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立醫院胃腸外科聯合多學科成功完成複雜侵襲性纖維瘤切除術

2020-11-30 騰訊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秦聰聰 通訊員 禚洪慶 王鑄

近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胃腸外科聯合胸外科、肝膽外科、整形科、麻醉科及重症醫學一科等多學科共同成功完成一例複雜多次復發的「侵襲性肌纖維瘤聯合多臟器切除+帶蒂背闊肌筋膜瓣轉移術」。

患者為青年女性,2014年3月於外院行腫物切除術,2015年及2016年分別與外院行腫物切除+肋骨部分切除術及射頻消融術等多次治療。日前出現腫瘤復發併到省立醫院胃腸外科就診。

在省立醫院副院長、普外科主任、胃腸外科主任李樂平的指導下,胃腸外科副主任醫師石玉龍術前組織專家團隊開展了聯合討論病例。胸外科主任王洲、副主任醫師陳剛,肝膽外科副主任醫師鹹國哲,燒傷整形科副主任醫師徐廣琪、麻醉手術科副主任醫師董偉平等共同制定了詳細縝密的手術方案。

石玉龍以及各科室專家團隊共同為患者實施了手術。該患者腫瘤位置跨越膈肌,累及胸壁腹壁,術中探查發現其侵犯多個臟器。結合術中情況,專家團隊密切配合、聯手施治,為患者進行了胸腹壁腫物切除以及結腸、胃、肝、肺等器官並肋骨的部分切除。聯合胸腹壁及多臟器切除後,患者缺損極大,修補困難,專家給予胸廓重建、補片修補及帶蒂背闊肌筋膜瓣轉移術。整臺手術歷經8個多小時的緊張操作,最終獲得成功,治療效果極佳,目前患者已恢復出院。

據石玉龍教授介紹,侵襲性纖維瘤是一種來源於纖維組織的罕見腫瘤,低度惡性,具有侵襲性生長和極易復發的特性。外科手術是侵襲性纖維瘤患者的首選治療,儘量保證3cm的陰性切緣,但手術可能會影響患處的美容和功能。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和醫療技術的進步,該類患者不僅對治療後功能要求提高,而且更加注重外形美觀。

近年來,省立醫院胃腸外科在李樂平副院長的帶領下,在此類腫瘤的診療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疝與腹壁亞專業是醫院胃腸外科的傳統強項,腹壁修復與重建外科則是該領域發展的一個新的熱點。該患者的治療經驗彰顯了胃腸外科的專業水準,展現了醫院多學科會診的強大實力。下一步,胃腸外科將持續加強與兄弟科室的密切配合與交流,通過多學科的交叉經驗共同提升醫院腹壁外科的診療水平。

