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膝關節骨折,微創手術四個小孔解決問題

2020-12-05 騰訊網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梁淑芳)發生骨折,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打石膏?或是開刀?但醫生僅給王先生骨折膝蓋打了四個黃豆大小孔,就解決了車禍導致左膝關節骨折問題。

「我的膝蓋骨折了,還以為需要開刀做大手術,術後再打石膏……沒想到微創手術,幾個小孔就解決了骨折問題。」2日,已出院的王先生在電話裡對記者說。

王先生今年59歲,因為意外車禍導致左膝關節受傷,11月15日來到新疆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關節外一科就診。

接診的該科副主任舒莉介紹,通過輔助檢查診斷為:左膝後交叉韌帶脛骨止點撕脫骨折。傳統的手術方式採用後側切開空心釘固定,手術創傷大,術後恢復期長,關節功能差。如果不手術會造成膝關節不穩,進而喪失運動能力。

經過反覆討論,舒莉根據王先生骨折部位,決定為他實施「關節鏡下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利用微創技術完成治療,讓患者免受大創傷之苦。王先生也成為了該院首例關節鏡下左膝後交叉韌帶脛骨止點撕脫骨折手術受益者。

經過術前充分的準備,19日,手術如期進行。

術中經前內側及前外側入路置入關節鏡,在骨折處取後內、後外入路,利用4.5毫米的空心鑽鑽出脛骨「隧道」,通過這條「隧道」植入內固定物,固定骨折部位。全部手術操作在關節鏡下精細操作完成。術中只有4個0.5毫米和1個1釐米的小切口,僅出血50毫升。術後第二天,患者能夠在輔助器的幫助下,做簡單康復動作。

舒莉介紹,骨折損傷有多種類型之分,損傷類型不同,治療方式也不同。石膏固定一般適用於骨斷端數目較少且無明顯骨折移位的情況。但有明顯的骨折移位,或骨折斷端不穩定,就需要進行鋼板內固定處理。不過鋼板固定手術創口較大,對於中老年骨折患者來說術後恢復較慢,不利於早期功能鍛鍊。

