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臨床微生物學基層醫院培訓「微光計劃」照進洛陽

2020-12-04 美通社

洛陽2017年10月30日電 /美通社/ -- 2017年10月28日,由中華醫學會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繼續教育部主辦的「中國臨床微生物學基層醫院培訓計劃(微光計劃)學習班」走進河南省洛陽市,匯聚了我國微生物檢驗和臨床的權威專家,包括胡繼紅、羅燕萍、褚雲卓、顏伏歸、苗麗君、趙麗敏、李華信、李軼、江濤、常永超、劉坦等,為宜陽縣人民醫院、欒川縣人民醫院、汝陽縣人民醫院的基層微生物檢驗專業人員和感控科臨床醫生進行現場指導。這也是「微光計劃」繼陝西寶雞、湖北十堰、山東淄博、江西吉安、湖南懷化後的2017年收官之站。

為了貫徹國家衛計委關於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微光計劃」以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域,尤其是特困地區為目標,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王輝教授的帶領下,匯聚我國微生物檢驗臨床權威專家,通過成立專家團隊與基層一線醫務人員面對面、手拉手地培訓交流,旨在大力提高基層醫院微生物學檢驗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推動基層醫院臨床規範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更好地服務於「健康中國」的重要目標。

專家在基層醫院參觀指導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區醫院檢驗科副主任江濤說:「河南省的基層醫院在臨床微生物檢驗水平和專業人員技能方面存在很大的缺口,學習先進的微生物檢驗知識和規範化操作是我們目前最迫切的需求。微光計劃通過政府部門、專家組與企業的多方支持和衷共濟,將我國先進的臨床微生物檢驗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引領至偏遠的縣級醫院,最終為廣大偏遠地區的患者帶來福音。」

行走的「微光」,引希望之光進基層

隨著「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的出臺,規範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臨床醫生對微生物學在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治療和控制中的關鍵作用也越來越重視。自全國開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以來,各二級、三級醫院紛紛新建或強化臨床微生物學組織體系,對臨床微生物學工作人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均提出了新的更為艱巨的要求。

本次「微光計劃」學習班正是為了切實解決基層需求,由我國臨床感染病專家和臨床微生物學領域權威專家「醫療下鄉進基層」,先實地指導工作向基層醫院的相關人員進行手把手式的現場傳道解惑,再集中針對臨床微生物學、感染病學、醫院感染學等知識授課培訓,將我國先進的臨床微生物檢驗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帶給基層醫生,讓先進的診療技術對於大多數的農村弱勢群體來說,不再只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中國臨床微生物學基層醫院培訓計劃(微光計劃)學習班」現場

「微光計劃」通過專家進基層培訓指導這個小小的支點,為縣級基層醫院的微生物檢驗發展開啟了一扇引領光明的大門,培訓班上江濤如是說。

微生物檢驗報告要準確,實驗室操作需規範

「臨床微生物檢驗工作是醫院感染控制工作人員的眼睛。」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微生物室主任胡繼紅用一句話生動形象地揭示了微生物檢驗與醫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密切性:「微生物病原體檢驗報告是指導臨床治療和用藥的重要依據。一份準確的微生物檢驗結果能夠給臨床感染提供病原學診斷、為醫生提供使用抗菌藥物的依據、為醫院內感染的預防和控制服務、為細菌耐藥監測服務。」

醫學檢驗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一份準確的檢驗報告受到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涉及標本採集、標本運送、標本處理、標本測定、等多個關鍵步驟。

對此,胡繼紅主任進一步補充道:「合格的標本來源、規範化的標本處理是保證最終檢驗結果準確的第一步,因此微生物實驗室對於標本的規範化操作至關重要。不論是感控人員、微生物檢驗人員還是臨床醫生,獲得一份準確的微生物檢驗結果並應用於臨床實際工作中,才能為患者提供正確有效的治療選擇。」

隨著國家「十三五規劃」的深入,醫改的有效推進,分級診療的真正落實,縣級醫院就診率的不斷增加,對臨床微生物檢驗的軟硬體能力要求更高。硬體的提升,除了適宜的技術應用外,自動化和信息化會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其中包括標本接種、孵育、塗片染色、菌株的鑑定和藥敏實驗、病原體的非培養方法的快速檢測、信息化平臺等。此外專業的流程和實驗室診斷服務,也會大幅提高實驗室的效率和產出。因此,只有幫助基層醫院解決傳統微生物檢驗領域的難題,全面提升實驗室自動化和信息化程度,大大減少人工幹預,使整個基層醫院的微生物診斷操作流程更加標準化和規範化,從而確保病原微生物診斷的時效性和精準性。

提升縣級醫院的軟實力,即臨床工作者的診療能力更具有挑戰性。「微光計劃」正是做一種探索,如何助力縣級醫院診療能力提高。「微光」的理念是堅持以「科學發展教育先行」,為基層醫院帶去微生物檢驗的指導和培訓,幫助每一名基層檢驗工作者提升能力。未來,「微光計劃」將一如既往以教育為起點,深入到基層,讓科學的知識和一流的技術如熒熒之光般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蔓延,為中國臨床微生物檢驗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相關焦點

