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丨全社會用電增長反映我國經濟高質量

2020-11-30 中國電力新聞網

用電增長反映我國經濟高質量

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單葆國 張莉莉  譚顯東

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8年,我國經濟增速有所下降,但經濟運行總體呈現「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特徵。在經濟增速放緩的同時,全社會用電量實現了超預期快速增長。用電量是國民經濟運行的晴雨表,用電量的快速增長一方面反映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

  我國經濟增速放緩,但發展質量明顯提升

  在我國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推進三大攻堅戰等內部因素以及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下,我國經濟增速下行。2018年,我國GDP增長6.6%,增速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其中第四季度增長6.4%,為2009年二季度以來的最低。三次產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3.5%、5.8%、7.6%,增速比上年分別下降0.5、0.1、0.3個百分點。

  儘管經濟增速放緩,但經濟發展質量有所提升。一是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更加顯著。2018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6.2%,比上年提高18.6個百分點。二是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繼續提升。三次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分別為7.2%、40.7%和52.2%,其中第二、三產業比重比上年分別提高0.2和0.3個百分點。三是經濟新動能快速成長,規模以上戰略新興產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9%、11.7%,分別較規模以上工業高2.7和5.5個百分點。四是企業盈利能力有所增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10.3%,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有所提高。

  電力彈性係數七年來再次大於1,反映了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顯著成效

  用電量超預期快速增長,電力彈性係數大於1。2018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實現6.85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8.5%,增速提高1.9個百分點,創近七年以來新高;電力彈性係數為1.29,為2012年以來再次超過1。在經濟增速下降的情況下,用電增速大幅提高,兩者變化出現明顯「背離」現象。

圖1  2010年以來我國GDP與用電量增速

  用電量快速增長反映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顯著成效。2012年,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傳統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嚴重,經濟增速大幅下降到8%以下,用電增速也隨之出現大幅下降。2015年,在經濟增速繼續下降並低於7%的形勢下,第二產業用電出現負增長,全社會用電量增速下降到1%。2015年12月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即」三去一降一補」,確保經濟運行平穩。2016年以來,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PPI在經歷54個月的負增長後實現正增長,經濟運行總體平穩,連續16個季度經濟增速保持6.4%-7.0%之間;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持續提高,反映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

  第二產業是拉動用電量增長的主要動力,反映了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集聚

  第二產業用電量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高於70%,但其增加值佔GDP比重僅為40%左右,這種結構的不對稱性決定了第二產業對用電的影響要遠遠大於對經濟的影響。2018年,第二產業用電量增長7.2%,增速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5.0個百分點,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而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5.8%,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用電增速明顯提高主要是因為:一是去產能和技術進步使得部分高耗能行業用電出現大幅反彈。以黑色金屬行業為例,隨著過剩產能的快速出清、電爐鋼比重的大幅提高以及環保設施投運,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用電量增長9.8%,比上年提高8.6個百分點,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0.8個百分點,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二是裝備製造業用電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比上年增長9.7%,增速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0個百分點,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三是能源加工轉換用電量增速大幅提高。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用電量比上年增長6.6%,增速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用電量增長18.9%,增速比上年提高6.7個百分點。上述兩個行業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1個百分點,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用電高速增長,反映現代服務業加速形成

  第三產業主要行業用電均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支撐了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2018年,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長12.7%,增速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9個百分點,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其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用電量增長23.5%,增速提高8.9個百分點,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0.2個百分點,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1.7%,增速下降1.6個百分點,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0.3個百分點;教育、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用電量增長15.7%,增速提高5.7個百分點,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0.2個百分點,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高速增長表明網際網路產業成為經濟增長新動力。截至2018年11月末,我國部署的伺服器數量達138萬臺,同比增長30.7%,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018年,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用電量比上年增長60.4%,對信息行業用電增長的貢獻率達68.2%。其中,網際網路數據服務用電量增速高達203.1%。

  電氣化鐵路、道路運輸用電保持兩位數增長,表明交通電氣化水平提高,發展質量不斷提升。2017年末,電氣化鐵路裡程達8.66萬公裡,電氣化率68.2%;全國鐵路擁有機車2.14萬臺,其中電力機車佔比59.9%。2018年,電氣化鐵路用電量增長12.5%,增速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對交通運輸行業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高達44.3%。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61萬輛,新能汽車充電樁達30.0萬個;新能源汽車銷量125.6萬輛,大幅增長61.7%,增速提高8.4個百分點。2018年道路運輸業用電量比上年增長16.7%,對交通運輸行業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達25.7%。

