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臨床微生物檢驗專業人員培訓基地在湘雅掛牌成立

2020-12-04 科學網
國內首個臨床微生物檢驗專業人員培訓基地在湘雅掛牌成立

 

2010年10月23日,國內首個依託高等醫學院校建立的臨床微生物檢驗專業人員培訓基地在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正式掛牌成立。湘雅醫學院黨委書記張步新、學院黨委副書記趙永正、湘雅醫學院醫學檢驗系主任徐克前、衛生部北京醫院檢驗科原主任張秀珍以及生物梅裡埃大中華區副總裁柳健誠出席了掛牌儀式。

 

中心依託具有近百年歷史的湘雅醫學院在檢驗醫學教學上的優勢,結合同樣具有百年歷史的老牌微生物檢驗廠商生物梅裡埃先進的微生物檢驗系統和技術資源,旨在重點為基層醫療機構培訓急需的臨床微生物檢驗專業人員。

 

該基地設在湘雅醫學院檢驗系,將重點為基層醫療機構培訓能實際操作,尤其是能夠操作各種數位化微生物檢驗系統,諳熟微生物檢驗標準、規範的專業檢驗人員。同時,基地還將針對微生物檢驗本科教學中長期存在的教學內容滯後於臨床實際需求的問題進行改革,以提高微生物檢驗本科教育的質量和有效性。該培訓基地將發揮「名校+名企」的綜合資源優勢,以確保在職培訓人員和本科學生能夠迅速掌握最新的微生物檢驗技術和方法,能夠有更多實際操作自動化檢驗系統的機會。

 

湘雅醫學院同生物梅裡埃公司籤訂了為期三年的合作協議,根據協議,生物梅裡埃公司將在臨床微生物檢驗教材、案例分析、微生物檢驗標準、操作規範等方面為基地提供支持。同時,該公司在上海的研發中心也將為部分基地師生提供實際操作自動化微生物鑑定分析系統、微生物培養系統和細菌計數系統的機會。

 

「培訓基地的成立將對緩解基層醫療機構專業檢驗人員不足、提升基層醫療機構在職微生物檢驗人員專業水平、促進基層醫療機構整體醫療水平提高起到積極作用。」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醫學檢驗系主任徐克前教授說。他指出,我國基層醫療機構的微生物檢驗普遍存在諸如設備落後、專業隊伍技術素質不足、現有檢驗人員知識觀念陳舊等問題,這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基層醫療機構醫療水平的提高,更新在職微生物檢驗人員的觀念、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已成為基層醫院建設刻不容緩的重要內容。

 

「未來幾年,國家各級財政將重點支持2022所縣級醫院進行規範化、標準化建設,使其達到二甲醫院水平,擔負起轄區內常見病、多發病和部分危急重症的醫療救治工作,基層醫療機構建設勢必會提高對高素質微生物檢驗人員的需求。」 徐克前說。

 

據介紹,首批培訓計劃從2011年初開始,首先針對湖南省的縣級醫療機構,之後將逐步擴展到全國。未來3年,預計將為全國基層醫療機構培訓儘可能多的在職微生物檢驗人員。

 

揭牌儀式上,柳健誠宣布,生物梅裡埃將在湘雅醫學院醫學檢驗系設立「檢驗之星」獎學金,用以鼓勵有志於中國檢驗醫學事業的青年人才。同時,他代表生物梅裡埃公司將在國際範圍內遴選的一批檢驗醫學教材捐贈給湘雅醫學院。(姜炯)

 

《科學時報》 (2010-10-29 B2 技術產業)

