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醫院神經內鏡下成功完成脊索瘤切除術

2021-01-07 黑龍江頻道

近日,一名少見的脊索瘤患者在哈爾濱工業大學附屬黑龍江省醫院接受了神經內鏡下微創手術治療,在北京天壇醫院專家的合作下,該院神經外一科張蓬海醫生熟練運用神經內鏡,經鼻腔入路,成功將患者位於鞍區的3*4*4釐米大脊索瘤完整切除。手術過程順利,僅歷時一個半小時,患者術後恢復良好。

圖為核磁影像下的脊索瘤

據張蓬海醫生介紹,患者張大爺,北安市人,今年已經70歲。平常張大爺身體還算硬朗,一周前,張大爺突然出現看東西重影的現象,並伴有頭疼頭暈。張大爺立即被家人送到了當地醫院檢查,經頭部CT檢查發現腦部鞍區有明顯佔位,情況不樂觀。當地醫院遂告訴張大爺應前往省城大醫院來進一步確診及治療。

張大爺於是和家人慕名來到了黑龍江省醫院,神經外一科張蓬海醫生熱情的接待了張大爺。「我們首先看了患者在當地醫院拍的CT片子,懷疑患者的鞍區佔位可能是脊索瘤,隨後我們又為患者進一步安排了核磁檢查,結果明確了確實為脊索瘤。」張蓬海醫生介紹到,「脊索瘤是一種起源於胚胎時期殘餘脊索組織的呈低度惡性生物學行為的腫瘤,主要發生於顱底和骶椎。多數脊索瘤生長緩慢,早期無明顯症狀,腫瘤較大時會壓迫周圍的神經結構可導致明顯的神經功能障礙,該患者就是腫瘤壓迫了外展神經和包繞頸動脈,導致患者出現看東西重影及頭暈頭疼現象。同時脊索瘤的發病率較低,臨床上較少見。」

明確病因後,考慮到患者年歲已大,張蓬海醫生決定採用神經內鏡技術,微創下來為患者切除這顆腫瘤。術前準備完畢後,在與北京天壇醫院專家、神經外一科高洪偉主任、戴連途副主任的共同合作下,張蓬海醫生為患者進行了手術。沿右側鼻腔入路,行內鏡探查,充分顯露後,見腫瘤位於鞍區及中上斜坡處,隨後張蓬海醫生熟練運用內鏡,於鏡下將腫瘤完整切除,手術過程順利,手術成功。患者術後頭疼頭暈症狀即消失,看東西也不再有重影現象。

圖為張蓬海醫生(左)正在手術中

張蓬海醫生說,在神經內鏡下,手術僅歷時一個半小時,但手術看似簡單,其實難度很大。因為腫瘤較大,附近神經較多,腫瘤對外展神經進行了很大的壓迫,並包繞頸內動脈,同時腫瘤和腦幹粘連,關係密切,並突破硬膜,這些都給手術操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據了解,神經內鏡是"微創神經外科"理念的突出代表,目前黑龍江省醫院神經外一科已經熟練開展了內鏡輔助下腦內血腫清除術,神經內鏡下垂體瘤切除術,神經內鏡下脊索瘤切除術,神經內鏡下顱咽管瘤切除術,腦室鏡下腦室腫瘤切除術及第三腦室造瘻術等一系列術式。