相關焦點

  • 省立醫院多科室協作又完成一臺高難度手術 系世界...
    在2017年6月8日,這次手術由山東省立醫院東院區泌尿外科主任醫師傅強帶領的泌尿外科手術團隊聯合心外科、麻醉科多學科共同協作完成。(山東省立醫院東院區泌尿外科主任醫師傅強在手術)65歲的許大爺在今年端午節前,發現雙腿水腫,沒有食慾。他原本以為是多年的心臟病導致的不舒服。在女兒和家人的勸說下,他到山東省立醫院就診。
  • 21歲女孩肚子上的侵襲性纖維瘤被成功切除
    健康一線(vodjk.com)訊:近日,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成功為21歲的小雪切除肚子上的巨大腫瘤。2015年,小雪的胰腺裡長出了一個腫瘤,經病理活檢,化驗結果顯示為侵襲性纖維瘤。
  • 患者性命相託,必須全力以赴——記煙臺毓璜頂醫院大外科主任,胃腸...
    作為煙臺毓璜頂醫院大外科主任,胃腸外一科、甲狀腺外科主任,姜立新是團隊帶頭人,更是圈內公認的外科領軍人物:他既是青島大學醫學部外科學系副主任,又是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專科(普通外科)主任;他既是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結直腸病分會常務委員,也是煙臺市普通外科學科(技術)帶頭人……在一眾頭銜下,他還是最喜歡人家叫他:姜醫生。
  • 胃腸間質瘤診療中的陷阱與困境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腸道最常見的間葉源性腫瘤,分子靶向藥物的成功應用推動GIST的臨床診療進入了精準醫學時代。2020年9月出版的《中華胃腸外科雜誌》發表了述評文章《智者見於未萌——論胃腸間質瘤診斷和治療決策中應努力規避的陷阱和困境》,作者從GIST診療的各個環節淺析可能存在的陷阱和誤區,以期為推進更合理的臨床決策提供參考。
  • 「侵襲性纖維瘤」女孩在燕達醫院康復出院
    健康一線(vodjk.com)訊:一個多月前,文靜瘦弱的女孩映雪在河北燕達醫院普外消化中心主任李基業的救治下,成功切除腹部20多斤重的巨大腫瘤。據李基業主任介紹,映雪得的是一種叫做「侵襲性纖維瘤」的病。
  • 黑龍江省醫院神經內鏡下成功完成脊索瘤切除術
    近日,一名少見的脊索瘤患者在哈爾濱工業大學附屬黑龍江省醫院接受了神經內鏡下微創手術治療,在北京天壇醫院專家的合作下,該院神經外一科張蓬海醫生熟練運用神經內鏡,經鼻腔入路,成功將患者位於鞍區的3*4*4釐米大脊索瘤完整切除。手術過程順利,僅歷時一個半小時,患者術後恢復良好。
  • 蓬萊市人民醫院完成一巨大腦膜瘤切除術
    蓬萊市人民醫院完成一巨大腦膜瘤切除術 2016-03-16 11:26:12 來源:水母網
  • 上虞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成功開展高難度小腦腫瘤切除術
    近日,上虞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團隊凌曉東
  • 耳科成功採用「顯微鏡、耳內鏡雙鏡聯合技術」精準切除巨大巖尖...
    近日, 秦皇島第一醫院耳科手術團隊首次採用顯微鏡+耳內鏡雙鏡聯合技術成功完成1例巨大巖尖部膽脂瘤切除術。該手術風險高、難度大,充分體現秦皇島第一醫院耳顯微外科、耳神經外科、耳側顱底外科技術的提升及多學科合作的優勢。患者徐女士,今年43歲。
  • 2020版中國胃腸間質瘤診療指南在京發布
    工人日報客戶端8月22日電 8月22日,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胃腸間質瘤專家委員會主辦,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承辦的「中國臨床腫瘤學會2020版胃腸間質瘤診療指南發布會暨北京大學胃腸間質瘤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 濰坊市中醫院胃腸外科為超低位直腸癌患者挑戰「保肛」極限
    近日,濰坊市中醫院胃腸外科採用經肛內括約肌切除術為患者完成超低位直腸癌極限保肛手術。術後患者及家屬為胃腸外科畢秀葉副主任醫師送來錦旗表示感激。超低位直腸癌是指腫瘤距肛緣3cm,一般手術選擇是Miles』(不保留肛門),給患者精神及以後的生活造成很大創傷,該手術的成功開展,讓越來越多的超低位直腸癌患者不僅可以完整切除腫瘤,又能擺脫「人造肛門」帶來的痛苦,同時也了填補濰坊市中醫院外科醫療技術空白,獲得外科醫療同行的高度認可。
