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核心區松果體位置長了腦瘤,能長期生存嗎?

2020-11-22 健康界

松果體位於間腦的頂上方,主要分泌褪黑素,其作用與腦垂體的黑色素細胞刺激素相反,使兩棲類皮膚色素變淺。松果體是神經內分泌的轉換器,起生物鐘的作用。

松果體區腦瘤約佔腦瘤的1%,兒童的發病率比成人明顯高,佔全部腦瘤的2.5%。松果體腦瘤在兒童期的發病率較成人高2倍以上。腫瘤可致腦積水及顱高壓,使鄰近結構受壓導致雙眼不能上視、耳鳴、聽力減退和造成內分泌紊亂、肥胖、嗜睡等。

松果體腦瘤的12種類型

1.生殖細胞瘤:松果體區常見的腫瘤。其好發於年輕男性,男女比約9:1。有時候,松果體區腫物可伴隨鞍上腫物。腫瘤內無鈣化,但可包繞松果體內鈣化。有時,在T2WI上其可表現為稍高信號,小的囊變區可見。

2.頂蓋間變性星形細胞瘤:因正常松果體包含纖維性星形細胞,所以松果體內可發生星形細胞瘤。大部分松果體區星形細胞瘤起自四疊體板或丘腦。

3.表皮樣瘤:顱內表皮樣腫瘤為先天性腫瘤,約佔顱內腫瘤的1%。其通常發生於腦基底池及腦室,尤其是橋小腦角,鞍旁及第四腦室。它們進入腦脊液空間,產生明顯腫塊佔位效應。在常規MRI上,它們的信號與腦脊液類似,有時,可表現為「髒腦脊液」表現。DWI是鑑別表皮樣腫瘤與蛛網膜囊腫的有效方法,通過表觀彌散係數反映了表皮樣瘤內部的固體性質,而蛛網膜囊腫為純液。

4.腦膜瘤:松果體區腦膜瘤起自中間帆或起自天幕的游離緣。少數情況下,其起自松果內蛛網膜粒包涵體。

5.轉移瘤:顱內轉移性疾病發生的頻率比原發性顱腦腫瘤多,但是轉移到松果體的情況很少見。發生在此處的腦轉移瘤的治療目的包括緩解因腦脊液分流致腦積水而出現的神經症狀,及長期有效的控制轉移灶。

6.松果體囊腫:松果體囊腫常見,MRI的發現率約為5%,屍檢發現率約為20%-40%。其通常小(80%小於1cm),大部分無症狀,尤其是小病灶。當病灶較大時,可表現為佔位效應,壓迫中腦頂蓋導致上丘腦受壓及出現帕裡諾症候群。

7.中分化松果體實質腫瘤(WHO分級中屬II-III級):富核腫瘤。其可表現為輕度核不典型增生,偶爾可有核分裂。松果體細胞瘤玫瑰花結構缺失。與松果體母細胞瘤不同,中分化松果體實質腫瘤轉移不常見。

8.松果體母細胞瘤:松果體母細胞瘤在男性及女性的發病率均等,主要見於10-20歲人群。其發病率約為松果體瘤的6倍。雙側視網膜母細胞瘤合併松果體母細胞瘤被稱為三側視網膜母細胞瘤。松果體母細胞瘤內可出現鈣化。在磁共振上,其表現為T1WI低信號及T2WI高信號。病灶可見強化。

9.松果體細胞瘤:松果體細胞瘤男女發病比率相當。它可以發生於任何年齡組,但是患松果體細胞瘤患者通常比松果體母細胞瘤患者年齡大。在T1WI上其表現為等-高信號,T2WI表現為高信號。增強可見強化,腫瘤內可出現鈣化。

10.畸胎瘤:松果體區示顱內畸胎瘤最常見的發生部位。松果體畸胎瘤僅見於年輕男性。在MRI T1WI及T2WI上呈混雜信號。局部脂肪在T1WI上表現為高信號。

11.三側性視網膜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是兒童眼內常見的惡性腫瘤。該腫瘤通常在幼年期被診斷,通常在2歲以前。CT掃描可觀察到鈣化,組織學檢查中,鈣化見於95%的視網膜母細胞瘤。三側性視網膜母細胞瘤一詞是指存在雙側視網膜母細胞瘤,伴有相關的中線原發性顱內腫瘤(通常在松果體區域,偶爾在鞍上或鞍旁區域)。約2-11%的雙側視網膜母細胞瘤患者存在這種共存的顱內腫瘤。

