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國際醫院突換帥

2020-12-06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擁有「安徽好人」「中國好人」等眾多榮譽稱號的安徽公益明星張藝冬,在某醫院接受微整形注射手術,希望將自己整容變成「雷鋒臉」,以此來懷念雷鋒,向偶像致敬。不敢苟同此舉的早訊妹特別想提醒他,歌裡唱的是學習雷鋒好榜樣,而不是學習「好模樣」。

【一句話快聞】

89家藥企聯名反對湖北藥房託管

醫院保安辭職後改當「血頭」 獲利受審

粵啟動基層醫院眼科主任百人培訓計劃

東莞新規:禁止轉讓買賣醫療廢物

廣東報告人感染H7N9、H5N6病例增至13例

山西三血站啟用核酸檢測 降低愛滋感染風險

阜外醫院闢謠:從未規劃開設「哈爾濱分院」

 

這次北大國際醫院的人事調整實在突然。

【陳仲強執掌北大國際醫院】1月14日健康界獲悉,北大國際醫院理事會決定任命陳仲強為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院長,免去王杉的院長職務。剛剛履新北大國際醫院院長的陳仲強,1958年出生,全國政協委員,國內外知名骨科專家,曾擔任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在骨科臨床及科研方面造詣頗深。同時,他長期從事醫院行政管理工作,歷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和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院長。

北京醫療領域還有幾件新鮮大事。

【試點契約式家庭醫生】在14日召開的西城區人代會上,北京市西城區副區長梁昌新介紹,正在試點「契約式家庭醫生」服務,確保24小時內預約對口三甲醫院的專家號,3天內安排就診。

【北京市屬醫院進入一卡通時代】健康界從北京市醫管局獲悉,2015年北京市屬醫院將全部適用「京醫通」,陸續替代各醫院現有的診療卡。截至2014年12月底,京醫通系統已累計發卡突破253萬張,保有率逾80%,實時上傳醫聯碼信息253萬條,使用京醫通卡享受跨院就診的患者達29240人,跨院充值繳費89301筆。

醫生處方權會被「休眠」,你聽說過嗎?
【開超量抗生素 武漢兩醫生處方權「休眠」】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近日亮出抗生素違禁罰單。這個「罰單」由電腦自動生成,誰說情也沒有用。該院副院長樊光輝介紹,2009年醫院自主研發出抗生素使用監管休眠系統,電子監控平臺對處方和醫囑進行監控,發現違規行為自動「休眠」該醫生處方權3個月。

另外,該院每季度使用數量和金額最高的抗生素,下季度也會被「休眠」。同一品規抗生素兩次觸碰紅線,即被終止使用,若再想被醫院接納,須重走招標程序。臨床藥理科主任辛華雯介紹,之所以如此嚴控抗生素,主要出於耐藥性和多藥聯合使用的安全性考慮。

告別以藥養醫,是很多地區正在奮鬥的目標。

【山西所有縣醫院將告別「以藥養醫」】2015年底前,山西全省119個縣(市、區)所有縣級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破除以藥補醫,科學調整服務價格,建立新的補償機制。

伴隨轟轟烈烈的醫改,醫院建設各有千秋。

【北大醫療籤約洛陽東方醫院】1月15日,北大醫療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與洛陽東方醫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至此,繼湖南株洲愷德醫院和北京新裡程醫院之後,北大醫療產業集團又與一家三級醫院合作,擴張步伐不斷加速。

【2015年南京欲建成3個遠程醫學會診中心】據南京衛生信息中心負責人透露 ,今年南京要建成3個遠程醫學會診中心,除鼓樓醫院的南京遠程會診中心,還有設在省人民醫院的遠程心電監測診斷中心以及南京醫學檢驗集中診斷中心。

醫療不光看硬體,還得呵護醫護這個「軟體」。

【浙大斥資3000萬獎德藝雙馨好醫護】1月15日,浙江大學校友樓內,10名醫護人員獲封首屆浙江大學「好醫生、好護士」。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任少波介紹,該校以社會捐贈的3000萬人民幣作為留本基金,設立「浙江大學醫德醫風獎勵基金」,每年組織評選「浙江大學好醫生、好護士」。