  • 【微生物學大咖晉級必讀】臨床微生物學圖譜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臨床真菌學領袖國內,這本書是王端禮教授、李若瑜教授執筆親書,代表了國內臨床真菌學的發展水平。各位編委也是方面翹楚,筆者受教的竇紅濤老師、餘進老師,熟悉的陳劍兄弟,都是業界楷模。《北京協和醫院寄生蟲彩色圖譜》,作者張峰、崔巍,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年,231頁。2. 《醫學寄生蟲圖鑑》,作者李朝品,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年,1228頁。3. 《食源性寄生蟲病圖釋》,林金祥等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年。4. 《醫學寄生蟲學彩色圖譜》,作者安春麗、羅恩傑、陳金寶,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年,81頁。5.
  • 國內首個臨床微生物檢驗專業人員培訓基地在湘雅掛牌成立
    湘雅醫學院黨委書記張步新、學院黨委副書記趙永正、湘雅醫學院醫學檢驗系主任徐克前、衛生部北京醫院檢驗科原主任張秀珍以及生物梅裡埃大中華區副總裁柳健誠出席了掛牌儀式。 中心依託具有近百年歷史的湘雅醫學院在檢驗醫學教學上的優勢,結合同樣具有百年歷史的老牌微生物檢驗廠商生物梅裡埃先進的微生物檢驗系統和技術資源,旨在重點為基層醫療機構培訓急需的臨床微生物檢驗專業人員。
  • 江西省胸科醫院開展呼吸介入診治技術基層巡講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為進一步推動江西省呼吸介入學科的學術發展,普及呼吸介入的專業知識,推廣呼吸介入治療技術在江西省基層醫院的臨床應用,提高基層醫務人員對呼吸類疾病的診療水平,2019年江西省胸科醫院的呼吸疾病專家分別在撫州、九江、景德鎮、德安等城市舉辦了呼吸介入診治技術基層巡講。
  • 【培訓再提升】金山區基層醫療機構肺功能技術規範化培訓在市六...
    為進一步推進金山區基層醫療機構呼吸疾病規範化診治,提升社區全科醫生綜合診療能力,在上海市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肺功能學組、上海市基層呼吸疾病防治聯盟、金山區醫學會,金山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的大力支持下,1月8日,上海市金山區基層醫療機構肺功能規範化培訓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金山分院成功舉辦
  • 基層全科醫生與導師「結對子」 發揮「頭雁」作用提升基層醫院診療...
    10月23日,天津市啟動了基層首席全科醫生培訓項目,以三級綜合醫院為基地,培育一批「頭雁」,建立基層學科帶頭人儲備,再通過「頭雁」帶動「群雁」,繼續強化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和轉崗培訓,擴大實施範圍,引導更多人才走上全科醫生崗位,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健康獲得感。
  • 【論文故事】中國抗生素濫用,都是基層醫院的錯?
    近日一項針對中國基層醫療單位的最新調查研究顯示,中國基層醫療單位存在嚴重的抗菌藥物濫用問題。該論文10月6日在線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內科雜誌》(JAMA Internal  Medcine)上。基層醫院抗生素濫用問題嚴重研究人員從中國6個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省份中隨機選取了48家基層醫療單位,經過篩選最終確定了39家基層醫療單位(其中城鎮23家,農村16家),並對它們進行了回顧性調查。調查選取了這些醫療單位2009年~2011年的數據,共包含7311次門診就診記錄和2888次入院治療記錄。
  • ...西苑醫院「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分中心啟動會(GCP 培訓)啟動
    8月1日,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庫倫旗蒙醫醫院「京蒙幫扶」巡回醫療活動暨西苑醫院「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分中心啟動會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肖海鵬教授臨床醫學教師團隊先進事跡材料
    、工程和建設項目的研發任務,同時以提升醫學教育品質與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實施卓越醫師培養計劃,為國家培育與國際接軌的高水平臨床教學師資人才,為社會培養具有歷史使命感與責任心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強大人才支撐。
  • 醫師服務「燈塔計劃」正式發布 助推醫師臨床能力同質化服務體系建設
    中國網北京11月7日訊  近日,「第十屆中國消化外科學術會議暨清華-哈佛外科論壇」在北京舉行。該論壇由《中華消化外科雜誌》編輯委員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肝膽胰外科專業委員會、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等單位聯合主辦,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全軍肝膽外科研究所承辦。
  • 行標解讀:臨床微生物學檢驗標本的採集和轉運
    講者丨王輝(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檢驗科)整理丨劉安雲(皖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來源丨2019年全國感控與耐藥感染大會轉載丨SIFIC感染官微微生物檢驗結果是臨床醫師在診療感染過程中所需要的重要信息,病原學診斷是臨床診治感染性疾病的一項常規手段,只有了解病原學和藥敏結果,才能做到選擇正確的抗菌藥物,規範、合理用藥,同時減少細菌耐藥產生