12.Galen靜脈血管瘤:脈絡膜型動靜脈畸形,累及Galen靜脈。它是動脈瘤引起動靜脈血液分流的結果。其發生於胎齡6-11周,表現為持續性胚胎前腦Markowski靜脈。Markowski靜脈實際上注入Galen靜脈

松果體腦瘤手術以全切為目標

神經外科發展到21世紀,在松果體腦瘤的治療上已經具有非常多的高科技、高精密設備。從十八世紀、十九世紀對松果體腦瘤的束手無策,到二十世紀對松果體腦瘤能夠手術切除一些就行,到現在隨著神經外科醫學水平的飛速發展,已經不滿足於只是切除松果體腦瘤,而是追求全切。因為只有切除率越高,松果體腦瘤復發的機率才越小,患者生存率也就越高。

現代科技護航下,長期生存可期

據相關文獻顯示,在48例松果體區腫瘤患者中,其中生殖細胞瘤33例(69%),松果體母細胞瘤6例(12.5%),松果體細胞瘤3例(6.3%),間變性星形細胞瘤3例(6.3%),星形細胞瘤1例,膠質母細胞瘤1例,室管膜瘤1例。在術後三年的隨訪中,松果體腫瘤總的平均生存時間為66個月,3年生存率為84%,治療後併發症極少。

隨著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技術和安全性的提高,再加上輔助放化療的進步,多學科的綜合治療方案正在使越來越多高度惡性腫瘤的臨床結果得到改善,死亡率和併發症發生率已顯著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松果體區腫瘤亦是如此。

保障全切,手術醫生之關鍵作用

松果體周圍遍布著重要的腦組織結構及神經血管組織,而且腦功能區繁多,對人體又很重要,不能被損傷,否則容易致殘或發生生命危險,所以手術難度很大,一直被視為「禁區」。想要在「禁區」動刀,難度很大,不僅要保證切除率,還要避免對松果體及周圍組織造成損傷,就像在懸崖邊跳舞,不能有絲毫失誤。

世界神經外科領域內,能擅長松果體區、腦幹乃至丘腦、基底節等複雜位置進行全切手術且能保障神經功能不受損傷的神經外科醫生屈指可數。INC國際神經外科醫生集團則囊括了眾多這類世界神外不同細分領域內的國際知名專家,在松果體腦瘤切除方面,尤以INC之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WFNS)現任教育委員會主席德國Helmut Bertalanffy(巴特朗菲)教授、WFNS顱底手術委員會主席法國Sebastien Froelich教授、世界神經外科前主席加拿大James T.Rutka教授等最為擅長。INC專注國內外神經外科學術、技術交流的同時,也專注為國內松果體腦瘤、顱咽管瘤、腦膜瘤、膠質瘤等腦腫瘤患者提供旗下顧問團國際教授出具相關病情的國際前沿診療意見和關於特別疑難手術病例的有效手術方案。

