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趙任獲頒「美國外科學院院士」

2020-11-24 東方網

原標題: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趙任獲頒「美國外科學院院士」 他把更多患者「攔」在中晚期大門外

  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瑞金北院常務副院長趙任被頒授為「美國外科學院院士」(FACS),以表彰他在外科醫學中取得的成就和貢獻。這位上海醫生,究竟憑藉在專業領域的何種技術與素養摘得這一殊榮?

  開展「伺機性篩查」提高早期診斷率

  近年來,結直腸癌發病率及死亡率逐年攀高,2012年,全球結直腸癌發病130餘萬人,死亡近70萬人。而在國內,結直腸癌發病率已居惡性腫瘤第3位,每10萬人死亡率由2002年的8.6%上升至2009年的14.23%,死亡率居惡性腫瘤第5位。

  趙任告訴記者,雖然近年來臨床診斷水平、外科手術技術不斷提高,但我國結直腸癌的5年生存率仍舊維持在50%左右,「大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治療效果不理想。目前,結直腸癌的早期診斷率僅有10%,如何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質量,是我們一直關注的焦點和應用中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趙任始終認為,在用好手中這把「刀」之前,若能將更多患者「攔」在中晚期的大門外,不僅能大幅減少死亡率,更將有效為全社會的醫療支出減負。為此,他與團隊建立起結直腸癌早期規範化診斷體系:在門診就診患者中開展了簡便實用、可操作性強的篩查工作,通過「伺機性篩查」提高結直腸癌的早期診斷率。

  「我們對患者進行大便隱血試驗和結直腸腫瘤危險因素量表測試,如果是高危者,再通過腸鏡與病理等確診,確保精確的術前分期分級治療。」3年實踐以來,趙任的結直腸專病門診篩查率達90%以上,住院患者結直腸癌術前行精確分期率達100%。

  「如今,美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與死亡率正在明顯下降,這與早期篩查密切相關。」據介紹,上海市重大公共衛生項目——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項目目前已進入第二輪,「希望它未來能夠成為常規篩查,更多發現息肉與早期腸癌患者,讓他們真正獲得早診早治的實惠。」

  從五孔到單孔,手術臺上不斷創新

  作為外科醫生,手術臺依舊是趙任最愛的舞臺。從醫30餘年,從市區到嘉定、從五孔到三孔再到單孔,只要談及手術,他總是神採飛揚。

  2012年,趙任完成了亞洲首例腹腔鏡聯合術中放療直腸癌根治術。55歲的男性患者因反覆便血,被確診為中晚期直腸癌。但是,單純的手術無法完全切除腫瘤,而患者又不願接受術前放化療。趙任團隊經過嚴謹評估,決定將手術與放療整合進行:第一步,分離、清掃、切斷直腸腫瘤遠端;第二步,藉助腹腔鏡確認照射部位,放療將腫瘤床周圍可能存在的癌細胞殺滅,最終大大降低了局部復發的可能性。

  「最早的時候,一臺手術需要3個人配合完成:一人扶鏡、一人主刀、另一人做助手。鏡子需要一個孔,兩名術者左右手各需一孔,這也就是最初的腹腔鏡『五孔法』手術。」可趙任並不滿意,「這樣一來,置入腹腔內操作器械的數目多,容易造成鏡頭與器械間的相互幹擾,而且主刀與助手的配合若不熟練,甚至可能過分牽拉造成損傷。」趙任始終在探索創口更小、恢復更快、併發症更少的術式。

  2013年,他成功開展了國際領先的單孔腹腔鏡輔助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的創口只有一個小孔,「我們發現,它能達到傳統腹腔鏡手術的安全性,並且為患者減省了耗材費用,術後恢復快,愈後效果也更顯著。」然而,若進行傳統腹腔鏡手術,趙任最多一天可以完成12臺;可單孔手術對術者要求更高,手腕需長時間保持在180度至270度的旋轉中,一天下來,只能進行2臺。

