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學科聯合會診優勢再顯,煙臺海港醫院成功為尿毒症患者實施全膝...

2020-11-25 膠東在線

  膠東在線7月8日訊(通訊員 柳學武) 日前,煙臺海港醫院骨外二科充分發揮多學科聯合會診優勢,成功為一名尿毒症患者實施人工全膝關節置換。同時,此例手術的成功,也標誌著海港醫院骨科在處理疑難複雜病情方面技術水平再上新臺階。

  「鑽心」的疼痛,輾轉多家求醫

  家住芝罘區的高女士(化名)雙腎功能喪失,患有尿毒症十幾年,每隔兩三天就要進行透析治療。由於年輕時勞動強度大,早在五、六年前高女士的右膝關節就出現了疼痛不適。可是,早期症狀較輕,她並沒有加以重視。

  隨著病情的發展,即使在靜止的狀態下,高女士的膝關節也會出現「鑽心」的疼痛。為了解除多年的病痛,近60歲的高女士輾轉幾家醫院就診,均被告知手術風險大,預後不良,不予手術。後經朋友介紹,來到煙臺海港醫院並找到了常務副院長、骨科專家王延濤主任醫師。這一次,高女士的病情終於有希望了。

  多學科聯合會診優勢再顯

  王延濤看過高女士的X光片後,發現膝關節內外側間隙已經完全消失,手術指徵是明確的。雖然患者年紀相對較輕,但病情比較特殊、複雜。由於多年高血壓、糖尿病,導致雙腎功能喪失、尿毒症,而腎臟功能的喪失,進而導致造血功能降低、電解質失調、骨質疏鬆,圍手術期風險極大。

  看到高女士充滿痛苦與無助的表情,從醫近30年的王延濤不忍心了,他決定發揮海港醫院多學科聯合診療優勢,盡最大力量為患者解除病痛折磨。

術前X線片

  為高女士完善入院及術前的常規檢查後,院長助理、藥劑科王桂花主任,心內科朱紅光主任,麻醉科沙淑喜主任,內分泌科林淑娜主任,血液透析科殷立青主任與骨外二科楊濤主任展開聯合會診,一起討論患者術前、術中以及術後的病情管理,各個科室都從自身專業角度指出存在的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如何解決,在患者圍手術期的管理方面也給出了中肯、有效的意見,對手術及患者恢復起到了很大幫助。

  手術過程時間短、出血少

  在各項指標控制在比較安全的範圍後,手術按計劃實施。麻醉科沙淑喜主任術中監測各項指標,確保患者在整個手術過程中各項生命體徵平穩。

麻醉科沙淑喜主任、手術室黃曉燕護士長

  麻醉成功後,手術室無影燈下,王延濤主刀手術。他熟練地打開患者的膝關節腔後,見膝關節腔內大量積液、遍布增生的滑膜組織,軟骨組織早已磨損殆盡,並且骨質特別疏鬆。於是,他將大量增生的滑膜組織清理乾淨後,在定位器輔助下進行準確股骨截骨,去掉殘存的半月板及十字韌帶組織,再進行脛骨截骨,去除磨損的髕骨骨贅,最後依次安裝假體及墊片。

常務副院長、主任醫師王延濤為患者主刀手術

  整個過程出血約200ml、歷時大約1小時,全膝關節置換手術被成功實施。

術後X光片

  精心護理,多方協作關愛患者

  術後,高女士轉回病房,並在骨外二科主管醫生的指導下按部就班地進行抗炎、透析、降血糖、降壓以及康復鍛鍊,同時嚴格控制液體的入量,加強抗炎治療。同時,蓋雪護士長帶領護理團隊加強患者圍手術期各項指標的護理,貼心周到的服務贏得患者好評。

  血液透析科殷立青主任對患者採取隔日透析一次的方式,將體內毒素物質進行透析排洩,與骨外二科進行緊密銜接,確保患者生命體徵安全、平穩。術後第3天,患者高女士就能夠在助行器的輔助下負重行走了。