相關焦點

  • 醫療界的王牌軍:北協和、南湘雅、西華西、東齊魯、中同濟
    一條中國醫療界的四大王牌軍:「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都來支援武漢了!讓這些老牌醫學名校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北京協和醫學院1917年成立。中國醫學科學院1956年成立。教學、科研、醫療水平之高超,深受國人稱讚,曾享有「南湘雅、北協和」之盛譽。擁有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藥學院、生命科學院、護理學院等6所學院,有湘雅醫院、湘雅二醫院、湘雅三醫院、湘雅口腔醫院、湘雅五醫院5所直屬附屬醫院,及湖南省腫瘤醫院、海口市人民醫院、株洲市中心醫院3所非直屬附屬醫院,建有24個臨床教學基地。
  • 海軍首個醫學專科研究所在海軍總醫院掛牌成立
    ,掛牌儀式在海軍總醫院舉行,這是海軍首個醫學專科研究所。全軍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海軍總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張劍寧教授介紹,研究所成立後,將以神經外科現有人員技術條件為依託,在深化原來臨床特色技術研究的基礎上,以神經外科為龍頭,重點圍繞顱腦海戰傷救治、腦腫瘤顯微神經外科手術、介入放射神經外科治療、內鏡神經外科、脊柱脊髓疾病治療等專業方向開展科研及成果轉化工作,加快計算機遙操作腦部手術系統等新技術的研製應用步伐,更好地造福廣大患者。
  • 中國臨床微生物學基層醫院培訓「微光計劃」照進洛陽
    ,匯聚了我國微生物檢驗和臨床的權威專家,包括胡繼紅、羅燕萍、褚雲卓、顏伏歸、苗麗君、趙麗敏、李華信、李軼、江濤、常永超、劉坦等,為宜陽縣人民醫院、欒川縣人民醫院、汝陽縣人民醫院的基層微生物檢驗專業人員和感控科臨床醫生進行現場指導。
  • 縣檢驗檢測中心:開展一線檢驗人員講業務培訓課活動
    7月25日上午10:00,縣檢驗檢測中心召集全體幹部職工開展業務培訓課活動。與以往業務培訓課不同的是,此次授課並未邀請相關專家,而是由普通工作人員授課。化驗員塗純是一名90後的女同志,從事化驗員工作僅2年,是一名普通的一線工作人員。
  • 38家國內微生物檢測儀器廠家一覽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微生物檢測也出現了許多新型技術,同時檢測儀器的研製也在不斷更新。生物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呈現了多樣化,新型、先進、簡便的微生物檢測技術也將逐步代替傳統的培養方因法,通過對檢測技術與標準的不斷完善與規範,保障檢測的質量,同時操作人員也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提高檢測儀器的使用率,將高效的微生物檢測技術投入應用,促進微生物檢驗事業的發展。
  • 中國女醫師協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分會)在廣州正式成立
    近日,中國女醫師協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分會)在廣州正式成立。並同時在廣州珠江賓館舉行了中國女醫師協會檢驗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學術交流會。來自全國檢驗血液免疫生化基因病理診斷近百名檢驗女專家出席本次會議。
  • 全國首個農用酵素「微生物工廠」落戶沁源
    1月4日,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實踐基地在沁源舉行揭牌儀式,並宣布全國首個農用酵素「微生物工廠」正式落戶沁源。雙方將在微生物技術領域展開研究合作,在全國打造有機生態農業的「沁源名片」。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黨委書記張遠帆,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副教授王小芬,中國農業大學全域有機農業協作組運營總監管然參加。
  • 提高臨床微生物實驗室能力建設,提升我國真菌病檢測能力
    目前較為遺憾的是,我國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的整體診斷水平仍然較低,重視程度依然不足,檢查時機及人員能力仍有待提高。為了更精準、更有針對性的指導不同層級醫院抗感染治療及開展真菌耐藥控制工作,提高醫療機構真菌病診療能力及抗真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水平,2019年5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發布《關於建立全國真菌病監測網的通知》,宣布建立首個國家衛生健康委直接領導的全國真菌病監測網(CFDSS),並指定北京協和醫院為國家中心及質量管理中心。
  • 衛生部印發七個專業社區衛生人員崗位培訓大綱
    衛生部辦公廳關於印發康復等七個專業社區衛生人員崗位培訓大綱的通知衛辦科教發〔2009〕10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和原人事部等五部門
  • 青海首個電力巡檢 無人機培訓基地落成啟用
    由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創辦的電力巡檢無人機駕駛培訓基地的正式啟用。這批學員將在這裡接受無人機電力巡檢技能提升培訓。青海首個電力巡檢無人機駕駛培訓基地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落成啟用。10月19日,青海首個電力巡檢無人機駕駛培訓基地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落成啟用,並迎來首批13名學員。未來12天,這批學員將在這裡接受無人機電力巡檢技能提升培訓,強化現場飛行操控水平。
