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大氣網訊:火電廠煙氣脫硝常用的主要技術有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SNCR)、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兩種,在生產過程、生產環境、施工過程、勞動過程中都存在著職業病危害因素。
為了能夠系統、全面、準確的識別本項目可能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依據《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高毒物品目錄》、《職業病目錄》、《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從煙氣脫硝項目使用的原輔材料、生產工藝、設備設施等方面來對可能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識別。
本文從生產過程、生產環境、施工過程、勞動過程三方面入手,對可能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分析識別。
一、生產過程中的職業危害因素
氨:脫硝劑為氨水或液氨時,閥門或管道法蘭連接處可能發生洩漏,工人可能接觸到氨。
尿素:脫硝劑為尿素時,閥門或管道法蘭連接處可能發生洩漏,工人可能接觸到尿素。
二氧化硫:煙道密封不嚴,產生洩漏時,工人可能接觸到二氧化硫。
一氧化氮:煙道密封不嚴,產生洩漏時,工人可能接觸到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煙道密封不嚴,產生洩漏時,工人可能接觸到二氧化氮。
煤塵:鍋爐進煤裝置密封不嚴,產生洩漏時,工人可能接觸到煤塵。
其他粉塵:煙道密封不嚴,產生洩漏時,工人可能接觸到其他粉塵。
噪聲:鍋爐配套的泵會產生機械噪聲。
高溫:鍋爐及汽包等附屬裝置可能產生高溫危害。
工頻電場:工人進入配電室,工頻電場大於5KV/m時,會對工人產生危害。
此外,工人在進行電焊焊接作業時可能接觸到電焊煙塵、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錳及其化合物、臭氧、紫外輻射。
二、生產環境中可能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
廠區總平面應布置合理,建築物容積和建築物結構應與生產性質相適應,無廠房低矮、狹窄。建設項目的操作室內夏季採用自然通風加空調系統降溫,滿足夏季降溫要求;夏季室外的溫度較高,但員工只是巡檢,工作時間較短,若有需要長時間在室外工作,夏季有高溫危害。冬季操作室內採用散熱片取暖,採暖溫度達18-25℃,滿足冬季取暖要求;冬季室外溫度較低,但員工只是巡檢,工作時間較短,若有需要長時間在室外工作,冬季應注意禦寒。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