血液透析科殷立青主任、劉娟娟護士長為患者進行血液透析

  採取多學科聯合會診診治疑難複雜病例,既是對專業精進的持續追求,也是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在診治過程中,相關臨床和醫技科室多方協作配合,從而提出適合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案,並由相關學科單獨或多學科聯合執行該治療方案,既降低了手術及治療風險,又提高了臨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最終受益的正是患者。

  經過骨外二科醫護團隊14天的精心護理治療,高女士已經順利渡過圍手術期並康復出院。海港醫院骨外二科將繼續發揮多學科聯合會診診療的優勢,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煙臺海港醫院骨外二科

  骨外二科現有醫師7名,其中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2名,主治醫師3名,骨科碩士5名,是一個年富力強、專業梯隊合理、技術精湛的醫療團隊,科室主要技術骨幹分別多次選派至德國Hamberg Kiel骨科醫院、德國Landshut關節中心、北醫三院、上海九院、解放軍第89醫院等醫院進修、深造。科室團隊在成功治療大量複雜骨創傷病例的基礎上,專長於脊柱、關節疾患的微創治療及髖、膝關節置換技術、骨與軟組織損傷重建及脊柱、關節疾患的系統治療。

  骨關節治療方面,開展了數百例膝關節鏡下半月板損傷鏡下縫合、修復成形、前後交叉韌帶斷裂鏡下重建、滑膜清理、膝關節游離體取出、肩關節鏡下肩袖損傷修復、踝關節鏡下關節清理輔助關節融合、腕關節鏡下輔助腕關節骨折治療等微創治療手術。

  專家團隊

  王延濤,男,主任醫師,副院長

  1993年畢業於濰坊醫學院臨床醫學系,現任中華航海醫學海上救護專業委員會委員,煙臺市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先後在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九院國際骨關節中心、解放軍88醫院、德國漢堡骨科醫院等骨科醫院進修學習,師從多位國內骨科知名專家,在骨與關節創傷、疾病的診治領域有較高造詣,特別在關節置換、關節鏡、骨科微創等技術方面能同步國內領先水平。臨床主治各種骨科疑難、複雜疾病,特別是關節疾病、骨與關節損傷等,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楊濤,男,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研究生

  現為煙臺市醫學會手外科第二屆專業委員會委員,曾在解放軍89醫院進修學習顯微外科和創傷外科,尤其擅長斷指再植、周圍神經卡壓松解及動靜脈造瘻術,擅長四肢複雜骨折及關節周圍骨折的手術治療,成功開展多例肌皮瓣、筋膜皮瓣轉移修復足跟及壓瘡等皮膚軟組織缺損,對骨科複合創傷的治療有豐富的經驗,熟練掌握人工全髖關節置換及膝關節表面置換技術,在國家級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出版骨科專著1部。

  柳學武,男,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研究生

  現任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骨科規範化培訓山東省基地委員,山東省健康管理協會關節外科學組委員。精通肩、膝、髖、肘、踝關節等常見疾病或損傷的診治,對人工髖、膝關節置換手術,對運動醫學方面疾病的診治能力尤為突出,尤其擅長操作關節鏡系統進行微創治療,其中膝關節鏡下半月板修復、(部分)切除成形以及前或(和)後交叉韌帶的止點解剖重建以及肩關節鏡下Bankart損傷修復等經驗豐富。對手部、足部以及四肢的創傷骨折能熟練處理與治療。積極探索骨科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以及康復等一系列措施。在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以及國家級刊物等發表7篇學術論著。