【滬一批優秀全科醫師脫穎而出】上海第一屆全科醫師「基層服務卓越獎」頒獎儀式15日下午在瑞金醫院舉行。浦東新區東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徐高潔等20人榮獲「全科醫師基層服務卓越獎」稱號,浦東新區濰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黃倩等20人獲得「全科醫師基層服務卓越獎」提名獎。

中國傳統醫學不光在國內影響甚廣,還吸引到海外留學生的關注。

【2015年中醫藥工作抓好「十大任務」】2015年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近日在京召開,總結2014年中醫藥工作,部署2015年中醫藥改革發展重點任務。與此同時,提出中醫藥工作還要堅持改革理念和法治思維,做好「四個服務」。

【韓青年赴湘研習中醫 職業高薪系誘因】中文流利的李誠源與其餘20名韓國青年來湘交流、研習中醫學。他們均來自韓國圓光大學,研習的課程包括中國傳統中藥學、中華傳統中藥學和中藥鑑定學。在韓國,韓醫師和律師、建築師都是高收入行業,父母都會鼓勵自己的孩子學韓醫。

雖然韓醫紅火,但韓國的婦科卻遭了殃。

【韓國眾多婦產醫院改成皮膚科】據韓聯社1月15日報導,受到韓國人口出生率持續走低的影響,韓國婦產科醫院的數量銳減,很多婦產專科醫院不得不關門停業或者改做其他診療項目。

婦產科裡男醫生多成領頭羊,這是怎麼回事呢?

【美醫院婦產科主任八成為男性】美國「醫景網」1月13日消息,《婦產科》雜誌即將刊登的哈佛大學醫學院一項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在所有醫學專業中,婦產科中女性所佔比例最大,達到81%,但是婦產科主任中,女性僅佔20.4%。

醫藥研發領域,似乎每天都在驚天動地。

【美醫學研究恐失去領頭羊地位】美國研究人員13日發表報告說,過去10年,美國醫學研究領域的資金投入增速明顯放緩,而全球其他地區,尤其是中國等亞洲國家在這方面的投資正大幅度增加,美國可能會在今後10年內失去醫學研究領頭羊的地位。

【美製藥公司用印度兒童測試癌症疫苗】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2日報導,印度最高法院文件顯示,歐美製藥公司利用9歲印度孩童當作「試藥小白鼠」測試新型抗宮頸癌疫苗,導致許多孩子出現副作用,包括噁心、頭暈以及體重減輕等。這些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參加疫苗測試。但參與測試的醫生表示,參與者充分知情。製藥公司也否認存在任何錯誤。
【3D列印假肢功能強大且時尚感十足】無論是誰,失去肢體都是極大的悲劇和創傷。如今有一批公司正在利用3D印表機的強大功能,給截肢者帶來福音。

Bespoke Innovation公司像對待藝術品一樣對待假肢,做出時尚感十足的產品;e-Nable項目則利用成本低廉的3D印表機技術,創造出功能強大的假手;而剛剛從紐約普拉特學院畢業的威廉·魯特開發一個系統,利用3D列印造出一套超輕的假肢。

【歷史上的今天】1983年1月16日,中國首例人工受精嬰兒在長沙誕生。開歷史先河的醫生盧光琇,1981年從北京學成回湖南,並沒有馬上著手試管嬰兒的研究,而是在湖南醫科大學籌建中國大陸第一個人類精子庫。

 

1983年盧光琇教授(右一)構建的早期改良冷凍精子庫

結語:科學家們加把勁,早日攻克癌症這個人類公敵吧。據深圳晚報消息,歌手姚貝娜因乳腺癌惡化,目前在北大深圳醫院ICU救治。她於2014年12月26日入住該院特診科,病情忽然惡化,經診斷發現癌細胞已轉移入大腦和肺部。