  • 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成功完成比常人多一倍腎動靜脈的腎癌切除術
    西安網訊(記者辛源)近日,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泌尿外科成功完成比常人多一倍腎動靜脈的腎癌切除術。  不久,有一位在老年病科住院的77歲高齡患者在做全身檢查時發現右腎有問題,增強CT提示:右腎上極佔位,考慮腎癌(乳頭狀腎細胞癌)可能性大。
  • 經鼻蝶入路垂體腺瘤切除術中應注意的問題
    然而,由於垂體腺瘤生物學行為在腫瘤的生長速度、侵襲性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同時患者預後受到手術方案、術者經驗和技術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如何正確併合理選擇垂體腺瘤外科手術的適應證範圍,使患者最大程度獲益,是當前顱底外科亟待解決的問題。
  • 我院胃腸外科成功為「鏡面人」患者實施達文西機器人胃癌根治術
    近日,胃腸外科一病區符洋副教授成功為一例罕見的「鏡面人」胃癌患者實施達文西機器人胃癌根治術。患者郭某,男性,於當地醫院就診發現胃癌後,來我院就診。經術前檢查後確診為胃癌並全臟器轉位,胸腹腔各器官及大血管均呈左右翻轉,此類先天性發育異常發生率約為幾百萬分之一,俗稱「鏡面人」。
  • 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堅持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顯成效
    9月下旬,她慕名到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求醫。該院主診醫師宋宗昌副主任醫師接待了患者並建議為其進行多學科聯合診療(MDT)。徵得患者同意後,醫院醫療助理收集並整理患者發病以來所有檢查及治療資料,並請患者及家屬到醫院與腫瘤內科、腫瘤外科、放療科、免疫學、影像學、營養學等相關專家進行交流。
  • 全國治腫瘤最好的醫院其實是這些
    以季加孚院長為代表的消化道腫瘤外科,積極推廣規範化手術,在胃癌、乳腺癌、肺癌、腸癌、黑色素瘤等領域名列前茅,尤其在消化系統腫瘤、肺癌、乳腺癌及疼痛與症狀控制專業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多學科協作診療經驗。6、山東省腫瘤醫院(濟南)山東省腫瘤醫院腫瘤學科實驗室是放射腫瘤學專業居國內領先地位的實驗室之一。
  • 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鴻光團隊:生死時速間的「微觀」考量
    腫瘤神經外科方面,除了繼續保持垂體瘤、聽神經瘤等特色手術技術外,近年來在膠質瘤的規範化診療上下了很大功夫,以專病門診、多學科MDT協作為基礎,建立健全腦惡性腫瘤的全程化管理體系,通過術中多模態定位導航技術、神經電生理監測、術中喚醒、螢光顯影技術、3D全息影像技術輔助手術及術後標準放化療基礎上部分結合電場治療、生物治療等,目前其已處於國內先進水平,患者術後生存時間遠高於國內平均水平。
  • 惡性膠質瘤能治好嗎?對抗惡性膠質瘤的臨床挑戰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膠質瘤是高度侵襲性的原發性癌症,起源於中樞神經系統(CNS)內的細胞。腫瘤位置和疾病進展可能表現為各種症狀,包括原因不明的頭痛、性格變化、視野缺陷、運動障礙甚至癲癇發作。
  • 多學科聯合會診優勢再顯,煙臺海港醫院成功為尿毒症患者實施全膝...
    膠東在線7月8日訊(通訊員 柳學武) 日前,煙臺海港醫院骨外二科充分發揮多學科聯合會診優勢,成功為一名尿毒症患者實施人工全膝關節置換。同時,此例手術的成功,也標誌著海港醫院骨科在處理疑難複雜病情方面技術水平再上新臺階。
  • 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鴻光和他的團隊:生死時速間的「微觀」考量
    腫瘤神經外科方面,除了繼續保持垂體瘤、聽神經瘤等特色手術技術外,近年來在膠質瘤的規範化診療上下了很大功夫,以專病門診、多學科MDT協作為基礎,建立健全腦惡性腫瘤的全程化管理體系,通過術中多模態定位導航技術、神經電生理監測、術中喚醒、螢光顯影技術、3D全息影像技術輔助手術及術後標準放化療基礎上部分結合電場治療、生物治療等,目前其已處於國內先進水平,患者術後生存時間遠高於國內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