  即便如此,趙任近年來已完成單孔手術150餘例,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目前日、韓等國的單孔手術量都在激增,我們相信它將成為未來手術的發展趨勢。」趙任說,下一步,他希望國內可以有自己的單孔手術診療指南,便於在全國各地進行規範化培訓與推廣。

  把殊榮視作認可和鼓勵

  這兩年,趙任又有了新的工作夥伴——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經過250餘例達文西機器人結直腸癌根治手術後,他對未來更為精準的治療充滿信心,「下一代機器人中,將引入單孔手術設置,解決目前大部分器械碰撞問題。」

  他更希望將本次這份來自美國外科學院的殊榮稱為「高級資深會員」,「我會把它看作是對一名外科醫生專科手術技術與臨床綜合能力的認可,鼓勵我為更多病患提供令人放心、順心的治療與服務。」

相關焦點

  • 瑞金醫院趙任教授當選美國外科學院院士
    日前,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瑞金醫院北院常務副院長趙任在美國聖地牙哥召開的第103屆美國外科醫師學院臨床大會上被頒授為「美國外科學院院士」(FACS,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Fellowship),以表彰他在外科醫學中取得的成就和貢獻。
  • 這位上海醫生,為何近日成為「美國外科學院院士」?
    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瑞金北院常務副院長趙任被頒授為「美國外科學院院士」(FACS),以表彰他在外科醫學中取得的成就和貢獻。這位上海醫生,究竟憑藉在專業領域的何種技術與素養摘得這一殊榮?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近日對其進行了專訪,走進他深耕多年的結直腸腫瘤領域。
  • 首位獲普外科「院士」頭銜的內地醫師 原來在浙大一院
    上周末,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肝膽外科主治醫師徐小波在香港參加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香港外科醫學院聯合院士頭銜授予儀式。徐小波成了首位通過普外科FRCS考試的內地醫師。這場院士資格考試,在香港僅有50%左右的通過率,具有極高的含金量。今年4月,和徐小波一同參加考試的,還有38名來自內地和香港的醫生。
  • 泉州市第一醫院醫生獲授「美國外科學院院士」
    ­  昨日,記者從泉州市第一醫院獲悉,該院骨科主任吳珊鵬教授被授為「美國外科學院院士」,以表彰其在骨科領域中取得的突出成就和貢獻。據悉,吳珊鵬為首位獲此殊榮的福建籍醫生,將於今年10月前往美國波士頓州參加院士授予典禮。
  • 中國科大附一院陳炯教授入選美國外科醫師學院會員
    10月3日至7日,美國外科醫師學會臨床大會(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ACS)第106屆年會在美國芝加哥會議中心(Moscone Center)通過網絡召開,我院陳炯教授入選美國外科醫師學院會員
  • 瑞金新知速遞 第六十六期|費健主任醫師發現胰腺腺泡細胞通過上皮-樹突狀細胞轉分化參與急性胰腺炎炎症損傷病理過程
    作者簡介費健  主任醫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普外科,上海市瑞金康復醫院院長,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甲狀腺疾病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研究方向:急慢性胰腺炎的免疫機制研究及甲狀腺疾病的臨床診治。
  • 瑞金新知速遞 第209期|沈柏用教授發現長鏈非編碼RNA LINC00261受表觀遺傳學修飾並調控c-myc介導胰腺癌細胞糖酵解
    沈柏用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胰腺疾病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胰腺外科、胰腺腫瘤的臨床與基礎研究,機器人胰腺手術。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孫伯民課題組招聘...
    背景要求醫學、生物學中心簡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中心成立於2002年,在世界功能神經外科領域享有盛譽,是目前亞洲治療項目最齊全、手術病例最多的功能神經外科中心之一,擁有全球最先進的PERFEXION伽瑪刀等高精技術設備、一流的專家團隊。
  • SIS生物材料在臨床外科多領域應用研討會在滬舉行-外科,修補,北京...
    研討會上,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趙珩、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大外科主任唐健雄、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院長楊建榮、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胃腸外科李健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普外胃腸外科吳川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鄭毅等在內的十餘位來自知名三甲醫院的專家、教授齊聚一堂。