相關焦點

  • 長在大腦中心的松果體區生殖細胞瘤復發快嗎?
    松果體,傳說中人類的「第三隻眼」。許多不同的遠古傳說中都提到過,大腦中間有一個能接收心靈感應意念和視覺信息的腺體。這個只有豌豆大小的松果狀腺體,被稱為腦上腺或松果體。在現代醫學中,松果體是一個負責合成和分泌褪黑激素的內分泌腺,靠近腦組織的中央區域。而正是由於松果體位於大腦中央區域,導致松果體生殖細胞瘤治療變得非常困難,手術難以切除乾淨,藥物也難以越過血腦屏障到達靶點。一旦松果體生殖細胞瘤治療不夠徹底,復發是遲早的事。那麼,未治療徹底的松果體生殖細胞瘤復發快嗎?一般多長時間會復發?
  • 大腦的「第三隻眼」松果體區腫瘤如何安全切除?多種手術入路介紹
    松果體被稱為大腦的「第三隻眼」,松果體區腫瘤是一種始於大腦中心的松果體內或周圍的腦腫瘤。松果體腫瘤通常不會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但它們可能會因繼續生長並壓迫周圍組織而引起問題。隨著腫瘤的生長,它會壓迫或生長到大腦的附近區域。這會引起症狀,因為它會使大腦的這一部分停止正常工作。症狀也會發生,因為腫瘤會導致頭骨內部壓力的增加。
  • 松果體與腦潛能有關嗎?
    形象地說,大概就是從人的眉心位置扎一根針進去,大約扎到腦子的中心時,就差不多扎到松果體了。 我現在很難考證處松果體最早是在什麼時候發現的,反正我大概是在 20 多年前就聽說過"松果體"了,總之,那個時候談到松果體差不多總是與開天眼之類的超自然現象聯繫在一起的。
  • 得了腦瘤都需要做手術
    得了腦瘤都需要做手術嗎? 腦瘤的治療還是以手術治療為主。腦瘤治療根據病灶大小和部分可選擇手術,放療和化療,輔之以中醫保守治療。腦瘤的治療方案已經比較成熟,多數有效,而且可以輔以中醫藥提高治療成功率,減少腫瘤的復發轉移。
  • 天眼、松果體、超能力,身體中的松果體就是天眼的關鍵嗎?
    大家知道嗎?在我們的大腦中存在一個叫做「松果體」的東西,它是一個灰紅色的橢圓形組織,因為它形似松果,所以被我們稱之為松果體,松果體可以感受外界環境,比如說它可以感受白天還是黑夜,當它感受的黑夜時,它就會分泌大量的褪黑素,褪黑素可以有助於促進睡眠,也就是說松果體具有感知的能力,因為松果體具有感知的能力,而且其位置正好位於額頭的正中間,所以又被稱為第三隻眼,也叫做天眼。
  • 核心區動刀,醫生成功摘除核桃大的松果體區腦瘤
    家人趕緊將其送到鄞州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就診,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陳老伯顱內松果體區有一核桃般大小的腫瘤。「因腫瘤位於大腦中央位置,累及腦內多根大血管,並且靠近腦幹,伴有腦積水,手術難度及風險均很大。但如果不進行手術摘除,任由腫瘤繼續長大則會嚴重影響陳老伯的生活,甚至威脅到生命……」。
  • 松果體與大腦開發之間的聯繫
    松果體在大腦中間偏後下方,灰紅色橢圓形小體狀如松果。松果體是人靈魂的居所,是整個大腦的核心。
  • 長期使用手機會致腦瘤?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消息解讀
    ●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手機電波定義為第三類--可能致癌物,因為手機的使用和惡性腦瘤膠質瘤、良性腦瘤聽神經瘤之間有聯繫。手機真有這麼大危害嗎?小編邀請到昆明三博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二病區副主任楊海洋主任來解答疑問。什麼是腦膠質瘤?膠質瘤是最常見的顱內腫瘤,約佔顱內腫瘤的45%-50%。
  • 大腦中隱藏的第三眼:關於松果體的11個驚奇發現
    1、第三眼與出生和死亡時釋放的二甲基色胺有關第三眼和我們大腦中央的松果體密切相關。松果體能產生和釋放一種自然的致幻成分叫二甲基色胺,有時人們也稱它為精神分子。二甲基色胺可以誘發神奇的跨維度精神體驗,在人出生和死亡時由松果體釋放。在出生時,母親和新生兒的體內都會產生這種物質。
  • 激活松果體音樂
    松果體的大小像一顆豌豆,位於大腦的中心的一個小空隙中,在腦下垂體後面和上面。腦下垂體在鼻根的背後。智慧眼位於眼睛的後面,緊鄰第三腦室。這個神秘的腺體真正的功能一直被哲學家和精神領域的專家所關注。古希臘人相信松果體連接我們思維的王國。笛卡爾則稱松果體為靈魂的寶座。這個腺體對光敏感,控制著身體的各種生物節奏。
  • 松果體區腫瘤能治好嗎?現代顯微手術挑戰「刁鑽」腫瘤
