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邊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人工聽小骨植入 讓患者重獲新聲

2021-01-19 靖邊文廣中心

靖邊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人工聽小骨植入  讓患者重獲新聲

近日,靖邊縣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專家李陽的幫助下,成功完成了第一例耳內鏡下鼓室成形、人工聽骨鏈植入、外耳道成形術。 

圖為:為患者手術中

患者中耳炎病史10餘年,曾反覆口服藥物及局部點藥治療,花費大,而且聽力明顯下降,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於2020年9月底,到靖邊縣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住院治療。入院後對其進行詳細檢查,檢查結果顯示患者符合手術條件,醫務人員與患者家屬溝通後,家屬同意進行手術。靖邊縣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在交大二院專家李陽的指導下進行了手術,手術非常順利。術後半月患者來院複診,患者自訴已接近正常耳聽力。

圖為:植入人工聽骨

該手術的成功,讓患者重獲新聲,與傳統的手術方式相比,在清除耳內病灶的同時,極大程度地提高了患者聽力功能,為廣大患者帶來了福音。顯微鏡下人工聽小骨植入聽骨鏈重建術的成功,為今後科室全面開展耳科顯微手術起到奠基作用。這也是耳鼻喉科積極開拓新方法新技術,更好地為靖邊人民提供高質量、高水準的醫療服務,切實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圖為:耳用顯微鏡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眾對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的重視,越來越多的慢性中耳炎的患者到醫院就診,發病率日益增長,現已成為門診常見病,多發病。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目前全球約有3.6億人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這意味著,有太多的人在生活中耳朵幾乎處於很難聽到聲音,甚至聽不到的狀態,聽力下降不僅會造成生活的不便利,還會讓人感覺世界冷淡,人生孤獨,還會導致反應遲鈍、智力衰退。研究表明,聽力下降與腦萎縮、阿爾茨海默症有密切關係。早點幹預早點治療除了能徹底清除患者病灶,使聽力有可能提高以外,更重要的是防止他們的大腦對言語解析度的下降,影響患者對美好世界的感知與體驗。如果能夠得到及時、正規的治療,患者中的大部分是有機會恢復聽力甚至正常生活的。