相關焦點

  • 國開行提供100億元助力北大國際醫院集團參與醫改
    國家開發銀行提供100億元助力北大國際醫院集團參與醫改  新華網北京7月6日專電(記者 朱立毅)記者6日從北大國際醫院集團獲悉,國家開發銀行將在未來五年內,為北大國際醫院集團提供100億元合作資金,支持其參與公立醫院改革,發展醫療衛生產業。
  • 北大國際醫院集團西南合成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
    特別提示  1、北大國際醫院集團西南合成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與北大國際醫院集團有限公司(「北大國際醫院集團」)就本次交易籤訂了附條件生效的《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協議書》。根據協議約定,本公司擬向北大國際醫院集團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北京北醫醫藥有限公司100%股權(「目標資產」)。
  • 頻繁換帥 「德芙們」難救瑪氏
    據悉,Larry Feng為瑪氏旗下多家公司的董事,包括瑪氏箭牌糖果(中國)有限公司、瑪氏食品(嘉興)有限公司、瑪氏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和瑞派寵物醫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瑪氏中國時隔近一年半再度換帥。2019年7月,曾經擔任瑪氏巧克力中國區總經理及箭牌中國營銷副總裁的麥偉堅出任中國區新任總裁。
  • 北大援藏專家完成西藏自治區首例全關節鏡下冠突骨折固定術......【北大發布(10.19-10.25)】
    ,於2020年10月19日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線發表文章。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集體)」多項榮譽。9月下旬,程序完成了西藏自治區首例全關節鏡下尺骨冠突骨折復位內固定同時小切口錨釘肱骨外上髁撕脫骨折修復術。此例手術為西藏自治區首例。它首次將國際上先進的肘關節鏡技術及理念引入了西藏自治區,填補了區內空白,並通過教學查房,術中手把手示教,使得當地醫生對肘關節脫位的現代診療理念有了更新的認識,對肘關節鏡技術有了直觀的了解。
  • 保定民眾耳鼻喉醫院提醒:突聾,離你並不遙遠!
    目前,突聾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常見因素主要包括血管因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傳染性疾病和腫瘤等。突聾多中心研究表明,突聾發病率正在逐步升高,雖然突聾一般發病於老年人,但最近有調查發現,突聾的發病人群正在逐步年輕化,很多年輕的職場人甚至學生群體也加入「突聾大軍」。
  • 北大推出《北大學科》第一季 全景展現八大學科風採
    ,彰顯了北大數學學科的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北大醫者,厚道篤實。基礎醫學院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醫學人文學院醫學繼續教育學院第一醫院人民醫院第三醫院口腔醫院北京腫瘤醫院第六醫院深圳醫院(共建)首鋼醫院(共建)國際醫院(共建)濱海醫院(共建)跨學科類踐行大學教育最初的目的——學科的劃分絕不是知識的界限,學科的交叉正促成知識的生長。
  • 北大公學洛陽國際學校開建
    8日上午,北大公學洛陽國際學校項目在伊濱區開工奠基。  北大公學是由北大青鳥集團打造的一家高起點、高品質、綜合性的國內首屈一指的專業教育機構。作為我市加快對外合作辦學步伐的一個引領性項目,北大公學洛陽國際學校由北大青鳥集團出資10億元打造,對推進我市教育改革創新、完善城市功能、優化城市布局意義重大。
  • ...再攀新高峰——---北大醫療魯中醫院通過艾力彼五星醫院認證
    魯網6月29日訊 6月28日,北大醫療魯中醫院順利通過艾力彼醫院競爭力五星級認證,成為山東省首家通過艾力彼五星級醫院認證的社會資本辦醫醫療機構。  「我宣布,三位認證官老師對結論經過縝密的投票,一致同意授予北大醫療魯中醫院五星級獎牌!恭喜大家!」
  • 對話抗疫英雄,共話青年責任——北大馬院、國際法學院與清華法學院...
    為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了解抗疫英雄事跡,明確當代青年使命責任,4月3日晚,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9級碩士生1班黨團支部聯合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國際法學院活動特別邀請遼寧省第三批援鄂醫療隊成員、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隋韶光主任分享一線抗疫故事。來自北大、清華兩校三院的130餘名學生參加。線上學習無愧家國 英雄凱旋活動特邀嘉賓隋韶光是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急診科副主任、主任醫師。
  • 北大人民醫院趙明威教授當選北京眼視光專委會首任主委
    2018年5月27日,「北京醫師協會眼科專科醫師分會眼視光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眼視光專委會」)在京成立,北京大學醫學部眼視光學院院長、北大人民醫院趙明威教授當選為首任主委,北京協和醫院李瑩教授、北京同仁醫院付晶副教授、北大人民醫院王凱副教授擔任副主任委員,北大人民醫院徐瓊博士任秘書。