  • 彭淑牖成為美國外科學院榮譽院士
    彭淑牖成為美國外科學院榮譽院士 www.zjol.com.cn 2003年12月15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日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二院外科教授彭淑牖,經過美國外科學院的投票
  • 當選 丨 貴醫附院左石教授當選美國外科學院院士,成為貴州首位FACS
    會議期間,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外科左石教授當選為「美國外科學院院士」(Fellow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FACS),以肯定他在外科領域,尤其是肝膽外科以及推動貴州外科學事業發展過程中所作出的積極貢獻。
  • 趙繼宗院士獲香港外科醫學院榮譽院士報告
    大會報告證書  2017年9月23日晚香港外科醫學院和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在香港隆重舉行聯合學術大會暨榮譽院士證書頒發典禮。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學系主任、教授趙繼宗院士應邀出席本次學術大會,並榮獲香港外科醫學院榮譽院士稱號。
  • 趙繼宗院士榮獲香港外科醫學院榮譽院士稱號
    大會報告證書2017年9月23日晚香港外科醫學院和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在香港隆重舉行聯合學術大會暨榮譽院士證書頒發典禮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學系主任、教授趙繼宗院士應邀出席本次學術大會,並榮獲香港外科醫學院榮譽院士稱號。
  • 省醫副院長成美國外科學院院士 吳一龍教授獲世界外科領域最高榮譽
    本報訊 (記者嚴豔 通訊員張玲玲)記者昨日從廣東省人民醫院獲悉,美國外科學院近日頒授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吳一龍教授院士稱號。據悉,「美國外科學院院士」被公認為世界外科領域的最高權威和榮譽,是體現世界西醫外科技術水平和在外科教育與臨床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一項國際榮譽。
  • 美國外科學院院士吳珊鵬:樹高千尺不忘根,想為泉州做更多
    在業界,他是骨科權威,是泉州醫學界唯一的「雙博士後」,美國骨科醫師學會會員、中國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級人選。上個月,他被授予美國外科學院院士,成為中國骨科界首個獲得該學院院士的醫生。名聲在外,吳珊鵬於2005年放棄優厚待遇,選擇回到家鄉泉州從醫。他說,樹高千尺不忘根,想為泉州做更多。
  • 生死時速 生命至上 | 大慶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普外科成功搶救一例80...
    近日,大慶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普外科迎難而上,成功搶救一例80歲高齡、病情複雜的膽總管穿孔患者。普外科護理團隊24小時不間斷觀察調整宋大娘的補液速度,保持電解質平衡,在普外科醫護團隊的共同努力下,老人順利渡過難關,目前宋大娘恢復良好,已順利出院。這樣一個特殊患者的成功救治,是我院建立危急重症病人手術綠色救治機制的完美演繹,再次驗證了大慶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搶救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
  • 美國外科學院院士張瑋到天潤國際醫學中心義診
    張瑋院士義診現場張瑋,美國外科學院院士(FACS),美國血管外科學會傑出會員,血管外科學會科研指導會員會委員,血管外科學會資料庫太平洋西北區主席,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血管外科教授,西雅圖VA醫學中心血管外科主任。
  • 瑞金醫院陳賽娟院士獲法國醫學科學院夏邦克-杜博賽獎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近日法國醫學科學院決定將第三屆「夏邦克—杜博賽」 獎(2020)授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陳賽娟院士和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盧洪洲教授的跨界合作協同創新團隊,以表彰他們在新冠疫情暴發早期通過病原學和宿主免疫學雙重角度分析了新冠病毒
  • 上海瑞金醫院神經外科在內鏡下成功摘除松果體區腦瘤
    中新網上海新聞5月20日電 (陳靜  尹學兵)記者20日獲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外科腫瘤組在卞留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