靖邊縣文化和旅遊文物廣電局主辦


主編:劉小飛

責任編輯:陳化銀

編輯:雷英

視頻製作:王俐

相關焦點

  • 靖邊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人工聽小骨植入 讓患者重獲新聲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靖邊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人工聽小骨植入 讓患者重獲新聲 近日,靖邊縣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專家李陽的幫助下,成功完成了第一例耳內鏡下鼓室成形、人工聽骨鏈植入
  • 願為您的耳朵帶來「溫度」——邵陽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人工聽小骨...
    邵陽新聞網10月11日訊(通訊員李薰)近日,邵陽市中心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鄭建華,又一次成功地為一名因左耳反覆流膿、聽力下降、頭痛耳鳴困擾10餘年的中年患者進行了顯微鏡下改良乳突根治術、外耳道成型術、人工聽小骨植入聽骨鏈重建術。
  • 州一醫院成功開展首例聽力重建術
    > 點擊「涼山日報」關注我哦10月18日上午,隨著一臺鼓室成形+人工聽小骨植入+聽力重建術在州一醫院成功完成,標誌著我州治療聽力重建技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 新疆首例人工骨橋植入術幫助19歲哈薩克女孩患耳重獲聽力
    原標題:新疆首例人工骨橋植入術幫助19歲哈薩克女孩患耳重獲聽力亞心網訊(記者 宗合)吉木乃縣19歲哈薩克族姑娘加德拉因為右耳先天性外耳道骨性閉鎖、聽小骨發育畸形導致右耳聽力嚴重損失,於2017年8月11日在新疆自治區人民醫院耳鼻喉診療中心實施了人工骨橋植入手術以後,這也是我們新疆首次人工骨橋植入手術在臨床上的應用成功。
  • 全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植入手術在四川省人民醫院順利實施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12日訊(記者 李丹)12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四川省人民醫院獲悉,2020年11月10日,四川省人民醫院順利為一名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實施全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左心室輔助系統)植入手術,患者術後生命體徵平穩。
  • 陝西省18歲以內聽障患者可免費申領人工耳蝸
    新華網西安4月24日電(汪豔)24日,記者從陝西省殘聯了解到,陝西省將為聽障兒童免費植入人工耳蝸,今年安排100名指標,優先資助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低保戶中的聽力殘疾人。  據了解,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是目前針對重度、極重度聽障患者重建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政府補貼額度最大的惠殘項目。
  • 博鰲樂城為1歲半合併腦白質異常聽障兒童植入特許人工耳蝸
    得知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可以申請國際最先進的人工耳蝸後,小航的家長積極為小航申請特許手術,待孩子重獲「新聲」。近日,小航在博鰲超級醫院接受了特許微創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手術由全國知名專家張道行教授主刀,採用自創的微創術式,成功完成了全覆蓋人工耳蝸植入。此次植入手術選用超軟電極,對耳蝸內部精細結構基本沒有損傷,植入非常順利。
  • 國內首例骨錨式助聽器成功植入
    國內首例骨錨式助聽器成功植入 本報訊 12月18日上午,北京同仁醫院耳科夏寅主任在澳大利亞專家Goedon Soo教授指導下,成功為36歲的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苗先生實施了國內首例骨錨式助聽器(BAHA)植入手術
  • 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第九人民醫院臨床聯合研究中心揭牌
    上海市科委、上海交大、上海交大醫學院、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相關領導及各機器人研發項目團隊成員參加會議。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院長楊廣中教授對於醫院內建立手術機器人臨床研究中心的寄予認可,認為這是海外醫院都很難完成建設的平臺,使得臨床醫生和工程師能夠真正握手,共同邁向人工智慧醫學應用。
  • 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為2歲10月先天性聽力喪失男童成功植入人工耳蝸
    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為2歲10月先天性聽力喪失男童成功植入人工耳蝸——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人工耳蝸植入」救助正在繼續朱小宇,2016年9月出生在重慶市墊江縣一個普通而幸福的家庭。小宇的到來,讓這個家庭滿溢著幸福和希望。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健康、平安、快樂的長大。
  • 濟南市萊蕪人民醫院成功開展直接前入路(DAA)雙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子慧 通訊員 王林澤 濟南報導  11月18日,濟南市萊蕪人民醫院骨科率先在區域內成功完成一例直接前入路(DAA)雙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 人工聽骨:讓聽力障礙患者重回有聲世界
    人工聽骨:讓聽力障礙患者重回有聲世界 字號:小大 2014-09-01 17:068月11日,李女士聽人介紹到婁底市中心醫院門診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診時,從接診醫師八病室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李泉那裡聽到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可以手術治療,通過鼓膜修補及安裝人工聽骨重建聽力。
  • 心臟、肝臟先後「休假」 「ECMO+人工肝」讓重症患者重獲「心」生
    近日,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和心臟大血管外科團隊聯合商議後,決定讓心臟和肝臟先後「放假」——利用「ECMO」和「人工肝」技術,替代兩大重要臟器「開工」。經過「休整」,張爺爺成功獲救。心臟和大血管問題「亂如麻」 手術先治張爺爺三年多前就被發現有心臟疾病,但之前被認為是「擴心病」,無法治療。
  • 省醫院開展國內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植入手術
    2005-2010 四川新聞網 版權所有 ICP 川B2-20030058   近日,四川省人民醫院(簡稱「省醫院」)順利為一名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實施全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
  • 德醫院為中耳疾病患者植入新型助聽器
    新華網柏林11月19日電(報導員周谷風)德國漢諾瓦醫學院耳鼻喉專科醫院19日發布新聞公報說,該醫院已為一名中耳疾病患者成功植入一種新型助聽裝置,它能將外界聲波直接導入患者內耳。  這種名為「直接聲波耳蝸刺激器」的助聽裝置適用於中度至重度中耳傳導性耳聾患者。
  • 人工耳蝸是什麼東東?---泰興夢之聲助聽器分享
    人工耳蝸是一種模擬人類耳蝸毛細胞工作原理的電子植入體,又被稱為「電子耳蝸」。它可以幫助聽力損失患者「重獲新聲」,走進有聲世界。1、人工耳蝸的組成:包括體外機部分和植入體部分。植入體部分主要包括:接收線圈、植入電極組。
  • 人工耳蝸讓失聰患者恢復聽力 已成功植入超千個
    中國網3月4日訊 據西班牙《ABC》網站報導,胡安·盧克是一個由納瓦拉大學醫院通過人工耳蝸植入來恢復聽力的病人。該醫療中心已經成功植入人工耳蝸超過1000個,並於25年前於納瓦拉創立了診所,這是與納瓦拉公共衛生服務和私人衛生服務之間保持的合作項目。為了紀念人工耳蝸成功植入失聰患者耳內,於2月25日慶祝了他們的國際日。
  • 世界首例3D列印個性化「人工椎體/椎間盤一體化「植入手術成功實施
    2018年2月7日華鈦三維與南方醫院脊柱骨外科聯合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吳鑫華院士領導的莫納什大學增材製造研究中心合作的世界第一例3D列印個性化「人工椎體/椎間盤一體化「植入手術成功實施。不僅保住了病人的脊椎,還保住了其日後的活動能力。
  • 關愛聽障兒童,臺灣振興醫院力博宏博士來我院分享人工耳蝸經驗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明基醫院特邀請臺灣振興醫院力博宏主任來我院分享人工耳蝸經驗,課程定於2017年6月25日上午9點開始。本次課程的主題是「振興醫院人工耳蝸經驗」,旨在為兩岸人工耳蝸手術提供一個國際化的學習平臺,促進兩岸同行交流與學習,提升治療規範化與水平,幫助更多患有重度、極重度耳聾的兒童恢復或提供聽的感覺。
  • 骨折補塊「陶瓷」:中國院士研發人工骨生物材料可誘導骨再生
    傳統觀念認為,無生命的生物材料不可能誘導組織器官再生或形成,因此治療骨缺損時,醫生通常向斷骨處植入金屬、高分子等材料,這些材料的腐蝕、排異特性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張興棟和他的團隊上世紀80年代在國內率先研發出生物活性陶瓷及塗層等。上世紀90年代,他又首創迄今國際唯一的骨誘導人工骨並應用於臨床。