  • 深圳首個航空飛行基地落戶大鵬金沙灣 飛行門檻比想像中低
    記者1月31日了解到,深圳首個航空飛行基地,也是廣東省首個載人航空飛行基地落戶大鵬新區金沙灣畔。春節長假期間,市民可預約體驗熱氣球或滑翔傘等飛行項目。「籌備過程認識了越來越多飛行愛好者,我們覺得單純是滑翔傘協會不足夠,應該擴展到所有12個載人飛行項目。」江毅告訴記者,2015年,旨在普及推廣航空飛行運動的深航協掛牌成立。經過3年多發展,深航協已擁有近200名會員,而現在深圳的飛行運動愛好者也已逾千,以20到40歲為主,90%是「90後」。據介紹,儘管12項載人飛行項目在國內都有專業比賽,但航空運動產業發展的轉機在2016年。
  • 東北首個蛇傷救治基地落戶旅順
    東北首個蛇傷救治基地落戶旅順 作者:呂麗 2019-07-24 06:15  來源:遼寧日報
  • 「FANUC數控系統應用中心」在長興職教中心掛牌成立
    9月14日上午,浙江省中職學校首個「FANUC數控系統應用中心」在長興職教中心實訓中心正式掛牌成立。,共同盛大出席了掛牌儀式。  發那科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專業生產數控裝置和機器人、智能化設備的著名廠商,北京發那科機電有限公司是日本發那科公司在中國的重要合作夥伴,專門從事工具機數控裝置的生產、銷售與維修。長興職教中心作為中央財政支持職業教育(專業性)實訓基地學校,數控專業又是國家級實訓基地,經過十年的發展已成為浙江省職業教育的窗口學校。
  • 塗片檢查在臨床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意義
    當標本符合下列條件時,可以接收並進行細菌培養:(1)痰液標本:平均每低倍視野鱗狀上皮細胞數<10個;(2)氣管吸出痰液:平均每低倍視野鱗狀上皮細胞數<10個或20個油鏡視野至少能見1個細菌;(3)支氣管肺泡灌洗液:鱗狀上皮細胞數<細胞數的1%[4]。合格痰標本的塗片信息可以預測培養結果,並指導臨床用藥。
  • 德國LDG LABOR(澳門)-廣州和鳳名醫聯合診療中心掛牌成立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董偉)近日,「德國LDG LABOR(澳門)-廣州和鳳名醫聯合診療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在廣州掛牌。該中心的成立,意味著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患者未來可就近接受德國一流的腫瘤免疫診療技術諮詢、海外醫療定製及健康管理等國際化醫療服務。
  • 全國首個5G網聯無人機測試示範基地在自貢正式掛牌
    10月20日上午,全國首個5G網聯無人機測試示範基地在自貢航空產業園正式掛牌,並開展了無人機應急通信保障及偵查測繪演練。該基地的掛牌,標誌全國首個5G網聯無人機行業應用測試及示範基地正式成立。充分依託自貢「川協5號」的空域優勢和四川省發展通航產業的基礎條件,自貢地形環境多樣,特別適合開展應急相關各類測試演練工作,具有建立5G網聯無人機基地具有天然優勢。
  • 湖南省臨床檢驗中心舉辦大型基因擴增實驗室技術人員上崗培訓班
    9月16日開始,由湖南省臨檢中心聯合湖南省疾控中心舉辦,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承辦的2020第三期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技術人員上崗培訓班在長沙啟動,為秋冬季疫情防控的核酸檢測能力做好儲備工作。本期報名參加培訓的學員人數近1500人,主要來自湖南省內各級醫療機構、第三方檢驗機構以及國家聯防聯控應急實驗室。培訓分為理論培訓和實驗技能培訓兩部分,理論培訓採用線上的形式,省內十多名專家教授參加了理論講授,國家衛健委臨床檢驗中心副主任李金明教授進行了長達4小時的授課。此次培訓內容豐富,契合主題,學員們紛紛表示收穫良多。
  • 德州市醫學會微生物與免疫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順利召開
    大眾網·海報新聞 通訊員 郭吉顯 李夢嬌 德州報導  近日,德州市醫學會微生物與免疫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學術交流會順利召開。
  • 中醫課程列入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
    到2025年,全省計劃建成10個左右醫學省級以上一流學科,60個左右醫學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計劃建成50門左右國家級、省級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200門左右醫學線上線下一流課程;計劃建成10個左右國家級、省級臨床醫學、中醫學、公共衛生等教學案例共享資源庫……1月5日,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遼寧省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提出上述內容。
  • CRC:新藥臨床試驗催生的新行業
    去年11月藥監局在對部分藥品註冊申請進行現場核查時,發現8家企業11個藥品註冊申請的臨床試驗數據存在擅自修改、瞞報數據以及數據不可溯源等涉嫌弄虛作假問題,決定對其註冊申請不予批准。這些涉嫌弄虛作假的相關單位裡除了企業還有一些國內知名三甲大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