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外行星發出射電信號,信號微弱,是地外文明請求交流嗎?

2021-01-07 世界抽屜

以美國康奈爾大學為首的一支國際科學家隊伍通過一系列射電望遠鏡觀測宇宙,並探測到來自牧夫座的射電脈衝波。這一信號可能是從太陽系之外的其他行星收集到的第一個無線電脈衝。這一結果發表在16日的《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期刊上。

使用荷蘭的射電望遠鏡低頻陣列,研究人員發現,系外行星系統(包括雙星和系外行星)顯示了一個重要的射電信號,該系統距離我們的太陽系約51光年遠,即牧夫座τ系統。它是研究行星磁場的一扇獨特而潛在的窗口。

它是我們在無線電領域首次提出的用於探測系外行星的線索之一。康奈爾大學的一名博士後研究員、研究小組的負責人 JackD. D. Turner說:「我們認為它是由行星本身發出的。根據無線電信號和行星磁場的強度和偏振情況,這與理論預測的結果相符。

論文合著者之一雷·賈亞瓦德哈納說:「如果後續觀測結果得到證實,那麼探測到這種射電爆發將為我們觀察系外行星打開一扇新窗戶,也為我們探索離我們幾十光年之外的外部世界提供了一種新方法。」

Turner說,觀測系外行星的磁場有助於天文學家解釋行星的內部結構和大氣屬性,以及恆星與行星相互作用的物理原理,「系外行星的磁場可以保護大氣不受太陽風和宇宙射線的影響,從而使行星更適合居住。」

2年前,研究人員檢測到木星的射電輻射信號,並將其放大以模擬來自遙遠的木星類木星系外行星的可能信號。這為尋找40-100光年外系外行星的射電輻射提供了模板。經過近100個小時的射電觀察,研究人員在牧夫座τ系統中發現了系外的木星射電「木星」。

但是,另一方面,科學家們認為,這次的射電信號非常微弱,而且它的來源仍然不確定,所以後續的觀察仍然是至關重要的。

信號雖然微弱,但也給我們提出了一個一直以來難以決斷的問題,如果真的是有外星文明在向我們招手,希望聯繫我們,那我們要不要給予回應。

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霍金,曾經發表過自己對於地外文明的態度。談及宇宙傳來的神秘電波時,說過一句:希望世界上能夠監聽到宇宙信號的射電望遠鏡不要回答任何可疑訊號。

為什麼不能回答?我們可以從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雨果獎最佳長篇科幻小說《三體》中得到答案。

《三體》作者劉慈欣自己談到外星電波時,說自己不會回應,至少現在不會回應,會繼續學習監聽,最好能破譯其中一些信息。

「三體」小說中,小說人物葉文潔回復三體人發出的外星信號,導致了一場長達400年的入侵和毀滅恐懼,她也是人類毀滅的開端。

這樣做的代價太大了,換個角度說,就是未知的情況下,我們應該主動出擊嗎?或者靜待變化,再作打算。

實際上,隨著科技的進步,最近幾年,科學家們常常能夠從星系外捕捉到一種神秘的快速無線電波爆發,科學家們稱之為「快速射電暴」,但至今為止,他們還不知道它們是如何產生的。

在2018年年,科學家們通過望遠鏡拍攝到的圖像中,第一個被發現的「快速射電暴」是來自一個螺旋星系,它位於河外星系,距地球約5億光年。

2015年, CHIME研究小組首次發現,快速射電暴可以重複出現;2019年1月,科學家又迎來一則重磅消息:神秘電波被重複發射6次。

對於外星文明探索的話題歷來就是個熱門話題,更是構造了科幻作品這一大領域。正如我們所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宇宙之廣,人類未必就是獨特的,但迄今為止人類還沒有直接確定外星球存在外星人、外星人到達地球等問題。

可以說隨著接收到的信號越來越多,要不要回覆信號的決定變得越來越緊迫,回復可能有危險,不回復可能失去了解外星文明的機會。

如果你對於宇宙文明間的設想很好奇,不妨看看劉慈欣的《三體》,在《三體》裡,劉慈欣曾提出過一個冰冷而殘酷的定律——黑暗森林法則。而《三體》三部曲,完全都是圍繞著這個法則,進行了展開。

什麼是黑暗森林法則呢?劉慈欣是這樣描述的:

"宇宙就像一片黑暗無比的森林。在森林中,到處都是不懷好意的獵手。每個獵手,只會做一件事,那就是殺死一切敢於暴露自己的人。"

很多科學家都堅持要回復這個信號,這樣做就等同於在宇宙中點燃了一堆篝火,然後宇宙回應:"我在這裡,快來和我做朋友!"

