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中國翻譯"從不搞小動作"

2020-12-04 中國日報網

本報記者專訪尼克森訪華親歷者、中國前駐美大使館參贊王立

王立家中保留著一張四寸彩照。照片左邊是當時年滿40、在外交部歐美司美國處擔任科員的王立,右邊是美國前總統尼克森。兩人面對面舉起酒杯,表情鄭重。這一幕發生在1972年2月21日周恩來總理為尼克森舉行的歡迎國宴上。事後,當美國《生活》雜誌把這張當年拍攝的照片「物歸原主」時,王立不禁驚喜:「真不知道他們怎麼找到我的。」

回憶起40年前的宴會,這位歷任中國駐美大使館參贊、中國駐芝加哥總領事的耄耋老人至今記憶猶新:「在人民大會堂,尼克森按照中國人的習慣,一桌桌敬酒。在大洋彼岸,美國觀眾也通過電視直播,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

早在基辛格首次訪華前半個月,中方就成立了由周總理親自領導的一套班子,包括政治組、禮賓組、安全組等組。王立當時被分在政治組,主要負責事先編寫參考資料,參與會談並根據記錄整理簡報。

王立回憶,基辛格和尼克森訪華期間,他和同事工作吃住都在釣魚臺,白天參加會談,晚上整理簡報和逐字記錄,工作常常是連軸轉。「簡報其實一點兒也不『簡』,基本相當於實錄,所以往往將簡報內容稍作添加,就『變成』逐字記錄了。簡報必須第二天一早交到毛主席、周總理案頭,逐字記錄則可以稍微緩一緩。」

王立還說起那時的速記工作不同於現在打字錄入,當時全憑符號記錄,因此有一個把符號還原、擴展成文的過程。而美國方面,基辛格首次訪華時或許出於保密考慮沒帶速記,記錄工作交給了他的特別助理、國家安全委員會職員洛德等人。洛德他們辛苦地記錄長長的英文單詞,成了名符其實的「longhand」(英語「普通寫法」,跟shorthand「速記」一詞相對),為此美方在飛回加州途中花了不少時間核對成文。「相比而言,中方記錄更加完整可靠。」王立說。他還說,在基辛格兩次訪華和尼克森訪華時,美方曾不止一次用過中方譯員。「美方人員說,中方的翻譯準確無誤,從不搞小動作。」

圍繞臺灣問題的鬥爭貫穿了基辛格、尼克森訪華的始末。最終雙方在中美上海公報上達成一致:「美國方面聲明: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國內有些報刊或書籍曾載文說,雙方在臺灣問題上爭執不下時,基辛格最後想出這句妙語打破僵局云云。王立認為,這一說法並不準確。

據王立了解,首先,美方在1971年10月22日打出的公報第一稿中已寫出這一句(文字上後來稍加改動),不是爭到最後才用它打破僵局。其次,洛德在其中貢獻了智慧,包括中方最終接受美方使用「acknowledge」(英語「認識到」的意思)的措辭。第三,雙方真正的爭論發生在這句話的後面一段:「它重申它對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關心。考慮到這一前景,它確認從臺灣撤出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的最終目標。在此期間,它將隨著這個地區緊張局勢的緩和逐步減少它在臺灣的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王立說,美方在撤軍問題上起先只是籠統表示「逐步減少」,而且以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為條件。中方當然嚴詞拒絕。對「考慮到這一前景」的表述,中方原本堅持「本著這一希望」的提法,美方則堅持用「基於這一前提」,最終雙方達成妥協。「前景」只是一種可能或願望,「前提」則是一種條件。一詞之差體現了原則性與靈活性的巧妙運用。(本報北京2月22日電)