相關焦點

  • 長徵醫院完成全球最長節段頸胸段脊柱腫瘤切除術 脊索瘤...
    長徵醫院完成全球最長節段頸胸段脊柱腫瘤切除術 脊索瘤治療重大突破登上《柳葉刀》 2020-09-04 1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瑞金醫院神經外科在內鏡下成功摘除松果體區腦瘤
    中新網上海新聞5月20日電 (陳靜  尹學兵)記者20日獲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外科腫瘤組在卞留貫教授
  • 中國醫大一院神經外科完成一例神經內鏡經眶入路中顱窩顱眶腫瘤...
    中國醫大一院神經外科完成一例神經內鏡經眶入路中顱窩顱眶腫瘤切除術 2020-06-15 0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經鼻蝶神經內鏡手術 治癒鞍區巨大垂體瘤卒中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1月29日,西安市第三醫院神經外科張世榮主任團隊在手術室和麻醉科的積極配合下,完成一例神經內鏡下經鼻蝶鞍區巨大垂體瘤切除術,手術過程順利,患者術後恢復良好。
  • 上海骨腫瘤專家率先成功切除巨大脊索瘤 為患者植入3D列印複合假體
    中新網上海9月2日電 (陳靜王根華)復發難治性脊索瘤是國際醫學界挑戰性臨床難題。記者2日獲悉,中國醫學專家率先成功為頸胸椎巨大惡性脊索瘤患者手術,並安裝了自主研發的8椎節跨度3D列印複合假體。他們在進展期脊索瘤靶向藥物臨床治療研究中亦取得了重大進展。
  • 孫青芳教授帶隊 完成首次內鏡下摘除松果體區腦腫瘤
    據了解,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外科腫瘤組在卞留貫教授、孫青芳教授帶隊,在手術室、麻醉科的積極配合下,首次對一例松果體區巨大佔位的患者實施內鏡下腫瘤全切除術。術中採用側俯臥位,增加了術者手術的舒適性,同時避免了半坐位或坐位可能造成的氣顱、氣體栓塞、硬膜外血腫等嚴重的術中併發症,術後恢復良好,順利出院。
  • 上海醫生在進展期脊索瘤切除重建及靶向治療中獲重大突破
    近日,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上海長徵醫院)脊柱腫瘤中心肖建如教授團隊為罹患頸胸椎巨大惡性脊索瘤的何女士成功實施了世界首例從顱底橫跨頸椎,直通胸2椎體8椎節切除術,並為她安裝3D列印人工寰樞胸椎複合假體及重建術,攻克了超長枕頸胸段切除與重建這一難關。這是迄今全球最長節段頸胸段脊柱腫瘤切除術,也是自主研發最長跨度的3D列印人工寰樞胸椎複合假體。
  • 江蘇省人民醫院成功實施首例內鏡引導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注射消融術
    中國江蘇網8月1日南京訊 (記者華誠)近日,江蘇省人民醫院神經內分泌腫瘤中心湯琪雲教授團隊成功實施了江蘇首例超聲內鏡引導下微小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無水酒精注射消融術,開創了神經內分泌腫瘤領域內鏡微創手術治療的先河,標誌著該中心內鏡治療技術邁向新臺階。
  • 蓬萊市人民醫院完成一巨大腦膜瘤切除術
    蓬萊市人民醫院完成一巨大腦膜瘤切除術 2016-03-16 11:26:12 來源:水母網
  • 哈醫大四院神經內鏡技術治療泌乳素腺瘤實現生物學指標治癒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嶽金鳳)近三個月來,43歲的王女士突然閉經了,而且「看東西模模糊糊的」,到當地醫院檢查被告知頭部鞍區「長了東西」,在哈醫大四院微創神經外科二病房求治,經激素水平測定、核磁共振檢查、視力視野檢查和王宏偉主任會診後,診斷為泌乳素腺瘤伴瘤卒中。
  • 老人「松果體」中心長腫瘤,湘雅「神經內鏡手術」化解難題
    4 月 8 日,瀟湘晨報記者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獲悉,在經歷了從 用眼睛看 到 用鏡頭看 的歷程後,顯微鏡手術已經成了神經外科手術的主流;而如今,神經外科手術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用屏幕看的 神經內鏡手術 。年初,家住湘潭的白爹爹經常感到頭顱脹痛,每次持續幾分鐘到幾個小時,接著雙下肢無力,走路也逐漸不穩,到了湘雅醫院檢查之後才發現,在腦部松果體區長了一顆腫瘤。
  • 上虞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成功開展高難度小腦腫瘤切除術
    近日,上虞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團隊凌曉東
  • 解讀小劍鋒罹患的「脊索瘤」
    核心提示:什麼是「脊索瘤」?近日,微博上盛傳「愛心接力救助小劍鋒」,這名年僅14歲的福州男孩「小劍鋒」讓醫務工作者甚為牽掛,當地醫院甚至在全國範圍內廣泛英雄帖為之請名醫。「小劍鋒」求醫事件驚動衛生部長陳竺,並親自打電話垂詢病情進展。目前,「小劍鋒」被南方醫院接回醫院進行手術治療,該院神經外科漆松濤教授為其進行手術,試圖以5%的機率恢復其自主呼吸的功能。
  • 【技術】國際首次報導:內鏡下切除巨大食管叢狀纖維粘液瘤
    日前,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消化內鏡中心劉楓教授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報導內鏡下完整切除巨大食管叢狀纖維粘液瘤,成功為患者解除了病痛
  • 深圳完成首例超聲內鏡引導下粒子植入術
    近日,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成功為一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實施了「超聲內鏡引導下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術」的介入治療,為晚期實體腫瘤姑息治療開闢治療新天地。&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深圳完成首例超聲內鏡引導下粒子植入術&nbsp&nbsp&nbsp&nbsp深圳新聞網訊 深圳的胰腺癌患者又多了一種治療手段。
  • 百萬分之一的脊索瘤手術後還會復發嗎?
    脊索瘤是一種會生長在脊柱或者是顱內的罕見腫瘤,每100萬人中大約只有1人患病。雖說大部分的脊索瘤被認為是良性的,通常生長速度也非常緩慢。但脊索瘤就像一枚「體內的定時炸彈」,即使是生長緩慢的脊索瘤也會變得具有強大的侵略性和破壞力,並能在局部變得相當大,對大腦或脊柱的關鍵部位施加壓力或侵入,同時還會發生像肺部等其他身體組織進行轉移的情況。
  • 中國醫大一院神經外科應用全內鏡技術成功完成一例松果體區腫瘤的...
    中國醫大一院神經外科應用全內鏡技術成功完成一例松果體區腫瘤的切除 2020-06-01 14: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省立醫院胃腸外科聯合多學科成功完成複雜侵襲性纖維瘤切除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秦聰聰 通訊員 禚洪慶 王鑄 近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胃腸外科聯合胸外科、肝膽外科、整形科、麻醉科及重症醫學一科等多學科共同成功完成一例複雜多次復發的「侵襲性肌纖維瘤聯合多臟器切除+帶蒂背闊肌筋膜瓣轉移術」。
  • 經鼻蝶入路垂體腺瘤切除術中應注意的問題
    此外,按照國家衛生部(現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三甲醫院評審標準》,垂體腺瘤外科手術技術是三甲醫院神經外科必須獨立完成的考核指標之因此,學習和掌握垂體腺瘤的手術方式和操作技巧,提高手術療效,亦是眾多醫院神經外科醫師不可或缺的必修課程。
  • 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成功完成比常人多一倍腎動靜脈的腎癌切除術
    西安網訊(記者辛源)近日,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泌尿外科成功完成比常人多一倍腎動靜脈的腎癌切除術。  不久,有一位在老年病科住院的77歲高齡患者在做全身檢查時發現右腎有問題,增強CT提示:右腎上極佔位,考慮腎癌(乳頭狀腎細胞癌)可能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