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瑞金醫院神經外科在內鏡下成功摘除松果體區腦瘤

2021-01-15 上海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新聞5月20日電 (陳靜  尹學兵)記者20日獲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外科腫瘤組在卞留貫教授、孫青芳教授帶隊,在手術室、麻醉科的積極配合下,首次對一例松果體區巨大佔位的患者實施內鏡下腫瘤全切除術。這標誌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外科內鏡發展水平達到了國內一流水平。  

  術中專家們創新採用側俯臥位,增加了術者手術的舒適性,同時避免了半坐位或坐位可能造成的氣顱、氣體栓塞、硬膜外血腫等嚴重的術中併發症,術後恢復良好,順利出院。

  據悉,松果體區腫瘤位置很深,周圍解剖結構複雜,毗鄰重要血管神經結構,手術困難,風險較高。該區域手術死亡率曾高達50%—70%,常規放療曾是這一區域腫瘤的標準治療方法。儘管目前顯微神經外科技術的發展已使大多松果體區病變得到有效地治療,但開顱手術對腦組織、腦血管的牽拉損傷仍難以避免,手術全切除腫瘤仍是神經外科醫生面臨的巨大挑戰。

  據悉,神經內鏡具有損傷小,對腦組織牽拉少,縮短手術時間等優點,因此已被廣泛用於顱內多種病變的手術治療。

  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外科專家孫青芳教授介紹,近年來,神經內鏡技術發展迅速,在臨床上的應用穩步增加,涉及的領域不斷擴展,但對於松果體區佔位的處理絕大多數單位仍停留在內鏡輔助下病變組織活檢和三腦室底造瘻緩解梗阻性腦積水這一層面。

  孫青芳說,由於腫瘤活檢所獲標本有限,而且松果體區腫瘤經常有2種以上不同的細胞來源,故病理學診斷往往可能出現誤診和漏診,因此部分學者主張首選積極的開顱手術切除治療,但此區域手術間隙狹小,深靜脈系統對於常規手術入路起著明顯的障礙作用,而損傷這些靜脈常是外科手術致死的主要原因。

  這位專家表示,我們充分利用顱內天然存在的解剖間隙,採用全程內鏡下經幕下小腦上入路全切腫瘤,值得注意的是,內鏡手術需要術者有適應二維圖像下操作的能力,同時要避免內鏡頭端盲區造成的鄰近組織損傷。如果術者在手術操作中解剖結構關係不清或手術操作經驗不足,很容易迷失方向或者導致嚴重後果。然而,這一切困難在早有準備的卞留貫教授、孫青芳教授面前自然迎刃而解,水到渠成。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陳靜