相關焦點

  • 左手拿中國抗疫援助,右手在南海搞小動作,為何悶聲發財的總是他
    但令人遺憾的是,在一邊接受中國醫療援助的同時,馬來西亞當局卻依然不忘記在南海搞起了小動作:就在日前,馬來西亞當局開始公然抗議中國勘探船進入其「南海主權海域」進行勘探行動。從本月初開始,中國最新南海石油勘探主力、世界第一艘六纜高精度短道距地震電纜三維物探船「海洋地質八號」開始進入南海,展開新一輪的南海油氣勘探行動。面對這艘來自中國的龐然大物,越南等在南海侵犯中國主權的沿岸國家都如臨大敵。在月中進入越南人的「地盤」時,越南人就史無前例的派出4艘海警船進行尾隨監視。所以現在輪到馬來西亞人了,馬來西亞當局自然更是緊張得要死。
  • 人民日報鐘聲:美方大搞文化霸權,威脅全球文化安全
    必須警惕的是,美方唯我獨尊,蠻橫推行文化幹涉的霸權主義,已經對全球文化安全構成威脅美方近日又宣布將6家中國媒體列管為「外國使團」,這是美方對中國駐美媒體和記者的最新政治打壓和汙名化,也是美方基於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嚴重幹擾中美正常人文交流、推行文化霸權的又一例證。
  • 李蘭娟院士漢語為美國授課,美方自帶翻譯,網友喊話高福、鍾南山
    應美方邀請,中國「國寶」級專家李蘭娟院士向美方介紹中國抗疫經驗。視頻中,李蘭娟院士全程使用漢語,美方自己配翻譯,然而這並沒有影響「授課」效果,美方的專家們各個都認真得像小學生,專心聽講,認真記筆記。咦?這時候英語怎麼不「世界通用」了呢?
  • 華春瑩回應北約報告:中國從不搞「脅迫外交」或「恫嚇外交」,相反...
    鳳凰衛視記者:北約將發布一份報告,稱要認真思考如何應對中國的崛起,認為中國的價值觀與北約不同,並在嘗試「恫嚇」其他國家,中國的崛起對北約的安全構成挑戰。中方有何回應?華春瑩:你提到的報告還沒發布,我們希望在看到之後再做正式評論。我想就你剛才提到的幾個要素,先做一個初步回應。
  • 中國帶領70多國在聯合國對美亮劍,美方聽好了
    晴天娃哈哈 舉報   隨著近期中美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僅多次無端打壓中國企業
  • 又搞小動作!美國防部報告將中國地圖中的臺灣島抹掉
    據臺媒4日轉引《日本時報》報導,報告的初版中國地圖是包括臺灣省的,但其後美國防部又將臺灣部分去掉,五角大樓發言人還聲稱,「報告印有一處錯誤」。美國國防部最新公布的《核武態勢評估》報告文中俄羅斯及中國版圖的前後對比。日媒稱,在原版報告中一張介紹美、俄、中、朝鮮核運載系統的表格,呈現各國國名與地圖,中國地圖中包括臺灣省。
  • 原來你的大腦,在搞這些「小動作」
    原來,這是我們的大腦在搞一些小動作,3歲之前的記憶很明顯屬於長期記憶。而人體的長期記憶其實是可以分為兩種的,一種是能夠清楚回憶起來相關信息的外顯記憶,比如做過什麼事情。另一種是無意識狀態的內隱記憶,比如騎自行車,綁鞋帶等等,我們3歲之前的內隱記憶沒有丟失,只是變成了一種潛意識,比如在嬰兒時期學走路,學說話等動作就算。
  • 蔡英文莫搞「小動作」,禍亂香港是飲鴆止渴
    此次蔡英文再次高調介入涉港國安立法之事,以此可以看出,她是想再次對香港採取「小動作」,進而來緩解其尷尬的處境。至於蔡英文揚言停用「港澳條例」,則又是蔡英文當局的「小心機」。在此奉勸蔡英文當局放下「小算盤」,收起「小動作」,切莫小看大陸維護國家安全和祖國統一的決心,吸港人「血」、禍亂香港是飲鴆止渴,完成「未完成的答卷」才是當務之急。
  • 聯合國上,美方代表當眾誣衊中國!中方代表:為何美方隱瞞事實?
    更過分的是,美國派出的代表直接在大會上攻擊中國,誣衊中國所作出的貢獻。 對於美國的污衊,我國代表也是當場駁斥了美方的不是指責。同時,中國代表還直接在大會上指出,在聯合國大會呼籲團結抗疫的時刻,美國代表卻帶頭反對,並且顛倒黑白、轉嫁責任,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和完全拒絕。
  • 「請美方學成語」系列|成語告訴你,「顛倒黑白」太無恥
    「請美方學成語」系列網評之五顛倒黑白,根據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漢語成語大全》,意為把白的說成黑的,把黑的說成白的,形容故意歪曲事實,混淆是非。第十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進行之際,美方給中方貼上「倒退」「背棄」等標籤,聲稱「中國的承諾受到了侵蝕」,指責中方「出爾反爾」「削弱了美方的核心訴求」,再度顯露出美式霸凌蠻橫無理的表徵和顛倒黑白的底色。
  • 華姐「呵呵」的英文翻譯火了,外交部的神翻譯還有很多……
