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砰」一聲悶響,我從醫生變成了患者

2020-11-23 騰訊網

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是:

一名來自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運動醫學科的研究生,

一名球齡N年的籃球愛好者,

一名遭遇前交叉韌帶撕裂的患者。

從醫生變成患者 | 作者供圖

「前交叉韌帶撕裂」很常見,而「前交叉韌帶撕裂的運動醫學科醫生」 並不常見。

前交叉韌帶(ACL),是膝關節重要的穩定韌帶,但同時也是最常受傷的部位,是運動醫學科醫生經常要治療的傷病。

撕裂後200天整,我選擇保守治療,早期康復,現已重返球場。作為醫生、患者、籃球愛好者,我想分享自己在恢復過程中的體會和經驗,希望幫助到更多同樣遭遇的運動愛好者。

前交叉韌帶(ACL)與後交叉韌帶(PCL)

ACL很容易受傷,PCL不容易受傷 | Randale Sechrest

我的前交叉韌帶怎麼撕裂的?

仿佛是上天為了讓我的球技和醫術更上一層樓,2019年9月22日,我在醫院內部籃球賽中勇奪MVP並獻上了一根寶貴的前交叉韌帶……

回想受傷那一刻:一個小幅度無對抗的變向,膝關節微曲30°,外翻外旋。感覺到自己的膝關節「錯位」又瞬間「復位」,那一刻像是籃球場上讀秒絕殺,球撥出指尖,時間仿佛停止,可以清楚地聽見自己的心跳聲,然後隨著膝關節「嘭」一聲悶響,周圍變得嘈雜,不可控制地就倒地了。

我抱著膝關節,兩個想法同時出現:

一、「前交叉韌帶撕裂了!」

二、「I’m done,I’m done!一個假期的球都白練了。@#%$!!!」

我的膝關節從未受過傷,回想受傷的原因,可能是中場休息時沒有熱身。

受傷後,我是怎麼處理的?

受傷即刻,球場邊經驗豐富的師兄師姐對我做了保護處理,並根據體格檢查做了初步診斷。

受傷當晚,疼痛並不劇烈,我立刻冰敷,睡前帶上簡單護膝保護膝關節,枕頭墊高傷腿,以減輕腫脹。

受傷隔天,疼痛劇烈,關節極度腫脹,充滿積液,不能彎曲。導師囑咐我儘快帶膝關節支具,拄雙拐,避免二次損傷

以往都是叮囑患者好好休息(真的有用),但「好好休息」之外生活中還有一系列的問題——拄拐行走到手麻,拄拐單手單腳洗澡,「葉問式」上廁所……

葉問式上廁所 | 電影《葉問3》

受傷後一周,我做了磁共振檢查。在確診前還是心存一絲僥倖,希望出現非韌帶損傷的小概率事件。結果提示:前交叉韌帶(ACL)撕裂,半月板無損傷。

此時,ACL處於高度水腫狀態,影響實際撕裂程度的判斷。至於是否需要手術,需要1個月後水腫消退再拍磁共振才能判斷。很多叉友都會因為第一次磁共振的結果選擇做手術,這其實是不太準確的。

受傷後6天磁共振圖,

圖中,受傷的ACL幾乎都是「白色」的,

而正常的ACL應該是「黑色」的 | 作者供圖

受傷後的康復非常重要

磁共振結果出來了,下一步該怎麼辦?保守治療還是選擇手術?

當今,循證醫學講究證據。受傷期間,我閱讀了大量ACL損傷治療的權威文獻。其中,一篇發表於知名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研究認為,對於年輕人而言,如果受傷後康復得好,可以考慮不做手術;康復得不好,再選擇做手術也不遲。可見,受傷後的康復極為重要,事關後續的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的效果。

所以,不管後續是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我都應該重視傷後的康復——制動保護(戴上護膝,保護膝蓋),消腫,恢復膝關節活動度,維持腿部肌肉的力量。然後,等待第二次磁共振複查結果和體格檢查,確認前交叉韌帶的受傷程度之後,再決定後續的治療方案。

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

受傷後35天,磁共振複查,結果提示前交叉韌帶部分撕裂,連續性存在,半月板無損傷。

受傷後35天磁共振圖

ACL大部分恢復成正常的「黑色」,

還有小部分異常的「白色」 | 作者供圖

導師幫我做了體格檢查,認為我的關節穩定性良好。在諮詢了導師與其他運動醫學的醫生,並結合了自身的受傷程度之後,我最終決定不進行手術,採取保守治療。

決定保守治療後,與導師在「仁心仁術」下的合影 | 作者供圖

漫漫康復路——「傷筋動骨兩百天」

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而我完全走出傷病的困擾,恢復到良好的身體狀態則經過了200天的努力。

