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聚焦燕園,新聞匯總,資訊盡數瞭然。
「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電子學系量子信息技術團隊與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英國約克大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研究所合作,提出了超遠距離傳輸下系統過量噪聲壓制與極低信噪比下密鑰高效提取等新方法,解決了傳輸距離受限的難題,將CV-QKD系統實驗室光纖的安全傳輸記錄提升到202.81km。相關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
」
「
9月30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鄧宏魁教授課題組與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彭小忠教授課題組合作,在Cell Research雜誌在線發表研究論文。該項研究通過化學小分子靶向巨噬細胞的策略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恆河猴,在臨床症狀、肺部病灶及病理變化等多個方面有效緩解了肺炎進展,為新冠肺炎的治療提供了新的途徑。
」
「
10月14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哲和楊競課題組合作在Nature雜誌上發表了文章,揭示了NAD+介導的Sarm1蛋白的活性調節機制。這項工作不但闡明了NAD+對於Sarm1蛋白功能調控的分子機制,而且更為針對Sarm1蛋白開展的藥物研發提供了一個全新和精準的靶點。能夠模擬NAD+結合併穩定Sarm1ARM結構的小分子化合物將有望被用於神經損傷及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治療。
」
「
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與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合作,於2020年10月19日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線發表文章。該研究利用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揭示了7周至25周人類胚胎垂體中五種主要激素細胞的發育軌跡,定義了中間過渡細胞類型並發現了一個新的靈長類特異的促性腺激素細胞亞類,並闡明了垂體幹細胞的狀態變遷。
」
「
研究高容量富鋰正極材料對於發展高能量密度、低成本動力電池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如何進一步抑制氧的釋放、提高安全性是這類高比容量正極材料商業化應用的關鍵。北京大學工學院夏定國課題組對富鋰正極材料開展多年的研究,取得新的進展。
」
「
日前,統計科學中心和光華管理學院陳松蹊教授團隊在《國家科學評論》發表文章,對較早開始疫情的25個國家防治新型冠狀病毒的效果進行了分析比較,揭示了快速應對和高強度政策對於控制疫情的重要作用,對於防控秋冬季可能發生的疫情反彈有重要的借鑑價值。
」
「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樸世龍教授團隊利用參與第五次國際耦合模式比較計劃的多個地球系統模型,解耦了未來大氣CO2濃度升高的輻射強迫效應和植被生理響應對全球陸地7個季風區(南亞、東亞、澳大利亞、北美、南美、北非和南非)降水和徑流的影響。該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通訊》雜誌。
」
「
近日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授予295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願服務先進個人」稱號;授予149個集體「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願服務先進集體」稱號。其中,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獲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願服務先進集體」,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後陳文成獲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願者服務先進個人」。
」
「
近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手(集體)表彰雲發布活動在京舉行。活動以「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唱響新時代頌歌」為主題,發布了800名全國三八紅旗手和200個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集體)」多項榮譽。
」
「
10月12日至18日,北京大學舉辦選調生返校培訓「薪火班」二期。全國29個省區市組織部門推薦的71名學員聚焦基層治理現代化主題,接受為期一周培訓。
」
「
10月13-16日,由中國高等教育保障系統(CALIS)管理中心和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採購聯盟(DRAA)理事會主辦的「數字資源建設與長期保存研討會暨CALIS第十八屆引進資料庫培訓周」在北京大學召開。
」
「
10月13日,北京市教委印發《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同意集成電路科學與未來技術北京實驗室立項建設的通知》,標誌著北京大學牽頭組織申請的集成電路科學與未來技術北京實驗室通過初步審查、宏觀論證和領域論證等環節,正式獲批立項建設。
」
「
10月18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舉行,共有100名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獲獎。北京大學有6人榮獲該獎項:劉若川教授、肖雲峰教授、宋令陽教授、陳興教授、姜長濤教授、郭少軍長聘副教授。
」
「
10月18日下午,歷史學系本科生新生講座在李兆基人文學苑1號樓108室舉行。歷史學系教授鄧小南老師以「歷史學的材料辨析」為題,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講座。在講座中,鄧小南分享了自己在歷史學材料辨析問題上的經驗與心得,並對同學們的疑問進行解答。
」
「
10月20-21日,由北京大學校友會、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北京大學金融校友聯合會(UFAPKU)、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杭州蕭山錢江世紀城管理委員會聯合承辦的「2020北京大學全球金融論壇」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後疫情時代的金融與經濟發展」。
」
「
10月21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和教育部聯合發文正式公布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高校名單,北京大學等30所高校獲批2020年度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高校。
」
「
進入高原已經接近兩個月,在完成了與第五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的交接後,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程序醫師對於這裡的工作流程也逐步熟悉,各項診療工作穩步開展。9月下旬,程序完成了西藏自治區首例全關節鏡下尺骨冠突骨折復位內固定同時小切口錨釘肱骨外上髁撕脫骨折修復術。
此例手術為西藏自治區首例。它首次將國際上先進的肘關節鏡技術及理念引入了西藏自治區,填補了區內空白,並通過教學查房,術中手把手示教,使得當地醫生對肘關節脫位的現代診療理念有了更新的認識,對肘關節鏡技術有了直觀的了解。
」
「
10月21日晚7點,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教授做客北大講座秋季學期首講。在疫情全球爆發的背景下,中國所面臨的國際環境發生了什麼變化,「雙循環」是何內涵,應如何實施?姚洋教授向同學們分享了他對上述問題的思考與見解。
」
「
10月22日,全國模範法官、北大校友胡國運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
」
「
10月22日,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張錦院士主講才齋講堂第193講。他介紹了納米碳材料在控制製備和應用等方面的主要進展,分析了納米碳材料實現規模化應用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
「
10月22日上午,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授牌儀式暨集中調研座談會在廈門舉行。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崇禮院區獲頒牌匾。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等有關負責同志,來自北京、河南、山西等試點省(市)代表,首批10家試點單位和輸出醫院代表參加活動,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
「
10月23日上午10時,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志願軍老戰士頒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北京大學共有56名離退休教職工獲此殊榮。
」
「
10月23日下午,北京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第147次會議在朗潤園致福軒召開。
」
內容來源:融媒體中心
編輯:白雨琪
排版:白雨琪
製圖:劉釗
責編:沐陽、以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