相關焦點

  • 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堅持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顯成效
    9月下旬,她慕名到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求醫。該院主診醫師宋宗昌副主任醫師接待了患者並建議為其進行多學科聯合診療(MDT)。徵得患者同意後,醫院醫療助理收集並整理患者發病以來所有檢查及治療資料,並請患者及家屬到醫院與腫瘤內科、腫瘤外科、放療科、免疫學、影像學、營養學等相關專家進行交流。
  • 省立醫院胃腸外科聯合多學科成功完成複雜侵襲性纖維瘤切除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秦聰聰 通訊員 禚洪慶 王鑄 近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胃腸外科聯合胸外科、肝膽外科、整形科、麻醉科及重症醫學一科等多學科共同成功完成一例複雜多次復發的「侵襲性肌纖維瘤聯合多臟器切除+帶蒂背闊肌筋膜瓣轉移術」。
  • 上海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順利出院_新聞中心_中國網
    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作為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的李明(化名)激動萬分:「謝謝公衛中心的醫生和護士,讓我在這裡重獲新生。」為了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公衛中心醫務部門專程向白衣天使送上了鮮花。愛滋病合併尿毒症 雪上加霜遇絕境今年52歲的李明,患有遺傳性疾病多囊腎,2016年開始出現終末期腎功能衰竭,依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
  • 上海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出院
    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作為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的李明(化名)激動萬分:「謝謝公衛中心的醫生和護士,讓我在這裡重獲新生」。他也成為了本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  雪上加霜遇絕境  今年52歲的李明,患有遺傳性疾病多囊腎,2016年開始出現終末期腎功能衰竭,依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
  • 上海四院多學科聯合診治成功搶救一名罕見微生物感染重症肺炎患者
    央廣網上海1月13日消息(記者周洪 通訊員蔣駿 肖鑫)1月12日,經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科及該院多學科醫護團隊全力搶救,一例罕見微生物感染重症肺炎患者順利轉至該院康復科行後期康復治療。1月初,該院急診科緊急收治了一名年齡32歲、體重高達160公斤的男性患者小張。
  • 雲南醫訊|昆明白癜風專科醫院元旦聯合會診助力精準祛白
    你要的專家來了……  2021新年伊始,為了讓更多患者擺脫白癜風反覆發作的困擾,得到規範化診療,昆明復美白癜風專科將於2021年1月1日—2日開展「白癜風名醫聯合會診」,特邀上海白癜風名醫李海鷗教授領銜我院鄭克宏主任、申寧主任,助力患者冬季精準、高效祛白,滿足患者家門口看名醫、看好病的需求,為這個健康新年拉開了序幕。
  • 尿毒症加糖尿病 常州醫院為老年患者實施即穿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術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對於一些尿毒症患者來說,需要長期血液透析才能維持生命。常州70歲的蔣先生卻因為血管硬化嚴重,無法正常進行血透。為此,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血管外科醫生們用了一根人工血管解決了這一難題。
  • 山東省中醫院肺結節多學科會診(MDT)門診試運行開診
    為適應現代醫學診療模式的發展趨勢,向門診患者提供綜合、全面、全程、個體化的診療服務,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肺結節多學科會診(MDT)門診於2020年11月23日試運行開診並成功接診了首批肺結節患者。
  • 仁濟醫院腎上腺多學科團隊微創手術為反覆低鉀危及生命患者成功...
    記者2日獲悉,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腎上腺多學科團隊合作下,內分泌科專家確診老何患有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腫瘤介入科行腎上腺靜脈採血(AVS)定位優勢分泌側,泌尿科手術團隊腹腔鏡下精準微創手術,成功幫助這位患有高血壓低血鉀的患者解除了困擾多年的「頑疾」。術後,患者在不服藥的情況下,血鉀值為4mmol/L,達到正常水平。