受傷後隔天,帶支具,拄雙拐,冰敷消腫。

受傷後7天,在宿舍開始自我復健,做簡單的直腿抬高、踝泵 、角度恢復等。

踝泵,促進血液循環,防止出現血栓等問題 | kramesondemand

受傷後17天,棄拐,重新開始學會走路。來到康復中心,與復健師進行了評估和交流,最終制定了針對性的復健方案。

受傷後33天,重返球場,帶著厚重的膝關節支具投籃。

受傷後66天,敢做傷腿單腿跳,並且健身房練腿,恢復肌肉力量。

受傷後100天,弱對抗半場比賽,跑位投籃。

受傷後150天,頻繁打激烈的半場比賽(疫情封閉前後)。

受傷後180天,騎摩託車摔傷,傷到健康的那條腿,但因禍得福,這反而解決了困擾我已久的左右兩腿受力不一樣的問題。

受傷後200天,接近完全康復,彈跳水平下降,但速度、橫移等未感覺有明顯差異。

康復縮影 | 作者供圖

主觀恢復評分 | 作者供圖

目前,我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小腿肌肉有一定程度萎縮;打球潛意識躲避身體對抗。但我相信,隨著肌肉力量的恢復,關節積液的吸收,心理因素的糾正,再過100天,我就能100%甚至120%回歸球場!

最後,感謝幫助我的所有人!很幸運有你們的幫助照顧、安慰鼓勵!

反覆扭傷不馬虎,一時之勇逞不得。

運動醫學把病看,運動生涯且珍「膝」!

醫生點評

陳疾忤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醫師

前交叉韌帶(ACL),又稱前十字韌帶,英文中又稱「看門狗韌帶」,是維持膝關節穩定的重要結構。所以,前交叉韌帶損傷後,膝關節不穩定,更容易扭傷。扭傷後再運動,可能導致完全斷裂。ACL斷裂是職業運動場上常見的 「殺手」,但ACL斷裂在普通運動愛好者中也很常見。

前交叉韌帶損傷的患者有以下症狀:1、在損傷時聽見「砰」的一聲悶響,有大、小腿一瞬間的錯位感;2、關節嚴重腫脹,不能彎曲,持續數周;3、腫脹消退後會感覺關節不穩,「打軟腿」。

如果懷疑患者前交叉韌帶損傷,我們通常做以下檢查:1、醫生手法檢查關節穩定性,看膝關節是否變得鬆動;2、X光排除是否有骨折,骨折和韌帶斷裂後的症狀大多相似;3、磁共振檢查(MRI),是目前診斷前交叉韌帶損傷最準確的方法。

前交叉韌帶斷裂通常有兩種治療選擇:關節鏡手術治療(人為重建前交叉韌帶)和保守治療(鍛鍊肌肉代償韌帶的原有功能)。很多患者會糾結是否手術,事實上這取決於你的損傷程度和需求。一般情況下,手術治療適合年輕、完全斷裂、有運動需求、職業對膝關節要求高、主觀症狀非常明顯的患者。保守治療則適合年齡大、活動量少、部分撕裂、運動需求不大的患者。

本文的作者是急性單純前交叉損傷,體格檢查關節穩定性良好,可以嘗試保守治療。而這是否可以複製,取決於三個要素:

1、 傷者對醫生有良好的依從性;

2、 專業康復團隊的服務;

3、 該治療方案還需要時間檢驗,看之後是否會出現問題。

預防ACL初次或者再次損傷,要注意全時段保護。

運動前:充分熱身和拉伸,激活喚醒肌肉。

運動時:佩戴必要的護具保護,避免不當的運動姿勢(如膝關節內扣);

