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解讀②丨2021: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2021-01-10 中國經濟時報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周子勳

時至年終歲末,作為探尋中國經濟重要風向標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於近日閉幕。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非同尋常不言而喻。中央為2021年中國經濟工作定基調、指方向、明任務,牽動著社會各界的目光。

明年將如何乘風破浪穩健前行?多位知名專家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中央提出「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意味深長,表明穩增長仍是2021年重要主題,將為深化改革、轉型升級、化解風險等爭取更多時間空間。

「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意味深長

當前,中國經濟一些關鍵指標正在陸續轉正,這些「正」能量匯聚中國經濟復甦的磅礴動能,使今年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耐人尋味的是,對於明年經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韓保江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高質量發展與經濟增長不是對立的。從分配角度看,高質量發展是實現投資有回報、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的發展。要實現這樣的高質量發展,前提是要有一定的增長率。從目前形勢看,明年經濟恢復好於今年是肯定的,但由於明年經濟增長仍存在變數,謀劃好明年經濟增長「託底」工作仍十分必要。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孫學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中央提出明年要「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表明2021年中國經濟具備了恢復到合理增長區間的條件,經濟增長的確定性大為提高,這與2020年的情況有很大不同,因而2021年提出具體目標也是順理成章的。

由於受基數影響,2021年同比的經濟增長會呈現前高后低且大幅波動態勢。如以同比指標設定目標的話,年度增速會明顯高於正常水平,對此,孫學工建議,以季度增速指標設定目標,表述為「2021年各季度經濟增速在5.5%以上」。也可考慮以環比年化增速設定增長目標,比如設定在6%左右,這與當前潛在增長水平基本相當。

「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增長潛力充分發揮』,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這是中央綜合考慮內外部形勢變化後作出的理性決定,體現了實事求是的態度,也體現了引導各方將工作重點放在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意圖。」中國銀行研究院院長陳衛東對本報記者說,受疫情影響,2020年經濟增速與往年並不具有可比性,綜合今明兩年情況來看,我國經濟增速平均在5%-5.5%,總體將處於合理區間。

「我國經濟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而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不再停留在增速上,而是更加關注結構和質量,因此,淡化增長目標釋放出中國經濟將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益,這是適應新階段變化的必然結果。」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本報記者表示。

劉向東認為,中央強調「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意味著經濟發展仍是首要任務,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鑰匙。確定合理的區間需要靈活適度的宏觀調控政策配合,既要防止經濟出現過熱的系統風險,也要防止經濟達不到預期的合理區間,而拖累既定的經濟目標實現。  

未來5年經濟有望實現

5%以上平均增速

孫學工認為,「十四五」時期有必要設定具體的GDP增速目標,這有利於綜合反映高質量發展的進展與成果,為高質量發展的評估考核提供依據;有利於有效引導市場預期,釋放經濟發展潛力;有利於與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遠景目標相銜接,確保基本實現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

陳衛東指出,我國經濟仍然處於轉型升級、動力轉換的關鍵時期,在推動疫後經濟恢復的同時,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未來工作的重點。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隱含了對經濟增速的要求,結合我國經濟增長潛力看,預計未來5年經濟有望實現5%以上的平均增速。

劉向東也認為,「十四五」時期,適應新發展階段的內在要求,仍需要設定一定的經濟增速目標,作為錨定2035年遠景目標的重要參照系。

圖片來源/新華網

正確處理好速度

和質量效益的關係

「在對新發展階段的認識下,處理好增長速度和質量效益的關係變得比較明晰,即統籌多重目標要求使經濟發展在保持一定增速的情況下追求質量和效益的提升。換句話說,在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劉向東指出,處理好兩者的措施就是既要做好逆周期調節,同時做好跨周期設計和調節,驅使經濟增長圍繞著潛在產出水平附近波動,從而實現中國經濟發展的行穩致遠。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石英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下,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可以重點關注如下動向:一是供給和需求在提升中保持動態響應與平衡。在新發展格局下,暢通國內大循環,關鍵在於打通供給和需求之間的循環,建立正向反饋機制。避免結構性體制性因素導致的供給需求之間響應機制鈍化、反饋機制失靈等問題,警惕供給與需求之間負向反饋導致經濟收縮的風險。二是抓好「六穩」「六保」之首的就業,保持就業數量較為充分,就業質量較為穩定。

