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淑牖成為美國外科學院榮譽院士

2020-11-24 浙江在線

彭淑牖成為美國外科學院榮譽院士
www.zjol.com.cn 2003年12月15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日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二院外科教授彭淑牖,經過美國外科學院的投票,被授予該院榮譽院士稱號,這是迄今為止獲此榮譽的第三位中國外科醫生。

    據了解,當選美國外科學院榮譽院士者目前全球不足百位。此前,香港中文大學李國章教授、香港大學黃健靈教授曾獲此稱號。

    彭淑牖是以他獨創的「刮吸手術解剖法」和「捆綁式胰腸吻合術」贏得這一榮譽的。他發明的刮吸手術解剖法和多功能手術解剖器,改變了世界外科手術的方法,使被列為禁區的肝區疑難手術變成常規手術,使手術時間縮短40%,出血量減少50%。他設計的一種簡易安全的捆綁式胰腸吻合術,解決了長期困擾外科領域的世界性難題——胰漏,他領導的醫療組施行的200多例胰腺癌手術無一發生胰漏。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通訊員單泠記者張冬素

相關焦點

  • 省醫副院長成美國外科學院院士 吳一龍教授獲世界外科領域最高榮譽
    本報訊 (記者嚴豔 通訊員張玲玲)記者昨日從廣東省人民醫院獲悉,美國外科學院近日頒授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吳一龍教授院士稱號。據悉,「美國外科學院院士」被公認為世界外科領域的最高權威和榮譽,是體現世界西醫外科技術水平和在外科教育與臨床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一項國際榮譽。
  • 泉州市第一醫院醫生獲授「美國外科學院院士」
    ­  昨日,記者從泉州市第一醫院獲悉,該院骨科主任吳珊鵬教授被授為「美國外科學院院士」,以表彰其在骨科領域中取得的突出成就和貢獻。據悉,吳珊鵬為首位獲此殊榮的福建籍醫生,將於今年10月前往美國波士頓州參加院士授予典禮。
  • 瑞金醫院趙任教授當選美國外科學院院士
    日前,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瑞金醫院北院常務副院長趙任在美國聖地牙哥召開的第103屆美國外科醫師學院臨床大會上被頒授為「美國外科學院院士」(FACS,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Fellowship),以表彰他在外科醫學中取得的成就和貢獻。
  • 趙繼宗院士獲香港外科醫學院榮譽院士報告
    「榮譽院士」稱號匯報。大會報告證書  2017年9月23日晚香港外科醫學院和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在香港隆重舉行聯合學術大會暨榮譽院士證書頒發典禮。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學系主任、教授趙繼宗院士應邀出席本次學術大會,並榮獲香港外科醫學院榮譽院士稱號。
  • 趙繼宗院士榮獲香港外科醫學院榮譽院士稱號
    (中聯辦)會見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院士和參加香港外科醫學年會並獲得香港外科醫學院「榮譽院士」稱號匯報。大會報告證書2017年9月23日晚香港外科醫學院和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在香港隆重舉行聯合學術大會暨榮譽院士證書頒發典禮
  • 這位上海醫生,為何近日成為「美國外科學院院士」?
    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瑞金北院常務副院長趙任被頒授為「美國外科學院院士」(FACS),以表彰他在外科醫學中取得的成就和貢獻。這位上海醫生,究竟憑藉在專業領域的何種技術與素養摘得這一殊榮?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近日對其進行了專訪,走進他深耕多年的結直腸腫瘤領域。
  • 當選 丨 貴醫附院左石教授當選美國外科學院院士,成為貴州首位FACS
    10月27日,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際臨床外科會議——第105屆美國外科學院年會(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Clinical Congress 2019)在美國舊金山召開。會議期間,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外科左石教授當選為「美國外科學院院士」(Fellow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FACS),以肯定他在外科領域,尤其是肝膽外科以及推動貴州外科學事業發展過程中所作出的積極貢獻。
  • 美國外科學院院士吳珊鵬:樹高千尺不忘根,想為泉州做更多
    在業界,他是骨科權威,是泉州醫學界唯一的「雙博士後」,美國骨科醫師學會會員、中國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級人選。上個月,他被授予美國外科學院院士,成為中國骨科界首個獲得該學院院士的醫生。名聲在外,吳珊鵬於2005年放棄優厚待遇,選擇回到家鄉泉州從醫。他說,樹高千尺不忘根,想為泉州做更多。
  • 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趙任獲頒「美國外科學院院士」
    原標題: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趙任獲頒「美國外科學院院士」 他把更多患者「攔」在中晚期大門外  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瑞金北院常務副院長趙任被頒授為「美國外科學院院士」(FACS),以表彰他在外科醫學中取得的成就和貢獻。
  • 美國外科學院院士張瑋到天潤國際醫學中心義診
    張瑋院士義診現場張瑋,美國外科學院院士(FACS),美國血管外科學會傑出會員,血管外科學會科研指導會員會委員,血管外科學會資料庫太平洋西北區主席,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血管外科教授,西雅圖VA醫學中心血管外科主任。
