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射電望遠鏡?
射電望遠鏡是指觀測和研究來自天體的射電波的基本設備,可以測量天體射電的強度、頻譜及偏振等量。包括收集射電波的定向天線,放大射電信號的高靈敏度接收機,信息記錄﹑處理和顯示系統等。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取得了四項非常重要的發現:脈衝星、類星體、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星際有機分子。這四項發現都與射電望遠鏡有關。
射電望遠鏡與普通光學望遠鏡有什麼不同?
射電望遠鏡與光學望遠鏡不同,它既沒有高高豎起的望遠鏡鏡筒,也沒有物鏡,目鏡,它由天線和接收系統兩大部分組成。天線對射電望遠鏡來說,就好比是它的眼睛,它的作用相當於光學望遠鏡中的物鏡。它要把微弱的宇宙無線電信號收集起來,然後通過一根特製的管子(波導)把收集到的信號傳送到接收機中去放大。接收系統的工作原理和普通收音機差不多,但它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和穩定性。
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特別之處
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天眼」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是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合作探測地外文明信號
當探測地外文明信號的科學家們跟蹤來自一顆恆星附近的有希望的信號時,他們希望即使在恆星落在中國或者其他國家的天文臺之後,也能繼續進行觀測。
這意味著在最好的情況下,世界各地的天文臺都在全天候跟蹤信號,最好是同時從多個地點跟蹤信號。
隨著中國實施其共同射電天文學快速調查(CRAFTS),中國將密切關注諸如快速射電爆發、脈衝星以及(隨著信號處理能力的增強)來自外星智能明顯的人工信號。
瓦科赫科學家說:「除非你能利用獨立的觀測站,在地球上兩個地點觀測到來自太空的相同信號,否則很難排除信號是由單個地點發生的技術故障引起的。一個有趣的信號在一次瞬變的調查中沒有任何警告的出現,也可能很快消失,因此,一旦監測到可疑的信號,必須查明它的來源,並確定它是否具有來自外星文明的信號特徵。」
各國科學合作
如果我國的射電望遠鏡探測到一個很好的候選信號,為了確認這個信號,我們需要確認,其他國家的射電望遠鏡是否也收到這個信號,譬如澳大利亞的帕克斯射電望遠鏡或者美國的格林銀行天文臺。
在探測到一個假定的信號後,最有可能的情況是進行有針對性的搜索。在目標搜索中,望遠鏡對準一顆恆星幾分鐘,如果沒有發現外星人的跡象,它就會移動到名單上的下一顆目標恆星。
外星智能信號若真被發現,情況會如何
若一個明確的外星智能信號,帶有一個編碼的信息,被我們監測到,如果這個信息能夠被破譯,那肯定將是轟動世界的新聞,我們如何處理獲取的信息決於破譯信息所說的內容!
根據《關於探測到地外智慧生命之後活動的原則宣言》(Declaration of Principles Concerning Activities Following the Detection of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規定,在公開發布發現來自外星文明的信號之前,要先通知協議的各方。
若真的發現了地外文明信號,並且成功破譯了這些信息,我們要不要回覆信息,一個很大的因素取決於我們破解信息的內容,人類需要根據破解的內容,來判斷接收到的信號是善意的信號還是敵意的,人類藉此需要做出抉擇。
當人類發現並破譯地外文明信號的那一天,它的影響將是全方位的,將涉及天文學,通訊領域以及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眾多領域。從長遠來看,與外星人的接觸可能會以我們尚無法預測的方式改變我們的宗教、哲學和科學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