平時:多鍛鍊下肢肌肉力量和協調性(如直腿抬高、靠牆靜蹲、深蹲等),肌肉代償部分韌帶功能,減輕韌帶「壓力」。

個人經歷分享不構成診療建議,不能取代醫生對特定患者的個體化判斷,如有就診需要請前往正規醫院。

作者:林金榕

編輯:Cloud、Odette

相關焦點

  • 膝關節總是「打軟腿」 ,警惕前交叉韌帶斷裂
    有一次,小李正在做側身位正手拉球的訓練動作,由於用力過猛,力量過大,左腿膝關節發生了過度的旋轉和彎曲,只聽見「啪」的一聲,小李摔倒在地,當即膝關節就不能活動了,伴有劇烈疼痛。當時受條件的約束,小李只是採取了石膏制動固定6周的保守治療。之後,小李左膝的疼痛完全消失了,但總感覺膝關節有種不穩定的感覺,也不敢完全發力,後來小李因傷退役。
  • 車裡「砰」一聲巨響
    車子正常行駛,突然「砰」一聲巨響,車上的一家人以為車子要爆炸,嚇得趕快逃開。江寧交警接到報警後,立即趕到現場查看,發現原來是車內一個打火機因溫度太高爆炸了。通訊員 江公宣 現代快報記者 陶維洲  「我車子油箱發生巨響,你們快來幫幫我……」8月5日中午12點,江寧湖熟交警中隊接到一名男子報警。
  • 砰!小紅隼一頭撞上區委辦公室玻璃
    「砰——」10日下午四點半左右,辦公室在一層的懷柔區委辦綜合科工作人員楊子成正低頭工作,被一聲悶響嚇了一跳。座位正對著窗戶的他抬頭一看,一隻鳥撞到窗戶玻璃上,掉到了窗臺上,然後就飛也飛不起來了。被救的紅隼「我就出去看,發現它確實飛不起來了,就上去把它摁住,到隔壁科室找了一個紙箱子,把它放到紙箱子裡。」楊子成說。
  • 患者膝關節骨折,微創手術四個小孔解決問題
    但醫生僅給王先生骨折膝蓋打了四個黃豆大小孔,就解決了車禍導致左膝關節骨折問題。「我的膝蓋骨折了,還以為需要開刀做大手術,術後再打石膏……沒想到微創手術,幾個小孔就解決了骨折問題。」2日,已出院的王先生在電話裡對記者說。王先生今年59歲,因為意外車禍導致左膝關節受傷,11月15日來到新疆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關節外一科就診。
  • 膝關節疼痛、患骨關節炎的朋友,絕不能靠牆靜蹲?醫生闢謠說清楚
    靠牆靜蹲這個動作非常的簡單,可以說只要有一面牆我們就可以做這個運動了,這個鍛鍊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強化膝關節前方的股四頭肌,而股四頭肌對於穩定我們的關節,對於強化關節的穩定性有非常好的作用,所以很多醫生是建議關節有疼痛的患者進行靠牆靜蹲來鍛鍊的。
  • 人工膝關節置換的長期效果如何?膝關節置換費用是多少?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臨床應用已有40多年歷史,是20世紀最成功的外科手術之一,全球每年有超過60萬名患者通過該手術獲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工膝關節採用金屬和高分子塑料,按照人體關節的形狀製作而成。這些材料經過嚴格的實驗檢測,是安全可靠的。運動量不大的老年人,90%的患者可以使用20年以上。
  • 砰!一聲巨響,他們聽到後趕緊爬下電桿飛奔……
    正在電桿上檢修突然聽到「砰」的一聲9人趕到車禍現場用檢修工具撬開變形的車門現場碎片散落一地,地上的剎車痕跡清晰可見。由於是與大掛車相撞,小轎車安全氣囊彈出,副駕駛位置全部凹陷,車身也發生嚴重變形。六七分鐘後,救護車到了,張然然與同事配合著醫生把司機從駕駛室抬出,直到傷者被抬到擔架的那一刻,張然然才鬆開按在司機傷口上的手。救人需要爭分奪秒,檢修也需要爭分奪秒。送走救護車後,大家趕緊收拾工具,來不及吃口飯就繼續檢修工作,按時恢復了線路供電。
  • 睡夢中,突然聽見「砰」的一聲巨響,開燈一看,瞬間嚇蒙
    在充電過程中,或者使用過程中,特別是以一邊衝一邊玩更是危險,下面就發生了這麼一起手機爆炸事件一男子晚上玩手機,困了隨便把連接充電寶的手機放到了枕頭下邊就進入了夢鄉睡夢中,突然聽見「砰」的一聲巨響。立馬打了120來到醫院據醫生介紹:李先生的傷口是爆炸傷,裡面有很多碎頭髮,傷口面積為10*8平方釐米大小。男子猜測:可能是因為手機放在枕頭下用充電寶充電,溫度持續升高後導致爆炸。
  • 大鳥飛太快,「砰」一聲撞進值班室,暈了
    據門衛講述,當時他們正在值班室值班,突然一個黑黢黢的東西直衝衝地朝牆上撞去,「哐當」一聲又掉在地上。這聲悶響把他們嚇了一跳,急忙前去查看,發現是一隻貓頭鷹,因剛剛猛烈的撞擊已經暈了過去。門衛知道貓頭鷹是國家保護動物,便急忙報了警。民警接過這隻「撞暈了頭」的大傢伙,將它帶回了派出所。
  • 膝關節為什麼會出現游離體?身體有哪些症狀?該如何應對?