而一旦被更高級的文明發現地球的坐標,那麼對地球而言,帶來的將是滅頂之災。

在劉慈欣看來,貿然回復外星人的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最終,經過一番爭論後,科學界最終達成一致,沒有回覆這個神秘信號。

《三體》揭露了很多人性對自我內心的對抗,也揭露了很多人性的思考,更構造了一個龐大的宇宙級設想,沒讀過的朋友強烈推薦看兩遍。

《三體》不是難懂的工具書,而是真正易懂又能流暢閱讀的小說。共3本,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 死神永生,每一本都無比精彩。

讀完《三體》之後,歐巴馬感到震驚:「三體太有想像力了,讀了它以後,我覺得做一個美國總統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我要做的無非就是和國會辯論的瑣事,而不必擔心外星人入侵。」

除了歐巴馬以外,FaceBook總裁扎克伯格、小米雷軍、360周鴻禕、騰訊馬化騰,也都是《三體》的推崇者。在雷軍看來,《三體》對他們公司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黑暗森林、降維打擊等概念,都值得他們警醒。

我在剛接觸《三體》時,立刻就被書中緊湊的劇情和作者超乎常人的想像力所吸引,書中所出現的「黑暗森林法則」、「降維打擊」等內容,徹底顛覆了我對宇宙和這個世界的認知。

尤其是第三部《三體—死神永生》,絕對算得上是一篇大手筆,它將整個地球,整個銀河系,展現在宇宙的大背景下,真正觸發靈魂深處對於人性的思考。

它不僅可以給你帶來閱讀的震撼,更會引發對人性的深層次思考,對你的價值觀會有所啟迪。

在書中,人們被他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一個恢弘而邏輯自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海中一片樹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擔心科幻中的物理概念會不會看不懂導致影響閱讀體驗?完全不用擔憂這個,我是物理學外行,依然能輕鬆讀懂,我剛上初中的侄子在閱讀的時候也毫無壓力。

此外,到2020年4月,它已被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教材開發中心(2020年版)中小學生閱讀指南目錄中的指定中段文學閱讀書目。