  • 北大第一醫院楊勇課題組成果在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上發表
    近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楊勇教授課題組與醫科院基礎所張學教授課題組合作,在遺傳性皮膚病的病因學研究方面再獲重要突破。課題組在國際上首次確定了純發-甲型外胚葉發育不良的致病基因為HOXC13,揭示了HOXC13基因在人類皮膚附屬器生長發育中的重要作用。
  • 碳酸飲料失寵逼迫轉型 百事大中華區換帥重用營銷派
    原標題:碳酸飲料失寵逼迫轉型 百事大中華區換帥重用營銷派 摘要 【碳酸飲料失寵逼迫轉型 百事大中華區換帥重用營銷派】全球快消巨頭百事大中華區又換帥了,這次接棒者的上一份職位是百事公司全球沃爾瑪業務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的
  • 名院周報 | 瑞金、湘雅二、北大人民等多家醫院發布新崗位
    科技⊙北大人民醫院: 脂肪肝診治研究獲新進展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科李兆明和張旭東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張明智和李文才為共同通訊作者。⊙重醫附一院:腦出血原創性臨床研究成果被寫入國際標準近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李琦副教授的腦出血臨床研究成果被寫入腦出血臨床診斷國際標準,為改變腦出血臨床診治奠定了基礎。
  • 美國劍橋國際教育與北大青鳥文教集團聯手加強國際教育
    2017年4月25日,美國波士頓 –近日,美國高中留學教育後端整合服務優選品牌及服務提供者-CIIE NETWORK(美國劍橋國際教育集團,以下簡稱劍橋)與北大青鳥文教集團在其美國波士頓總部籤署了合作備忘錄,旨在通過兩個機構緊密的合作加強國際教育、文化的體驗及交流,打造中美教育合作的典範。
  • 北大清華地壇醫院聯合開發靈敏簡單新型冠狀病毒測序手段
    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包括北京地壇醫院傳染病研究所陳晨研究員、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李籍舟、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狄琳、香港科技大學生物系博士研究生敬秋雨、北京地壇醫院杜鵬程副研究員。這項工作的參與者還包括清華大學李瓊,北京地壇醫院宋川、李佳瑞博士,北京大學曹雲龍博士,香港科技大學吳若昊教授。
  • 成人突嘴怎麼辦
    核心提示:突嘴是牙齒疾病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口腔疾病,患有突嘴的患者給人的感覺不是那麼好看,因為突嘴會影響我們臉部骨骼的生長,因此就會影響我們的臉部容貌,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美觀的要求比較在意了,正因為如此有很多愛美的人士為了美麗的容貌就會進行治療,那麼治療的方法有哪些呢?《天津市中諾口腔醫院》的醫生為我們進行介紹。
  • 北大港溼地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天津日報  2020/09/09  記者昨日從北大港溼地獲悉,根據國家林草局發布的2020年第15號公告,經《溼地公約》秘書處按程序核准,北大港溼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
  • 羅氏集團宣布子公司Genentech gRED將換帥
    撰文 | 雪月2020年5月11日,全球最大的生物技術公司羅氏(Roche)宣布,基因泰克研究與早期開發部門(Genentech Research and Early Development, gRED)將換帥
  • 北大醫療潞安醫院召開「出凝血疾病指標解讀與應用」培訓會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日前,北大醫療潞安醫院舉辦「出凝血疾病指標解讀與應用」培訓,邀請首屆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血栓與止血委員會委員樊彩蘭教授與中國血管外科醫師協會青年醫師委員會委員王平教授進行授課。北大醫療潞安醫院黨委書記武紅斌以及檢驗科、腫瘤內科、神經內科、心內等臨床、醫技科室醫務人員參加會議。武紅斌對兩位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謝,希望通過培訓為北大醫療潞安醫院醫學檢驗工作提供深層次的輔導和幫助,為臨床診斷提供強有力數據支撐。
  •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舉行 北大醫學鍾南山、季加孚獲獎
    北大醫學傑出校友、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鍾南山院士被授予「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季加孚教授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季加孚,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季加孚從事胃癌外科工作38年,是國際知名的胃癌領域專家,先後任國際胃癌學會主席和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委會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