    膝關節處於人體中部,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本就容易出問題,再加上關節的壽命是有限的,只有60年,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會衰退,更容易出現問題了。很多人感到膝蓋不舒服,來看的時候,聽到醫生說到游離體這個詞,滿臉的疑問,不懂到底是什麼意思。
  • 睡夢中突然聽見砰的一聲,醒來後崩潰!
    最近小編我在網上看到一個段子,上面表示什麼是寵物呢?下面小編我來和你們說一說:大部分人養寵物都是貓或者狗,有些女孩子就特別喜歡養貓,因為貓看起來比狗狗溫順啊,並且乾淨乖巧,人們認為再野的貓起碼把二哈好吧,二哈可是出了名的拆家大王啊,可是貓並沒有那麼溫順哦,小小養了一隻貓,就經常拆家啊,大家肯定覺得很奇怪吧,貓怎麼會拆家呢?
  • 幾十隻野豬吃得正歡,只聽「砰」的一聲,豬群全軍覆沒
    幾十隻野豬吃得正歡,只聽「砰」的一聲,豬群全軍覆沒野豬是一種長期生活在野外的雜食性動物,它們環境適應性極強,而且有超強的繁殖擴散能力,在美國地區就出現了野豬泛濫成災的情況。很快好幾十頭野豬聞味趕來,瘋狂搶食,等到這群野豬聚攏扎堆時,按下開關,只聽到砰的一聲,鐵柵欄從天而降,幾十隻吃得正歡的野豬瞬間被一網打盡。任憑它們力量再大也無法逃出,不得不說這種捕捉野豬的方式真的是太爽了,對於這件事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 保護膝關節別忽視「預警信號」
    對於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只能選擇昂貴的「換膝」手術嗎?  目前對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手術治療方案並非只有人工膝關節置換這一個選項,該「換膝」還是「保膝」也要因病而異。所謂「換膝」是指使用人工關節置換發生病變的膝關節,「保膝」則是保留患者的膝關節,通過採用腓骨截骨手術和脛骨內側截骨聯合平衡可吸收墊片植入手術等微創手術,治療該疾病。那麼,這兩種治療方式各有何優劣?患者該如何選擇?
  • 鶴壁一家人睡夢中「砰」的一聲巨響 這個「炸彈」你家也有!
    王先生說,8月1日,家人正在午休,突然聽到廚房傳來「砰」一聲巨響。過去一看,王先生發現抽油煙機面板爆裂了,碎片散落在灶臺、地面上。「剛裝一年多的抽油煙機,平時用得也不多,當時還是斷電狀態,咋會突然爆裂了?」王先生當即聯繫了該品牌的售後。售後維修人員上門查看情況後表示,王先生家的廚房向陽,抽油煙機面板可能受陽光暴曬,溫度過高導致爆裂。
  • 中醫針灸治好膝關節疼痛,非洲美女為中醫打CALL
    (Toby 醫生,你確實給了我一個驚喜,我非常感謝你的幫助。)隨即掏出一封感謝信和小禮物交到周偉的手裡,周偉打開信件,上面清晰地寫著,「由衷感謝你給予我的幫助,幫我解決了疾病帶給我的痛苦……」
  • 天氣變冷膝關節更疼了?醫生教你3個小妙招緩解不適
    葉落冬至,天氣轉冷,冷空氣來臨後,不少人發覺自己的膝關節疼痛或不適的情況愈發強烈了。為緩解人們膝關節的不適感,北京中關村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劇榮森為大家支招。注意擺動時,膝關節在正確的軌道上,兩個膝關節朝前,腳尖也要朝前,不要外八字或內八字。靠牆靜蹲肩、背、臀緊貼牆面,腹部收緊,大腿與地面平行,該動作可以增強膝關節周圍肌肉群的力量,需注意膝蓋不能超過腳尖,最好處在一條垂線上,否則會加重膝蓋負擔。
  • 65歲老人換掉膝關節,只因一個「好習慣」,很多人還在做
    可是就在最近幾個月,每次走路膝關節莫名的疼痛,而且還越來越嚴重了,並且膝關節出現了腫脹,已經開始影響正常的生活。老杜不得不到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發現老杜的膝關節已經嚴重變形,並且伴有半月板撕裂,靠傳統的治療已經很難奏效,經過醫生的評估,和患者及家屬溝通後,進行了膝關節置換。那麼問題來了?
  • 醫生闢謠,給您講明原因和應對
    相信很多因為膝蓋疼,醫生建議關節內注射玻璃酸鈉的患者,在猶豫不決和家人、朋友聊及這個問題時,一定會聽到這樣的話!其實關節內注射玻璃酸鈉注射治療膝關節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但是也確實存在少數患者注射後出現膝蓋疼的問題,原因是什麼,該咋辦?謝醫生和您好好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