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秦皇島第一醫院耳科手術團隊首次採用顯微鏡+耳內鏡雙鏡聯合技術成功完成1例巨大巖尖部膽脂瘤切除術。該手術風險高、難度大,充分體現秦皇島第一醫院耳顯微外科、耳神經外科、耳側顱底外科技術的提升及多學科合作的優勢。
患者徐女士,今年43歲。從三年前開始,徐女士出現右耳聽力下降的症狀,且逐漸加重。近半個月以來,患者出現劇烈頭痛,右側面癱,初診就診於秦皇島第一醫院神經外科。頭顱核磁檢查顯示右側乳突、中耳、內耳異常信號影,病灶廣泛侵及迷路、內聽道及面神經、前庭神經、蝸神經。轉診到耳科後,醫生為其進一步完善顳骨CT、內聽道核磁平掃+強化掃描,提示右側顳骨廣泛骨質破壞。診斷:右耳巨大巖尖膽脂瘤。
在完善影像學相關檢查及常規術前化驗檢查,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及全身基本健康狀況後,耳科主任姜子剛組織科室內部聯合影像科、麻醉科、手術室進行疑難病例討論,制定診療方案。經過分析與討論,手術團隊決定採取經耳後入路顯微鏡、耳內窺鏡雙鏡輔助實施巖尖膽脂瘤切除術。由於患者病變與腦組織、顱神經和血管粘連緊密,在處理上具有極大的挑戰性,手術歷時8小時55分,最終獲得成功。經過醫護團隊13天的規律換藥與精心護理,患者術後恢復良好,右側面癱症狀明顯好轉,聽力保留,未出現感染及併發症,順利出院。
巖尖膽脂瘤為臨床少見疾病,是顳骨巖尖鱗狀上皮的進行性病理損害,進行性聽力下降、周圍性面癱、眩暈是其常見的併發症。由於其解剖位置較深,早期症狀不明顯,臨床易誤診、漏診或延遲診斷,該病具有侵襲性生長的特點,易累及周圍血管及神經等重要區域。診斷除了結合病史及臨床表現外,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特別是CT與MRI的結合應用。(通訊員李秋煥 劉淑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