韓保江也認為,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絲毫不能忽視規模和速度。只有在適度可靠的經濟增長速度的基礎上的高質量發展,才能惠及全體人民。  

平衡好今年、明年和後年的關係

韓保江指出,要平衡好今年、明年和後年的關係,關鍵是明年要有一個好的經濟增長表現。因為,無論是消化今年留給明年的「發展成本」和超量化的政策壓力,還是為後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經濟增長厚植基礎,2021年都必須重視「穩增長」,只有穩住經濟增長,其他「六穩」「六保」的政策目標才能實現。

劉向東表示,由於疫情帶來的擾動主要在今明兩年,因此,在熨平經濟波動方面,要兩年整體來看,即兩年時間的經濟發展回歸正常水平,這就意味著要逆周期調節和跨周期設計與調節相互配合和相輔相成,並由這兩年正常過渡到2022年。要實現這一平衡,2021年的經濟發展既要保持現有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和可持續性,同時更注重經濟結構的優化和實施好「十四五」規劃建議的中長期任務,確保經濟質量和效益持續提升,為「十四五」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開好局、邁好步。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預示著明年我國宏觀調控政策將會逐步回歸正常化,並在後年進入正常操作。」劉向東說。

熱點連結

●第十二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白沙島論壇在瀋陽舉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①丨從新發展格局透視2021年八大重點任務

●白沙島論壇丨張軍擴:著力完善促進東北振興的體制環境

●白沙島論壇丨餘斌:立足新發展格局重塑東北振興新優勢

●白沙島論壇丨董峰:營商環境正成為瀋撫改革創新示範區鮮明標籤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召開黨組會議(擴大) 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監 制丨王忠宏王輝王彧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馬 原