  教育、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用電高速增長,表明居民消費升級成為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2018年,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同比增長21.2%,增速比上年提高8.3個百分點;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增長6.7%,高於人均消費支出增速0.5個百分點。教育、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用電量比上年增長15.7%,增速提高5.7個百分點。

  居民生活用電量持續快速增長,反映人民生活質量正在不斷提高

  城鎮居民和鄉村居民生活用電均保持兩位數增長,鄉村居民用電增速大幅提升。2018年,居民生活用電量比上年增長10.4%,增速比上年上升2.6個百分點,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5個百分點,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城鎮、鄉村居民生活用電增速分別為10.5%、10.2%,增速分別提高1.9、3.5個百分點,分別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0.8、0.7個百分點,比上年均提高0.2個百分點。

  家用電器普及率上升,居民生活電氣化程度提高。2018年,全國居民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達33.0輛,比上年增長11.0%;每百戶空調擁有量達109.3臺,增長13.7%;每百戶抽油煙機56.4臺,增長10.7%;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超過2.5億輛。居民生活清潔取暖力度加大,2018年國家電網經營區居民電採暖完成電能替代28.3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41.4%。

  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帶動農村生活用電增長。2018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超過1000萬人,280個左右貧困縣脫貧摘帽,280萬人易地扶貧搬遷順利完成。脫貧攻堅解決了貧困人口的生活問題、改善了用電條件,普及了家用電器使用,均有利於用電量增長。

  綜合分析

  用電量增長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從長期看,兩者增長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從短期看,兩者變化可能出現「背離」。綜合來看,2018年經濟增速下行但全社會用電量實現超預期快速增長,這是短期因素和長期因素、周期性因素和結構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新動能快速發展、電能替代加速推進、大氣汙染防治範圍擴大等因素的共同影響。據測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拉動作用顯著,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2.5個百分點;新動能持續快速成長,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9個百分點;電能替代影響有所增強,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2.4個百分點;大氣汙染防治範圍擴大,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0.5個百分點;氣候氣溫拉動作用基本持平,採暖與降溫電量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2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王萍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