馬上元旦,寒假,過年了,送自己、朋友、親人禮物時,強烈建議送這套科幻盛宴,知識不貴,一頓飯錢而已,想要的朋友可以收藏,點擊購買。

相關焦點

  • 太陽系外行星發出射電信號?難道是地外文明?
    該信號可能是第一次從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收集到的射電脈衝。研究成果16日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兩年前,研究人員曾探測到木星的射電輻射信號,並對這些輻射進行了縮放,以模擬來自遙遠的類木星系外行星的可能信號
  • 51光年外行星發出射電信號
    如果存在外星生命,當他們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可能也會出現智慧生命,甚至會建立起它們的外星文明。此前有科學家推算出在我們銀河系內可能至少存在36個類似人類這樣能夠發射無線電信號的外星文明。如果存在這些能夠發射無線電信號的外星文明,他們發射的無線電信號就有可能會被我們人類接收到。
  • 距地51光年處,神秘行星發出射電信號,會是未知文明在召喚嗎?
    近日,又有一個來自康奈爾大學領導的國際科學家團隊,在探測宇宙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射電信號,這個信號來自於距離地球大約51光年之外的一顆系外行星之上。系外行星發出射電信號?研究者表示,這次發現神秘的射電信號,主要是通過位於荷蘭的射電望遠鏡低頻陣列才找到的,通過追蹤來源得知,這個信號來自於牧夫座中的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除了擁有1顆系外行星之外,還擁有著1顆雙星。
  • 系外行星發出射電信號?脈衝來源仍存在不確定性
    系外行星發出射電信號?該信號可能是第一次從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收集到的射電脈衝。研究成果16日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論文合著者之一雷·賈亞瓦德哈納說,「如果通過後續觀測得到證實,這次射電爆發的探測將為我們打開一扇觀察系外行星的新窗口,也為我們提供一種探索數十光年外的外星世界的新方法。」
  • 如何尋找外星文明?那些「外星信號」是怎麼回事?
    目前有5艘無人探測器正朝著太陽系外飛去,雖然它們的速度已經超過太陽系逃逸速度,但它們的飛行速度非常慢,每秒只有十幾公裡,以這個速度飛離太陽系需要上萬年的時間。因此,目前只能藉助地球上的天文望遠鏡來尋找外星文明。不過,即便是地球上最強大的天文望遠鏡,也無法讓我們看清遙遠系外行星的表面,更無法讓我們知道那些行星上是否存在智慧生命。目前,唯一可行的辦法是接收來自宇宙中的無線電波。
  • 我國的射電望遠鏡,也在搜索地外文明信號,若發現了,會如何?
    射電望遠鏡與光學望遠鏡不同,它既沒有高高豎起的望遠鏡鏡筒,也沒有物鏡,目鏡,它由天線和接收系統兩大部分組成。天線對射電望遠鏡來說,就好比是它的眼睛,它的作用相當於光學望遠鏡中的物鏡。它要把微弱的宇宙無線電信號收集起來,然後通過一根特製的管子(波導)把收集到的信號傳送到接收機中去放大。接收系統的工作原理和普通收音機差不多,但它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和穩定性。
  • 系外行星發出射電信號?
    該信號可能是第一次從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收集到的射電脈衝。研究成果16日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利用荷蘭的射電望遠鏡低頻陣列,研究人員發現,大約距太陽系51光年遠的系外行星系統——牧夫座τ系統(包含一顆雙星和一顆系外行星)顯示出一個重要的射電信號。
  • 宇宙中存在重複的神秘電磁波信號,會是外星文明發出的信號嗎?
    在那之前,我們很難找到外星文明。儘管我們可以通過天文望遠鏡觀察到許多與地球非常相似的類地行星,但我們根本不知道這些行星的具體情況,更不用說它們上面是否有生命或智慧文明了。然而,在外星文明成為星際文明之前,人類基本上只有兩種方法來尋找外星文明存在的證據。一種方法是外星文明發現了地球,並主要來到太陽系與人類接觸。這是第三種最直接、最明顯的親密接觸。
  • 地球第一次從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收集到的射電脈衝
    美國康奈爾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通過射電望遠鏡陣列監測宇宙,探測到了來自牧夫座的射電脈衝串。該信號可能是第一次從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收集到的射電脈衝。研究成果16日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利用荷蘭的射電望遠鏡低頻陣列,研究人員發現,大約距太陽系51光年遠的系外行星系統——牧夫座τ系統(包含一顆雙星和一顆系外行星)顯示出一個重要的射電信號。
  • 尋找外星生命信號:天眼啟動地外文明探索,真能探測到外星人?
    天眼真的能找到外星人嗎?天眼又稱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位於貴州某偏僻山區的一個喀斯特窪坑中,由4450塊反射板構成。整個反射面的面積,相當於30個足球場的大小,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 美國收到太陽系外的脈衝信號,專家正在全力解讀