相關焦點

  • 孫青芳教授帶隊 完成首次內鏡下摘除松果體區腦腫瘤
    據了解,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外科腫瘤組在卞留貫教授、孫青芳教授帶隊,在手術室、麻醉科的積極配合下,首次對一例松果體區巨大佔位的患者實施內鏡下腫瘤全切除術。術中採用側俯臥位,增加了術者手術的舒適性,同時避免了半坐位或坐位可能造成的氣顱、氣體栓塞、硬膜外血腫等嚴重的術中併發症,術後恢復良好,順利出院。
  • 中國醫大一院神經外科應用全內鏡技術成功完成一例松果體區腫瘤的...
    中國醫大一院神經外科應用全內鏡技術成功完成一例松果體區腫瘤的切除 2020-06-01 14: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核心區動刀,醫生成功摘除核桃大的松果體區腦瘤
    家人趕緊將其送到鄞州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就診,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陳老伯顱內松果體區有一核桃般大小的腫瘤。「因腫瘤位於大腦中央位置,累及腦內多根大血管,並且靠近腦幹,伴有腦積水,手術難度及風險均很大。但如果不進行手術摘除,任由腫瘤繼續長大則會嚴重影響陳老伯的生活,甚至威脅到生命……」。
  • 老人「松果體」中心長腫瘤,湘雅「神經內鏡手術」化解難題
    4 月 8 日,瀟湘晨報記者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獲悉,在經歷了從 用眼睛看 到 用鏡頭看 的歷程後,顯微鏡手術已經成了神經外科手術的主流;而如今,神經外科手術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用屏幕看的 神經內鏡手術 。年初,家住湘潭的白爹爹經常感到頭顱脹痛,每次持續幾分鐘到幾個小時,接著雙下肢無力,走路也逐漸不穩,到了湘雅醫院檢查之後才發現,在腦部松果體區長了一顆腫瘤。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孫伯民課題組招聘...
    背景要求醫學、生物學中心簡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中心成立於2002年,在世界功能神經外科領域享有盛譽,是目前亞洲治療項目最齊全、手術病例最多的功能神經外科中心之一,擁有全球最先進的PERFEXION伽瑪刀等高精技術設備、一流的專家團隊。
  • 黑龍江省醫院神經內鏡下成功完成脊索瘤切除術
    近日,一名少見的脊索瘤患者在哈爾濱工業大學附屬黑龍江省醫院接受了神經內鏡下微創手術治療,在北京天壇醫院專家的合作下,該院神經外一科張蓬海醫生熟練運用神經內鏡,經鼻腔入路,成功將患者位於鞍區的3*4*4釐米大脊索瘤完整切除。手術過程順利,僅歷時一個半小時,患者術後恢復良好。
  • 大腦核心區松果體位置長了腦瘤,能長期生存嗎?
    松果體位於間腦的頂上方,主要分泌褪黑素,其作用與腦垂體的黑色素細胞刺激素相反,使兩棲類皮膚色素變淺。松果體是神經內分泌的轉換器,起生物鐘的作用。松果體區腦瘤約佔腦瘤的1%,兒童的發病率比成人明顯高,佔全部腦瘤的2.5%。松果體腦瘤在兒童期的發病率較成人高2倍以上。
  • 第306醫院專家詳解松果體區腫瘤的手術治療方法
    作者簡介:顧建文教授,張俊海,解放軍第306醫院神經外科小心牽拉小腦及枕葉,分離四疊體池蛛網膜,可見松果體區靜脈系統及小腦上動脈,滑車神經等相關結構。使側大腦內靜脈間距為第一間隙,同側大腦內靜脈與基底靜脈為第二間隙,基底靜脈與大腦大靜脈為第三間隙,大腦大靜脈下為第四間隙,直竇下小腦上為第五間隙。對其中第一及第二間隙的最窄及最寬間距也進行了測量。
  • 中國醫大一院神經外科完成一例神經內鏡經眶入路中顱窩顱眶腫瘤...
    近日,我院神經外科團隊在主任吳安華教授的帶領下,利用神經內鏡下經眶入路成功完成一例右側中顱窩顱眶腫瘤切除手術。
  • 全切巨大松果體區腦瘤---大眾衛生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通訊員 任年軍 彭璐)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神經外科主任何正文教授為一名患有巨大松果體區腫瘤伴發腦積水患者實施手術,成功將巨大腫瘤全部切除,患者現已基本康復。    63歲的曾女士近兩年經常出現頭疼症狀,尤其近兩個月不僅頭疼的症狀加重,甚至連閉眼站立都天旋地轉。
  • 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成功開展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技術治療腰椎管...
