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蚌埠三院神經外科主任郭傳軍博士:用手術刀解決顱腦「大」問題
神經外科也因此成為最具挑戰、最高難度的醫學領域,一臺神經外科手術往往持續3-8小時,而手術刀下的戰場只在毫釐之間……有這樣一位醫生,用精湛的醫術創造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蹟,他就是蚌埠三院神經外科主任、學科帶頭人、主任醫師、醫學博士郭傳軍。
-
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福音!南華附一醫院神經導航精準手術水平再上新高
11月14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接診了一位中年男性,患者病症為右手腳無法動彈、不能說話,經CT、CTA診斷顯示為左基底節腦內血腫,考慮為高血壓性腦出血,血腫量30毫升。入院後,該院神經外科團隊制定最佳治療方案。在排除傳統開顱和內鏡手術方式後,團隊在家屬的配合下決定實施神經導航下顱內血腫清除術。
-
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鴻光團隊:生死時速間的「微觀」考量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孫淑玉 通訊員 李成修腦出血、腦瘤、腦外傷,神經外科隨便一種病症都足以致命,但保命卻不是煙臺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鴻光和團隊的唯一追求。醫學越來越精細化發展的今天,如何在治好病的前提下,打好「組合拳」,還患者有質量和尊嚴的生活才更值得探索。
-
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鴻光和他的團隊:生死時速間的「微觀」考量
膠東在線12月15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李凌峰)腦出血、腦瘤、腦外傷,神經外科隨便一種病症都足以致命,但保命卻不是煙臺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鴻光和團隊的唯一追求。醫學越來越精細化發展的今天,如何在治好病的前提下,打好「組合拳」,還患者有質量和尊嚴的生活才更值得探索。
-
應用3D-Slicer設計腦出血3D手術穿刺導板(續)
3D Slicer在中國的應用普及,還有中南大學數字醫療與虛擬實境研究中心廖勝輝教授為代表的E3D中文軟體在全國的推廣應用普及,3D列印技術在腦出血微創治療中越來越廣,他們無形中奠定了Mimics、3D Slicer、E3D等軟體在全國臨床神經外科應用拓展的代表,在他們周圍聚集了一大批3D神經外科臨床應用、科研、開發愛好者,正是這一大批3D臨床專家、學者、計算機工科科研人員無私奉獻地推動者3D在中國的發展和應用
-
中國醫大一院神經外科應用全內鏡技術成功完成一例松果體區腫瘤的...
中國醫大一院神經外科應用全內鏡技術成功完成一例松果體區腫瘤的切除 2020-06-01 14: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腦室鑄型血腫及其微創手術治療的研究進展
全世界每年有超過100萬人死於腦出血,中國每10萬人中有60~80人曾有腦出血病史,而腦室出血的死亡率高達50%~70%。 腦室鑄型血腫發病機制及病理生理變化與患者的預後密切相關,而目前臨床上常採用側腦室穿刺外引流術和神經內鏡手術等微創手術治療腦室鑄型血腫。本文就腦室鑄型血腫的發病機制、病理生理變化及其微創手術治療現狀進行綜述。
-
渭南市第二醫院神經脊柱外科:這五個先兆,幫你儘早發現腦出血
渭南青年網(編輯 姚和平)渭南市第二醫院神經脊柱外科,這五個先兆,幫你儘早發現腦出血。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發的出血,是比較危險的一種疾病,在腦血管破裂出血之後,血液流失會對腦膜造成刺激,顱內壓增高,若沒有及時治療早期死亡率很高,會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特別是認知障礙、語言吞咽障礙、運動障礙等。
-
腦出血術後人偏癱怎麼辦?如今可用幹細胞來修復受損腦神經
高血壓導致的腦出血,做手術只能開顱嗎?命救回來患者卻癱瘓了,有沒有辦法挽回?11月26日,記者從第六屆廣州腦卒中高峰論壇上獲悉,如今,微創手術治療出血性腦卒中成為趨勢,以往難以處理的活動性出血以及深層出血,乃至於腦幹出血等「手術禁區」,也能得到解決。而且,在清除血腫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向腦部受損靶區注入神經幹細胞及神經生長因子促進神經修復重建。
-
耳鼻喉、胸腹領域內的光學窺鏡市場分析
因此,醫生們在使用內鏡進行微創手術時,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 良好的傳統手術基礎和臨床經驗。微創外科手術是在傳統手術的指導原則下,在滿足和達到傳統手術治療效果的基礎上,通過小切口採用各種儀器進行高要求手眼配合的手術治療。因此,如無傳統外科手術臨床經驗的醫生,很難成功地開展微創手術。(2) 臨床經驗。
-
腦出血怎麼辦?