    近日,由美國康奈爾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通過射電望遠鏡陣列監測宇宙時,探測到了來自牧夫座的射電脈衝信號,而該信號可能是當前人類首次從星系外接收的射電脈衝信號
  • 難道是「外星文明」來電?30億光年外傳來周期性無線電信號
    40多億年前,太陽系誕生了,隨後我們地球也出現了。在太陽系誕生初期,太陽系的環境比較混亂,地球並不適宜生命的存在,不過經過數億年的沉澱,地球的環境開始變得溫和,第一批生命也在某個時刻出現了。經過幾十億年的發展,地球生命從單細胞生物開始發展成為了多細胞生物,到現在的文明社會。我們地球能夠出現生命起源,能夠發展成為文明社會,在宇宙中,是否還存在其他的高級文明呢?
  • 科學家屢屢收到「天外強烈信號」,外星文明究竟想給我們傳遞什麼
    除地球之外,宇宙中還存在生命和外星文明嗎?科學家的回答是肯定的,但在對外星文明的探索卻始終無果。然而科學家卻屢屢收到「天外強烈信號」,外星文明究竟想向我們傳遞什麼呢?最為出名的一次發生在1977年8月16日,美國科學家Jerry R. Ehman使用的是《搜尋地外文明計劃》在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巨耳無線電望遠鏡,檢測到一個明顯的窄頻無線電訊號。
  • 接收到15億光年外的信號,是外星人發出?忠告,先不要太激動
    自從現代科技發現,我們居住的地球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顆塵埃之後,探索宇宙空間其他適宜居住的星球,試圖和地外文明交流的嘗試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即使有這樣的警告,世界各地宇宙學家依然在不遺餘力的探索地外文明,他們使用超大望遠鏡來捕捉來自宇宙深處的信號,識圖識別其中蘊含的文明特徵。
  • 來自系外行星的射電暴
    天文學家日以繼夜地使用射電望遠鏡陣列監測宇宙中的無線電波。日前,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探測到來自牧夫座的射電暴,這可能是人類首次收集到來自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的射電暴。這項研究由康奈爾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傑克·特納(Jake D.
  • 射電探測:系外行星搜尋利器
    射電波段是搜尋地外文明(SETI)計劃的主要探測手段,也是探索系外行星磁場的直接途徑。當第一顆太陽系之外的行星在射電脈衝星周圍被發現約30年後,射電天文開始在M型恆星周圍探測到行星的存在。  除了用Arecibo望遠鏡這個超大功率射電基站進行呼出,人們還試圖從這個巨大接收天線的數據中扣除「雜音」,尋找地外文明發來的信息。從1999年5月開始至今,很多天文愛好者通過SETI@home屏幕保護程序參與到海量射電望遠鏡(接收)數據的分析中,試圖尋找來自地外文明的信號。儘管至今未果,我們向太空發出的信息也未收到回音,但好奇心仍然驅動著人們在與地外文明建立通訊的探索中不斷嘗試。
  • 比鄰星向地球發出神秘無線電信號,科學家:可能是外星生命發出
    此計劃的目標是通過搜尋恆星和銀河發出的電波和雷射傳輸訊號來尋找地外文明。電波訊號由北半球的GreenBank射電望遠鏡和南半球的Parkes射電望遠鏡來搜尋。GreenBank射電望遠鏡是同時期全球最大的可轉向射電望遠鏡,Parkes是南半球第二大的射電望遠鏡。  而近日,「突破聆聽計劃」捕捉到一串神秘無線電信號。科學家們認為這些信號可能來自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科學家把這串信號稱之為BLC-1。
  • 難道是「外星文明」來電?30億光年外傳來周期為157天無線電信號
    40多億年前,太陽系誕生了,隨後我們地球也出現了。在太陽系誕生初期,太陽系的環境比較混亂,地球並不適宜生命的存在,不過經過數億年的沉澱,地球的環境開始變得溫和,第一批生命也在某個時刻出現了。經過幾十億年的發展,地球生命從單細胞生物開始發展成為了多細胞生物,到現在的文明社會。
  • 人類首次接收到,系外行星向地球發出神秘信號,距離僅51光年
    該信號可能是第一次從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收集到的射電信號,而且該行星距離地球僅51光年遠。除此之外,還要考慮雙星與原行星盤的相互作用能否保障類地行星在宜居帶內形成。宇宙中的各類天體每時每刻都在不斷向外發出各種電磁輻射,除了無線電波(射電)和微波之外,還有能量高得多的輻射類型,比如X射線和γ輻射等等。
  • 人類首次接收到,系外行星向地球發出神秘信號,距離僅51光年
    近日,美國康奈爾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通過射電望遠鏡陣列監測宇宙,探測到了來自牧夫座τ系統的射電脈衝串。該信號可能是第一次從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收集到的射電信號,而且該行星距離地球僅51光年遠。除此之外,還要考慮雙星與原行星盤的相互作用能否保障類地行星在宜居帶內形成。宇宙中的各類天體每時每刻都在不斷向外發出各種電磁輻射,除了無線電波(射電)和微波之外,還有能量高得多的輻射類型,比如X射線和γ輻射等等。很多天體都能產生強烈的射電輻射,例如脈衝星、類星體、活動星系核甚至巨行星、褐矮星的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