  • 【發現中國原創技術】中科微光研發血管成像儀被稱扎針神器 習近平...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肖翊 攝【發現中國原創技術】專訪中科微光CEO朱銳:當光學遇到醫療,「扎針神器」只是個開始《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張璐晶 實習生 劉釗|北京報導當光學遇到醫療,會發生什麼?在解決了這些缺陷的前提下,中科微光研發的血管成像儀相比國際同行,在三個方面進行了突破:第一,利用雙波長紅外光技術而不是雷射掃描技術,不僅安全、無創,而且效果好,成本低。第二,全球首創可同時識別血管位置與深度。在臨床過程中,護士不僅希望通過儀器能看到血管的分布,還希望能看到血管的深度,這樣進針的時候就可以作為參考。
  • 德州市人民醫院舉行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GCP) 培訓會
    大眾網·海報新聞 通訊員 郭吉顯 高潔 德州報導近日,德州市人民醫院舉行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GCP)第二期培訓會。德州市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副主任楊寶貴,6個申報專業組主研人、項目骨幹、倫理委員、GCP機構成員、相關職能及輔助科室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由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臨床試驗倫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張旭斌主持。
  • 洛陽這27家醫院可做核酸檢測!4個小時左右出結果|洛陽|...
    1月7日,洛報融媒記者從洛陽市衛健委了解到,目前洛陽可進行核酸檢測的醫院已達到27家,可以保證重點人群「應檢盡檢」,其他人群「願檢盡檢」。醫院洛陽新區人民醫院偃師市人民醫院偃師市中醫院孟津縣人民醫院新安縣人民醫院新安縣中醫院
  • 國際環境和健康微生物學會議舉辦
    國際環境和健康微生物學會議舉辦 2019-07-19 微生物研究所 【字體:大為期兩天半學術交流中,圍繞環境與健康微生物學領域前沿問題,中科院院士趙國屏、鄧子新、邵峰,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Ferric C. Fang分別作主旨報告,44位專家學者作大會報告。研討領域包括環境微生物和生物被膜、噬菌體/病毒和相關免疫系統、抗生素和耐藥、微生物代謝、臨床微生物學、病原菌和宿主防禦、健康微生物組、微生物資源和生物技術等。
  • 省臨床重點專科是這樣「煉」成的——記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
    2020年底被省衛健委確認為市州級省臨床重點專科。制定發展規劃科室被確定為市州級醫院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後,制定了《未來五年呼吸內科發展規劃》,從人才建設、醫療質量管理、亞專科建設等方面制定了詳細的發展目標。醫院制定了《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實施規劃方案》《開展新技術新項目獎勵辦法》等政策促進臨床重點專科的建設,院領導定期研究並解決專科問題。
  • 微光醫療心血管OCT系統上市 系國內首家 新成像技術能否成就第二個...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金小莫)訊由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微光醫療」)打造的首個國產心血管OCT系統已於7月18日正式上市,其介入成像導管微小光學器件等關鍵零部件已實現完全國產化,打破進口壟斷。企業稱,除中國NMPA認證外,產品也已獲得歐盟CE認證。
  • 臨床質譜技術在中國
    目前國內質譜技術在臨床醫學的應用尚處於起步階段,國內許多三甲醫院與第三方獨立醫學實驗室都紛紛布局臨床質譜技術。質譜技術對於中國的臨床檢驗發展究竟有著什麼樣的作用?凱萊譜精準醫療的聯合創始人兼CEO劉華芬,歷任北美應用高級經理、中國應用總監、SCIEXLabs全球總監,被認為是北美臨床質譜與中國臨床質譜迅速發展過程中重要的先驅者之一,也是SCIEX質譜背後重要的「軟軍師」。
  • 臨床質譜技術在中國:巨大的潛在臨床應用前景
    近年來,精準醫療在逐步獲得國際醫療機構認可和重視的同時,質譜技術在臨床檢測中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目前國內越來越多的第三方及醫院相繼建立了質譜分析平臺,質譜技術也因其自身高靈敏度、高特異性、高技術型等特點一度成為了臨床檢驗能力的一種標誌。
  • 北大國際醫院突換帥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擁有「安徽好人」「中國好人」等眾多榮譽稱號的安徽公益明星張藝冬,在某醫院接受微整形注射手術,希望將自己整容變成「雷鋒臉」,以此來懷念雷鋒,向偶像致敬。
  • 受強基計劃影響,家長都反饋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傻傻分不清楚!
    -想當醫生的話,優先考慮臨床醫學專業。由上圖可以看出,臨床醫學與基礎醫學的專業錄取分數線差的還是比較多的!所以,家長在給孩子做高考志願填報院校方案的時候,一定要提前計劃好專業填報順序,以防被調劑。「微生物學」主要學習研究微生物學的概念特點、微生物學的發展歷史、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病毒、微生物的營養和培養基、微生物的代謝和增長、微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微生物的生態和分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