相關焦點

  • 經濟風向之一的用電數據出來了:一季度同比增長3.2%
    經濟風向之一的用電數據出來了:一季度同比增長3.2%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 2016-04-13 12:25 來源:澎湃新聞
  • 6月常州全社會用電量、用電負荷增長 工業經濟恢復
    常報全媒體訊 記者昨天從我市2020年度電力迎峰度夏新聞發布會獲悉,6月份我市全社會用電量和用電負荷都比去年同期增長10%以上,並保持持續增加態勢。有關方面表示,這說明我市產業發展特別是製造業「開足馬力」,工業產能恢復並有增加。
  • 用電量持續攀升 折射經濟新動能
    2020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勾勒出了一條總體上揚的曲線,從側面印證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疫情期間「宅」在家的日子,百姓生活用電量實現較快增長,一季度增速為3.5%。1月至10月,城鄉居民生活用電持續較快增長,用電量同比增長5.9%,增速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 崑山全社會用電量整體轉正 為外貿復甦和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崑山是全國百強縣市榜首城市,非常時期,來之不易的非常增長意義重大」,國網崑山市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朱金生稱。當月崑山市全社會用電量超過21.4億千瓦時,單月用電量自4月份以來連續第8個月實現正增長。其中,8月份單月用電量增幅達11.18%,也創下崑山單月用電年內最高增幅。是月,崑山電網最高調度負荷三創歷史新高。
  • ...精神解讀②丨2021: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韓保江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高質量發展與經濟增長不是對立的。從分配角度看,高質量發展是實現投資有回報、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的發展。要實現這樣的高質量發展,前提是要有一定的增長率。從目前形勢看,明年經濟恢復好於今年是肯定的,但由於明年經濟增長仍存在變數,謀劃好明年經濟增長「託底」工作仍十分必要。
  • 1-2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創5年新高 說明什麼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發電量全面增長,一季度全國發電量1.5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0%。1—2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1.0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3%,增速較去年同期提高6.9個百分點,創5年來新高。緣何一季度全國發電量全面增長、用電量增速創出5年來新高?其背後折射出怎樣的經濟發展新態勢?
  • 2019年中國電力市場規模預測:全社會用電量或增長7%
    當前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工業化進程穩步推進,對電力的需求必然日益增長。近年來,我國發電量保持增長,從2012年的約4.8萬億千瓦時到2017年的約6.3萬億千瓦時,我國發電量實現了30%的增長。其中,2017年全國發電量6.3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5.9%。
  • 合肥公布2020全社會用電量 京東方、紅四方、長鑫存儲是用電大戶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用電量是反映城市經濟運行的重要指標之一。2020年,合肥地區全社會用電量累計達382.55億千瓦時,在國家電網重點城市排名首次躍居前二十,同比增長1.89%,佔比全省總用電量2427.5億千瓦時的15.7%。這體現著合肥經濟發展保持較好態勢,省會引領作用進一步凸顯。
  • 崑山全社會用電量整體轉正
    ,同比增長0.02%,這意味著崑山全社會用電量增幅年內首次整體轉正。全社會用電量是一座城市和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晴雨表」。11月尚未結束,本月的崑山全社會用電量已超21.4億千瓦時,實現了單月用電量自4月份以來連續第8個月正增長。其中,8月單月用電量增幅達11.18%,創下崑山單月用電年內最高增幅。
  • 2019年宜興市全社會用電量約107.44億千瓦時
    2019年宜興市全社會用電量約107.44億千瓦時 發布日期:2020-01-21 13:54 來源:宜興市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全社會用電量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能夠反映地方經濟的運行情況。日前,國網宜興市供電公司發布2019年宜興全社會用電分類情況匯總表。
  • 結構更「優」 底色更「綠」——從小電錶觀察中國經濟新變化
    新華社北京10月23日電 題:結構更「優」 底色更「綠」——從小電錶觀察中國經濟新變化新華社記者姜琳、劉洪明小小電錶,既關聯家庭冷暖、企業興衰,也可觀察一個國家經濟的溫度與亮度。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統計,今年前9個月,服務業和高新技術製造業用電量持續高增長,中西部省份用電增速「領跑」全國,農村居民用電增速首超城鎮居民。數據變化,顯示出中國經濟儘管面臨重重壓力,但結構更「優」、潛力更「大」、底色更「綠」。
  • 經濟運行「晴雨表」快速恢復常態 4月份全省社會用電量今年首次增長
    用電數據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3月份以來我省全社會用電量明顯回升,4月份實現今年首次增長。記者從省統計局獲悉,隨著全省用電量指標的回升,社會各行業生產秩序正快速恢復,經濟運行正逐步回歸常態。
  • 2014.12:我國經濟增長動力及其轉換
    如果從另外三個能夠近似反映投資與消費水平的統計指標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和外貿出口總額來看,增長速度差距則更為明顯。1981—2010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從961億元增加到278121.9億元,年均增長21.6%;外貿出口從367.6億元增加到107022.8億元,年均增長2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350億元增加到156998.4億元,年均增速只有15.6%,比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和出口增速均低6個百分點。這說明,投資和出口的快速發展推動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 上半年合肥全社會用電量增長9.6% 達114.5億千瓦時
    上半年合肥全社會用電量增長9.6% 達114.5億千瓦時  114.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6%。其中第一產業用電量達0.8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7%;第二產業用電量62.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9%;第三產業用電量29.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3%。總體來看,今年上半年合肥經濟形勢相對較好,用電量各項指標均持續保持平穩增長。  工業用電量是城市經濟運行的「風向標」。今年上半年,合肥市工業用電量達59.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2%,極大地帶動了該市全社會用電量的增長。
  • 廣西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關係分析
    能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近年來,隨著廣西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能源消費需求與日俱增,能源供需矛盾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究竟廣西能源消費、用電量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怎樣的關係?
  • 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 努力推動我國經濟長期高質量發展
    但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國內外形勢發生深刻變化,出現了一系列新形勢、新問題、新挑戰。 從國內看,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很多方面還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繼續發展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
  • 12月份浙江用電量增長6.09% 全年增長2.62%
    原標題:12月份浙江用電量增長6.09% 全年增長2.62%   2020年12月,浙江全社會用電量46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09%。
  • 兩會每日觀察丨看中國經濟,有這樣三個維度
    兩會每日觀察丨看中國經濟,有這樣三個維度兩會議題很多,經濟無疑是重中之重。遭遇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中國經濟該怎麼看和怎麼幹?習近平總書記5月23日上午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此前一天他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
  • 新時代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變革研究
    但在動力變革進程中,依然面臨著以要素投入為主的傳統增長模式難以為繼、需求動力有待進一步挖掘、產業總體仍處於全球價值鏈中低端、改革開放步入「深水區」等突出問題,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亟須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切實推動新時代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變革。
  • 溫州電網最高用電負荷首破千萬!用電量迅速增長
    溫州網訊(通訊員 瞿合祚)8月25日13時40分,溫州全社會用電最高負荷達1017.91萬千瓦,這是溫州首次突破1000萬千瓦,成為繼杭州、寧波、嘉興之後全省第四個突破1000萬千瓦的地級市,約佔全省供電負荷九分之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