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信建投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9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當前經濟工作。對於會議精神,我們理解如下。
第一,「穩增長」任務有所淡化。政府經濟目標往往是多重的,從市場關注的視角看,可以簡單化為「增長速度」與「增長質量」。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時,往往「增長速度」的重要性更高,在會議內容的表述上通常體現在幾個方面:回顧當前經濟形勢時認為「下行壓力較大」、在供給與需求關係上會提出「適度擴大總需求」(「總需求」在「供給側改革」之前)、未來重點任務是「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例如,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的政治局經濟工作會議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密集有類似表述,對應的期間廣義社融增速的反彈以及經濟增速在2016年直至2017年上半年的企穩反彈。在去年12月的政治局經濟工作會議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也提到,明年重點任務中包括「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政策層面對應的是「適時適度實施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本次會議的表述)。本次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是「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一季度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好於預期,開局良好」,只是在展望未來形勢時認為「國內經濟存在下行壓力」(並且有結構性、體制性的因素)。與之前相比,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更為樂觀,也未明確提出將「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作為下一階段重點工作內容,意味著「穩增長」任務有所淡化。
第二,政策重心偏向「高質量發展」。本次會議的一些新提法是,對經濟形勢的判斷是下行壓力「既有周期性因素,但更多是結構性、體制性的」,經濟工作的總基調是「要通過改革開放和結構調整的新進展鞏固經濟社會穩定大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辦法穩需求」(供給在前、需求在後)。部署下一階段的重點任務包括: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房地產「因城施策」+「房住不炒」、關鍵制度創新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安全生產問題、打贏脫貧攻堅戰(用大幅篇幅論述,為重中之重)。從這些表述看,「高質量發展」等長期性問題的重要性提升。
第三,短期觀望後重提「房住不炒」。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未提房地產,可能是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的短期觀望,房地產政策如何選擇可能需要視經濟走勢如何而確定。一季度GDP增速超預期、房地產市場重新升溫,結合晚間住建部「部分熱點城市住宅銷售回暖、土地市場熱度回升,需引起高度關注」等表述來看,政策層面可能重新關注房地產市場存在的風險,這意味著,房地產政策整體收緊的可能性要高於鬆動的可能性,與政策重心偏向「高質量發展」、「穩增長」任務有所淡化一致。
第四,外部制約減輕得以確認。2018年外部環境發生較大變化,年內的四次政治局經濟工作會議中,均談及外部環境,表述依次是「世界經濟政治形勢更加錯綜複雜」(4月)、「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7月)、「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10月)、「抓住並繼續利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12月),在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則是「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五次表述的高度整體提升,但對形勢的判斷是逐步趨於樂觀。在此之後,關於貿易談判的樂觀信息不斷出現。本次會議的提法是「外部經濟環境總體趨緊」+「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從表述看,應該是指全球經濟下行。這反映出隨著貿易談判進展樂觀,外部制約減輕得以進一步確認。這也是政策重心再回「高質量發展」的國際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