腦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佔全部腦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為30%~40%。發生的原因主要與腦血管的病變有關,即與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血管的老化、吸菸等密切相關。
-
柳葉刀綜述:腦出血急性期管理
ICH的生存及康復取決於出血部位、佔位效應、血腫導致的顱內壓升高、血腫周圍因神經毒性或炎症反應而繼發的水腫以及神經功能缺損所致併發症等。現有證據顯示,早期積極處理,避免姑息治療,專科卒中單元協調配合,目的明確的內外科治療,早期血壓控制以及快速逆轉異常凝血均可獲益。
-
馮華教授:任何疾病引起的腦出血都應得到高度重視
Q1 神經外科現在較過去經歷了哪些發展階段?我國神經外科發生了哪些變化?又有哪些精神值得我們一代代傳承? 馮華教授:神經外科過去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大體神經外科、顯微神經外科和微創神經外科。
-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南陽市中心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人工耳蝸...
黃維平,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科帶頭人,耳鼻咽喉科一病區主任、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擅長人工耳蝸植入手術,中耳聽力重建手術,鼻內鏡下鼻顱底手術,以及頭頸各種良惡性腫瘤的治療。現擔任河南省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南陽市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會主任委員,南陽市呼吸睡眠疾病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醫師協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常委,南陽市醫學會常務理事。
-
局麻下微創手術,讓91歲「偏癱」老人恢復自理能力
近日,在鄭州市第十五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病房,聽到91歲張老太太洪亮的回答,何世傑主任欣慰地笑了。這是一份意想不到的喜悅,家屬也很慶幸採納了大夫的治療建議。20多天前,張老太太的右手突然拿不住筷子、右腿走路也不利索,且病情越來越重。家人帶她來到鄭州市第十五人民醫院,經過CT檢查,發現老人是「慢性硬膜下血腫」,遂入院到神經外科病房。
-
「針」微創才是「真」微創——一文讀懂甲狀腺結節微波消融術_騰訊...
法國普瓦蒂埃大學中心醫院腔鏡外科及內分泌外科進修甲狀腺手術及腔鏡治療。從醫20餘年,臨床經驗豐富,主持市區級課題10項,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SCI文章10篇,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擅長甲狀腺乳腺外科疾病診治。 甲狀腺結節是指甲狀腺內出現的一個或多個結構異常團塊。
-
忽視血壓控制,突發性腦出血盯上年輕人
結果在勞作時突發腦出血陷入昏迷。經過該院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雖脫離了生命危險,但後續還需要很漫長的康復治療過程,失去家裡唯一的勞動力,對這個普通的家庭來說將是巨大的負擔。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許愛剛緊急會診後,考慮腦出血急診手術指徵明確,在獲得家屬的同意後,小馬被推入了手術室。 經過近4個小時的急診手術,小馬腦內血腫在顯微鏡微創手術下被徹底清除,重要血管及腦組織未受到手術的損傷。術後轉至ICU監護,經過控制血壓、降顱壓、保護腦組織等治療後,生命體徵才逐漸平穩。
-
黑龍江省醫院神經內鏡下成功完成脊索瘤切除術
近日,一名少見的脊索瘤患者在哈爾濱工業大學附屬黑龍江省醫院接受了神經內鏡下微創手術治療,在北京天壇醫院專家的合作下,該院神經外一科張蓬海醫生熟練運用神經內鏡,經鼻腔入路,成功將患者位於鞍區的3*4*4釐米大脊索瘤完整切除。手術過程順利,僅歷時一個半小時,患者術後恢復良好。
-
佛中醫神經外科妙手施術成功復通
日前我院接診的這名患者 幸好在外院體檢中發現頸動脈狹窄問題 並經過我院神經外科妙手施術 避免了日後卒中情況出現 凸顯我院卒中中心建設的明顯成效 52歲的劉先生今年8月在外院體檢中發現雙側頸動脈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