    紅網時刻1月7日訊(通訊員 李世芳)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脊柱外科自2020年5月起,已成功開展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手術近20餘例。據悉,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開展的第一例此類手術系全市首例。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脊柱外科收診後,確診疼痛為腰3/4椎間盤脫垂合併腰4/5椎管狹窄卡壓神經所致,考慮到患者合併有多種內科疾病,年齡大,手術風險較大,脊柱外科團隊進行術前討論後,決定選擇脊柱微創新技術——單側雙通道經皮脊柱內鏡技術(UBE/BESS)。該院成功為老人實施了UBE微創腰3/4及腰4/5椎間盤摘除椎管減壓術。
  • 甘肅省緊密型神經外科專科及內鏡技術聯盟學術論壇暨平涼市神經...
    12月26日,由甘肅省緊密型神經外科醫聯體、神經內鏡技術聯盟、平涼市神經外科質量控制中心,靜寧縣人民醫院承辦的「甘肅省緊密型神經外科專科及內鏡技術聯盟學術交流活動暨平涼市神經外科質量控制會議」在我縣召開。
  • 清華長庚神經外科內鏡下微創治療腦出血
    11月1日晚,他被路人發現暈倒在公共衛生間,後經120急送至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急診科。入院時,老秦已意識昏迷,神經外科二線醫師章薇快速趕到急診評估病情,患者血壓高,頭顱CT顯示右側基底節區腦出血,量約30毫升,初步診斷為高血壓導致的腦出血。
  • 松果體區腫瘤能治好嗎?現代顯微手術挑戰「刁鑽」腫瘤
    例如大腦深部的松果體就是管理和分泌人體特定激素的「控制中心」,因其位置特殊,周圍解剖結構複雜,是神經外科的高難度的手術之一。近日,患者唐女士在湖南省腫瘤醫院接受松果體區腫瘤全切除術,術後僅2小時就清醒,經觀察無任何併發症。
  • 大腦的「第三隻眼」松果體區腫瘤如何安全切除?多種手術入路介紹
    松果體區腫瘤的手術切除是最困難的神經外科手術之一。松果體區腫瘤很難通過手術切除。它們位於大腦的死亡中心,所以它們是離表面最遠的結構,也很難到達--不管是哪種方法。更複雜的是,松果體區被大血管包圍著。松果體區腫瘤如何安全切除?
  • 蚌埠三院神經外科主任郭傳軍博士:用手術刀解決顱腦「大」問題
    今年10月17日,37歲的王女士近半個月來總是頭疼頭暈,來到蚌埠三院神經外科就診,值班專家建議她做腦CT檢查,結果讓王女士大吃一驚,自己腦子裡竟然長了個巨大的腦瘤。一天後,王女士和老公急匆匆找到郭傳軍主任,郭主任了解病情後表示:頭疼頭暈的症狀就是這個腦瘤引起的,這個腦瘤直徑4個多釐米,需要手術!但病人也無需過於緊張,因為腫瘤是良性的,手術後基本不會復發。
  • 附屬瑞金醫院聯合中科院神經所揭示重度強迫症手術治療的神經環路...
    20世紀中期,隨著現代立體定位技術的進步,精神外科手術作為一種終極救贖(last resort)治療手段開始應用於治療多種重度、難治性的精神疾病,如重度厭食症、強迫症等,但是手術治療效應以及個體療效差異的神經環路機制都不太清楚。
  • 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趙任獲頒「美國外科學院院士」
    原標題: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趙任獲頒「美國外科學院院士」 他把更多患者「攔」在中晚期大門外  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瑞金北院常務副院長趙任被頒授為「美國外科學院院士」(FACS),以表彰他在外科醫學中取得的成就和貢獻。
  • 江蘇省人民醫院成功實施首例內鏡引導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注射消融術
    中國江蘇網8月1日南京訊 (記者華誠)近日,江蘇省人民醫院神經內分泌腫瘤中心湯琪雲教授團隊成功實施了江蘇首例超聲內鏡引導下微小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無水酒精注射消融術,開創了神經內分泌腫瘤領域內鏡微創手術治療的先河,標誌著該中心內鏡治療技術邁向新臺階。
  • 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鴻光團隊:生死時速間的「微觀」考量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孫淑玉 通訊員 李成修腦出血、腦瘤、腦外傷,神經外科隨便一種病症都足以致命,但保命卻不是煙臺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鴻光和團隊的唯一追求。醫學越來越精細化發展的今天,如何在治好病的前提下,打好「組合拳」,還患者有質量和尊嚴的生活才更值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