    「呵呵」這個詞什麼意思,不必多說,中國網友會心一笑。那麼用英語該怎麼翻譯呢?來看下外交部給出的標準答案。8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官方微信發布了7月31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的雙語全文,其中關於「呵呵」是這樣翻譯的:華春瑩:關於第三個問題,我看到了有關報導,我只想「呵呵」兩聲。
  • 美方拉開月球爭奪戰序幕,我們該如何應對?
    眾所周知美方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國家。早在1969年首批美方太空人踏上月球表面的時候,就將一面國旗永久性地插在了月球上。按照殖M地時代「先到先佔」的原則,美方國內一直都有觀點認為,美方應該據此宣布對月球擁有所有權或者至少是某種特殊權益。
  • 美方「插嘴」新疆事務並制裁相關中企,趙立堅:美方完全是顛倒黑白...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5日訊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消息」,在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美方插嘴新疆事務並以此藉口制裁相關中企」進行有關提問,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美方對中方的指責完全是顛倒黑白、一派胡言,只能進一步暴露美方幹擾新疆反恐努力、阻撓中國穩定發展的險惡用心
  • 美方攻擊中國軍民融合政策,外交部:典型雙標
    有記者提問,美國務院2日發推特攻擊中國軍民融合政策。同日,美副國務卿克拉奇也就此發推特稱,他已致函美國各大學董事會,指出所謂中共在學術自由、大學捐贈基金、研究和智慧財產權等方面構成嚴重威脅,並稱中國的軍民融合政策是其致函原因之一。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 美方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是因為這個原因?胡錫進:謠言!
    老胡在網際網路上看到一種說法:因為有大量美國外交官需要回到中國而因疫情原因遭到中方拒絕,美方採取了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的報復措施。據老胡了解,這完全是虛假消息,是有人在帶節奏,給美方的瘋狂行為找理由,把罪過推到中方頭上。散布這種假消息的人真是昧了中國人應有的良心。
  • 大搞文化霸權,威脅全球文化安全(鐘聲)
    必須警惕的是,美方唯我獨尊,蠻橫推行文化幹涉的霸權主義,已經對全球文化安全構成威脅    美方近日又宣布將6家中國媒體列管為「外國使團」,這是美方對中國駐美媒體和記者的最新政治打壓和汙名化,也是美方基於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嚴重幹擾中美正常人文交流
  • 翻譯是一種「愛的勞作」
    多年來,鄭先生不止一次說過這樣的話:搞外國文藝學研究,最好要翻譯一些他們有關的作品。這不但因為多讀多看,有助於自己辨別能力的提升,知道什麼作品好什麼作品差,而且翻譯也是創作,或謂二度創作。精準的、精益求精的譯文,是提供給人民群眾的精美精神食糧,是比物質食糧更長遠更重要的精神養分,我們如何能掉以輕心呢!言簡意賅,發人深思。
  • 美軍駐達爾文港,和澳大利亞聯手對抗中國?美稱為在當地找存在
    前幾日,有澳大利亞的媒體發表了一篇報導,報導主要講美國的陸戰隊駐紮到了澳大利亞的達爾文港,作者認為這一行為是在想中國傳遞某一種信號,這個說法或多或少有些道理和韻味,美國的前總統的副國家安全顧問表示,美澳這一做法的一部分目的是為了對抗中國的崛起,同時也是在鞏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存在
  • 翻譯專家談如何提高翻譯實踐能力
    楊建平 中國外文局翻譯專業資格考評中心副主任2017年下半年,全國翻譯資格考試辦公室和中國外文局翻譯專業資格考評中心以「如何提高翻譯實踐能力」為主題,組織了首期「翻譯講壇」系列訪談活動,七個語種的10名國內知名翻譯專家應邀參加了訪談。
  • 中方又被美方「卡脖子」,從美方進口稀有氣體,比稀土價格還貴
    每次我們遭遇到美方欺凌,或者是受到不平等待遇的時候,都會有不少人出面呼籲,中方趕緊停止對西方國家供應稀土的做法。雖然這從根本上能夠減少來自美方的威脅,但我們其實也是很憋屈,因為我們那個時候,真不敢停止對美方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