相關焦點

  • 李克強:我們不會讓經濟運行滑出合理的區間
    請問,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是否比之前預想的更為嚴重?如果經濟放緩繼續持續下去,中國是否會考慮採取更加有力的舉措?包括取消房地產限制和降低基準利率等?  國務院總理 李克強:  這位記者朋友喜歡單刀直入,那我也開誠布公。中國經濟確實遇到了新的下行壓力,現在世界經濟都在放緩,就在這一個多月期間,幾大國際權威機構都在調低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期。
  • 強化項目支撐 科學編制預算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王立奇...
    12月28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王立奇主持召開市長辦公會議,聽取市統計局2020年主要指標預計完成情況的匯報,市發展改革委、財政局、能源局2021年重點工作謀劃情況及全市重大項目謀劃、財政預算編制情況的匯報。
  •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丨塔裡木乙烷制乙烯項目加緊建設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丨塔裡木乙烷制乙烯項目加緊建設 2020-09-21 12: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1年中國經濟應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陳昌盛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2020年,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攻堅克難、轉危為機、逆勢而上,推動經濟社會恢復取得戰略性成效。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需要進一步穩固經濟恢復態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實現「十四五」高質量開局。
  • 深入學習五中全會精神努力推動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
    全會取得的重大成果,對於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信心,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奮力書寫新發展奇蹟,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用中長期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種重要方式。
  • 以職能作用有效發揮推動高質量發展
    本報訊(記者 張海濤)1月2日,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尹弘到省發改委調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科學謀劃、統籌兼顧,以自身職能作用的有效發揮,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 中國經濟年會召開 10大關鍵詞解讀未來方向
    來源:Wind資訊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2019-2020中國經濟年會」於周六(12月14日)召開。中財辦及多部委高層現身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寧吉喆表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我國宏觀調控積累了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在新的挑戰面前,有能力有條件繼續克服困難。寧吉喆表示,要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經濟總量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 弘揚「北鬥精神」 凝聚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磅礴力量
    其背後的「北鬥精神」值得我們認真弘揚,北鬥精神的內涵包括「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筆者認為,北鬥精神對與我們今天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弘揚「北鬥精神」,能夠凝聚經濟高質量發展磅礴力量。  中國北鬥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標杆。北鬥系統獨樹一幟,堅定選擇了混合星座的特色發展之路。北鬥一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提供導航定位服務。
  • 王一鳴:經濟高質量發展呈現七大特徵
    來源:新華網思客7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多項宏觀經濟數據,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8%。如何評價我國經濟上半年的運行情況?下半年如何應對國內外環境的複雜變化,繼續保持經濟平穩運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就上述問題發表了看法。
  • 2021,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
    回顧2020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宏觀政策怎樣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展望2021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做到提質增效、更可持續,穩健的貨幣政策如何做到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人民日報記者採訪相關專家和企業,探討如何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 未來經濟工作應抓主要矛盾化危為機
    下半年經濟這樣幹(4)胡敏「上半年經濟運行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因素增多」,但「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風險挑戰,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必須增強憂患意識」。這是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所做的判斷。
  • 2021士兵提幹時政熱點:推動高質量發展 為「十四五」開新局
    2021士兵提幹時政熱點:推動高質量發展 為「十四五」開新局 2021-01-11 17:48:20| 來源:人民日報
  • 中信建投:穩增長任務有所淡化 政策重心再回高質量發展
    政府經濟目標往往是多重的,從市場關注的視角看,可以簡單化為「增長速度」與「增長質量」。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時,往往「增長速度」的重要性更高,在會議內容的表述上通常體現在幾個方面:回顧當前經濟形勢時認為「下行壓力較大」、在供給與需求關係上會提出「適度擴大總需求」(「總需求」在「供給側改革」之前)、未來重點任務是「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 中國經濟的明天將更加美好——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兼...
    推進綠色發展指標體系並形成測算結果,研究了創新發展、協調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統計指標體系,初步形成了反映新發展理念的系列統計指標體系框架。初步形成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統計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落腳點,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和要求,緊緊圍繞新發展理念,為加強高質量發展統計監測提供依據。
  • 2021年全縣經濟工作這麼幹
    2021年全縣經濟工作總體任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市委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建設「實業強縣、幸福無極」奮鬥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積極開展「三重四創五優化」活動,積極構建「3+3」現代化產業體系,以「產業需求、企業需求、人才需求」為導向,以項目建設為主要抓手,推動營商環境
  • 人行濟南分行:增強系統觀念 推動新時期高質量發展
    1月8日,人民銀行濟南分行以視頻形式召開2021年工作會議暨山東省外匯管理工作會議,學習貫徹2021年人民銀行工作會議暨全國外匯管理工作會議精神,總結近年來工作,謀劃和部署未來一段時期及2021年重點工作。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外匯局山東省分局局長周逢民代表分行黨委作工作報告。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劉振海主持會議。
  • 應勇:以釘釘子精神推動湖北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召開五周年之際,1月7日上午,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生態保護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觀看國家《2020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進一步研究部署我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重點任務和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
  • 感知中國經濟的溫度——國研中心專家聚焦2021年經濟社會熱點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 題:感知中國經濟的溫度——國研中心專家聚焦2021年經濟社會熱點新華社記者鄒多為2021年,「十四五」開局。站在歷史新起點,面對當前新形勢,中國經濟怎樣邁好第一步、如何持續穩定恢復和推動高質量發展?
  • 吉林:工業經濟穩住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來源:吉林日報吉林日報記者 華泰來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國內外經濟環境複雜多變的客觀形勢,我省突出保產業鏈和市場主體穩定,工業經濟運行取得了較好效果。1月至11月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增速位列全國第2位。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這些高頻詞釋放什麼信號?專家劃下六大重點
    上周五剛落下帷幕的2020 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同時也定調明年經濟工作總體思路: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強化科技戰略支撐,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與2019年的會議公報內容相比,本次會議公報中既有新話題、新表述,也有老話題、新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