  • 中國科大附一院陳炯教授入選美國外科醫師學院會員
    10月3日至7日,美國外科醫師學會臨床大會(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ACS)第106屆年會在美國芝加哥會議中心(Moscone Center)通過網絡召開,我院陳炯教授入選美國外科醫師學院會員
  • 城環學院王恩湧教授、陶澍院士獲中國地理學會最高學術榮譽
    大會表彰了在地理學科及相關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決定授予為中國地理學科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孫鴻烈院士等20位科學家「首屆中國地理學會榮會士」、徐冠華院士等22位科學家「首屆中國地理學會會士」。其中,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退休教師王恩湧教授(94歲)榮獲「首屆中國地理學會榮譽會士」,陶澍院士榮獲「首屆中國地理學會會士」。
  • 當選院士!從遼寧走出,他公司成為"世界唯一",被美國授予"最高榮譽"!
    近日,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 NAI)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院士名單,今年共有175位學術發明人當選,其中,包括大連海事大學校友馬鴻斌在內的20位華人學者當選。
  • 離開清華大學後,顏寧教授獲評美國外籍院士,是榮譽還是挑撥?
    01 離開清華大學後,顏寧教授獲評美國外籍院士,是榮譽還是挑撥? 顏寧出生於山東章丘,是我國有名的結構生物學家,在19歲的時候,顏寧考上了清華大學,就讀於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從清華大學畢業出來以後,為了能夠在學業上取得更好的成績,她來到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留學深造,並在之後獲得博士學位。
  • 榮譽!北航4位教授、2位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榮譽!北航4位教授、2位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中國工程院院士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蘇東林,女,1960年3月生,漢族,北京市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本科、碩士、博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訪問學者,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北航電磁兼容技術研究所所長, 「智能系統與裝備電磁環境效應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 中國科學家成就斐然,申請4次院士首批就被刷,卻成為了美國院士
    引言:對於中國科學家來說,能夠被評上中科院院士,那毫無疑問是一種極大的光榮。許多科學家將此作為畢生目標,但是真正實現的卻很少。1955年至今,我們國家獲此榮譽的科學家不足千人,其中尚且還有100名左右是外籍院士。對於科學家們來說,能夠獲得中科院院士的稱號,就是國家對自己專業水平極大的肯定,是一種伴隨終身的榮譽。
  • 諾貝爾化學獎萊恩任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榮譽校長 並專題講座
    中國網訊  11月2日,應中國科學院院士、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校長陳新滋邀請,198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法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讓·馬裡·萊恩(Jean-Marie Lehn)赴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訪問,並受邀擔任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名譽校長。
  • 中科院新晉院士謝毅:榮譽只是「副產品」
    中科院新晉院士謝毅:榮譽只是「副產品」   中新社合肥12月20日電 題:中科院新晉院士謝毅:榮譽只是「副產品」  中新社記者 吳蘭  2013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19日正式對外發布,中科院新增選院士53名,中國工程院新增選院士51名。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為美國院士
    第一次申請為中科院院士的時候,因年齡朝鋼的問題她被拒絕了。緊接著,她又先後三次申請成為中科院院士,但最後都落選了。直到2007年的時候,一個驚喜落到了李愛珍的頭上。當年5月1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了本年度增選的外籍院士名單中,李愛珍成為中國首位獲此殊榮的女科學家。對此,李愛珍在感恩的同時又覺得非常愧疚。
  • 周其林院士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周其林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周其林院士多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取得累累碩果。2019年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周其林院士實驗室,鼓勵在場師生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加強基礎研究,力爭在原始創新和自主創新上出更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