之,紀伯倫的詩文在當下影響力依然很大,將愛與美展現得崇高和偉大,並掏空人們的心靈,用文字展現出深奧的人生真諦,產生濃厚的人生哲學。他是作家、詩人,並非哲學家,但從詩文中能夠感覺到他對人生、命運、生命的看法,體現出濃厚的哲學底蘊。
再來說說紀伯倫的作品。他的作品如此受到讀者、文壇的喜愛,並非受到某組織的推介,而是從人與人之間的推薦傳播開來,可見不論讀者還是作家,對紀伯倫的作品非常喜愛。代表作《先知》以愛和美為主題,將善與美交織詩句中,意境高深,充滿濃鬱的詩情和哲理,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世界名著,有很多人把他與泰戈爾的作品相提並論。散文詩集《沙與沫》充分展現了詩人的想像力,詩文充滿哲理、智慧,又充滿音樂之美,傳達出生命的愛和真諦,值得反覆讀,深度理解。
1883年1月6日,紀伯倫·哈利勒·紀伯倫出生,1931年4月10日逝世,享年48歲。今天是這位著名的東方詩人、作家137周年誕辰,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他筆下十句唯美詩句,一起體會文字背後的哲理、美與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