    華聲在線8月26日訊(通訊員 彭璐)眾所周知,人體的大腦是一切生命活動的「總指揮部」,一旦出現了「異常增生」的細胞組織,就很可能危及生命。例如大腦深部的松果體就是管理和分泌人體特定激素的「控制中心」,因其位置特殊,周圍解剖結構複雜,是神經外科的高難度的手術之一。近日,患者唐女士在湖南省腫瘤醫院接受松果體區腫瘤全切除術,術後僅2小時就清醒,經觀察無任何併發症。
  • 開發松果體,提高直覺和靈感!
    因此,人們原來的行為模式都是本能、無意識狀態,我們並不了解,決策時大腦哪些部位進行了什麼工作。為什麼開發松果體?除了生物學的激素調節、睡眠、神經、延緩衰老等意義上之外,松果體一般認為與神秘學,玄學,超自然智慧有關,也就是說這樣的人在佔卜、通靈、靈修等方面比較有天賦,我們也經常說,小孩直覺很強,能感知到我們看不到的信息,人在七歲後的松果體就開始退化。
  • 松果體的秘密:人類的「天眼」,人們未開發的潛能
    大家知道嗎?在我們的大腦中存在一個叫做「松果體」的東西,它是一個灰紅色的橢圓形組織,因為它形似松果,所以被我們稱之為松果體,松果體可以感受外界環境,比如說它可以感受白天還是黑夜,當它感受的黑夜時,它就會分泌大量的褪黑素,褪黑素可以有助於促進睡眠,也就是說松果體具有感知的能力,因為松果體具有感知的能力,而且其位置正好位於額頭的正中間,所以又被稱為第三隻眼,也叫做天眼。
  • 第306醫院專家詳解松果體區腫瘤的手術治療方法
    松果體區腫瘤的手術治療目前仍是神經外科的一大挑戰。該區域位置深在,毗鄰重要血管神經,特別是大腦深部靜脈對手術入路起著明顯的阻礙作用,而損傷靜脈往往會導致術後嚴重的併發症及術後反應,導致手術失敗。目前Poppen 入路是處理松果體區腫瘤最為常用的手術入路。
  • 人類與靈魂之間的聯結——松果體的奧秘
    ,負責產生血清素、褪黑素和影響睡眠周期和性發育的神經元遞質,被稱為「靈魂的所在地」,被認為是大腦中非常深邃的精神中樞。基本上,經過長時間的黑暗,大腦會釋放DMT(二甲基色胺)。這是一種化學物質,也是在攝入了強大的物質之後釋放出來的,如死藤水(一個薩滿教的發電廠),或者在出生和死亡的時候。
  • 長期生存的希望在哪裡?
    一般來說,腦瘤根據它們的行為,比如它們生長的速度有多快,以及它們在治療後重新生長的可能性有多大,被分為1到4級。1級或2級腫瘤通常分為良性或非惡性,而惡性腦腫瘤一般是指3級或4級的腦瘤。而且高級別的腦瘤通常在治療後復發,即使它似乎在第一次就被完全根除了。這是由於它的侵入性,將腫瘤形成細胞擴散到大腦或脊髓其他部位。在國內的大多報導中,惡性腦腫瘤腦患者,預後比較差,95%的患者未經治療生存期不超過三個月。  惡性腦腫瘤術後存活期  那麼,惡性腦腫瘤術後存活期一般是多久呢?
  • 當我們的松果體被喚醒,能活一千年嗎?
    不管什麼那個時代,傳說中人們的第三隻眼都是生長在眉心位置,用現在的科學解釋,乃是松果體的位置,自己用手摸一下額頭,中間那一條豎著的紋路後方就是松果體的位置。松果體表面被以由軟腦膜延續而來的結締組織被膜,被膜隨血管伸入實質內,將實質分為許多不規則小葉,小葉主要由松果體細胞、神經膠質細胞和神經纖維等組成。
  • 全能右腦 | 揭秘神奇的松果體(右腦開發)
    松果體位置圖我要從科學的角度來認識和了解這個。現在,全能右腦潛能開發訓練導師,帶您一起了解「松果體」。大腦中間腦部位,有一個叫做松果體的結構,它雖然不是像眼睛一樣用來觀察周圍環境,但它是一個感光器官,具有感知特殊的電磁波的功能,可以捕捉到可見光,不用通過視覺神經傳導也可以直接看到光。
  • 松果體的激活與第3眼的開啟
    俄羅斯科學家奇爾科夫斯基研究指出,人類的大腦有能力與宇宙中的能量匯集在一起,松果體能夠從宇宙獲得超凡的能量,並且將其化為神經衝動,使之達到丘腦下部。這些信息隨著視神經進入視網膜,從而出現虛擬圖像,同時圖像以神經衝動的形式繼續傳輸入大腦的視覺皮層、產生意識,古今中外有不少先知,其眼前出現的畫面,正是松果體作用的結果。
  • 二郎神的天眼是真實存在的嗎?醫學上稱為松果體
    我相信大家小時候,看中國的四大名著《西遊記》的時候或者《封神榜》的時候,都會對二郎神頭上的第三隻眼睛感到好奇,不然的發出疑問,世界上真的會有第三隻眼睛嗎?說實話,還是和二郎神的天眼有一些區別的,現實說傳說中的天眼,位於大腦頂部,在醫學上名稱位松果體。人類松果體為長5~8毫米、寬3~5毫米的灰紅色橢圓形小體,重120~200兆克,其發育在7~8歲時達到頂峰。松果體位於間腦頂部,韁連合與後連合之間,四疊體上方的凹陷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