  • 湖南省腫瘤醫院神經外科MDT綜合治療成功救治罕見遺傳病患者
    人民網長沙12月2日電 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神經外科在多學科會診(MDT)協作下,成功為一罕見遺傳病——Tucot症候群患者王女士先後實施腦部和腸道的腫瘤切除手術,術後患者恢復良好,不日將康復出院。
  • 同濟醫院為尿毒症患者量臂繪製透析方案 患者帶著「血管地圖」去旅行
    央廣網武漢10月31日消息(記者張卓 通訊員鄧國歡 左梅迎)尿毒症患者要依靠透析來維持生命,每兩周定期去醫院必不可少,這也就意味著,一旦得了尿毒症,幾乎就不可能出遠門旅行了。但這個「定律」在同濟醫院被打破,近日,患尿毒症2年的張先生去了一趟湖北利川旅遊,和他一起出遠門的還有一張量臂定製的「血管地圖」。
  • 華為IdeaHub多學科協同會診聯合解決方案發布,助力我國醫療走向世界
    此次峰會上,華為正式發布華為IdeaHub 多學科協同會診(MDT)聯合解決方案,點燃智慧醫療星星之火,吸引行業的廣泛關注。(MDT)聯合解決方案,將華為IdeaHub和艾迪普MR(混合現實)技術、東華醫為AI輔助PACS系統、心醫國際多科室多功能智能雲平臺緊密融合為一體,並結合華為雲計算、5G與AI技術,以科技賦能智慧醫療。
  • 北京302醫院王景林教授親臨新科醫院會診
    摘要:   上海新科醫院作為中國肝健康保障工程評選為上海市定點醫院,定期會有京滬三甲醫院的知名肝病專家到院親診,為上海百姓提供最先進最專業的診療服務。5月26日至6月5日,北京302醫院王景林教授會診新科,為患者開展一對一會診!
  • 孕婦突發頭痛暈倒 醫院多學科聯合救回兩命
    日前,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國家高級卒中中心聯合多學科,在最短的時間迅速會診、制定救治方案並「接力」手術,最終救回處於危險邊緣的產婦與胎兒。  孕35周產婦突然暈倒  孕35周的小金上周日上午突然頭暈,小金丈夫一小時回到家後發現她已經暈倒在地,馬上打120,在中午12:50分送到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急診科。醫生初步診斷是急性腦卒中。
  • 急性心梗後室間隔穿孔並室壁瘤形成,南華附一醫院多學科聯合一次...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9月10日訊(通訊員 鄒琴)近日,在區域醫聯體和胸痛中心協同救治網絡下,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心血管外科聯合多學科成功為一名56歲急性心肌梗死後室間隔穿孔並室壁瘤形成的患者施行了室壁瘤切除+室間隔穿孔修補+冠脈搭橋術。目前,患者恢復良好。
  • 常州開展首例即穿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術 挽救尿毒症患者
    30 13:46:49 /a/20200330/746618cb3c864a13be19b88a8be10f9f.shtml   尿毒症患者需要長期血液透析才能維持生命
  • 長沙市第一醫院腎病風溼科成功開展尿毒症患者人工血管內瘻術
    今年以來,患者在當地醫院高位內瘻穿刺困難,左側自身血管耗竭,嚴重影響透析質量及生活質量。近日,路先生來到長沙市第一醫院腎病風溼科就診,科室主任黃映紅為他進行了詳細的檢查,反覆開展風險評估。在完善手術相關準備後,黃映紅帶領血管通路成員副主任醫師王慧、袁新科,聯合血管外科主任李可、B超室主治醫師羅元臣,為路先生開展了即穿型人工血管內瘻手術(AVG)。
  • 煙臺山醫院神經內科:亞學科齊頭並進,只願為患者保駕護航
    六大強勢亞學科齊頭並進的同時,作為煙臺市醫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煙臺市預防醫學會卒中預防及控制分會主任委員單位,煙臺山醫院還著力探索業內發展的「通路」,以「卒中單元」多學科協作及「溶栓地圖」嘗試等,帶動學科發展。這之外,以科技促臨床,以學術促發展的學術探索和研究,也讓國際腦血管病的預防指南中有了「煙臺聲音」和貢獻。
  • 打通長期透析血管通路 他為300多斤肥胖尿毒症患者找到「生命線」
    東方網通訊員莊峰、記者劉軼琳12月3日報導:記者日前從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獲悉,該院腎內科副主任王應燈帶領血管通路團隊成功為4例重度肥胖的尿毒症患者進行了高難度的自體動靜脈內瘻成形術,使這些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續。
  • 漢鼎宇佑旗下好醫友助力海南最好的腫瘤醫院實現中美遠程會診
    摘要:   海南省腫瘤醫院是海南省最高腫瘤防治機構,同時作為天津市腫瘤醫院海南分院掛牌,除裝備了三甲腫瘤專科醫院所必備的先進設備,還在分子病理、核醫學、靶向治療、靜配中心、腫瘤篩查等學科裝備上做了進一步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