因此對於老年骨折患者來說,尤其是骨質疏鬆嚴重的老年患者,使用關節鏡下微創固定可以更好地固定骨塊,有利於患者術後的早期功能鍛鍊和恢復,能讓患者更快地回到受傷前的狀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髕骨下極骨折手術治療進展_髕骨骨折_髕骨下極骨折_醫脈通
    髕骨下極切除術 有學者認為對於一些髕骨下極嚴重的粉碎性骨折患者,良好的復位和堅強穩定的固定比較困難,髕骨部分切除髕韌帶修復重建也是一種手術方法。Pandey等報導175個髕骨下極骨折患者採用髕骨部分切除術,經過3年隨訪,80.3%的患者有良好的功能。
  • 多學科聯合會診優勢再顯,煙臺海港醫院成功為尿毒症患者實施全膝...
    1小時,全膝關節置換手術被成功實施。在診治過程中,相關臨床和醫技科室多方協作配合,從而提出適合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案,並由相關學科單獨或多學科聯合執行該治療方案,既降低了手術及治療風險,又提高了臨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最終受益的正是患者。  經過骨外二科醫護團隊14天的精心護理治療,高女士已經順利渡過圍手術期並康復出院。海港醫院骨外二科將繼續發揮多學科聯合會診診療的優勢,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 上饒東方醫院骨科成功行椎體骨折經皮釘棒復位內固定微創手術
    近日,上饒東方醫院急診收入一名因車禍導致全身多處疼痛不適半小時的重傷患者,經各項檢查初步診斷其:外傷性脾破裂;左側胸壁多發性肋骨骨折;左側血氣胸;第三腰椎爆裂性骨折;第四腰椎左側橫突骨折等。情況緊急,經上饒東方醫院多科聯合緊急會診,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決定先為患者行全麻+插管下行剖腹探查術(脾切除術)+左側第9、10肋骨骨折固定術+左側胸腔閉式引流術,手術成功,病人安返病房。
  • 肺結節不等於肺癌 微創手術漸成早期患者首選
    原標題:肺結節不等於肺癌 微創手術漸成早期患者首選 每年的11月是肺癌關注月。高檢出率在幫助人們提升肺癌早期發現率的同時,也讓大家在檢查方式的選擇、手術切除的必要性等方面也有了新的變化。 「當看到肺結節在體檢報告中出現時,盲目恐慌和倉促手術都不可取。僅有20%左右的肺結節存在惡性腫瘤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儘快諮詢專業醫生以明確診斷。」張真發說。 目前,胸部X光檢查和低劑量螺旋CT是最常用的篩查方式。
  • 微創中的微創 肚子上打幾個小孔治好直腸癌
    在肚子上打幾個小孔就能治好直腸癌?近日,市三院成功為67歲的朱女士施行了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NOSES手術),術後患者腹壁僅有4個直徑不足1釐米的切口,出血不足50ml,術後第1天即可下床活動。NOSES手術又名經自然腔道取標本的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近兩年已成為微創手術界新寵。手術使用腹腔鏡等設備完成腹腔內手術操作,再經自然腔道(陰道或直腸)取出標本,不需要在腹壁上另做輔助切口就能完成手術。
  • 腹腔鏡微創手術PK「開大刀」
    治療腎癌、膀胱癌等泌尿系統腫瘤,腹腔鏡微創手術比「 開大刀 」切得更徹底   □記者 蔡建華     血尿,是泌尿系統腫瘤最常見的早期信號,但由於人體出現血尿時,尿道常常沒有疼痛的感覺,所以,血尿常引不起人們的關注。
  • 腎結石合併腎囊腫 一個微創小口解除患者倆困擾
    紅網時刻株洲4月1日訊(通訊員 張晶)近日,株洲愷德心血管病醫院泌尿外科成功為一名右腎多髮結石合併右腎囊腫的患者實施右側經皮腎鏡下鈥雷射碎石術+腎囊腫去頂術。通過一次手術,一個微創小口為患者解除了兩個困擾,既減少了患者的手術痛苦,也減輕了經濟負擔。
  • 髖臼骨折手術患者創傷性關節炎防治的研究進展
    ,骨折位置深,加上骨盆旋轉,導致手術中復位困難,手術時間較長,許多患者並不能得到滿意的復位。Dailey等對650例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按照X線片上殘留錯位≤1mm、1~3mm、>3mm將髖臼骨折患者分為解剖復位組、不滿意復位組、復位差組,計算出其受傷到施行手術的平均時間分別是3、4.5、7d,說明越早手術越容易獲得解剖復位。由於骨盆血供豐富,血腫很快機化,2周就可以形成骨痂,另外骨盆韌帶因骨折移位產生攣縮,因此手術偏晚會影響骨折的復位。
  • 膝關節「砰」一聲悶響,我從醫生變成了患者
    作為醫生、患者、籃球愛好者,我想分享自己在恢復過程中的體會和經驗,希望幫助到更多同樣遭遇的運動愛好者。至於是否需要手術,需要1個月後水腫消退再拍磁共振才能判斷。很多叉友都會因為第一次磁共振的結果選擇做手術,這其實是不太準確的。
  • 家裡老人骨折了 到底要不要手術?
    11月10日,劉奶奶在家不慎摔傷送往市三醫院,經相關檢查後醫生診斷為:右轉子間粉碎性骨折、右肘關節脫位並多發性骨折、右側肘關節韌帶損傷、右側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等多處骨折和損傷,這可急壞了劉奶奶的家屬:一來擔心患者年齡大,且伴有高血壓、腦梗死後遺症、冠心病等增大手術風險的疾病;二來擔心多處骨折產生的高額手術費用無力承擔。為保守起見,家屬決定放棄手術,進行保守治療。
  • 42歲女子膽囊結石十餘年伴腎衰竭 這個手術助她避免透析
    2020年9月9日,沈女士手術開始。一方面,麻醉師充分做好麻醉準備,術中密切留意患者腎功能指標;另一方面,郭德超主任精確計算手術時間。因為沈女士反覆疼痛發作,膽囊區域因為慢性炎症粘連明顯,郭主任在腹腔鏡下精準快速行膽囊三角區域粘連分離,切除膽囊,手術僅用時半個多小時就完成了。術後2天,沈女士出院,隨後又在高祥福院長門診跟進中藥調理半個月,目前情況穩定。
  • 單一切口手術治療脛腓骨遠端骨折
    但是通過兩個切口進行手術會過度剝離軟組織和骨膜,從而加重損傷並增加深部感染和皮膚壞死的風險。在初始損傷包括大範圍嚴重軟組織損傷,以及兩個切口之間的距離不足7cm時,上述風險更為明顯。 儘管微創鋼板內固定(MIPO)被認為能有助於保護骨折部軟組織,但如果脛骨遠端骨折不能首先閉合復位成功的話,則無法考慮MIPO技術。
  • 膝關節總是「打軟腿」 ,警惕前交叉韌帶斷裂
    患者小李(化名)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還有一個身份是退役的桌球運動員,平時生活工作中都特別幹練,是典型的虎媽。但是長期以來,虎媽一直有個心結,12年前左腿打球時受過比較嚴重的傷,導致這些年左腿膝關節一直「打軟腿」。
  • 低位直腸癌苦不堪言 黑龍江省醫院精準微創手術幫患者極致保肛
    低位直腸癌苦不堪言 黑龍江省醫院精準微創手術幫患者極致保肛2020-11-26 15:01:18 作者:宣傳統戰部康豔立 董宇翔 瀏覽次數:01結直腸癌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特別是低位直腸癌患者,還面臨著肛門是否可以保留的難題
  • 骨科急診常見骨折處理——下肢篇
    四、處理措施保守治療的指徵:· 單純外踝骨折;· 無移位的或穩定的骨折;· 無需反覆整復可達到並維持解剖復位的有移位的骨折;· 由於全身或局部條件的影響,病人不能接受手術治療。如果患者傷後8~24h就診,此時患肢往往明顯腫脹,皮膚可有張力性水皰,排除開放性骨折和骨筋膜間室症候群後,應將手術延期7~14d,待皮膚條件允許後再行手術。如果患者骨折移位壓迫皮膚,必須先將骨折復位,可行牽引,抬高患肢,並密切觀察病情的進展情況。
  • 胸腺瘤,也可以微創手術啦!
    胸腺瘤,也可以微創手術啦!近日,我院胸外科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丁建勇教授指導下成功施行胸腺腫瘤劍突下微創手術。同時,該病屬於一種惰性腫瘤;在許多胸腺瘤患者中,即便疾病進展後,患者的生存期仍較長。目前手術仍為胸腺腫瘤最常使用的治療方式。專家介紹
  • 心房上長了雞蛋大的粘液瘤 專家為老人巧施施全胸腔鏡下微創心臟手術
    七旬老人李大爺胸痛、頭暈、乏力十多天,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左心房上長了個叫粘液瘤的良性腫瘤。瘤子雖說是良性的,但個頭卻不小,有雞蛋大小,完全擋在二尖瓣的瓣口,易造成栓塞,隨時會發生猝死。這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